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1998 > 第999章 他的眼神

重返1998 第999章 他的眼神

作者:笔舞春秋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4 23:36:57

晚上十一点,安槐景东园书房。

方文洲和江洋坐在沙发上聊天,贺云章依旧站在一旁。

江甜老老实实的坐在茶桌的对面,笨拙的烧着水泡茶。

她抓了一把茶叶塞进了水壶里,看了看有些多,又抓回了一些塞进茶叶罐里。

连着开水把茶叶煮沸了,便直接往小杯里倒。

三个男人都是很默契,并没有指出有什么不足,她泡什么,他们便喝什么。

只有江洋在聊天的时候回头说了一句:“重泡。”

然后便没有理会江甜,继续跟方文洲交谈。

江甜撅了噘嘴,对着江洋悄悄做了一个凶狠的表情,然后把大杯子里的茶水和水壶里的倒掉,继续倒腾着手里的“任务”。

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已经泡了三个大杯的茶叶水,还要再继续泡茶,这不是妥妥的浪费嘛!

暗中也开始观察着另外两个陌生的男人。

很快江甜的心中有了答案:那个跟哥哥坐在一起交谈的,一定是个当官的。因为他穿的是正装,也是一身的正气,看起来很有权利的样子。至于那个站着的,应该就是他的“小弟”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尽管是那个“小弟”,好像也比石山一中的校长看起来厉害。

那么哥哥的这个客人,一定是个大官。

江甜心中是这么琢磨的。

方文洲跟江洋说了很多关于石山县的事情。

此时的石山县已经升级成为了县级市,并且华省评上了十大优秀旅游县的名号。

县城内的基础建设已经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曹树平从湖州推荐了几个开发商,愣是把天鹅湖项目再次搞了起来,搞的是有声有色,甚至成为了石山县历史以来最大最壮观的公园,放眼华洲地区周边的县城,天鹅湖公园首屈一指。

招商政策的变通,让大量的地产公司涌入石山。

万丈高楼平地起,整个石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青山公馆依旧坐立于石山县最中央的位置,成为了石山县的地标,甚至公交车站台的名字就有青山公馆站。

随着石山县性质的升级,地图架构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正应了之前老百姓的玩笑话:三环。

从青山公馆为圆心,沿着利民路打圈扩散8公里画圈为一环,石山县二中标点处,护城河打圈的12公里为二环。出了石山县的北大门,原本的东西南北郊区现在也开始扩建,基础道路全部修建完成,并且很多开发公司也入驻了进去,直到南北铁路和国道的位置,通通被列为了三环。

江洋一边听着,心中大概明朗了产业在石山县的分部。

唐人集团的总部设立在了利民路,连并着青山公馆项目在内,属于分在了一环。

四个唐人公寓项目,金利酒厂以及一些实业公司都分在了二环。

至于两个唐人冷饮厂以及之前购置的130亩商业用地,则全部分在了三环。

尤其是在冷饮厂后面建造的那一群住宅,或许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会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

方文洲一边喝着茶,一边继续说着石山县里的情况。

福楼村的李元霸出名了。

他带着一些村民购买了很多薰衣草和马鞭草的种子,竟然在石山县的那片土地上种活了。

到了开花的季节,一望无际的紫色,红色和蓝色,成为了汪-洋般的花海,引人入胜。

加上周围的乡村有大量的果树,春季来临的时候,白色的梨花更是美如画卷,吸引了很多游客从外地过来赏花。

而石山县的“春观花海”在周边的地区一炮而红,成为了大家穷游的圣地。

而李元霸的头脑更是灵活,借助着石山县此时的名气,开始带着村民们种植一些类似于金银花这种比较好存活的中草药,让石山县的农村更加多元化了起来。

为此,石山县成为了整个华洲地区唯一购买直升机的县城。

两架直升机有一架是商用,一架作为县里接待使用。

有钱的游客花钱就可以在直升机上观看花海,外地的一些企业投资人到了石山县来考察,也可以享受从空中俯瞰整个石山的待遇。

旅游业的发展,让原本主要依托于农业的石山县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加上不少工厂在石山落地,轻工业让大量的下岗职工重新上岗,人均生活水平再次提高了一个档次。

种种利好之下,方文洲功不可没。

省里一声令下,便把他调到了华洲搞经济。

说到过去的种种,方文洲感慨万千,眼神中有些深邃。

听起来轻松,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把一个如此落后的小县城一步步做到今天,中间到底有多少的艰辛和无奈。

“方大哥,喝茶。”

“贺大哥,喝茶。”“哥,喝茶……”

江甜重新泡了三杯茶,依次放在了方文洲,贺云章和江洋的面前,随后便坐在一旁静静的聆听。

方文洲微微点头示意感谢,随后看着江洋道:“我这次找你,是有几个事情要跟你商量。”

江洋一听来了正事,放下茶杯:“先说说看。”

方文洲想了想道:“在说正题之前,我想问问你对房地产的看法。”

江洋微微一愣,笑道:“怎么最近都在问这个。”

方文洲道:“还有谁问过同样的问题吗?”

江洋摆摆手道:“几个朋友,不重要。”

方文洲点了点头。

江洋停顿片刻,看着方文洲道:“我只能告诉你一个有趣的现象。”

“唐人置业有想过在过年期间,给房子打个折,卖的便宜些。”

江洋笑道:“但是你们不允许我这么做。”

方文洲听后微微沉默,看不出任何情绪:“现在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在往地产业转移重心,这是一个让地方经济迅速流通起来的捷径。不单单是华洲如此,整个华夏都是如此。”

“城市的基础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经济去支撑。市场经济不流通起来,正府哪有钱去做这些。”

方文洲深吸一口气:“教育,医疗,以及各项配套服务,这都是需要花钱的。经济需要刺激,如果不这么做,以当今华夏在各个领域的水平,很难在国际上站住脚跟,归根结底,我们落后的太多了,这是目前刺激市场经济的唯一也是必然的手段。”

江洋喝口茶笑道:“把老百姓兜里的钱“借”出来用用嘛,可以理解。”

“但是有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

江洋突然停顿片刻,看向方文洲:“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或许可以吃到人口的红利。老一辈往上三十年的积蓄,加上当代年轻人往后三十年的财务透支,全部流通到账面上来,为大家所用。”

“拿去搞什么东西咱们暂且不谈。”

江洋摆摆手,靠在了沙发背上,点燃了一支烟。

“万一这笔钱要是不好还或者还不上了,你怎么收场。”

江洋看向方文洲:“谁来收场?”

眼神有些怪异,方文洲看的心中一震。

是戏谑。

这是看小丑的眼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