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村小仙农 > 第六百五十九章风雨听芦

山村小仙农 第六百五十九章风雨听芦

作者:郭半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2:50:43

第六百五十九章风雨听芦

昨夜,陈青牛打造了一叶扁舟,一支长篙。

第二天。

也许是无心,也许是老天有意。

秋风斜斜,天空下了一场清冷疏雨。

陈青牛扛着扁舟,拿着长篙,和撑着油纸伞的宋檀儿走到了河边。

他将扁舟放在水上,抱起宋檀儿,上了扁舟,将其放在了扁舟上。

两人溯游而下,欣赏两岸苍苍的芦苇。

陈青牛一边划扁舟,一边看两岸的芦苇,说道:

“芦苇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植物,它对于生存环境有着较高的适应能力,通常都是默默直立在水边。正是因为芦苇花的这种精神,才有了“坚韧、自尊又自卑的爱”这一花语!”

宋檀儿嘀咕道:

“在《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蒹葭指的是芦苇。

《蒹葭》中诗句的意思是一大片白色的芦苇林,凌晨的露水变成了白霜,而自己心爱的人却在对面河岸。所以芦苇被以为是距离爱情最近的植物,但同时也是距离爱情最远的植物。

芦苇一直以来被人们以为是生涯的见证物,它知风、知雨、知冷、知热,常年生长在潮湿而又浑浊的环境中,在迎着各种艰苦的情形下依然能够挺立生长。

从另一方面来看,它还象征着一种不畏困苦、积极向前的精力!”

陈青牛用清迈,又不失大气的歌声唱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宋檀儿撑着油纸伞,伫立在扁舟上,疏雨中、听着陈青牛的歌声,不由臆想出了一个古典,浪漫的故事。

一个样貌英俊,才学出众,风度翩翩的才子乘舟游玩。

他看着青青的芦苇,郁郁葱葱的长在河边,深秋的露水凝成了白霜。

心想意中人啊,你在哪里?好像就在河水的那一边。

才子逆流而上去找她,河道艰险路太长,顺水去找她,对方仿佛就在水中央,天姿灵秀,气舒高洁。

青青的芦苇,密密丛丛,露水都还没干,意中人儿在何方?好像就在河岸边。

才子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艰难且难以攀登,顺着河流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岛上。

青青的芦苇,十分茂盛,露水尚在,意中人儿在哪里?好像就在水的那一边。

才子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沙滩上一般。

宋檀儿心中感叹,《蒹葭》最得《国风》精髓,情真动人又朴素自然,内容生动鲜活,意境唯美。

过了一会。

陈青牛唱完了蒹葭,感慨道:

“人生在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追求,愿意用一切办法去追求。在这首诗中,主人公追寻“伊人”的时候,先是看到其“在水一方”,然而,当他经过一番“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之后,却发现“伊人”又“宛在水中央”。如此循环往复,依然如故。而且“伊人”不仅面目模糊,就连所居之处也没有确定的地方,即便是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在远方缥缈不定,让人无法触及。

所以,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得偿所愿,总会有一些事情,尽管做了各种努力,依然可望而不及,只能远远地看着它而无法到达!”

宋檀儿乘舟行在疏雨中,迎着薄凉的秋雨,感觉心情安适,抛却世俗,游览于山水之间,很是洒脱,对陈青牛道:

“青牛,再唱一遍《烟雨行舟》吧!”

陈青牛一边划扁舟,一边用清朗,又带着一丝温柔的声音唱道:

“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宛若丹青未干,提笔然点欲穿,行舟临秀川,画鵜推清澜,缱绻怡然……”

宋檀儿从陈青牛的歌声中,感到一份惬意的宁静,声已入景,竟不知自己已在画中。

想到了一些隐逸山林,安贫乐道,不求闻达,过着居茅屋,一箪食一瓢饮,知足常乐生活的隐士。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道家前身。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后世把许由和与他同时代的隐士巢父,并称为巢由或巢许,用以指代隐居不仕者。尧、舜禅让的故事,作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范,成为千古美谈,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华夏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颜回,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宁阳人,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周敬王三十九年去世。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颜回的一生,大多为追随孔子奔走于六国,归鲁后亦未入仕,而是穷居陋巷。

……

她想着这些隐士的一生,觉得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闲云野鹤,不为世俗名利所累,超然物外的生活很好。

陈青牛划着扁舟,载着宋檀儿渐行渐远,隐入了山水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