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九十二章 欲养羯胡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九十二章 欲养羯胡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九十二章 欲养羯胡

自与丁原和睦以来,太原郡中虽无人能管何白,但何白还是低调的扮作客商越境前往上党郡去。上党郡太守可不是什么有能力的人,至今郡中还有白波贼与黑山贼肆虐。

自并州兵与西凉兵南北夹击河东白波的消息传出之后,白波贼慌忙的退出了上党,准备迎接大战。而黑山贼在杨凤的约束之下,闹得倒还不是太过,因此上党郡自开年以来,总算是安定了许多。

何白领着五十骑精骑,沿着驰道,赶着二十辆大车望襄垣而去。刚刚进入上党不久,还在涅县境内,无意中竟看到有二、三十胡骑迎面奔驰而来,叫何白好一阵紧张,怎的在此地碰见胡骑了。

“来人,止步。”护兵一声厉喝,顿时一支利箭飞出,直到为首胡骑的马前三步插入地中。胡骑急勒马缰,望了望何白一行后,并未有过激的反应,只是一声呼啸,全部让开大路,在道旁停住。

何白又是一愣,这胡骑怎的这么好说话?但人家既然让路了,自已也就不客气了。何白领兵警惕的走过这支胡骑的队列,发现这些胡骑衣着破烂,羊皮麻布混合穿着,浑身肮脏,散发臭气。而且面貌各异,并非是一族人。好像其中还有几个高鼻深目的白种人,这又是什么胡?

这些胡骑大多面目麻木,少数几个则低着头面露仇恨的眼光。只是手中并无兵器,只有少量的猎弓和骨箭,何白这才放下心来,这支胡骑并非是贼人。只是感觉奇怪,怎得到了上党内郡了,还能见到胡骑。

又行了一阵,发现有汉人民居之后,何白前去询问汉人老者,这才知晓,原来那支胡骑属于南匈奴的一支附庸,是南匈奴人所俘虏的西北各族奴隶。自南匈奴内附汉朝之后,其又随之南迁,后逐渐内徙于上党武乡一带,分散居于武乡、羯室,因号羯胡。

何白一听竟是羯胡,顿时怒了,这可是百年之后屠杀得整个北方汉人几尽一空的最大凶徒之一。若非武悼天王冉闵灭了羯胡的后赵,又布下杀胡令,这才得以使北方汉人不至亡族灭种,华夏还不知成了什么呢。

何白统兵日久,横行幽并冀三州杀人无数,此时面露杀气,瞬间让四周的气温为之一降,好似又回到了冰天雪地之中,让身旁的汉人老者全身悚悚发抖,不由一阵惊惧,差点没跪下求饶。

何白反应过来后,连忙好生的安慰老者,问道:“这羯胡在上党对我汉人欺压可重?”

老者面露古怪,小心翼翼的偷看了何白一眼,小声道:“上党是我汉人的土地,羯胡又怎敢放肆。说来自从羯胡内徙上党以来,可没过什么好日子。因为内徙过远,本身势力又小,胡酋不管,汉官不理,反而常遭汉人豪贵的欺凌,甚是凄惨。”

何白一愣,忙问细节。原来自羯胡内徙后,汉地到处都是有主之地,羯胡放牧不成,种植不成,只能沦落到为汉人打工为生的地步。然而在此时汉人势大之时,羯胡根本没有作为人的权力。不但要交比汉人更多的赋税,还有可能会死于体力活,更是拿连吃都吃不饱的工钱。

而且有时羯胡人直接就被当做奴隶来虐待,干了许多的苦力活,不但没有半铢的工钱,还常常挨饿。若是犯错,遇到好心的汉人,一顿毒打自是免不了。遇到不好心的汉人,直接报官杀掉了事。

老者的话语,让何白明白了,百年后的汉人凄惨之状,不过是此时少数民族的投影罢了。就如俗语中说得那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时。此时的羯胡人不正是可怜之时么?若无汉人百年的肆意欺凌,羯胡人又岂会有后来的那般变态。

何白问道:“这羯胡人大约有多少户?多少人?”

老者答道:“羯胡人鱼龙混杂,四处散居,相貌各不相同,也无具体的胡酋管理,户籍不清。但千余户,七、八千人总是有的。”

何白点点头,拜辞了老者之后,又重新上路了。以前在右北平时,自已一直以大汉族人而自豪,从来没有站在乌桓等少数民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此时得知少数民族在汉人的欺凌下,十分艰难的生活之后。对日后的五胡乱华,不由以中立的态度看问题了。

五胡乱华,只是少数民族在汉人势弱之后的报复行为而已。做为更文明的汉人都那么残酷的压迫少数民族,更别提更加野蛮的少数民族在势大之后会怎样的对待汉人了。这是汉民族对待少数民族政策的一大失误,才至使少数民族日后的残忍报复。

看来,在来到此世后,不单单是要平定天下之乱,重建一个先进的王朝,更重要的是让全国、包括汉境附近的各民族都沐浴在来自新朝的仁德之下方可。如有可能,将新朝的仁德辐射整个地球也不是件坏事。

何白在心中计较了一下,在此时的百姓生活需求不高的时代,养个七、八千人又能费多少钱粮。七、八千人,有个四千万钱,就足够他们的温饱生活了。而自已现在有的是钱,不算个人的私财,只算军中的公财就有二十多亿钱。这还未算田产,就算再养个七、八万人都无妨事。

而恩养羯胡人的好处,一是可以打消一部胡人对汉人的仇视,二是羯胡至少有一千五百名青壮。以冷兵器时代人越野蛮战力就越强,这一千五百人几乎都可称为精兵。如果吃饱穿暖又有精良的兵器之后,正是精锐突骑的大好人选。

至于其他的老弱妇孺,羯胡人对于养马一事定不陌生,那就给自已养马好了。马多骑兵就多,骑兵一多,无论是战力还是行军速度,都将大大的提高。说不定十年后,自已也将有十万铁骑在手了。嘿嘿,到时天下谁人能挡。

何白思毕,立即书写一封信,命人返回晋阳交给罗培,让罗培具体负责此事。羯胡人四处散居,自已可没那耐心一户一户前去劝说。让罗培找上党太守去,花些钱也要把羯胡人全部收拢带走。再留在上党,迟早也是个祸患。

一路顺利的来到了襄垣韩氏坞堡前,得知韩氏家主韩荣正在堡中,何白于是命人送上了自已太原都尉的拜贴。不多久,就见一位年近六旬的精瘦老者,率领全族数十口男丁出堡前来迎接何白。

人未至,声先至,一道洪亮的声音就远远传来,“原来是太原都尉何大人亲至,都尉大人千里迢迢远来上党拜访鄙堡,我襄垣韩氏真是蓬荜生辉啊。”

何白见韩荣身形轻快,哪似年近六旬的老者,看来手上功夫真不差。韩荣武艺或许不错,但倒底是个俗人,对自已目前的官职,都没有太大的抵抗力,待会见到自已的重礼只怕要更加不堪。只看其率领全族男丁前来隆重迎接,就知此行定会达成目地。

何白于是含笑抱拳行礼道:“韩家主不怪何白这恶客临门,何白便欢喜不尽了,哪敢言声什么蓬荜生辉啊。”

韩荣上前大礼拜道:“都尉大人过谦了,自都尉大人就任太原都尉之职以来,以寡兵西镇数万大军尚且不能讨平之白波贼,东讨凶名炽天的百万黑山贼,更斩杀其五部贼首,武名威镇并冀二州。韩荣虽远在上党乡野,亦多闻都尉大人之大名也。今日得见,韩荣真三生有幸也。只叹我上党未有都尉大人这等名将,不然,韩荣虽年近六旬,亦肯为都尉大人鞍前马后也。”

何白闻言十分欢喜,看来自已在武人之中,还是很吃香的嘛,不似在文人名士之中,没有半点的声望。何白取出礼单,送与韩荣,说道:“这是小小拜礼,还望韩家主不弃。”

韩荣随手接过,让一名子弟接着,又拱手道:“都尉大人一路远来辛苦,还请入寒家休息休息。”说着又亲热的拉着何白的手,一路向堡内而去。

进得大厅,韩荣强请何白与其在主位之上同坐。何白再三礼让无用,只得从命。之后,韩荣又命韩氏族人一一上前拜见何白。何白含笑的连连点头,挨个抱拳礼见。当介绍到韩荣之子韩猛时,何白这才细细的打量了一番。

韩猛此时早已年过三十,生得浓眉大眼,鼻梁方正,又生得一张阔脸,看上去倒是颇有威势。而且其身材魁梧,足足一米九左右,脚步沉实,呼吸又平稳有力,缓步行走间却也流露出淡淡地压迫感。虽然没有初见典韦大哥那般强烈,想来也是一名极厉害的猛将了。

韩猛在历史之中,荀攸曾评价说:韩猛锐而轻敌。锐就是锋利,有勇猛直前,锐不可挡之意。轻敌就说明此人因为自身的武艺极高,对万事都不太在乎,认为无人可伤及自已,所以作战十分大意。只可为陷阵之将,不能单独领兵。

河北四庭柱都是能单独领兵的良将,而韩猛这一正梁其实是名不符实的。真正的正梁应该是大破白马义从的名将鞠义才对。只是鞠义因恃功而骄恣被袁绍所杀,袁绍又为打消鞠义的声望,这才抬举了韩猛。所以韩猛武艺是足够了,但统兵用兵之才,却还差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