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七十八章 攻守之机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七十八章 攻守之机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七十八章 攻守之机

何白与麾下士卒重新骑于马上,成齐喜问道:“主公,可否在郭贼背后给他狠狠一击了?”

李平、侯成、罗培全部把眼望向何白,何白微微一笑,说道:“不急,昨夜我军奔袭了一整夜时间,算来也有七、八十里地,一直还未好生的休息呢。而且这难得的攻坚之战,不可不看。日后我军或有遇到坚城之时,我等也可从中吸取一些经验。”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就骑于马上也吃了些食物,恢复着体力,并遥遥地望向战斗正炽之处。

郭大贤对攻打邱、尹二家坞堡的战术,是围一堡,攻一堡的战术。郭大贤曾命麾下精骑布于东西外围的两翼,又令一部精骑位于二堡之间的密林处打援。就布置而言,郭大贤已是布得非常之严密了,确是一名久经战阵的老贼。

再看战斗正炽的邱氏坞堡,坞堡的一面宽一百米,高有八米,每面堡墙有三座三米高的木制箭塔,每面只有三十人防守。初时,何白以为三十人守备百米宽的堡墙时,兵力定然紧张。可是看了一会后,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一人就是守备十米宽的城墙也绰绰有余了。

照西侧攻堡的贼人来说,其部总数是五百人,共分成五个批次的攻城部队。每批次百人,而每十人有一架长木梯子,就如后世影视中的那种长木梯子一样,并不是传说中鲁班所制的云梯式样。

何白看得连连摇头,这算怎么回事?是郭大贤不懂,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只见百名贼人又分成十队,每队之间的距离约十米,差不多占满整个堡墙了。其中四人抬梯奔跑,四人持盾掩护,二人持弓反击。

而堡墙上三十名守兵人手一张猎弓,虽然平地的射击距离不到百米,但是在堡墙上却可以及远。三十名射手射得百名贼人几乎抬不起头来,而别说前进了。

有贼人想借守兵射击的间隙反击,而守兵又有三名精射手立于木塔之上,专门以精准的箭法居高临下射杀暴露的贼人。十余分钟过去了,贼人不但没有靠近城墙半步,反而死伤了近半,不得不向后逃去。

何白看得还是摇头不已,守兵的箭矢射击并不快速,十余分钟也不过只射出千余支箭。而贼人又没有良好的火力掩护,不能攻至城墙下架梯上城,只能一味的被动挨打,或者是在消耗守兵的箭支与气力。整个战斗既缓慢而且无味,远没有野战来得快速酣畅。

又一队贼人出列了,可能是先前的守兵臂力有所消耗,也或者是箭支有所不足,一时没能继续放箭杀敌。在区区百十箭矢之后,此队贼人便攻到了堡下,架起木梯,准备攀梯攻城了。

见到此处,何白不由精神一振,仔细的观察起来。只见先有木塔上的精弓手与贼人的射手进行着对射,而其他守兵则每三人对付一架木梯。其中两人用木推杆推着一架架起的木梯,想将木梯推倒。另一人则抱起二十余斤的石块不断向堡下抛去。

堡墙下的贼人则有三人口衔利刃持盾登墙,五人推扶着木梯,以免被守兵推倒。然而守兵所抛的大石落下,虽被梯上的贼人木盾所挡,梯下的贼人却被大石砸了个正着。一时间头破血流,手折骨裂,哪里还有气力扶梯,顿时被守兵一推即倒。

贼人们惨叫的摔下木梯,虽摔不死人,但也让人好一阵气闷难受。不等他们爬起,守兵的石块又接二连三的抛了下来。因为距离过近,一石一个,除了远远射箭的弓手,十人一队的贼人便又死伤过半了,不得不惊慌失措的向后逃窜。

其他队的贼人也差不多如此,又一波次的攻城战结束,无味的让何白几乎打哈欠了。攻城的攻的不强,守城的守的也不妙,让有后世无数经验的何白乏味到了极点。难道此时的人便是这般攻守城的?何白不禁深深的沉思起来。过了许久,何白方才有所明悟了。

从前战国时期成熟的攻守武器被汉朝人用成这样简陋,也算是东汉稳定了百余年之久后所带来的军事弊病。因为东汉的敌人长期以来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都是来去如风的劫掠者,并无固定的城堡。所以国家的军队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要求成为擅长野战的式样,喜欢猛打猛冲,喜欢自夸勇武,喜欢于阵前单挑。

而游牧民族又不懂得制造攻城器械,所以东汉军队对于守城一事,也逐渐的衰弱起来。何白眼前的两支军队,都是属民兵性质的,难怪更加的不擅。直到经过长达十年的群雄混战之后,各方势力才重新学会懂得了真正的攻守之道,战事也进一步的惨烈起来了。

何白不禁哑然大笑起来,不想像自已这般的后世半桶水,在此时也有着军神一般的攻守战法能力。看来远超古人两千年的眼光与见识,确可让自已在此时代无往而不利啊。想到此处,何白不禁对自已的未来愈发的信心十足起来。

世人都说穿越需要金手指,真的需要吗?有这远超古人的眼光与见识便是最好的金手指了,何需还要其他。

何白不理会众将的惊疑目光,开始自思起来。自穿越到东汉末年,虽然自已有着一定的野心,但是一直不确定自已是否真的能够成就大事,所以一直还抱着一份投靠他人打天下的想法。直到此时,才决定彻底的打消那个念头。

自已的优势是什么?何白想道:是超跃古人达两千年的眼光与见识,在许多事物上,古人或者稀奇,但自已却是见怪不怪了。某此事上古人眼中是大事,没有解决的办法。但在自已这里,却又不算什么,历史中总有差不多的事例可以仿照。

劣势是什么?便是何白本身的能力不强,在后世不过是名普通的士兵。在奇谋妙计的智谋创新上,在朝庭政争的政治眼光上,在召揽贤才与运用人才的手腕上,在与人交往的口才、情商与个人魅力上,这些都十分的欠缺。何白思来想去,自已又似乎只是一个当武将的才料,当不得掌控全国大局的帝王之才。

或许自已就与孙悟空一般,看着十分厉害,却终坐不到玉帝的那个位子上。想到此处,何白不由又有些泄气了。

想想天生有服人之能的刘备,有善于用人之能的曹操与孙权,有善于奇谋妙计的各大奇人异士,有善于阴谋诡计政治争斗的众多朝庭大臣,还有一呼百应,从者云集的袁绍等高魅力高声望名人,自已真能凭借眼光与见识击败他们吗?

就在何白沉思之际,郭大贤部的辅兵已经消耗守兵消耗得差不多了,城头的箭矢、石块、包括人的气力都差不多用尽,郭大贤终于决定派出麾下的精锐做最后一击。

“精骑副统领还未休息好吗?来人,传令精骑速速前往预定之战场,准备挡截尹氏之援兵,防上邱氏遁逃。披甲步卒可先行过桥,准备攻城之事。”

一骑传令兵向着何白处而来,“主公,贼人有变。”李平急忙叫醒了何白。

何白一望传令兵,又一望准备过石桥的披甲精兵,立即醒悟过来,叫道:“来人,速速挡住那传令兵,就说我部这就行动,无需郭渠帅催促。”看来自已的自信心依然有所欠缺啊。何白摇了摇头,暂时把思绪全部抛开,专注眼前的战事。

一骑飞马而出,奔去拦截那名传令兵,不使其靠近,也不让他有怀疑之机。何白则开始将骑军分成三部,由善于指挥骑军的李平、侯成为左右翼,各统三百骑军,何白自领三百骑与成齐位于中军,开始朝石桥缓步奔去。

看着眼前散乱准备过桥的千余贼人,后背完全的暴露在已军面前,全军上下都露出了噬血的凶光。一骑在前的何白默默的计算着距离,眼看就要到达贼人身后两百步距离,立即高举大手止住骑军。

隐隐感觉身后有不对的郭大贤,终于转过头来,从身后精骑的人头空隙之中,打量了一眼逼近而来的麾下精骑。只这一眼,顿时让郭大贤吃了一惊,感到不妙起来。

这哪里是聚拢起来准备过桥的队形?明明是分散开来,准备突击的队形。这精骑副统领是准备干什嘛?是想要犯上作乱吗?

不等郭大贤派出传令兵喝问,整整九百骑卒已分成三阵三列。每匹战马之间都有四、五个马身的间距,方便后排的骑卒冲锋。前排与后排马头咬着马尾,所差的只是错开而已。

阵列刚成,何白立刻高高地举起长枪,三阵三列九百骑卒立时用力的抽打起座下战马,右手紧挟着一丈长的枪矛,对准了各自的目标,猛然冲去。

郭大贤顿时瞪大了双眼,厉声叫道:“该死,该死,那厮还真是叛乱了。传令步卒暂停过桥,全军列阵,拒矛防止骑卒冲阵。护军立即转向,随我斩杀叛贼。”

郭大贤一连串的命令顿时下出,然而乱哄哄过桥的贼人们哪里有太原郡兵的素质,一时之间全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