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麹义统兵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一十三章 麹义统兵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一十三章 麹义统兵

麹义副将崔巨业名珍,乃清河崔氏人,素与袁绍友善,会观、占星术。对何白的奇梦做了肯定的解说,也认为日后天下必定三分。而冀州邺城,将会是北方一国的都城。不过自有何白出现,天象大变,已成混沌一片,难成三分之势了。

因此,袁绍决定在击败公孙瓒之后,就对青州的何白发动攻势。何白不除,袁绍得邺也难以心安啊。纵然袁氏不能取代汉室,至少也要独占整个北方才行。

因为崔巨业的占星术,对分析天下形势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袁绍对其十分看重。加上崔巨业与袁绍性情相投,也很擅长辨才。冀州文武如沮授、田丰、荀湛、郭图、麹义、张颌于暗中投靠袁绍,皆崔巨业财货赂遗之功也。

不过这些都是暗中之功,不便明着封赏。因此崔巨业此番被袁绍任为麹义副将,好搏取军功受赏。

只是崔巨业虽知袁绍的用意,但其自视甚高,认为自已文武全才,世所罕见。何需在麹义麾下立功,便是自已独领大军,也能建功立业。因此,崔巨业对麹义事事看之不惯,牢骚不断。而且他的牢骚不但能得到理解,还能引起共鸣。

“麹中郎将确实太慎重了,慎重的有些过头。”逢纪从马车中探出头来,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此番进兵,总在兵贵神速,最好能乘公孙瓒没能集结好兵马,青州兵马不及增援,就将公孙瓒击退。可麹中郎将大概是顾及前一战赢得的名望,却是没有领会主公的意图,唉!”

“那也未必。”另一侧的马车也有了动静,车帘一掀,郭图那张苍白没有血色的脸露了出来,“尔等别看麹中郎将的出身不高,但是他的心气却是极高,说不定他是故意等何白举青州之兵前来,一战决出胜负呢。”

“哦?”逢纪想了想,破天荒的对郭图的说法表示了赞同,他不无艳羡的说道:“主公此番可是下了大决心,擒杀何天明者,赐钱万金,封万户侯,并永镇青州!别说那些武夫,就连纪也是怦然心动呢。”

“那也不用在路上耽搁吧?”崔巨业犹自喋喋不休:“何天明用兵毫无称道之处,观其讨董一役,无论是扶沟之战,还是袭取敖仓,不是以多击少,就是攻敌之不备。实在看不出哪里有名将之姿。龙凑与平原左右也没有险要的地势,何必如此复杂……”

崔巨业的牢骚不断,逢、郭二人也是随意的应付着,心中都转着相似的念头。

依靠装备弩箭的优势,骑射无双的幽州轻骑已经不足为惧。如果何白龟缩平原不出,这一仗应该是赢定了,麹义算得上是白捡了一个功劳。不过他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这只是预想而已。

从主公颁发的赏格中来看,击破公孙瓒之后,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青州,而不是原定的幽州。何白军略是不强,但其政略却是十分厉害。从青州不满何白政策的士豪所传讯息来看,青州之地已经全部被何白所掌控。

何白在青州废止丁口税,设立商户证,加重田商税,打得喜好隐藏丁口数,暗中做些买卖的士豪们一个措手不及。整个青州的田亩数历历在目,想要隐藏都隐藏不住。田地越多,缴税也就越多,谁人不会心痛?

对商事的监察严励过份,决不放过一起偷漏事件。越是贵重的商品,缴税也就越多。幸好去年还只在北海国试行,今年的话,整个青州士豪的年收入只怕会大大的缩水。

这令青州的士豪对何白新政万分不满,从前按丁口收税多好。人是活动的,随便找地方一藏,鬼知道你家有多少丁口数。商品的价格有明价与暗价之分,十税一的话,谁知道多缴少缴了。

还有何白对士豪与商贾、贱民的一视同仁,大大削弱了士豪往时在青州的特权。这让自视清高的士豪们大为愤慨。还有就是对青州列侯的压迫。

青州有大小列侯三十余家,有汉室宗亲刘氏十数家;刘氏之婿如桓帝阳安长公主之夫,不其侯伏完的伏家等十数家;历代功臣之后十数家。这些列侯多在平原、北海、东莱三国之中。而济南、齐国、乐安三国中的列侯大都被杀破狼贼子所害,不然的话,还会更多。

这些列侯联合各地士豪们,共同拜请车骑将军、领冀州牧袁绍。希望袁绍能够大兴义兵,击败阴谋篡汉之贼何白,重新恢复众人在青州的特权。

只是青州此时有兵有粮,更有无数减轻赋税的贱民支持,只怕难打的很。平原郡有人于暗中支应,那倒还好。可是过河之后,应该就会遭遇到青州的主力部队了,那势必是一场恶战。

所以,在袁绍任命主将的时候,郭图才推荐了麹义,其他的冀州士人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兵凶战危。开头的恶战,还是交给麹义这等莽夫去打为好。

如果他战败,以他的能力,想必青州军的损失也不小。到时候找个理由把他换下来,再换上自己人去争功就可;他侥幸胜了也不妨事,很难想象主公会把一州之地交给这么一个匹夫。到时候众人再推波助澜,找个罪状将其拿下就是。

就连韩信都逃不过兔死狗烹的结局,区区一个麹义又岂能翻得了天?手到擒来的龙凑之战,只是诱饵罢了。就是诱使平原的何白离开……

“亏他们还是所谓的世家名士,全然不通兵法,就只知道卖弄唇舌,诋毁于人。将主,何必留着他们在军中鼓噪,乱我军心,不如干脆将他们……”

麹义的部典先登死士,乃是从麹家的私兵扩建而来。这些人忠诚的对象是麹义,而不是袁绍。崔巨业、逢纪、郭图等人的态度早已引起了他们的愤怒,有那莽撞横霸的,直接将手掌横割,鲜血淋漓,向麹义提议杀人。

“胡闹!”麹义脸色猛然下沉,“猛儿,还当我等是在西凉呢?欲杀就杀,欲抢就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等现在是在中原,是车骑将军麾下的军兵,要受袁将军将令约束,岂能还与从前一般?逢、郭二位先生他们是参军,要是死在军中,袁将军又岂能善罢甘休?”

义儿叫道:“猛儿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可是将主,你也知晓,那什么袁将军根本就没把我等放在眼中。上次大战,我部死伤那么多兄弟,立下了天大的功绩,结果呢,他有过半分的关慰?大宴宾客,收养名士,招兵买马有钱,给我等的抚恤却一直拖着。我等如此的拼死拼活,到底是为什么!”

“正是,将主,此次就不应该答应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对付那个白马将军。多吃几次场败仗,袁将军就该知晓我等的好了。再不行,咱们干脆就投董卓,董卓好歹也是西凉人,必不会如此对待将主!”

麹义的部下生性悍勇,个性桀骜,在冀州受了如些多气,一直都是麹义强行压着的,此番被崔巨业等人的恶劣态度所激,顿时一股脑的爆发了出来。

“汝等不懂。”麹义的神色也显得有些黯然,他摇摇头,苦笑着说道:“尔等以为某就能忍得了这些恶气?不忍又如何,这天下的世道,就是为了世家而设。咱们这些出身寒微者,不依附这些名门世家,根本就无出路。”

麹义抬手东指,说道:“我麹家世代就在平原,也算是一方豪强,为何万里迢迢的逃去西平?还不是为了逃难?得罪了名门世家,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族灭。”

“尔等想想在西凉时的境况就明白了,这世道,就是为了世家而设的!”说着,麹义又加重了语气:“想出头,要么出身够好,要么就只能依附世家。慢慢的立下功绩,升大官,从而改变家世,让咱们的儿孙从此一步一步的取到世家同等的地位。这一切,当初不是说好的么?”

众将默然,世家高高在上的地位,在边陲表现得犹为明显。羌人自已作乱,竟因为不能服众,当任不了总头领,却寻来一个士族名士韩约领头。

哪知那韩约更名韩遂后,手段齐施,不几年,羌人的头领大多被杀,西凉羌乱全然变了味,成为了韩遂一人之乱。之后的马腾也是一样,依靠着马伏波的名头,迅速的成为西凉仅次韩遂的大豪。

麹氏的祖上也曾风光过,结果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真正的世家,被迫逃亡。在凉州一躲就是二十年,要不是天下大乱,麹义还不定敢回中原呢。因此对此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所以,在袁绍入主冀州之时,麹义毫不犹豫的就首先背弃韩馥,率先领兵投向了袁绍麾下。

“可是……谁能想到这袁将军如此难以伺候,能征惯仗还不行,还得懂奉承……”

“此世道,在何处不一样。”麹义脸上的苦笑之意更甚,眼中却有亮光闪过:“坚持,坚持一下就好了,袁将军已经在冀州公布了赏格。无论是谁,只要擒杀了何白,攻破了青州,就是新的青州刺史,万户侯。到时候,我麹氏独领一方,就再也不用看他人的脸色行事了。”

“将主,非某狐疑,袁将军说话,可信否?”

“可信!如何不可信?”麹义用力一挥手,像是为了增强自已的说服力,更像是在努力说服自己:“袁将军乃四世三公的天下第一名门,将来说不定还要……他说的话,便是君无戏言啊。大伙不用多想,哪怕是为了死去的兄弟,此一仗也要好生的打!”

麹氏部曲轰然应命,然而其中却有一个汉羌杂种模样的私兵面露奇异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