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零六章 何刘合流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零六章 何刘合流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零六章 何刘合流

“统一天下之业,谁人敢说一定能成。也许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是大有可能之事。”何白举手立誓道:“但我敢与玄德约法,我若背弃了自已的初衷,背弃了天下万民之愿。玄德劝说无效后,自可背而反之,聚众而讨之。”

一时间,刘备的面色变化无常,思及目前刀在何白手中,反对又有何用。最终深深长叹口气,起身举手立誓道:“如若使君始终奉行天下为公之道,努力为天下万民的福祉谋利益。我刘备情愿奉使君为主,辅佐使君一统天下。如若中途背弃,刘备必死于刀剑之下,人神共弃。”

对于刘备的臣服,何白未敢深信。似他这种枭雄,又岂会真的把誓言放在心上,而且还是以生死相挟的情况下。只要有背离的机会,他又岂会真的不好好把握住。

只是何白要的就是刘备的暂时臣服与誓言。有了这两样东西,刘备日后纵然叛变,在道义上首先就会势弱三分;在民心上也会大失众望,更不能再理直气壮的以汉室宗亲的名义来讨伐篡汉国贼了。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何白可以名正言顺的挖来关羽和张飞二人。

何白大喜的上前扶起刘备,笑道:“玄德能以天下万民为念,从而归服于我,使我将来减一大敌,多一良师益友也。日后我必以兄事玄德,以谢今日之顺服。玄德兄,请坐,今日你我当共同庆贺,不醉不归。云长、翼德,日后我等也算是兄弟也,可一起满饮此杯。”

关羽、张飞看向刘备,刘备微微点头,二人这才举杯尽饮。接着,何白招来典韦、淳于琼、李乾、李进兄弟一起加入酒宴,一时之间满室皆欢,其乐融融,好一副上下和睦的大好画面。

酒意过半,何白佯醉问道:“玄德兄长日后不知是欲领军还是要镇守一方为太守?”

“若能得平原相之职,吾心甚喜。”刘备笑道,突然又反应过来,这也许是何白的一个试探,于是改口说道:“此是我的一个心愿罢了,至于是领军还是为太守,还看主公的心意了。”

领军虽然有兵权,也能快速的建立功绩,但是管理却严。不常与地方士豪接触,不能收买人心,不能招揽贤才为已用,钱粮全部受制于人。只看天下诸侯,没有一个是军官出身,全部都是太守、刺史之类的,就可想而知了。

后世之所以有军阀出现,那是因为朝庭管不到他了。而何白作为一个新兴的势力,又岂会对军队掌控不住。因此,刘备选择领军,反而是真心想帮何白打天下。

而成为太守,手中有兵有钱有粮,可以邀买治下人心,可以拉拢治下人才为属吏。相对于领兵将领来说,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只要有变,随时可以割据自守。因此,刘备选择当太守,还是心有不甘啊,想看看能不能再独立出去。

只是刘备不知,想在何白手下当太守,不但没有兵权,人事权也会大大减弱,钱粮更会被银行慢慢的侵蚀。所以,还不如当个有兵权的领军大将呢。

何白笑道:“我虽知玄德兄长之能,然而兄长却无大名在外。我若强行任用,只恐令世人不服啊。青州刺史部诸吏已经举荐了乐安的任旐任子旟为新的平原相。任子旟这天下贤人的名声,想必兄长在平原也是知晓的。众意难违啊。兄长可否仍为平原令?待施政一两年后,有些名望了,我再行提拔如何?”

刘备闷闷的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何白又道:“兄长既为平原令,那云长与翼德这等勇武之士,便一时用不上了,可否留在青州。青州兵久不经练,战力太差,就连区区蠢贼都剿之不定。他二人武名甚高,我欲用之为州兵司马,为我掌控青州兵如何?”

关羽、张飞都拒绝道:“我两人只愿常待兄长左右,不愿远离。”

何白笑道:“云长、翼德皆伟丈夫,何故效此小儿女之状?又不是生离死别,我保证你二人绝不会与玄德兄长久别。”

刘备哪里不知何白这是想削已羽翼,避免自已的独立叛变之本。然而自已无论是真降还是假服,都不能反对也。于是微笑道:“二弟,三弟,主公说得是,切莫效此小儿女之状,又不是生离死别。也许一两年后,我等便又在一起了。”

张飞愤恨的瞪了何白一眼,此时看着这本有些好感的人,怎得如此的可恶。关羽沉声道:“三弟,兄长既然也如此的说,那我们就留在青州吧。”

何白大喜,笑道:“这就对嘛,我既尊玄德兄长为兄,与你们也将是兄弟耳,你们何故厚此薄彼呢?”

关羽、张飞冷哼一声,并不答话。何白心中暗乐,只要你们三人分离了,就必有成功离间你们之时。此时也许恨已,日后也许就不会了。

第二日一早,何白亲自将刘备送离青州,一路牵马坠蹬,作足了小弟服侍兄长之态,令刘备不知何白对已是真情还是假意。一州刺史能为一介县令做到此态,何白的确做的够了。

若说是看中自已的未来,但此时自已不过是阶下囚罢了,又何需如此?难道是真心希望自已放弃复兴汉室的志向,辅佐他一统天下?此世还真有上古时期,一心为公的先贤圣王么?

刘备迷芒又复杂的看了何白一眼,再与关羽、张飞连连以眼神相交,终于转身打马而去。此时的刘备,只有一个简雍相随。平日时常随侍左右的关羽、张飞,却再也不见了踪迹。

平原已定,青州基本已平,是时候将杀破狼收回之时。于是何白发出青州刺史令,命黄忠、付刑、张辽发动对杀破狼三贼的最后一战。最终结果,杀破狼三贼被阵斩,一万五千悍贼大部投降。

何白又下令将杀破狼三贼传首三郡,以示为贼的下场。同时,阵斩三贼的功臣车靖、成齐、陆平三人被授以都尉之职,并统领精选后的降贼为卒,带回北海安置。

刚回北海,就知卢植随同蔡邕、郑玄一起来到了北海,何白慌忙前去拜见。卢植长久的望着何白不语,何白心中也忐忑不安。对于卢植这种一心为公的大贤之士,何白先天就有些说不出的心虚之感。

良久,卢植方抚须问道:“天明,老夫应该信你么?”

何白硬着头皮道:“不知白如何才能令子干先生相信?”

卢植默然一会,方说道:“一路西来,考察了北海各县的民情。百姓面无菜色,多足食之家。四处可闻小儿朗朗的读书声,乡间民壮也颇有昂扬向上的英武之气。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北海得治矣。天明与老夫几乎是同时牧守一方,东莱至今还未解除饥寒之困,可见老夫治政远不及天明多矣。”

何白拜道:“子干先生过誉了,何白只是稍稍尽力了一些。”

卢植摇摇头道:“此非是尽力的问题,而是有能无能的问题。老夫自问也尽力了,但是无能就是无能。观天明之政,颇有独树一帜之道。也许,天明果真是天生神明,应乱降生的治世逸才也。华夏在汝手中,可复见强汉之风也。”

何白羞愧的拜道:“小子惭愧,自问还多有不足之处,想请子干先生,康成先生,伯喈先生多多指点才是。”

卢植点点头道:“老夫久病不愈,想来大限将至。今见北海得治,欲将东莱百姓也一并托负天明。老夫就留在北海,用最后的时光,以观天明是如何治政的。”

何白大喜,如此一来,这青州就全部落于已手矣。连忙拜谢道:“多谢子干先生对何白的信任,何白就拜子干先生为军师,指点白的军政事物。”

青州既然全部到手,何白立即开始对青州进行北海的同样之政。新任东莱相,何白则拜身体相对健康,也深明北海之政的郑玄为相。

郑玄虽然年老,也曾拒绝过三公与大将军何进之召。如今却是应了何白之请,去东莱实施新政,看看何白之政是如何一步一步的使百姓富强起来的。

至于东莱的兵马大权,何白就调任中牟人张奋前往。并令张奋速速剿灭昌阳贼王营所部,使东莱归于安定,好容郑玄在东莱大展手脚。

关羽、张飞眼见刘备之师,大名士卢植都对何白佩服万分,天下贤士郑玄、蔡邕也乐为何白所用,不由大感惊异。同时对何白的态度也和缓下来,开始认真仔细的观察何白与刘备的不同来。

何白重视法令,虽义兄典韦义弟张辽也不得违抗。但是又公私分明,于公有主公的威严,于私有兄弟之间的温情。对百姓仁慈和善,却不是与刘备那般,乐善好施,与普通百姓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也不会有所拣择。而是在政治法令上对百姓倾斜,使百姓不受苛政之待。

何白也对二人说过,乐善好施,只是助人一时之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需要施予的,是那些孤寡残病。也同样可用政令的方式帮助他人,而且还可以帮助更多。

刘备的施政是崇尚黄老的无为而治,只要不对百姓多加迫害,并减轻苛税与役使就成,便使刘备得到了良吏的美称。

而何白的施政是崇尚治大国如烹小鲜,对所有政务都分类对待。减轻贫民的丁税,加重士豪的农税与商贾商税,有取强扶弱的侠义气。经常役使百姓,却又给予役钱补偿,使百姓乐而为用。对百姓、士人、商贾、兵卒、工匠一般的重视,不偏不倚。虽然令士豪心中不满,但何白处事公平明白,却又让人无法挑惕。

相对来说,何白施政更加的有条不紊,行之有效。相较刘备无为而治、互不侵犯的良吏美称,何白更如一个有的放矢、真正关怀百姓疾苦的治国贤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