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屯粮之失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屯粮之失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屯粮之失

京县位于荥阳东南二十余里的群山之中,虽然山多,但是田地不少,昔时人口倒也密集。只是被西凉军强行迁走之后,京县也几成鬼域了。

京县在春秋时为郑国城邑,周平王时,郑武公迁都于此,修建城垣。郑庄公时叔段居京城。周襄王时,襄王为避叔带之乱,郑文公迎出逃的襄王暂居此城,当时称为襄城。所以,后来称这里为古“京城”、“襄城”,又合并叫“京襄城”。秦时置县,因临京水,复叫京县。

京县虽不是交通要道,但是县城却不小,南北长一千二百五十步(1700多米),东西宽一千数十步(1400多米)。这里的古城垣经郑武公规划修建,历经多年,虽然有些破损,但是气象雄伟。

传闻此城在初建之时,全部都是由人力担土夯打而成,历经数年时间。因修城的劳动强度大,累死的人大多就地掩埋,民间有名的传说“鬼打城”,指的就是这里。

何白领军一路谨慎的进入京县,并未遭到徐荣、华雄军的埋伏,十分顺利的进入到空旷的京县县城之中。看来徐荣、华雄不愿与已军在京县交战,于是放弃了京县的守备。

何白令后军的常贵守阳城,又令后军的淳于琼、孔立守京县,准备以京县为大军的屯粮点。之所以用淳于琼守粮,也是给自已一个警醒。古代战争最重粮道,粮道一失,纵有千军万马,也有败亡之忧。只要有淳于琼守护屯粮点,那就有一柄利剑时时刻刻的悬在头顶上,不断的提醒何白粮道恐失。

就在何白准备领兵前往荥阳与敌交战之时,不想后方却传来不好的消息。豫州刺史孔伷已于日前病逝,豫州无主,袁术在南阳早一步得信后,立即以关东副盟主的身份,表奏长沙太守孙坚为破虏将军,权领豫州刺史之职,让孙坚整合豫州的所有力量,并入讨董之列来。

孙坚率军离开鲁阳,不去梁县与西凉军交锋,却至颖川阳翟,强行逼迫颖川郡太守李旻开城。何白的辎重兵多在押运粮草的路上,阳翟守军只有六、七千人。孙坚又被表为权豫州刺史,李旻又不敢与孙坚火并,只得开城迎接。

不想数万孙军一涌而入,见到城中堆集如山的钱粮时,就如饿汉遇到了美人,一举将何白存在阳翟的两亿钱与五十万石粮草全部据为已有,并声称这是为已军讨伐董贼的军用。

何白闻讯大怒,本来以为孙坚领军此来是对已军有利的,怎料却是对已军不利的。历史中是袁术断孙坚之粮,如今却是孙坚断已军之粮,实在可恶。

眼见交战区域郡县的百姓逃散,土地无人耕种,粮食日益珍贵,手中就是有钱也难购到食用的粮食。好不容易在颖川得到六十六万石的粮食,加上中牟杨原所献,刚好可以供应已军一年之食。如今被孙坚所劫,这一年将如何渡过?

酸枣么?听闻冀州刺史韩馥对酸枣的供应日渐减少,可不如当初那般无限量的供给。酸枣联军自身都有所不足,只怕不能供应何白了。除非何白命人从北海运粮前来,如果到了此地步,那还不如早些退盟为好。

对于孙坚权领豫州刺史一事,何白隐隐知晓这是关乎于关东联盟破裂之始。也是袁绍集团与袁术集团南北相峙,大打出手之因。在两个集团中,孙坚不过只有马前卒罢了。

对于其中的详情何白不太清楚,因为二袁都是失败者,没几人会认真的去了解失败者的发家史。就是孙坚,也因为死得早,没多少人对他多加了解研究。

何白强忍怒气,派出一路运粮而来的孙乾为使,返回颖川去寻孙坚交涉,希望孙坚莫做这等使仇者快,亲者痛之事。

孙乾寻到孙坚拜道:“我主尊奉大义,与将军一般,从数千里之外远来河南尹为国讨贼。我主义领先锋之职,甘冒矢石与贼战于汜水,本欲破贼直抵雒阳。岂料南面孔豫州作战不力,数万大军没于一旦,整个豫州尽在贼骑的肆虐之中,颖川一郡几成鬼域。幸得我主率数万虎贲南来,斩贼将李蒙于扶沟,使贼望风而逃,颖川一郡遂安,豫州亦安。”

“然而联军先有河内之失,后有颖川之败与荥阳之溃。我主虽然有心讨贼,但是却独力难支。本来听闻将军从长沙远来,我主欣喜欲狂,认为终于寻到志同道合之同志矣。更遣使欲与将军联合,一南一北的西雒阳而进。不想将军不理会我主之邀,如今更强占准备讨伐国贼的我军军粮。我闻将军曾以稽停义兵之罪斩杀南阳太守张咨,如今将军此举,却与张咨不相仿佛。”

听了孙乾以大义相责,孙坚虽然很是羞愧。但长沙远在南疆,不如中原发达。在经过黄巾区星之乱后,十分穷困。孙坚又不善治郡,因此坐镇长沙近两年时间,除了大肆的支取钱粮之外,并没有对长沙的民生做多少的益政。此番北上,孙坚连一万大军的装备衣物都准备不齐,若非劫了荆州刺史所领的州库,哪里会有三万虎贲可用。

因此在穷乡僻壤穷惯了的他,仍然强自说道:“关东诸侯会盟之后已有十月,数十万盟军深沟高垒,空费钱粮,绝不向西一步,我亦是深知。如今我为豫州刺史,正欲整合豫州全境的物资以备讨贼之需。颖川郡也属豫州,自当归我所辖。豫州钱粮日后只供与贼死战之军享用,他军一概不支。北海相何昭德讨贼之心我是深知的,因此汝等无需担心钱粮一事,我自会派人拔给钱粮供应何昭德讨贼。”

面对孙乾的回报,何白大恨,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孙坚竟会给自已横劫一手。自已出生于后世,相对的为人行事较有底线,也比较的守规矩。

虽然为了自已的野心,而干了一些恶事,但那是私底下。明面上何白还是不错的,以宽厚老实,仁善义气著称。面对盟友时,不一定会亲善、支援与合作,但是绝对不会阴谋算计、落井下石与强拖后脚。

然而孙坚却是古人中最不守规矩的一个,当初讨老婆就曾对岳家以兵马相迫,不嫁不成。在长沙时,也是想跨境出兵就跨境出兵,视国家律法于无物。北上讨董更是连杀并非敌对势力的平级太守与上级刺史,可说没什么是孙坚不敢干的事情。活脱脱一个暴虐武夫,若孙坚与董卓互换位置,指不定也是一介残暴军阀。

孙坚为了保证已军的利益,就算是劫了何军的粮草,断了何军的后路也是正常之举。因此与他说什么道理无用,不想已军的钱粮受制于人,只能以拳头与孙坚说话了。

何白收拾兵马,准备返回颖川与孙坚争粮。不过临行前,何白还是派出孙乾出使孙坚,以作最后的和平可能。

孙乾拜道:“孙将军,我主言说,孙将军权领豫州刺史一事,我主决不反对。孙将军欲要整合豫州全境的作战物资,我主亦不反对。只是阳翟城中的钱粮多是颖川百姓看在我主对颖川的救援的情份上义募而来,并非郡府税收。因此,颖川太守李君所支的二亿钱与十六万石粮食,我主可以不要,但其他物资还请孙将军偿还。”

孙坚双目怒睁,喝道:“本将早已说过,欲整合豫州全境的物资以备讨贼之需。颖川百姓所义募之粮亦归联军所有,我为豫州刺史,需对境内所有的物资进行统一调配。何天明如此说来,明显是将义募之粮当成是私人所有,难道还欲运回北海肥已不成。”

孙乾淡然的说道:“孙将军此言差矣。我军屯驻颖川已有数月时间,曾与西凉贼军大战数场,更阵斩敌将李蒙,如何算来我军都属讨贼之急先锋也。颖川百姓相信我军可以讨贼,护佑颖川一郡,因此募粮相应,此粮自归我军为讨贼使用,而不属于盟军所共有。趟若我军支用不完,需得偿还给颖川百姓,却从未想过运回北海。孙将军此言却非君子之道。”

“然孙将军权任豫州刺史不过数日,与西凉贼军未战一场,更未斩杀一贼。却有逼死荆州刺史,斩杀南阳太守,暗助董贼之嫌,行为实在令人担忧。我主本欲兴兵再讨国贼,然而粮道被断,全军将士不禁愤慨难止。我主也不豫粮食操之于他人之手,因此肯请孙将军归还。不然我主实在无法抚慰军心,激励将士们奋勇讨贼。”

孙坚思索良久,十六万石粮食虽够已军三月之用,但还有两亿钱军资也可购得数十万石粮食。加上南阳袁术的应援,纵不得豫州他郡之援,想来已军在一年之内也不用发愁钱粮事。

况且听闻北海何天明的军势不弱,若与之因粮相争,实不明智。更何况还有董贼需要讨伐,何天明多少可以牵制一些董贼的精力,因此不可迫之太过。

权衡之后,孙坚这才佯作暴怒状说道:“汝主不能安抚麾下大军,我若无因支粮,麾下大军难道就能安抚了?哼,本将若非顾忌尚有国贼需要讨伐,哪里会允许汝在此以兵势相胁,必与汝主火并一场方才甘休。不过剩余的粮草,我却不能尽数拔给,不然世人还以为我惧他何天明了。”

孙乾强压怒气问道:“不知孙将军欲归还我军多少粮食?”

“最多二十五万石。”

孙乾于心中默算一下,已军早先运走了十五万石,再度归还二十五万石后,五十万义募粮只是损失了十万石,尚在接受之中。只得代表何白同意,并请颖川太守李旻派人送至新郑,免得前来运粮的何军会与孙军产生冲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