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兴国计划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兴国计划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兴国计划

又五日后,已到十月中旬了,正是北海国属下各县上缴税收之时,因为之前有北海王被刺,与新任北海相接任之事,一直等到现在才开始。

后世有言说: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又说: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如今乱世将起,召揽人才要钱,召兵买马要钱,打制兵器装备要钱,收买敌人要钱,赏赐功臣也要钱。就是想对北海一国搞些建设,改革郡政也是要钱。因此,何白想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就不得不对自已能控的钱财多少而上点心思。

首先是各县的上计汇总,何白待到上计掾史彭璆、集曹公孙方与管理文书、财务支出的门下主计掾史整理好各县的上计之后,这才召上计掾史彭璆前来,问道:“今年各县上计一共有多少钱粮?”

彭璆刚正的禀道:“因下密被贼所据,都昌、胶东都遭贼害,税收较之去年更少。田税三十税一,合粮三十二万石。稾税每顷五十五钱,合钱五百余万。户赋每户二百钱,合钱二千四百余万。更赋每成丁三百钱,合钱六千三百余万。口赋每小儿二十六钱,合钱五百余万。”

“献赋男女每人六十三钱,合钱三千四百余万。算赋每人一百二十,商贾和奴婢加倍,合钱六千九百余万。最后傅籍每户男丁每人每年需服一月的无偿劳役,欲要免除徭役,需纳税六百钱,合钱一亿二千余万。”

“又有盐税一千一百余万钱,酒税六百余万钱,铁税一百万余钱,车船税三百余万钱,缗钱一千二百余万钱,关税六百余万钱,牲税六百余万钱,渔猎税三百余万钱,山林税一百余万钱,矿藏一百余万钱。”

“总计粮食三十二万石,钱三亿七千万有余。这些钱粮此前将会与北海王及国中列侯平分,其中一半会由国相支配公用。因北海王已故,其名下税入粮二十二万石,钱两亿六千余万,当一分为三,分别上计大司农与少府与国中。”

何白暗自感叹,北海果然是个上郡,一年的正税收入就有如此之多,都可以养活四、五万人的大军了。而这许多的税收,在北海国内包括何白在内的八位列侯,才只占有其中的三成。而北海王一人,就占据了其中的七成之多,看来让郑步提前暗中弄死北海王这一步做的没错。

历史中的曹操为了弄钱养兵,专门挖掘豪墓,盗取陪葬品来钱。而自已却是暗杀藩王来钱,看来倒是一丘之貂。只是藩王有数不能多杀,盗墓倒是可以多盗,自已在这点就比不上曹操了。不过还好,只要北海国发展得好,相信两三年时间便有大把的税金可用了。

何白细细的计较了一下各种税赋,不由暗暗感叹,此时的百姓每户人家平均一年需要纳税三千一百钱左右。而一户普通的百姓,一年的劳动价值大约就在两万钱左右,却需要缴纳百分之十五点五的税率。剩余的钱粮刚好足够一家人的伙食开支而已,根本无余钱来置办新衣、家什之类的东西。

而且这还算是正常的国税与地税,承受人也是按有产业的普通百姓计算。若是按田产少于五十亩的百姓,又碰到贪毒的太守与国相,不说其他的耗损、运费等苛捐杂税了,只要加征三个月的徭役钱,就可以使他们破产。

说来说去,还是这个时代挣钱的事物太少,一年的收成全望着地里面长出的粮食。如果老天不做美,就是受苦的惨日子了。如若再碰到天灾**时,那基本就是活不下去,造反的时候。

看来单单减轻农业税一项,并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因为此时的主要税收是人头税、兵役税与徭役税,此三种赋税就占据了总赋税的百分之七十八点五之多。而九百余万亩的田税,才只需缴纳三十二万石的粮食,折合成五铢钱也不过才区区五千万钱左右。

如此长久下去,有田产少人丁的人家将越来越有钱,少田产却多人丁的人家将越来越贫困。最终因为人丁的增加而破产,最后演变成流民,成为国家的不稳定因素。眼看马上就要天下大乱,钱财将会越来越无价值。而粮帛的价值则越来越高,看来是时侯提出《摊丁入亩政令》了。

按北海一国九百六十余万亩的土地,以一般的亩产二石五斗粮食计算,就是轮作制也有八百余万石的粮食。再以每亩四斗的赋税收税,一年至少有一百三十万石的粮食收成。不但价值比人头税多出小半,还会减轻百姓们的负担,使得百姓们欢欣鼓舞,支持率大涨。有如此之多的粮食,将来无论是干什么都不用愁了。

只是自已初来乍到,尚不得北海国中的广大百姓所信任与支持,对据有庞大田产的豪族们下手只怕不易。而且今年的税收已经完成,只能待明年税收之时再说了。

何白轻咳一声,说道:“因北海国内尚有数万黄巾贼未平,又有西园下军上万人马需要供养,就算平定了黄巾贼之后,也还需要亿万巨资安民。所以今年的上计我会请求朝庭全部留于北海国中,想来朝庭是会同意的。因此上计朝庭一事,可以暂缓。”

彭璆深深的拜道:“国相肯为国中百姓事截留上计,真仁义之君也。”

何白笑指彭璆说道:“没想到你也奉承于我,可见你为人也不是那么方正嘛。”

不想彭璆却肃容的说道:“上计朝庭税入仍是一国之大事也,如若轻乎,少则罢职,重则流放,更有下狱死的可能。国相肯为国中百姓事暂截上计,此有负罪的可能,自当受璆赞誉拜谢。若是他事,璆不可能会奉承于君。”

何白被彭璆闹了个没趣,只得转向其他,问道:“仓库之中尚有多少钱粮留存?如若留下今年的全部赋税,将又有多少钱粮可以支用。”

彭璆禀道:“北海国内共有官吏二千五百余人,年俸三十八万石,折钱七千五百万。将士六千九百人,每年食粮十三万石,将官年俸五万石,各种杂用开支二千万钱,合钱五千六百万;另需备有三千万钱军费开支,共计一亿六千一百钱。”

“仓库于去年留存粮食尚有一万五千石,钱一千三百万。如果国相以钱的方式发放官吏将官的年俸,国相将有粮食十四万石,钱一亿九千万可以支用。”

何白默算了一下,下军五千人一年需要十万石粮食,五千五百民壮也要差不多的粮食供养,折钱四千万。军中近八千匹战马与驮马将是一个必须背着的大包袱。一匹战马按三个士兵的花费计算,一匹驮马按一个半士兵的花费计算,一年就需八千万钱的饲养费。

再留下两千万钱应急,那么明年只剩十四万石的粮食与五千万钱左右的开支了。就算加上离京时的军费五千万钱,也只是一亿钱罢了,这点钱能干什么?刚刚好安置五万黄巾贼而已。

何白不竟狠狠的锤了一下大腿,尼玛,先前还想着税钱不少,如今一看,钱少得可怜。还是抢劫来得快些,一个县能抢个一、两亿钱,十七个县就是三十多个亿。有三十多亿钱在手那才叫不少呢。

以前那是缴获抢劫的贼人,所以来钱快,当时还想着发工资呢。幸好当时没有办成,转成了授田制了,不然的话不两年后便就破产了。看来还是入乡随俗,实施征兵制,强行服兵役算了。只要自已对士兵们好些,相信也能得到士兵们的拥戴。

何白突然想到一事,问道:“北海王无后,北海封国也将去除,不知历代北海王可有钱财宝物与粮食留下。”

彭璆眉头一肃,大声说道:“历代北海王纵有许多钱财粮食留存,亦将收归少府,供应皇帝支用。国相万万不可对其心生贪念,免得有大祸临身。”

何白被彭璆说得不好意思,于是抛出这几日所写下的《北海兴国工程计划》。彭璆迟疑的展开白纸一看,只见其上写着对北海各县之间修建四车驰道的相互连接计划;河道清淤加固、陂塘整修计划;农田水利灌溉的改造计划;召师建校,全民识字的三年义务教育计划;兴建医院,培养医者,完善环境卫生计划。

何白点了点彭璆问道:“此《北海兴国工程计划》吾准备将在三年之内全部完成,守正以为此计划将需要多少钱粮才能够完成?”

彭璆看得手中的计划双目放光,呼吸急促,口中更是喃喃自语,好半晌才惶恐的问道:“相……相君,您真的准备要在三年之内全部完成此兴国计划?”

何白轻哼一声,连称呼都从一般的国相变成敬称的相君了,于是说道:“只要有钱,此区区计划为何不能完成?吾心中还有第二个三年计划,第三个三年计划,只恐尔等拖吾后腿罢了。”

彭璆诚惶诚恐的向何白拜了一拜,说道:“相君,请您稍等。”说着,便匆匆的跑了。不多久后,于各曹办事的各个主官,包括郑玄、张昭在内的近三十人全部来到议政厅中。

郑玄等人与何白见礼之后,又莫名其妙的看着何白。何白一摊手,表示不是自已召他们来的,于是又把目光瞧上了彭璆。彭璆清清嗓子说道:“璆今日幸得观相君所书的《北海兴国工程计划》一文,心中十分感慨,激动万分,急欲与诸君共赏。”

说完,就以阴阳顿错的声音念起手中纸张上的各项兴国计划来,不久之后,众人皆从最初的茫然转变成了狂热来。

汉时的治国治郡,多以无为之治,减少对百姓的压榨为良吏。以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表彰善行,扶危济困、打击豪强、垦荒修道为贤君。却从来没有如何白这么大手笔的。

何白的一揽子计划几乎包涵了贤君要做的方方面面工作,而且范围更大、更广。如果真能成功的在三年内实施全部计划,那北海一国可真的是兴盛起来了。

众人都在默默地思想着何白计划的可能性与成功性,一向少言寡语的管宁却首先问道:“国相欲召师建校,北海全民识字的义务教育,钱财一项算易,但师资与书册何来?”

一言既出,众人猛然警醒。此时的书籍多收藏在士族与大儒们手中,百姓与寒士们读书多是借阅抄写士族手中的藏书。为了借书,有时花费许多的心机也不可得,有时更要依附于士族的麾下做事,才能得到一览藏书的准许。

想要让北海全民读书,至少也要定下十本必修的书册,而每本书册至少也要有十万套以上才成。这一百万套书籍的抄写,那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工程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