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一十八章 乱事临近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一十八章 乱事临近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一十八章 乱事临近

汉灵帝与百官大叹,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汉灵帝又问道:“浮屠教自明帝陛下时传入汉境,然浮屠僧常言人死后当入十八层地狱。《礼记·祭义》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中庸》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然王仲任之《论衡》又言世间无鬼……何太中,这天地之间的鬼……是否存在?”

何白一怔,怎得又论鬼了?是了,汉灵帝将在农历的四月份去逝,可能他隐隐有所感应了,所以担心死后之事。

何白说道:“鬼,乃是人体死亡之后,精神所存在世间之物。碌碌庸者,普通的黎民百姓,死亡如灯灭,并无精神在世,因而无鬼。大能大德大仁大义者,精神坚韧,受世人所爱戴。虽死而精神不灭,因而众意成鬼。浮屠所言之地狱,乃精神不灭者所开劈之地,其中贤者为多,心中无愧于世者,无需担心太多。心中有愧者,是否成鬼尚不得而知,又何必在意于它。”

汉灵帝心中黯然,又问道:“世间有神仙否?”

“神仙逍遥于世,而又虚无飘渺。名为神仙,却与鬼怪无异,不能与常人共居也。纵得长生不死,却也孤寂如逝。而且仙道难求,虽万万人也不能修成其一也。炼药吞丹,自寻死路,求仙拜神更是空妄。趟若效仿炎黄、五帝有大恩德于天下世人,能被世人代代所铭记,虽死亦可成为世间之鬼帝也。”

汉灵帝思索良久,方才拜服道:“何太中所言真金玉良言也,惜不能早时听闻到。传旨,赐何太中黄金一百斤,丝帛五百匹。罢朝吧。”

汉灵帝所赐之物太多,将由宫中宦官送达何府,所以何白与百官同时下朝。刚出宫门,就见先行的何进在宫外车中等候着。见到何白出宫之后,立即招手相召。

何白在作礼上车之后,何进立即叫道“回府”。一路无话,刚刚来到大将军府,何进就将何白唤到了一处密室之中,问道:“怎的皇帝今日如此奇怪?”

何白叹道:“今日日食,乃人主将崩之兆。皇帝一点也不奇怪。”

何进大惊,叫道:“难道就在近日了?”说罢,紧张的在房中来回踱步,良久方问道:“皇帝将崩,吾当如何?皇帝可会对吾……”

“会。”何白肯定的说道:“但大将军福星高照,一切顺利,无须特意去防备。照旧便好。”

何进长嘘口气,这才深深拜谢何白道:“有天明在旁明辨根由,度测未来相助于吾,吾心甚安。”说罢又喜形于色的击掌而笑,仿佛汉灵帝死后,大汉帝国最高的权力就将聚集在自已的手中了。

然而通过一月时间静思的何白,已然决定一切还是照旧吧。凭何进的能力、品性以及眼光,不可能有太大做为,因为东汉政权已然差不多腐朽了,不经过彻底由下而上的政治革命,是不会真正的浴火重生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无论是袁绍、曹操还是刘备,都有可能一统天下。但是正因为其中的英雄人物太多了,才使得天下始终不能够彻底的归于统一。

而且以他们这些人的历史局限性,纵然统一了全国,也不会真正去变革社会,很好的治理国家。最多是与司马氏那般,依旧与世族们共治天下。始终不能够彻底的消亡世族们**的统治,让王谢门前燕,彻底飞入寻常百姓之家。如此的堕落国家,又能够坚持多久?是如西晋那般二世而亡,还是三世而亡?之后又要混乱多少年?

自已也许可以投奔一人,辅佐于他,助他变革社会。但是自已不擅政争,未必能得到主政者的全力信任,又深恐事未竟而身先死,在政治争斗中早早地失败,而使得政治变革同样失败。算来算去,还是自已打天下的明箭更比政治暗箭,要容易躲避一些。

只是接下来的数月时间要干什么?自身的名望已经不差了,就等着彻底的发酵了。剩下的时间还是练武吧,练一练传说中赵云的同款枪技“百鸟朝凤枪法”,看看是多么的神奇。也好在将来的乱世之中,有一份自保的能力。

何府的演武场,韩荣摆了一个使枪的姿式,说道:“‘百鸟朝凤枪’,顾名思义,便是参照天空之中各种飞鸟的形态与动作,所创造出来的枪术。枪法一共有一百零八式,其中七十二式为灵鸟守枪式;三十六式为猛禽攻枪式。当练到纯熟之际,便可以化繁为简,百鸟归一,形成最终的绝杀枪招‘火凤燎原式’。”

“‘百鸟朝凤枪法’与主公所练之鞭法不同,所用之劲力非本身的刚劲,而是通过特殊的呼吸之法,用意念去感受外界的各种变化。就如同各种飞鸟一般,顺着风向的转变而适意刺出所需枪招。此便是以意念与心合,以心念与身合,再以身念与枪合,如此才能够做到让敌防不胜防,刺敌于马下。”

韩荣的枪法解说,让何白有一种身临武侠世界的感觉。典韦大哥在教授武艺时,最开始讲究的是锻体,练力,身体的协调力与韧劲,最后则是直来直去的强攻杀法。与寻常武将的练武方式不差多少。然而韩荣所教,却是什么呼吸之法与感受外界变化及风向,招式更与后世的形意拳相同。

如果说呼吸是修练内劲的话,感受外界变化与风向就是运用内劲去感悟外界的各种气流,如同飞鸟那般运用各种气流的变化去展翅飞翔,而不是运用蛮力去与人硬拼。这不是与借力打力有些相象吗?

再观枪招,一式“飞燕凌波”,看着是前刺杀敌,然而却是一记虚晃,回转自守。一式“惊雀纷飞”,是以枪头疾速的虚刺点动,看着是星光点点的刺杀动作,迫敌自守,其实多为虚招,浑然无力。

一式“飞鹰扑兔”,看似气势汹汹,然而却举枪不发,待敌误以为是恐吓,准备反攻时,长枪猛然从上而下的疾猛刺出,一击毙命。一式“鱼鹰捕食”,长枪枪柄下压,置于腿下,而枪头朝上,让敌误以为也是守式,却如鱼鹰入水,如同脱弦之箭,由下而上的刺杀敌人。

这“百鸟朝凤枪法”看着疾快凶狠的,大部分是守招;看着是引而不发,或慢吞吞,有气无力的,则大部分都是攻招。这倒有点表里不一的感觉了。再看韩荣一板一眼的教授着各种飞鸟枪招,何白却感到十分的别扭,如此一板一眼的也能叫做是飞鸟?

何白此时对于“百鸟朝凤枪法”还不甚了解,只能是认真的按韩荣所教的比画了。每天共学六招守招与三招攻招,一共学习了十二天时间,等之后的十八天里,就是加强练习枪法的熟练度,与自我感悟枪法的精髓了。

在何白练习枪法的这段时间里,汉灵帝于那日早朝之后的第三天早上,突然在董太后的嘉德殿永乐宫中无故驾崩,时间之速,让太医根本救之不及。当时随侍灵帝的,就只有蹇硕一人在场。得灵帝遗诏的蹇硕于是瞒住了灵帝驾崩的消息,假传命令叫何进入宫议事。又令麾下司马潘隐领兵埋伏在宫门的两侧,准备伏杀何进。

然而不料,司马潘隐却与何进有旧交情,认为在宫门口伏杀大将军何进,根本不符合朝庭的法理,定非皇帝所下的命令。于是不肯从命,并暗示何进速走。何进早得何白的提醒,如何不明宫中发生了何事,于是速速退回大将军府,并召集众亲近大臣前往商议。

等何白等人前去之后,潘隐又至,说道:“皇帝已经驾崩。如今蹇硕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话音刚落,又有内使前来,宣何进速速入宫议事。曹操说道:“今日之计,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

何进进拍案而起叫道:“谁敢与吾正君讨贼?”

袁绍挺身而出叫道:“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白急止道:“孟德所言甚是。皇帝驾崩,宦官无所凭借,不能假借皇命,已无能为也。今宫中秘不发丧,其过在于宦官。大将军何必如此急躁,不怕惊扰了皇帝的亡灵?然大将军虽有兵权在手,但蹇硕亦有数千西园上军在手,强攻宫禁,将与窦武何异?同属叛逆之行也。”

何进迟疑道:“未知计将安出?”

“以不变应万变,于府中称病不出,看看诸宦意欲何为?同时发兵封锁诸宫门、路径,司马潘隐入宫稳住麾下及上军的兵马,防止蹇硕领兵狗急跳墙。再召百官过府共议,一同策定皇子辨。另通传宫中的何皇后,有其在宫中坐镇,诸宦犹如笼中之鸟,根本翻不起大浪来。”

何进本就惧于皇威,如今被何白一说,顿时更加迟疑。加上之前何白早料算到皇帝将崩之语,如今又真的应验了,所以何进相对的要更加相信何白一些。于是借口有疾不去宫中,又令大将军府司马吴匡、张璋等人,领兵封锁宫门,不叫内外交通。

百官闻之惊疑未定,不知发生何事时。何进又遣使相告皇帝驾崩之事,蹇硕秘不发丧,必有奸谋。并相召百官于大将军府中议事,共同策定汉灵帝嫡长子皇子辨继承大统。

百官们本就万分恼恨十常侍专权,如何不应,全部应诺皇帝若是果真驾崩,便就拥立皇子辨为帝。此时就算是与诸宦们亲近的大臣,此时见皇帝已崩,大势已去,也无可奈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