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零九章 初会袁曹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零九章 初会袁曹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零九章 初会袁曹

何白拜别何进与三公之后,出得宫门,行不多久,又见一名身高一米七五,美须俊颜、神采飞扬的四旬红色武官朝服的官员,与一名身高一米六左右的大胡子黑色文官朝服的官员朝着自已走来。何白心道,不知这又是哪两位朝庭官员?

只见那名四旬美须俊颜,卓而不凡的武官首先和熙拜道:“汝南袁本初,拜见天明先生。”

何白大惊,不想此人竟是袁绍。自已还曾叫丁原写信,说自已对袁绍的仰慕之情直如滔滔之江水那般。不想来洛阳一月有余,却还从未主动的见过袁绍呢,更别提上门拜见一事了。今后至少在数年之内,自已都有可能需要袁绍的支持,现在可万万不能怠慢了他。

何白故作惊慌之色,反而大礼拜道:“啊呀,原来是天下楷模本初公当面,白失礼了,失礼了。何白自知世以来,便对本初公仰慕不已,常盼能得本初公的亲言指点。原想在至京师之后,就要前往袁府拜见本初公了。可是何白在京师举目无亲,更无旧识,无人可以替我相引见。何白生恐惊扰了本初公,是以迟迟不敢前往拜见。不意今日却累得本初公亲来相见。何白真是罪过,罪过。”

袁绍哈哈大笑,十分满意何白对自已的恭敬态度,扶住何白说道:“天明早就应该来了,汝恐惊扰了我,我还深恨不能早识君呢。今日在早朝上,绍见天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博学多才,心中也十分敬服于君,对君也是相见恨晚呐。”

“不敢不敢,日后本初公但有所需,只管命从人来唤,何白定飞奔而至,恭听教诲。”

何白与袁绍相互吹捧了一会后,何白这才打量起一旁微笑而立的男人。只见其大胡子,鼻梁高挺,眉毛粗乱,细长眼睛,貌不其扬,但是一双细长眼睛却时时露出智慧精光来。看来他就是此时一直与袁绍称不离铊的曹操了。

何白故意问道:“本初公,不知这位大人是?”

袁绍笑着介绍道:“这位是谯郡曹孟德,现任议郎兼领西园军典军校尉职。乃前太尉巨高公之长子也。”

果然是未来的北方霸主魏武帝曹操,然而此时曹操的名声尚且不大,还远远比不了天下士人的孝义楷模袁绍,所以何白现在只是淡淡的不失礼节的拱拱手道:“原来是典军校尉曹议郎,幸会,幸会。”

然而曹操却恭敬的拱手拜道:“天明先生之名,操近日多闻之。先有市井传闻天明先生于幽并冀三州所行之大事,后又有天明先生所作之《雒神赋》一文,今日更得天明先生之教良多矣。曹操不才,希望能够日夜常得天明先生之教也。”

何白闻言大为惊讶,魏武曹操现在竟然想得到自已的指点,一时之间,何白不由有些薰薰然不饮自醉了。可是不久之后,何白便立即醒转过来,这只是曹操礼贤下士的一种手段,却与袁绍的前恭后倨有极大的差别。相对来说,曹操的表现要更加肯切,真心实意。而袁绍的表现却有些作了,只是一种表相而已。

何白对二人礼贤下士之法暗暗记在心里,以便在日后效仿之。本想也赞赞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的五色棒,与济南相任上之事,可是又想到日后的曹操当是自已的大敌,却不能对他太过交心了。

袁绍就是在年轻之时与曹操太过友善,被曹操看破了他的性情要害,所以才在官渡之战时将之打败。自已或者在他的面前以假面目示人为好,如此在与他争斗之时,他会因不明自已的真实性情,而作出错误的判断来。

何白只是淡淡的应道:“孟德若想请教,只管过来便是,吾有空时,自会教你。”在曹操面前,何白一副矜持自重的贤士模样,并不以曹操官位高于自已而自贱,反以老师的面目相待。

在面对袁绍时,何白却又是一副狗腿的模样,直叫袁绍得意不已。像极了一心追求名望的浅薄士人。然而曹操,却是面不改色,一副无所谓的恭谨态度。直叫何白暗暗吃惊,这才是真正的成大事者啊。

拜别二人之后,何白回到府中,饿了一个白天总算可以吃口热饭了。肉干只在清晨时吃了一些。后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哪里有空吃食。

这也怪古代只吃两顿的习俗,一般早朝会在八、九点钟左右退朝,如此方可不影响早上的日常公务,也不影响早餐的食用。而一月一次的万人大朝,通常则是一个上午,很少有将近一整天的。今天算是因为自已破例了。

不过还好,按蔡邕的教导,自已在筵辨之时,尽量以黄老类似的说法答出。因此,原先想像中的剧烈争辨没有,反而与朝臣们上了一整天类似黄老的唯物主义课程。在最后的《阴阳五行说》虽不得时人的赞同,但《九品中正制》却再一次让自已扬名得利了。

升职太中大夫,这可是可以天天上朝议事的中级朝臣了。能够在朝堂之上,亲眼目睹这个伟大的朝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直至灭亡的,何白一时之间顿感心潮澎湃起来。

在后世的《三国演义》之中,何白最感有趣的正是从汉灵帝死,到群雄讨董的这段历史。后面的群雄争霸,因有何白的加入,必将变得面目不清起来,与历史大相径庭。到时就没有此时这般以清闲的身份静静的旁观了。

五十六名女奴已在午后被人送来,彼时何白还在早朝未回,经貂蝉与公孙沮二人的检验之后,全部收下。何白看了几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美人儿,在此时却成奴婢了,实在不幸。又吃了她们所做之饭食,还感满意,于是就定了下来。

何白吃了晚饭,再一次前往蔡府,又在蔡府门口遇见了探访蔡邕之人。还是等忠伯先将人送走,何白再上前拜见于他。今日的忠伯倒没有昨日的那般伤心了,毕竟在昨晚知晓了老主人之病只是假装而已。但何白见了却感到这样不好,难以瞒住他人。

何白与忠伯打过招呼之后,再一次入院,来到蔡邕的卧房。刚刚开门,蔡明姬就直冲何白嚷嚷道:“都怪你,教父亲装什么风瘫之症,累得父亲日日躺在榻上装病。还要我与姊姊不断接待访客,累也累死了。”

汉时的女人在家中无男丁时,倒是可以接待来客的,这倒与后来不同。何白笑道:“我此番正是为此事而来的。伯喈先生之病,雒阳城中该知晓的大都已知了,该拜问病情的也都差不多来了。蔡府狭小,并不利于伯喈先生装病,而且忠伯老实,也不善于作伪,恐被有心之人看破。所以我想请伯喈先生至我府中暂住。后来的拜访之人,就可由我来阻挡了。”

蔡邕想了想后,蔡文姬之婚事还需何白来帮忙推脱,再住在蔡府,可能会被河东卫氏之人看破,于是应了下来。又问道:“天明今日早朝顺利否。”

蔡明姬叫道:“且看他得意无恙,便知顺利了。”

何白拱手拜道:“幸得伯喈先生指教,白方能轻易脱身也。今日朝中答辨十分顺利,白又尝上书《阴阳五行说》与《九品中正制》,因此得到皇帝赞赏,升职为太中大夫。”

蔡邕叹道:“天明年纪轻轻便做到了太中大夫之高位,日后还需谨言慎行才是,切莫得意张狂了。”

何白心知蔡邕之叹,是叹自已四十多岁还是议郎之职,而后更流浪江湖十二载,平白的浪费了大把的时光,没能为国家与天下百姓做出什么实事来。而且蔡邕的指点也是金玉良言,深恐自已得了高位,就变得狂妄起来了。于是再度拜谢蔡邕。

蔡邕又问及《阴阳五行说》与《九品中正制》来,在听了何白的解说之后,顿时大赞何白的才华。特别是对汉灵帝胡乱作为而深感痛心不已,若真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帝哪会再如汉灵帝这般胡为了。

只是对五行之说,蔡邕却也不置可否。蔡邕的心胸虽然宽广,为人也不拘小节,脾性更是平易随和,但他终究是当世之人,自小就见惯了人世间的不平等。所以他也不认为五行中的五类人要平等对待,必有重视一样,轻视余样。

当然何白也清楚这点,不说世人的观点难更改。就算是自已也没有后世那些人那般的伟大,也喜欢他人的侍侯,也喜欢高人一等的感觉。只是对于治国来说,还是要尽量做到五行平等,如此才能令天下大安。只是时人都不乐意,何白无奈,《阴阳五行说》只能是作罢了。

至于《九品中正制》,蔡邕在细细的询问之后,也对它有着极高的赞誉。但到底为人太过老实了,没能看出《九品中正制》其中所深含的漏洞来。

不过也对,世上任何一项政策,在起始之初都是好的。但在后来被聪明找到空子,于是就变得越来越烂,最后的结果却是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然而《九品中正制》其中再有漏洞,相对此时已然败坏的察举制来说,也要高明无数倍。自然能得到他人的赞誉,而不是刁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