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五十六章【红丸事件】

第一百五十六章【红丸事件】

同时明光宗:朱常洛,还下旨追尊生母明王皇贵妃:王淑蓉,说道“朕嗣承皇统,抚御临视天下,追念根源,则我的生母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恩大无及。朕往昔为太子时,没有能尽亲尽孝,如今入宫为帝,更只是对当时感到痛悔,想要一伸自己无尽的深情,只有由此而求合于礼仪。”

是想按照皇祖穆宗皇帝尊生母荣淑康妃:杜氏,的先例办理,让礼部仔细议定再报闻。

随后处理完政务的明光宗,就去后宫享乐去了,毕竟隐忍多年的文雅书生品行,终究还是经受不住美色诱惑!

而此时内廷皇宫里面明光宗皇帝陛下的,另一位老对手明郑皇贵妃:郑妙瑾,她的内心里深刻记得~在先皇明神宗:朱翊钧,死前都禁止拖延明孝端王皇后:王喜姐,的葬礼,依旧对当时还是明皇太子殿下:朱常洛,留下遗言称“尔母皇贵妃郑氏(指明郑皇贵妃),侍朕多年,勤劳茂著,当进封皇后。”

先皇明神宗不仅在遗言中,称明郑皇贵妃为明皇太子殿下的母亲,并且一反礼制,还打算在明孝端王皇后去世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就再次册立皇后。

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明郑皇贵妃,在自己驾崩后的名分和物质待遇上最大的保障。

而明光宗继位后,仍遵循父皇遗诏命礼部继续立后事宜,但却受到了内阁群臣们的强烈反对,由明礼部左侍郎:孙如游,首先上疏反对遵封明郑皇贵妃为先帝皇后。

并说道“其详细考察累朝典故,并无此类先例,且以原配为后,乃皇后敌体至尊,以妃嫔为后者,皆是因为其子为帝的缘故,历朝以来皆无以私爱,而立后之礼的记载。”

还向明光宗言明,若遵从先帝遗命非孝,当尊从礼实方为大孝,因此明光宗内心也不怎么喜欢这位曾经加害过自己的老对手,便顺水推舟不在对其提加封为太后之事,而是尊其为太妃。

也因此惹得明郑皇贵妃非常不开心,毕竟这都马上要追封皇帝生母了,而她这个嫡母却迟迟没有动静,就打算报复一下。

但眼下明光宗已经即位为帝,身边的护卫如云,光是天子亲军二十六卫就让任何刺客近不了身,投毒更加不可能,御膳房也有人层层把关。

所以只能想用别的法子,便派宫女宦官们去打听消息,结果得知陛下一下朝后就喜欢去后宫。

于是就想出一个法子,特意从京师挑选出来8名漂亮的女子,打算悄悄进献给明光宗,为了不起疑心,她就在卯时,把这些女子以及金银珠宝奉上,一来是假意恭祝他登基为帝,二来也是故意服软,也好为日后不遭到暗算!

明光宗也比较识趣,见到曾经处心积虑想害自己的老对手,现在都已经服软了,眼下送上的美女全部都是他的战利品,因此也毫不含糊地收下了。

就这样8位由美艳女子轮流侍寝,她们各自展现出自己的魅惑去勾引君王,让明光宗几乎夜夜欢歌当新郎,还把历朝君王的后宫玩法,在明光宗处理完政事之后,也都第一时间扎进研究亨用。

还打算能够从中早日诞下新的子嗣,为皇室开枝散叶,因此不留余地的玩耍,甚至还吃起了[颤声娇]药丸,只为了能够尽情享受,连驭八女的感觉。

然而好景不长,在8月10日,明光宗身体就逐渐被透支了,开始一病不起。

就连次日的万寿节,也被下令取消了庆典。

一直拖到8月14日,明光宗病情加重,急召明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派御医前来治病,但这崔文升本就是明郑皇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如今皇帝病重需要太医。

于是明郑皇贵妃就指使明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让他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陛下进献「通利药」一丸,即:大黄,而大黄相当于泻药。

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里,明光宗连续拉泻三四十次,导致其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

很快廷臣们就对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进药资格,和所进药物是否符合医学原理这两点,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

首先由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上奏痛骂道“贼臣崔文升不知医,竟妄为尝试,如其知医,则医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陛下哀毁之余,一日万几,于法正宜清补,贼臣则反投相伐之剂。”

因为明兵科右给事中认为,皇帝陛下本来身体就虚弱,应当进补,而明司礼监秉笔太监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还用泻药,简直其心叵测。

又加上当时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明王皇贵妃:王淑蓉,在京城的娘家王氏以及原皇太子妃郭氏外家,这两家外戚都认为其中必有阴谋。

尤其是国舅明博平侯兼后军都督府左都督:郭振明,更是跳出来要个说法,还遍谒朝中大臣,哭诉宫禁凶危之状“崔文升药,故也,非误也!”

同时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为了替陛下排忧解难,便联络了各大朝臣们一起上奏,共请明郑皇贵妃:郑妙瑾,移宫想将她从明光宗身边赶开。

又上疏继续弹劾明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用药无状,以及不得明郑皇贵妃欲封为皇太后的野心(言外之意就是指她会请回自己的儿子,明福亲王:朱常洵,来争夺皇位,此番就是要故意害死陛下,另立新君的!)

还上奏要求陛下早日立明皇长子:朱由校,为皇太子殿下以稳定诸君之位,但此疏因语言犀利,且火药味很浓,大家都担心皇帝陛下看后会很不高兴?

毕竟奏疏上陈三日,仍没有动静,群臣们只能继续观望,正要松一口气时,忽然宫内传出话来,皇帝陛下将于明日召见众大臣们,并特宣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和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一同前来。

这下朝臣们心里都知道,以往宣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入侍,一般都是令其执行「廷杖」所以大家推测杨给事中此次被召,一定是凶多吉少了!

其中明内阁首辅:方从哲,还急忙劝说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让他赶紧上疏请罪,但被拒绝,反而说道“死即死矣,涟何罪之有?”

就这样时间到了8月19日,明光宗身体逐渐好些,勉强能够站起来上朝了,途中明郑皇贵妃之侄明左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郑养性,上疏明光宗,请求收回姑姑明郑皇贵妃封皇太后之成命。

其中还包括明郑皇贵妃请求封西李既明李选侍为皇后,而李选侍则请求晋封明郑皇贵妃为皇太后的请求。

这事让明光宗内心大喜不已,但还是要做出犹豫不决心态,久之乃允。

待众臣们入朝后,明光宗才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但就是没提明兵科右给事中的事?

下朝之后由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带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过来面见圣上时,明光宗盯了他许久,双方始终不发一言,使得众臣们正在担心。

却忽听明光宗叹了一口气,并指着明兵科右给事中,在对大家说“此乃真忠臣也,望今后能够好好辅助太子登基。”

说罢就下旨驱逐了崔文升,并收回赐封明郑皇贵妃为皇太后的圣旨,还让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对此明兵科右给事中兼顾命大臣:杨涟,对明光宗的信任非常感激,从此更是孜孜不倦,誓死报效朝廷。

8月28日,明光宗召明英国公:张惟贤、明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位大臣进宫,还让明皇长子:朱由校,出来面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

还语重心长的说道“朕快不行了!有好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理,国难未平,北有辽东都指挥使司建奴未灭!今后皇太子就交由众爱卿们辅佐了,望其尽力重整我大明山河。”

话音刚落群臣们都纷纷哭泣落泪,并说道“先帝刚驾鹤西去,如今陛下又重导覆辙,让我等该如何放心啊!臣等该死啊!”

经过一番托孤交代后,明光宗便放心让群臣们退去了。

8月29日,明鸿胪寺寺丞:李可灼,提出有仙丹要呈献给陛下,但这次宦官们都不敢做主,就将事情都禀告给明内阁首辅听。

不过明内阁首辅却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

接着内阁大臣们都进入到紫禁城乾清宫内,打算来探视皇帝陛下,而明光宗此时已有意安排自己的后事了,还问起自己的陵墓营建事宜。

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明光宗才问道“听说有鸿胪寺官员进药,不知何在?”

明内阁首辅则说道“鸿胪寺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上贡,然臣等未敢轻信。”

此时明光宗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明鸿胪寺寺丞入宫献药,到午时分明鸿胪寺寺丞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后,让皇帝服用。

而明光宗服用红丸后,感觉还好,就让内侍出去传话道“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

到了傍晚酉时,明光宗感觉精神状态不错,连连夸赞此药效好,就命明鸿胪寺寺丞再进献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明光宗却坚持要再服用一颗,也好早日恢复身体,到时候又能处理朝政了。

于是明鸿胪寺寺丞就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待服用后,明光宗感觉身体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便安然入睡去了。

到了农历9月初1日(既阳历公元1620年9月26日)五更天寅时,紫禁城内的打更过后,乾清宫中龙塌前蜡烛全灭,年仅39岁的明光宗:朱常洛,驾崩!

到了次日,廷臣们纷纷议论,指定明鸿胪寺寺丞:李可灼,上贡的〈红丸〉就是致皇帝陛下暴毙的罪魁祸首,而且此事还牵涉到了明内阁首辅:方从哲,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