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轻骑兵 > 第0097章:安平误会

三国轻骑兵 第0097章:安平误会

作者:汉江刁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46

第0097章:安平误会

第0097章:安平误会

信都城门终于被打开了,早已冲到城门下的濮阳乡勇潮水般地涌了起来,一时之间,城门口显得异常拥挤,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安平官军此时已经是无处可逃,被无情地踩在了脚下。

“快,抢占城墙!”

卞喜跳将起来,发一声喊,带着乡勇们往城墙上冲去。他带领的五百精兵一马当先,率先杀上城墙。城门两边就是登上城墙的通道,卞喜此时以有两刀在手,两把大刀轮番砍杀,一步步杀上城墙。

已经失去城门的安平郡兵哪里还有什么斗志,眼看着城墙就要失守,不仅没有拼死夺回城门,反而向后退去。就是那些郡兵将领,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谁也不敢上前撕杀。

转眼之间,卞喜就杀上了城门顶上的城墙,将信都郡兵逼到了离城墙很远的地方。眼看着安平郡兵朝后退去,他也不再追杀,扬起手中的大刀,身后的队伍停了下来。

……

“完了,完了。”

一看到城里火光冲天,王睦顿时一阵头晕,差点摔倒在城墙上。再不懂得打仗的王睦也看得出来,这是幽州官军在城内的内应放的火,如果城里有了内应,这城还守得住吗?

“大人,不好了,城内有人攻打城门。”

王睦还没回过神来,又有士兵跑来报告,王睦还没有听完,一口气堵在了胸口,要不是他的家丁连忙拍打他的后背,就不定他就要背过气去。他急切地深吸了几句气,这才缓过气来。

“快,赶快增援,一定要守住城门。”

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卞喜不仅打开了城门,还占领了城门上的城墙,增援的队伍已经过不去了。王睦的也手下没有特别强悍的大将,象张定那样的将领,吹牛拍马也许在行,可要是让他上阵拼命,还不如先杀了他。

……

卜已随着大队走进信都城里,连忙登上了城墙,当他看到卞喜的时候,脸上却没有一丝的欣喜。他望了望城墙两端的安平官军,心情异常的沉重,犹豫了一会,终于对卞喜下达了命令。

“卞喜,带五百人赶到太守衙门,把颜良大人救回来。只留下一万濮阳乡勇守住西城门,其他人退出信都城。”

“遵命。”

卞喜拱了拱手就带着人走了,卜已却陷入了迷茫。刚才下令攻城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现在城墙攻下来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管怎么说,这信都城是官军把守的城池,自己擅自作主攻打信都城,会不会给大人带来麻烦呢?

不一会,负责放火的李丰带着手下赶到了西城门,他来到卜已面前,见卜已一脸的不高兴,还以为自己行动不力,把一半的人丢在了城外,让卜已恼火了呢,连忙上前赔礼。

“卜已将军,末将无能,只带了一半人进城,其他人回大营去了。”

卜已朝他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却并没有说什么。这让李丰纳闷了,攻下了西城门,等于是占领了信都城,卜已怎么会不开心呢?李丰正想开口发问,卜已却突然问道。

“李丰,我们擅自攻下了信都城,你说皇上会不会怪罪大人?”

“啊……”

李丰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卜已是担心这个啊,真是杞人忧天。攻都攻了,想后悔也来不及了,又有什么可担心的。皇上要是怪罪,再反他娘的。反正我们已经造过反了,不在乎多反一次。

“将军不必多虑,如果我们不攻城,难道看着那太守杀害颜良大人?我相信大人是不会怪罪的。至于皇上会不会怪罪大人,自有大人去操心,他有那么多军师,一定有办法的。”

“你说得对,等颜良大人一出来,由他决定好了。我们现在就占住西城门,并把信都城围住,一个人也不准出去。”

“不行啊,卜已将军,要是我们现在停下来,那太守肯定以为我们不敢把他怎么样,反而壮了他的胆。”

“可是我已经命令停下来了啊。”

“这不要紧,我们马上派人过去,就说看在都是官军的份上,命令他们投降,保证不杀他们。如果他们不投降,我们再攻。”

“有道理,那你就去一趟。”

“遵命。”

……

卞喜带着人马,一口气赶到了太守府衙门。太守府留守的官军已经知道西城门失守了,正忙着想逃跑呢,谁知道一队幽州官兵冲了进来,拔腿就往外跑,有的官兵连武器也丢了,卞喜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快,带我们去大牢。”

好不容易,卞喜抓到几个逃兵,逼着他们带路。当他们来到大牢的时候,看守大牢的衙役也跑了,卞喜只得带人冲进大牢,可是大牢里一片漆黑,卞喜便放声大喊。

“颜良大人,我是卞喜,你在哪啊?”

“我们在这里。”

话音刚落,卞喜就听到了刘宇的喊声,原来那张定不仅抓了颜良,连刘宇也一并抓了进来。卞喜带人冲了过去,看到了颜良和刘宇,他们两人正站在大牢里嘿嘿地笑呢。

“保护颜良大人不力,让颜良大人身陷大牢,你还有脸笑。卜已将军有令,接颜良大人回去,让刘宇在这里坐牢。”

“你……”

刘宇吓了一跳,不过瞬间就明白过来,这是卞喜在吓唬自己,不由得冲卞喜挥了挥拳头。卞喜挥挥手,让士兵们砸开了大牢,颜良和刘宇这才走了出来。看他们走路的样子,似乎并没有挨打,卞喜这才放心。

“军爷,把我们也放了吧。”

就在颜良他们往个走的时候,那些关在大牢里的人纷纷伸出了手,祈求卞喜把他们也放了出来。卞喜刚想命令士兵们砸开牢房,突然想起了卜已的话,连忙望着颜良。

“肯定会放你们出去的,不过还得等两天,让王睦放你们出去。”

……

西城门的城墙上,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幽州官兵占着西城门,离他们三百多步远的城墙上,则由安平郡的官军们守着,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谁也没有往前进攻。

“安平郡的官兵们听着,我们将军有话要对你们太守大人说,不准放箭。”

安平郡官兵们一听,马上就跑去报告王睦。此时的王睦也是焦头乱额,急得团团转。虽然说幽州官军不该攻城,可是他为皇上镇守一方,随便丢了城池,罪名也是不小。听到对方传话,连忙亲自跑到前沿来。

“有什么话,说吧。”

“我们将军命令你们投降,否则,我们就要占领整个信都城了。”

“投降?”

王睦犹豫了,如果自己投降了,那颜良还会放过自己吗?再说,就是皇上也不会放过自已,可要是不投降,自己的士兵显然不是幽州官军的对手,徒然增加伤亡不说,恐怕他们同样不会放过自己。

“安平官军听着,给你们一个时辰,如果再不投降,我们就开始占领了。”

……

颜良和刘宇、卞喜来到西城门城墙上,卜已便把所有的情形向颜良诉说了一遍。颜良的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看来这下子把事情搞大了,这可不是敌人的城池,说占就占的,搞不好,真的是大祸临头了。

“还是先请示大人吧。”

临出发的时候,永久派有负责通信的雕鹰和训鹰人跟着颜良,现在遇到了紧急情况,还是先请示后再说。前面已经做了,如何善后,还是听听军师们的意见,可别把事情越搞越乱。

“请示大人?”

卜已吓了一跳,要是派人去找大人,一个来回还不得好几天,难道就这么一直僵持着?也难怪,雕鹰的秘密,没有几个人知道,那三个训雕人,一直作为颜良的亲兵跟着颜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是的,我马上去安排,你们就在西城门守着,我马上就回来。”

“遵命。”

……

“安平郡的官兵们听着,一个时辰已经到了,如果你们再不投降,我们就要进攻了。”

一个时辰之后,李丰又受命喊了起来。他现在才真正的感到什么叫着骑虎难下,要是王睦真的不投降,那还真不好收场。不由得在心里骂道:这官军还真他娘的不好当,瞻前顾后的,干点什么都不痛快。

王睦也是热锅上的蚂蚁,同样也是骑虎难下。思来想去,也没能想出个好办法。那颜良连他的儿子也敢杀,肯定也敢杀他,听到李丰的喊声,急得他汗都下来了。

“大人,我们还是派个人去跟他们谈谈吧,说不定能消除误会。”

太守府的长史也是王睦的亲信,见王睦没有了主意,也替王睦着急。按说太守府长史应该去冲锋陷阵,可是他这个长史是花钱买来的,实在不是那块料,只能在旁边为王睦出出主意。

“对对对,那就辛苦你跑一趟吧,别人我也不放心。”

那长史恨不得抽自己几嘴巴,没事出什么馊主意,这下把自己送了进去。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朝幽州官军那边走去,心里却在不断地祈祷,颜良兄弟,我可没有得罪过你呀,你千万可别拿我出气。

“幽州官军听着,我们长史大人过来了。”

“让他过来。”

李丰一听长史可来了,心中不由得一喜,看来这事有望妥善解决。这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那长史高高地举着手,表示自己没有带任何武器,一直走到李丰的面前,才把双手放了下来。

……

“大坏蛋,有紧急信件。”

永久带着幽州骑兵进入广宗境内,按照皇甫嵩的命令,在离城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这天刚刚黄昏的时候,杨柳急冲冲地闯进了永久的大帐,手里还拿着封急信。

“拿来我看看。”

永久把信展开,用眼睛一扫,脸色随即凝重起来。这个颜良,还真是能惹事啊,这不是要命吗?这要是让朝廷大臣们知道,还不攻击自己要谋反?他想了想,马上对门口的亲兵喊了起来。

“通知所有的军师和将领,到我的大帐议事。”

不一会,将领和军师都来了,纷纷传阅着那封信件,大家都显得有些紧张,谁也没有说话。等到大家都看到了,信件又回到了永久的手中,他看了大家一眼,这才向大家说道。

“各位军师,各位兄弟,如今情况紧急,大家可有什么良策?”

大概是觉得此事太重大了,一时之间都没有做声。这可不是一般地对付黄巾军,要对付的是朝廷,哪个军师敢随便说话呢?当然也有不怕事的,张半仙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考虑了一会,他站了起来。

“大人,我觉得此事的关健是太守王睦,如果能逼他投降,就等于把他拿在手里,同时我们还要保住他。让他向朝廷上一道奏折,就说有黄巾贼在城中放火,颜良协助王睦捉拿黄巾贼,太守大人的公子也是被黄巾贼杀死的,就算他为国捐躯了。”

“哦,这倒是个好办法。只不过那么多人,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有什么瞒不住的,城里的百姓未必知道真相。当然,那些守西城门的郡兵肯定要带走,不能让他们留在安平郡了。其他的都不足为虑,只要王睦不倒,安平郡的那些官吏们也不敢乱说。”

“说得也是。你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这一次意见那是充分的一致,哪个军师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就连几个兄弟,也是高度的统一,点头认可了张半仙的计策。永久看大家没有不同意见,也知道他们有顾虑,就对大家点点头。

“这事就这么办。”

……

李丰带着王睦的长史来到颜良和卜已的面前,那长史见颜良和卜已没有一丝笑容,心跳得越发剧烈。他可是认识颜良,慌忙上前几步,正准备跪下,想想又觉得不妥,就改为双手抱拳,朝颜良和卜已深深地施了一礼。

“安平郡太守府长史陈遥见过将军大人。”

“哦,原来是长史大人。太守大人派你来投降的吗?”

“是,哦,不是。将军大人,太守大人让我来跟你们谈谈。”

“要降就降,要打就打,有什么好谈的?”

“将军大人,幽州官兵是官军,安平郡兵也是官军,我们之间肯定有什么误会,只要是消除了误会,有什么不好谈得呢?”

“哦,误会,有什么误会?”

“我们都是官军,在消灭黄巾贼时发生了一点小误会,才引起了我们两家不愉快。”

“是这样啊。”

颜良也是聪明之人,马上就明白了王睦的意思。这是王睦有意为他自己找台阶下,自己是不是也就坡下驴?可是不行,他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这王睦也不是好糊弄的,要是自己顺着台阶下了,王睦反悔,怎么办?他马上想起了大哥的老办法。

“你说的很对,这确实是个误会。为了消除这个误会,也为了消灭黄巾贼,还得请太守大人帮帮忙。”

“哦,帮忙?那好啊,只要我们帮得上,一定为将军大人效劳。”

“请王大人帮三个忙。一是向朝廷解释一下这个误会,二是派给我们三万安平郡兵,三是拔给我们三万郡兵一年的粮草。”

“啊……”

……

“敲诈,他这是敲诈!”

长史陈遥把颜良的话带了回来,没想到王睦一听火冒三丈,自己好歹也是个太守,怎么能容忍这种恶意敲诈?他在南城墙上的门楼里走来走去,一肚子的怒火却无处发泄。

“大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如果不答应他们的条件,恐怕这误会将越闹越深,到时候真不好收场啊。”

“我就不信,他颜良真的敢占领整个信都城。”

“大人,那颜良只是烂命一条,大不了浪迹天涯。可是大人你不同啊,你是朝廷的官吏,一方的父母官,你总不能和颜良一样去亡命天涯吧。”

“唉,我怎么碰到这么个无赖。算了,你去告诉他,我答应了。不过今天已经黑了,明天再说吧。”

……

又是一个明媚的上午,太阳依旧照在信都的城墙上。虽然已经用水冲了好几遍,但是依然能看得到城墙上的血迹。王睦不由得皱了皱鼻子,那股浓郁的血腥味令他差一点吐了出来。

“总算把这个瘟神打发走了。”

这个该死的颜良,不仅杀了他的儿子,还要走了他的三万乡勇,连盔甲带兵器一起送给了他,还倒贴了一年的粮草。最令他不可思议的,是颜良竟然还要走了他大牢里的三百多个犯人,他实在是不明白,这家伙要这么多人干什么。

“大人,给朝廷的奏折已经发出,太守大人亲临前线,奋勇抗击黄巾,贵公子大战黄巾逆贼,英勇捐躯的英雄事迹已经派人到处传扬。”

“辛苦你了,改日本官一定好好的奖赏于你。”

“大人,奖赏不奖赏倒是其次,只是我们马上就快没有粮草了,大人还得快快想些办法。”

“有什么办法?还不是让那些乡绅、大户们分摊。你传令下去,就说为了剿灭黄巾逆贼,让全郡所有的乡绅、大户有粮的出粮,有人的出人,重新组建安平郡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