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轻骑兵 > 第0094章:洛阳殿议

三国轻骑兵 第0094章:洛阳殿议

作者:汉江刁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46

第0094章:洛阳殿议

第0094章:洛阳殿议

秋日的阳光懒懒地照在皇宫的房顶上,灰蒙蒙的天空之下,整个皇宫一片萧瑟。枯黄的杨树叶在半空中飞舞,光秃秃的树干在秋风中随风摇曳。半空中,排着“人”字形的雁群,发出阵阵的悲鸣,告别故乡,向着天边慢慢飞去……

此时的皇宫就象这秋色一般,也是死一样的寂静,宫女们走路也是轻手轻脚,生怕弄出一点响声来,一不小心,就怕会招来横祸。就是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太监们,此时也收敛了许多,连大气也不敢出。

皇宫的正德大殿里,汉灵帝刘宏端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胖胖的脸蛋上透着温怒,两眼紧紧地逼视着群臣。然而,这一次群臣没有退缩,他们全部跪在地上,作着无声的抗争。

这是大臣们抗争的老办法了,汉灵帝刘宏一旦人什么事情做得太过,大臣们也不敢直说,只好大家都跪了下来,恳请刘宏改变自己的决定。可是这次,刘宏还真和大臣们扛上了。

大将军何进、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司空张温、太仆邓盛等朝廷重臣齐齐地跪在群臣的最前面,他们的身后,就是整个朝廷的大臣。他们一个个痛哭流啼,唯有大将军何进边哭边说。

“皇上,豫州刺史王允,临危受命,平定黄巾,忠心为国,实为朝廷之栋梁。所奏十常侍勾结黄巾,互通书信,皆有实据。然十常侍仗着皇上宠信,诬陷王允,致使王允入狱。还请皇上明察。”

原来,豫州刺史王允也是吃饱了撑的,还是在洛阳的时候,他就听说过太监们与黄巾军有勾结,可是一直没有找到证据。平日里大臣们攻击太监,总是拿不出实据被太监们轻易扳倒,这就让王允多了个心眼。

到豫州上任后,他一面进攻黄巾军,一面寻找太监们勾结黄巾军的证据。可惜他打败的黄巾军都是些小关目,根本与张让等人搭不上界,这让他非常着急,暗地里加紧对张让等人的追查。

张让的家人被黄巾军捉住,给了他很好的机会,只可惜他败在彭脱、黄邵之手,没有拿到那些证据。但是他坚信彭脱和黄邵的手中,一定有张让的亲笔信,因此他才拒绝左丰的要求,想把张让的家人控制在手中。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永久把张让的家人救了出来,而且还抓获了所有的黄巾军俘虏,让他的追查没有了一点的希望。他甚至想到利用永久来控制那些黄巾军俘虏,可是永久很快就把俘虏送走了,他只好另做打算。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张让的家人被永久救出来时,有一个家人因为跑散了而被王允抓到。他如获至宝,大力审讯,终于从他的口中得知张让与黄巾军波才勾结,并有书信来住,而这个家人的手中恰好还留有一封张让的幕僚与波才的书信。王允以为抓到了张让的确凿证据,急忙上奏汉灵帝刘害,企图一举扳倒十常侍。

汉灵帝刘宏接到王允的奏折和张让幕僚的书信后非常震怒,把张让叫来大发雷霆,斥责张让。这些年来,他一直把张让当作自己的心腹,没想到自己的心腹竟然与叛贼有勾结,怎么不令他震惊。

张让顿时吓坏了,急忙搬出自己的拿手好戏,一边急忙叩头请罪,一面痛哭流啼地声称这是幕僚私自所为,自己并不知情,还发誓赌咒要灭了那幕僚的全家,以泄皇上之愤。

也不知道是汉灵帝刘宏真的糊涂了,还是他真的是个弱智,也许这只有上天知道。反正他在张让的一通精彩表演后,停止了生气,还好言好语地安慰起张让来,竟然没有追究张让的任何责任。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小人报仇绝不过夜。逃过一劫的张让马上就开始了其报复行动,他不仅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而且还是个变态的小人,逮住个机会就诬告王允,遂将王允逮捕入狱。

也不知王允的运气好,还是苍天有意从中保佑王允。在王允入狱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竟然遇到了汉灵帝刘宏大赦天下,王允又从大牢里走了出来,而且还得以恢复原职。

然而张让可不是个大度的君子,不杀掉王允,他是寝食不安。眼看一计不成,心中又生一计。就在王允官复原职的第十天,张让又罗列了王允的其他罪名,将王允再一次逮捕入狱,并押来洛阳,准备致王允于死地。

张让为了快速害死王允,命令廷尉对王允进行严刑拷打,百般羞辱,逼迫王允认罪。那些变态的家伙们对于折磨人都是个中高手,把王允折磨的死去活来,企图桥橇开王允的嘴。

可是王允也是个硬骨头,早已把生死罢之度外,他在举所张让的时候,早就料到了会走到这一步,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纵然太监的爪牙们用尽了手段,也没能让王允开口认罪。

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大臣们几番求情,在正德殿里与张让一伙争斗了几次,汉灵帝刘宏也不同意赦免王允。眼看着已经无法挽救王允,太尉杨赐不愿让王允再遭受拷打的痛苦和羞辱,就派人给王允送去了药酒。

“王大人,太尉大人有言:因为你揭发了张让,所以会一月之内再次被捕。张让凶恶无比,阴险难测,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是否还要再受折辱。”

为王允四处求情的那些属下从事们,都是些年轻气盛的书生,平日里思维敏捷,巧言令色,然而此时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泪流满面。他们也不愿意再看到王允受罪,一同将药酒进奉给王允。

然而王允确实是个铮铮铁骨的汉子,不扳倒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他是死不瞑目的。他仰天沉默了很久,然后冷冷地扫视了那些从事们一眼,厉声对他们言道。

“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

他把杨赐送来的药酒拿了起来,扔在了地上,朝着昔日的从事们拱了拱手,毅然决然地走出牢房,随着衙役们来到等待他的囚车上,让那些衙役们带着他奔赴刑场。

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群臣怎么能看到王允被太监杀害而不管呢,今天一大早,他们就来到正德殿上,全体下跪为王允求情。而此时的王允,已经被囚车带到了刑场,正等着皇上的圣旨一到,就要开刀问斩。

“皇上,王允得罪十常侍,遭十常侍诬陷。今日杀了王允,恐天下士子寒心矣。”

司徒袁隗是名门望族,在朝中说话素有份量,今日开口为王允求情,并不是他与王允有什么交情,完全是对十常侍的痛恨而已。十常侍权势熏天,逼得他们这些朝廷大臣已无立足之地,不杀他们,恐怕天下士子不得翻身。

“皇上,窃惟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民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须师旅而大寇自消。”

既然有人开了头,立即就有人接上。连侍中向栩也大声上奏,把黄巾作乱的罪责全部推到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身上。此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也可以看到十常侍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陛下,如今十常侍专政,欺上瞒下,只手遮天,若是没有向张让等人送礼,无论此人多么有才华,势必不能被重用。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地方官员,虽然身居高位却都是花钱所得,并无什么能力。平时只会欺压百姓,搜刮钱财,中饱私囊,使得百姓哀怨,民声载道,所以皇上若要平定黄巾之乱,只需要将张让等人治罪,黄巾之乱自然就会平息下去。”

早在黄巾起事之前,杨赐就上书汉灵帝刘宏,小心提防张角叛乱。然而刘宏根本没有听进去,还免了杨赐的官职。后来黄巾起事发生了,刘宏才想起杨赐的话,得也官复原职。

然而杨赐是个耿直的大臣,一点都不会拐弯抹角。现在群臣都在攻击宦官,他也调转矛头,枪口直指宦官。本来大家都是为王允求情的,现在却成了声讨宦官的大会。

杨赐当然知道刘宏倒官卖官的事情,但是作为臣子的岂敢当面对皇帝进行指责,虽然杨赐是一个忠臣,并且敢于直言,但是也不敢不计后果的当面直谏。所以,杨赐也只能指桑骂槐地攻击宦官,暗中提醒刘宏,却不敢当面揭刘宏的短。

“皇上明鉴,奴才们对皇上是忠心耿耿,杨大人所说之事纯粹是子虚乌有,奴才们从未踏出过洛阳城半步,岂能像杨大人所说那样,这些事情皇上自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还望皇上明察。”

杨赐的话音刚落,张让等人立即跪下,齐声向汉灵帝刘宏哭诉。还别说,这一招特别管用,汉灵帝立即就心软了。杀大臣的时候,他可以心硬如铁,任何人求情他都可以置之不理。可是一旦这些宦官们哭泣,他却心疼的不得了,这大概就是典型的昏君心态。

刘宏并没有说话,而是冷冷地看着大家。其实这倒官卖官之事,都是灵帝通过十常侍所为,试想,一个皇帝,平时岂能经常出面进行官爵买卖,所以必须要通过其他人才实际操作就行了,灵帝只需在后面指挥即可。而张让等人呢,却趁机在灵帝开的价格上,将价格进一步提高,这中间的差价自然就落入了十常侍的囊中,这些事情,灵帝当然是不知道了。

这边是以何进为首的大臣们在哭,那边是以张让为首的太监们在哭,弄得刘宏心中十分恼火,可是一时也不知道该冲谁发火。作为一个皇上,最基本的策略他还是知道的,当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听。

“皇上,濮阳大捷了!”

“皇上,濮阳大捷了!”

“皇上,濮阳大捷了!”

就在正德大殿里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小太监在殿外高声大叫,大家似乎感到了他那跳动的脚步,他手举着捷报,从宫门口就开始叫喊,一直喊道皇宫之内,一时之间,整个洛阳都知道濮阳胜利了,朝廷又一次战胜了黄巾军。

“传,让他进来。”

那个小太监一路奔跑着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殿前。汉灵帝刘宏激动的双手有点发抖,颤巍巍地接过了濮阳的捷报,迅速地扫视了一遍,长出了一口气,仰身跌坐在大椅上。

“各位大臣,那北军校尉永久为了攻克濮阳,自制投石机,能把一百多斤的大石头投出一千多步。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硬是把濮阳城砸开了。那卜已逃出濮阳,声东击西,东奔西突,最后也没能逃出永久的包围圈,最后在马水河边被永久一举擒获,濮阳黄巾全军覆没。”

刘宏绘声绘色说着,颇象个说书人,没想道,刘宏的口才也不错啊。说到激动之处,刘宏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激动的在大殿上来回走了几步,说着还伸了伸他那小胳膊小腿。

“朕真想御驾亲征啊。”

“恭喜皇上,你有如此忠臣良将,哪里用得着你御驾亲征啊,不管有什么样的乱臣贼子,他们都能给你消灭了。”

大将军何进见刘宏高兴,也连忙跟着凑趣。不过他心里却活动开了,这封捷报来得太急时了,趁着刘宏高兴,肯定能将王允赦免了。在这喜庆的时刻杀人,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呢。

“赏,要重赏,有功之臣一定要重赏。”

刘宏还处在兴奋之中,在大殿前走来走去的,心里却想着那北军校尉永久。那才是个真正的忠臣良将,只顾埋头打仗,而且还是不断地打胜仗,却对朝廷的大事从不指手划脚,这样的人不奖该奖谁?

“你们说说,该如何奖赏北军校尉永久。”

“皇上,北军校尉永久平定濮阳,功劳甚大,确实该奖。不过,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如果处死王允,是不是有些大刹风景?皇上,濮阳大捷,是不是该大赦天下?”

大将军何进抓住机会,连忙为王允提出了求情,而且说是入情入理。汉灵帝刘宏一听,虽然也明白这是何进借机为王允求情,不过此时他的心情已经好了许多,也不想为此坏了自己的好心情,便朝殿下大臣们摆了摆手。

“罢了,免了王允死罪,让他回家思过去吧。”

“谢皇上。”

大臣们齐齐地给汉灵帝叩头,这下他们算是取得了圆满的胜利,一个个露出了开心的微笑。然而张让却不高兴了,心里把何进等人恨得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毕竟,那何进可是皇上的大舅子。

“好了,都起来吧,说说如何奖赏北军校尉永久。”

大臣们的主要目的达到了,至于如何奖赏永久,他们都没有心思听了。毕竟永久打了大胜仗,奖赏也是应该的,无非是升他一级官职罢了,这和他们没有任何冲突,谁也不会反对。

“各位大臣,这永久在捷报后面还上奏言道,广阳官军的一切粮草、兵器和装备乃私人资助,目前已不堪重负,而广阳税入又没有征收。永久恳请朝廷拨付军饷,以维持军需。”

“哦,他们想要钱财和粮草?”

大将军奇怪地问道,他可是怎么也不明白,这年头可都是要官的,还有谁要钱呢?就是当了官,也可以发财的啊,有几个当官的是穷人?这永久是不是脑子烧坏了?

“呵呵,皇上,那永久和他的手下将领,都是些农民和猎人,能有什么眼光?只想着为朝廷立了功,得了赏钱,回去买田地,娶媳妇。听说那永久都二十四了,还没娶媳妇呢。”

“呵呵呵,这永久不会是有点傻吧,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娶到媳妇?”

听到大将军何进说永久还没有娶媳妇,刘宏不禁哈哈哈大笑起来。他可是十四岁就有了女人,而且还是一大批女人,想要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就是他的,还不断地有女人送上门来。

“傻到是不傻,就是有点穷。穷怕了,就想钱。你说他打猎一天能卖多少钱,还不想钱想疯了。呵呵。”

何进也大笑起来,不管怎么说,能逗得皇上高兴也是本事。不过在心底里,却开始鄙视永久,如此贪财之徒,还有脸到处谈论发展农业生产,让百姓过上温饱的生活。难怪他把俘虏都送到幽州去种地,原来是想发大财啊,真是个财迷。这样的人有什么远大志向,不知不觉之间,何进把永久再也不放在心上。

“皇上,如今濮阳大捷,皇上不如赏他们些钱粮。一来奖赏了他们的功劳,二来也让他们有了钱粮,好去攻打广宗张角。”

“大将军说得是,那就多多给他们赏钱。不过也不要太给多了,留着以后打了胜仗再赏。”

刘宏可是个小气鬼,也是个十分想钱的主,并且还想出了许多弄钱的道道。卖官就是他最大的杰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至于最后连堂堂的帝位也卖了出去。

“皇上,那奖赏多少为宜呢?”

“永久现在有两万骑兵,一万投石机手,总共三万人。就给他三个月的粮草吧,命他三个月内剿灭张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