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轻骑兵 > 第0068章:攻城的办法

三国轻骑兵 第0068章:攻城的办法

作者:汉江刁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46

第0068章:攻城的办法

第0068章:攻城的办法

七月初,永久带领着渔阳骑兵来到了南阳,屯兵于宛城城下。

按照皇甫嵩、朱隽的命令,永久的骑兵大营安扎在离宛城二十里的李家坡。刚刚把大营安置完毕,皇甫嵩的传令兵就来传达皇甫嵩的命令,让永久第二天去皇甫嵩的大营,商量攻打宛城的事宜。

第二天一大早,永久就带着戏志才、沮授、张灵朝着皇甫嵩的大营赶去。经过几天的回忆,永久已经想起这个沮授乃当世奇才,决定想办法把他留在身边。今天之所以带着沮授,就是想让他感受战争的氛围,参与到战争中来。如果你知道了北军骑兵太多的秘密,还能轻松地离开吗?

来到皇甫嵩、朱隽的大营,早有一班人等在那里,大家都牵着马,看样子不会在大帐商量事情,而是准备到宛城实地查看。除了袁绍、袁术和曹操,还有几个人永久没有见过。这时朱隽走了出来,把几个人互相向大家作了介绍。

“这是荆州刺史徐璆徐大人,这是南阳太守秦颉秦大人,这是北军校尉、广阳太守永久永大人,这是佐军司马孙坚。”

好家伙,又是一个枭雄,这将来天下的枭雄差不多都齐了啊。永久并没有关心什么荆州刺史徐璆、南阳太守秦颉之类,而是认真的打量了一下孙坚。好一位魁梧的悍将,浓眉大眼、气宇轩昂,腰挂着一柄天狼剑,更显得勇挚刚毅。

此时的孙坚,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丞,因剿杀海盗显得勇敢又有谋略而被朝廷官员们赏识。朱隽兵败颖川的时候,向汉灵帝刘宏推荐了孙坚,被汉灵帝任命为朱隽的佐军司马。

孙坚在他任职的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多人,赶到南阳参加了朱隽的队伍。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跟随朱隽南征北战。

刚刚介绍完毕,皇甫嵩就从他的大帐里走了出来,他全身披挂,显得神采奕奕,与在长社时大不一样,眉宇间透着精神,一点也没有老态,好象奔赴战场的样子。他看到永久,便笑着走上前来。

“恭喜永大人啊,从现在起,我们可就要称呼你为永大人啰。皇上任命永久大人为北军校尉,朝廷又多一能征善战之将,这真是我大汉之福啊。还望永大人不负皇上圣恩,为剿灭黄巾逆贼立下不朽之功。”

“谢过将军大人。永某定当为平定黄巾竭尽全力,为天下百姓的安宁鞠躬尽瘁。”

永久双手抱拳,向皇甫嵩施了一礼。他可不赞同皇甫嵩的说法,自己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而平定黄巾,而不是为报答皇上圣恩而剿灭黄巾。什么时候,他也不会把那个一无是处的汉灵帝放在眼里。

“呵呵,永大人说得有道理。为天下百姓的安宁鞠躬尽瘁,看来永大人抱负不小啊,但愿你永远记住今天这句话:为天下百姓的安宁鞠躬尽瘁。”

“我会记住的。”

皇甫嵩这才开始和众人打招呼,当走到永久一行人跟前时,永久借此机会有意向他介绍自己的几个军师,特别是介绍到沮授时,永久着重强调。

“这是我们北军军师沮授先生。”

沮授显然没想到永久会这样介绍,略微有些惊讶。不过想想也释然,如果不是北军的军师,怎么会有资格来参加朝廷官军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

“在下沮授,见过皇甫将军。”

“免礼、免礼,永大人啊,你的几个军师都很年青啊,看到你们,我才觉得自己老了。岁月不绕人啊,打完这一仗,我该告老还乡了哟。”

永久笑了笑,心想你还真是老了,不仅年龄老了,心态也老了。皇甫嵩镇压黄巾,威震天下,当时朝政日非,海内空虚。汉阳人阎中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皇甫嵩却弃之不理。董卓抗命不交兵权,其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也不听从,最后差一点死在董卓手里。

皇甫自嘲地笑了笑,走到自己的战马跟前,大概是有意想向大家显示他并没有老,两手扶住马背,纵身一跃就骑上了马,然后才朝大家挥了挥手。

“各位大人,都骑上马,我们一起到宛城城墙下去查看查看。”

受到皇甫嵩的影响,大家纷纷扶住马背,纵身跳上马背。而永久的三个军师,由于有马鞍、马镫的帮助,总算没有出丑。一行人打马疾驰,随着一队卫兵,快速朝宛城跑去。

宛城是南阳郡的首府,整个南阳郡有三十六个县,仅次于汝南,却有五十二万户,二百四十万人口,居全国之首。农业、手工业发达,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与相邻的汝南并称为中原大地的两颗明珠。

作为荆州北部的重镇,控制宛城便能牵制整个中原,因而宛城自古以来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宛城城墙高大,背靠仗牛山,易守难攻,不知有多少冤魂白骨埋葬在这块土地上。

张曼成的二十五万多黄巾军现在就占据着宛城。高大的城墙已经相当陈旧,经过多次战难,不少的墙砖已经破损,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丑陋不堪。密密麻麻的黄巾军士兵站立在城头,对着绕墙查看的朝廷将领们指指点点,象是在看什么稀奇。

永久怎么也不能理解,拥有二十五万之众的张曼成为什么要龟缩在小小的宛城里。朝廷官军充其量也只有三万多人,就是加上荆州乡勇、南阳乡勇,也不到十万人,为什么就不能出城一搏,偏偏要躲在城墙后面等死,你以为高高的城墙能救得到你么?

还有那个该死的张角,三十多万人马,竟然被只有四万多人的卢植包围在广宗城里,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就这样的军事素质还想造反,真是老太太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在宛城东门外的一个高土坡上,视察的朝廷将领们停了下来。皇甫嵩等大家站定了,才慢慢地开了口。

“各位大人,皇上前几日刚刚派内臣视察了南阳、广宗两地的战事,皇上对我们未能剿灭黄巾逆贼很不满意,已经以畏敌不进、怠慢军心的罪名把卢植大人用囚车押回洛阳,另派东中郎将董卓代替指挥。并责令我等尽快剿灭南阳黄巾张曼成部。现在有请各位大人出谋划策,如何攻打宛城,剿灭张曼成。”

皇甫嵩的话说完了,大家也安静了下来,仿佛都在想计策。只有那些战马时而摆动着脑袋,时而摇晃着尾巴,驱赶着身上的蚊虫。大家的心里都知道这一战的份量,要是战胜了,立功受奖、名垂青史,要是战败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好半天,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看看谁也不说话,皇甫嵩不免有些着急,卢植的下场可是触目惊心,虽然他已经上奏为卢植辩护,替卢植开脱罪名,实际上还不是在为自己留条后路?他心里可是比谁都急,不由得看了看离他最近的袁绍。

不得不承认,那袁绍生得一表人材,不管以什么时候的标准,袁绍都称得上是个美男子,眉清目秀、英姿飒爽、衣着得体,长得那叫一个英俊威武,此时的袁绍,还不到三十岁,完全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倒底是士族、豪门家的子弟,那风度、气质一看就象个贵族。看到皇甫嵩的眼光,袁绍知道该自己表现表现了。

“兵法有云: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现黄巾逆贼有二十五万之众,困守孤城,必不能久,况且小小的宛城有多少粮草?只要我朝廷大军围住宛城,谅他张曼成也飞不了天去,待他粮草耗尽,必然率军投降。”

皇甫嵩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怔怔地看着宛城城墙,慢慢地听袁绍说完。等了好一会,才露出一丝苦笑。

“你说的不错,张曼成肯定会有守不下去的一天。可是张曼成抢劫了南阳各县,其储备的粮草足可以坚持一年之久,难道我们还要在这里包围一年?”

袁绍白净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红,象是擦上了一抹胭脂,悻悻地别过脸去,看起天边的云彩来。今天的天气很好,那云彩薄薄的,在天上漂来漂去,变幻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一点也没有静下来的意思。

立在不远处的袁术感觉到皇甫嵩的眼光向他扫来,略略显得有些紧张,一张干瘦的小脸抑止不住地抽动了几下,两只小眼睛滴溜溜乱转。知道今天这一关无论如何逃不过去,便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宛城城墙高大、坚固,而且守城黄巾人多势众,一般的攻城器械恐怕难于奏效,朝廷官军兵精却少,强攻必不能胜。在下以为不如掘土构筑攻城土堤,直抵城墙,而蚁附之,一战可夺宛城。”

没想到啊,这袁术还有如此高招,想来能成为枭雄的人也决不可能是笨蛋,掘土筑堤,然后派士兵蜂拥而上,好象连兵法上也说过的哟。皇甫嵩当然知道这是个好办法,他看了看袁术,淡淡地一笑。

“办法倒是个好办法,只不过要是筑一座直抵城墙的土堤,得征召多少民伕,要花多长时间?我们倒是等得起,可是皇上等不起啊。不等我们把堤筑好攻破宛城,恐怕朝廷的大臣们就要把我们攻击的体无完肤了。”

袁术听到皇甫嵩如此评价他的计策,心中颇有点不忿,脸上却没有表示出来,扭过脸去,正看到天边飞来一群小鸟,他便认真的数了起来,他甚至发现有一只鸟儿好象受了伤。

不用说,下一个就该轮到曹操了。很显然,在袁绍、袁术高谈阔论的时候,曹操也在动脑筋,在这几个年青一辈的将领中间,可能就属曹操年龄略长一点,也更显得老成持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眉宇间透出几份成熟的气质,当皇甫嵩看过来的时候,曹操双手抱拳,朝皇甫嵩拱了一拱。

“将军大人,宛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强攻必难奏效。在下以为可实行疲敌之计,将官军分成若干队,轮流攻城,每日不断。待黄巾军疲惫,再趁夜偷袭,一举破敌。”

这倒真是个高招,反正进攻的主动权在官军的手里,想攻就攻,想歇就歇,至于能不能偷袭成功,都不是问题。只要是在攻城,想必皇上也不会说什么。攻不攻是态度问题,攻不攻得下是能力问题。皇甫嵩第一次点了点头,算是对曹操的建议表示满意。

“这个主意不错,还可放开三面,只攻一门,让黄巾军有机会外逃,就一定不会死守,也许我们有一线机会。还有你们,也说说你们的办法。”

皇甫嵩一抬头,刚好看到孙坚。只见孙坚紧锁着眉头,凝视着宛城城墙,仿佛在想着什么心事,并没有觉察到皇甫嵩在看他。等了一会,也许是觉得没有人说话,才发现大家都看着他,脸色微微一红。

“将军大人,在下在想,我们是否能挖地道进城呢?挖几条地道,要不了多长时间,也要不了多少民伕,突然从城里杀将出来,必然打黄巾逆贼一个措手不及。”

看来一个比一个有办法,这挖地道却是比筑长堤快多了,自古挖地道成功的战例也有不少。但是挖地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地道有很多办法可以破解,只是不知道黄巾军有没有人懂得。皇甫嵩也点点头,表示认可孙坚的办法。

“也是个好主意,就是不知道黄巾军中,是否有高人知道对付地道的办法。”

皇甫嵩仿佛还在比较几种主意的优劣,略为沉吟了一会,他突然抬起头来,看着永久。

怎么,连我也要为你出个主意?我可不是你的手下,没有义务为你想办法。再说,想到攻城我就头疼,这么高的城墙,在这冷兵器时代,完全凭人撕杀,一点科技含量也没有。还是想办法把黄巾军调出城来,那我的骑兵就有了用武之地。

“将军大人,我的兄弟们多是猎人,知道对付猎物的办法。如果你把猎物围得太紧,他们就躲在巢穴里不出来。如果你走远一点,躲在旁边守着,他以为没有危险了,就会出来觅食,这时你再突然冲出来,定可一举抓获猎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面对这么高的城墙,永久确实也没有办法,也不好意思跟军师们商量,只得想出这么个主意。谁知皇甫嵩听完后脸色为之一变,回味了一会,竟然笑了起来。

“呵呵,呵呵,永大人的办法确实是个好主意。如果我们撤退了,黄巾军还会乖乖地呆在城里吗?不过这个主意现在不能用,怎么着也要先攻几天再说。”

用不用是你的事,反正我已经尽心了。永久实在是想不起别的什么办法,记忆中,朱隽好象是用了好几个月才将宛城攻破,现在要短时候内拿下宛城,有点强人所难。

皇甫嵩静静地看着城墙,心中回味着几个人的主意,好久好久,他都没有说话。也不知这了多长时间,朱隽走上前去小声和皇甫嵩说了几句什么,皇甫嵩点点头,才对众人下达了命令。

“永大人,你带着骑兵隐藏到精山里面去,我们从三天后开始攻城,如果五天没有攻下来,朝廷大军就借故撤走。如果黄巾军出了宛城,你们就突袭他们。”

﹙各位大大,支持哈,推荐、,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