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轻骑兵 > 第0058章:王允的阵法

三国轻骑兵 第0058章:王允的阵法

作者:汉江刁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46

第0058章:王允的阵法

第0058章:王允的阵法

白水河边,人声鼎沸。

彭脱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面色轻松,他轻轻提了一下马缰绳,座下的战马昂起头来,“咴……”长嘶一声。他遥望着白河对岸,等到最后一船士兵渡过了白水河,彭脱开心地大笑起来,他身边的黄邵、张半仙,也跟着哈哈大笑。

这几天来,可是彭脱最为开心的日子,不仅抢足了够一年的粮草,而且还抓获了张让一家大小三百余口,并把张让的家挖了个底朝天。怪不得朝廷大臣都说宦官及其家人们贪赃枉法,仅仅张让的家里,他们就抢来了一百多车金银、五铢钱、财宝,就凭张让一家的财物,七万多黄巾军吃上三、五年没有问题。

然而更舒心的还是摆脱了幽州骑兵,只派了一部分新抓的精壮,装上几十车粮草,就把幽州骑兵引走了,大军才得以迅速南下,顺利渡过白水河。看来这幽州骑兵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厉害,略施小计就能把他们骗得团团转。

所以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军师张半仙的谋划。每一步行动之前,张半仙总是要沐浴更衣,焚香祭拜,祈求上天保佑,而最后总是如愿以偿,以至于现在彭脱和黄邵连扎营都要请张半仙看看风水,免得大营安扎的方位不好冲撞了自己的好运。

根据张半仙的安排,在抓获张让家人的当天,彭脱已经派张让家的一个管家去给张让送信,要张让请求皇上特赦彭脱、黄邵等人,并给他们一处地方为官。

彭脱、黄邵已经和张半仙商量好了下一步的计划,在汝南大肆抢劫一番后,再补充一些青壮,就退到汝南慎县一带,那里背靠大山,可进可退,就是朝廷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也可以与官军周旋。

平舆城外,刀枪林立。

接到黄巾军抢渡白水河的消息,可把王允高兴坏了,他一方面发出征调令,征调汝南各县乡勇,火速赶往平舆集中,一方面带领豫州官兵亲赴平舆,坐镇汝南,企图把彭脱黄巾军一举歼灭在平舆城下。

王允本来是朝廷侍御史,黄巾起事,汝南太守赵谦兵败,朝廷震惊,为了迅速镇压黄巾,朝廷特别选拜王允为豫州刺史,同时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在镇压谯郡、葛坡等地黄巾军时,王允初次领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预先,王允广泛征求从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见,设计了周密的作战方案;战斗过程中,王允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彻底击溃了谯郡、葛坡等地的黄巾军。

信心满蓬的王允并没有把彭脱、黄邵放在眼里,到达平舆后,得知彭脱、黄邵正在西华、征羌、汝阳一带大肆抢劫,便决定带领一万多豫州官兵,五万多乡勇前去拦截,防止彭脱、黄邵逃往汝南南部。

又是一个大好的睛天,天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而王允此时却意气风发,这可是个出兵的好兆头,清癯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不高的身材立在马上倒也有几份英武,左手轻抚着开始发白的胡须,双目炯炯有神,扫视着他的军队。

“出发。”

王允得意地一挥手,浩浩荡荡的豫州官军和汝南乡勇就往北进发。作为一个文官,指挥千军万马作战,心中的豪情由然而生。他似乎看到了立功的机会,在他看来,彭脱、黄邵经过长社、阳翟之败,肯定是残兵败将,仓慌逃命,黄巾军根本无还手之力。

因而,他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错误的决断,竟然放弃汝南坚固的城墙,带着七万多官兵和乡勇,向彭脱、黄邵大军迎了上去。

他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主要是担心彭脱、黄邵不攻平舆,绕道而过,直接逃往汝南南部。一旦黄巾军逃过平舆,那就糟了,到时候黄巾军背靠大山,脚踏慎县、汝阴等地,要想剿灭他们,难度更大。

王允手下的豫州官兵,多少都经历过战阵,这也是他有信心与波才作战的保证。

从事孔融可是个天下闻名的大神童,孔子的二十世孙,四岁让梨的故事传诵了几千年。也是当代的大名士,聪明机智,才华横溢,自视甚高。不过他的主要才智都表现在彰显儒术、荐举贤良、吊死问生等方面,至于说到用兵打仗,这位大名士可就出尽洋相了。他对于王允的冲动,不仅没有规劝,反而更加卖力的鼓劲。

“彭脱、黄邵乃黄巾贼首,剿灭他们,大人当立不世之功,名震天下,万古流芳也。”

尚爽倒是个谨慎小心之人,虽然也是当代名士,与他们两人相比,功利心倒是小了许多,也不大愿意冒险,觉得还是稳打稳扎的好。

“大人,那彭脱、黄邵黄巾军在颖川大肆抢劫,又抓了不少的青壮,如今粮草充足,士兵已达十万之众,且久经阵战,彪悍异常,实乃一伙妄命之徒,我们还是依城据守的好。”

此时的王允已经被几场胜仗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这话。朝廷最负盛名的大将皇甫嵩、朱隽一败再败,而自己百战百胜,这说明自己就是大将之才。尚爽的话让他心里颇有些不痛快,脸上也有些不悦。

“那彭脱、黄邵兵败而逃,惶惶如丧家之犬,还敢与我们决战吗?何况他后面还有幽州义军的追兵,他敢停下来与我们纠缠吗?”

王允义正严辞,把尚爽问得说不话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悻悻地走开了。也难怪,自从王允领兵以来,哪一次看错了呢,他总是判断准确,用兵如神,一次又一次地战胜黄巾军。

那些官兵将领们也面露嘲笑,不屑地看着尚爽,仿佛在看一个胆小鬼一样,让尚爽的自尊心掉到了地上。他再也不敢说什么,乘乘地跟着王允出发了。

这管怎么说,王允也是个才子,多少也懂得打仗,虽然没有受过什么军事训练,可是古代的兵法书还是自学过几本,也算是自学成才。当斥侯准确地告诉他彭脱、黄邵的位置后,他带着近七万人马迅速占领了通往汝南的必经之路——王家坡。

要说王允选择的这个战场,还真是不一般的高明。那王家坡是汝南北部通往汝南官道上的一座大土坡,虽然不是很高,但毕竟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如果守备得当,彭脱、黄邵定然逃不过一劫。

王允有充裕的时间来摆兵布阵,按照他从书本上学来的阵法,和这几次与黄巾军对阵的经验,再加上自己对阵法的理解和发挥,摆出了他最得心应手的防守阵形。待他一切准备停当的时候,彭脱、黄邵的前锋才姗姗来迟。

担任前锋的正是黄邵,一看王允的架式,他就知道自己遇到了对手。没有读过书,更不知道阵法的黄邵摸了摸脑袋,连忙命令队伍停了下来。自从有了张半仙,他也学得冷静多了,他没有急着进攻,而是一面扎住阵脚,一面派人向彭脱报告。

彭脱知道了王允在路上摆开了大阵,先是楞了楞,连忙把视线转移到张半仙身上。张半仙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但是转瞬即逝。他冲彭脱笑了笑,脸上又充满了自信。

“将军,我们别无他途。如果我们不进攻王家坡,就要绕道而过。而我们这么长的队伍,整个侧冀就全部暴露在官军的面前,如果他们进攻,我们将防不胜防,肯定会一触即溃。”

一席话坚定了彭脱的信心,他当然清楚绕道而过的危险,再说他并没有把王允放在眼里,如果他不敢与王允决战,渡过白水河后,他完全可以绕过汝南郡城,顺着颖水河南下。

经过几天的抢劫、抓丁,他现在又有了十万人马,从那里走都是浩浩荡荡,只要不碰到幽州骑兵,他还真不把豫州州兵、汝南郡兵放在眼里。如果连这些地方军队都摆不平,他以后如何在豫州境内立足?

同样信心满棚的彭脱二话不说,催着大军就赶到了王家坡前。他和张半仙两人在阵前勒住马,认真地打量起王允的阵形来。

彭脱是个穷人家出身,没怎么正经读过书,也没怎么正经做过事,整个一个二流子。仗着一身武艺,在江湖上小有名气,这才能在太平道里混成个人物,成为黄巾军的一方首领。他没有读过兵书,更不知道什么阵法,当看到王允的阵形后,还真被王允的阵形吓住了。

“张先生,王允这是摆得什么阵?”

与彭脱恰恰相反,张半仙读过很多书,但是没有彭脱那样的武力。他当然知道王允摆的什么阵,不过他并没有急于说破,而是装摸作样地端视了好一会,才不紧不慢地告诉彭脱。

“王允这是摆的方阵,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而且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这叫做‘薄中厚方’, 虚张声势耳。”

彭脱听到张半仙如此说,心下大喜,自己真是请对了军师,要是波才早请个军师,也不至于干出依草结营的蠢事。他可是听说过,识得阵形,差不多就能破得此阵,立即向张半仙讨教。

“张先生,我们如何破得此阵。”

张半仙看着王允的方阵,立即就明白了王允的心思。其实王允就摆了个普通的方阵,这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王允为了迷惑彭脱,搞了个‘薄中厚方’,就是说中间兵力少,边上兵力多,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兵力特点布阵的。

王允的兵力,以豫州官兵为主,还有众多的汝南乡勇。豫州官兵经历过阵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可是人数较少,不得不集中布置在中间,以便于随时机动。而那些乡勇,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象样的战斗,只能把他们排在外围,充当替死鬼。

应该说王允的布阵是非常正确的,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这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那些乡勇基本上只有长枪,把这些长枪手放在前面,能有效地杀死冲上来的敌人,给敌人以最大的消耗。

张半仙之所以仔细端祥,就是在寻找王允的破绽。不得不说,这个王允还是很会用兵的,连张半仙也有点佩服了。不过,当看到那些乡勇时,张半仙露出了笑容,他终于找到了破敌的关健。

“两位将军,调集所有精锐,身着盔甲,手持盾牌,排成锥形阵,正面突破,官军必败。”

锥形阵就是把前锋排成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也是最一般的进攻队形。

黄邵一听,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的脑子并不笨,他把长枪一挥,哈哈大笑起来。

“以为什么玄妙阵法,原来不过如此。管他什么阵法,集中几万精兵,硬冲就是了。朝廷官军不也是排了大阵吗,还不是被我们冲破?他阵法再好,也只有七万多人,我们十万人马,拼命硬冲,我就不信冲不散他的阵法。”

彭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别人一说,你就明白,还不屑一顾,别人不说,你怎么不知道呢?彭脱没有理他,立即命令调集精锐,迅速组成了锥形阵,把大刀一挥。

“击鼓,进攻。”

“咚咚咚……”

黄巾军所谓的精锐,就是彭脱、黄邵的直系队伍,自黄巾起事以来一直跟着他们,大多是些妄命之徒,当然他们的装备也是最好的,每次打仗,冲锋陷阵的总是他们。战鼓一响,就呐喊着冲了上来。

“射箭……”

官兵的将领高喊着,射出一排排箭矢,虽然有不少的黄巾军士兵倒下,却还是冲了上来。为了活命的黄巾军士兵们,在黄邵的带领下,呐喊着冲了上来,没有任何阵法,也没有任何章程,只有拼命的勇气,完全象一群不要命的疯狗,朝着官军扑了上来。

在有效的射程内,如果进攻方的士兵加速冲锋,留给弓箭手的时间一般是射不过五箭的。当然,经过特殊训练的例外。很快,黄巾军就冲到了豫州官军的阵前。

就在短兵相接的瞬间,汝南乡勇首先崩溃了。王允忘记了一个基本的道理,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再完美的阵法,也是靠人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视死如归的将士,任何高超的阵法都将是形同虚设。

王允的七万士兵,除了一万多豫州官兵还有些战斗力,五万多乡勇基本上就是乌合之众。面对象海浪一样汹涌而来的一群疯狗,刚一交锋,五万多乡勇就崩溃了。

战场上一旦士兵溃散,那真是兵败如山倒,就连还有些战斗力的豫州官兵,也被溃散的乡勇冲乱了阵脚,豫州官兵毕竟不是朝廷官军,慌忙随着败兵的洪流,没命地逃窜。

“撤退,赶快撤退。”

王允眼看战场失控,也只好下令撤退,自己在亲兵和家丁的护卫下仓慌逃跑。他甚至没有来得及看一眼,他那耀眼的将旗已经被黄巾军士兵们踩在了脚下。

﹙各位大大,多多支持哈,推荐、,谢谢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