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轻骑兵 > 第0139章:张举叛乱

三国轻骑兵 第0139章:张举叛乱

作者:汉江刁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46

第0139章:张举叛乱

第0139章:张举叛乱

洛阳的春天来得总是很迟,已经是三月间了,可是冬日的严寒还没有消散。一阵春风吹过,路边的大树上便有一个树垭开始发芽了,春天便宣告来临了。太阳虽然还在空中,洛阳城中的春风带着浓重的凉意,在城中缓缓游荡,而洛阳城墙的阴影,还是重重地压在人们的心中。

“当初,张温征发幽州乌桓族的三千名骑兵去征讨凉州贼军,前中山国相、渔阳人张纯请求统领这些乌桓骑兵,张温不肯,而让辽东属国长史,辽西人公孙瓒统领。队伍到达蓟县时,乌桓骑兵因为粮饷拖欠不发,多数人叛逃,返回乌桓部落。张纯因为没有让他统领乌桓兵而怀恨在心,便与同郡人、前泰山郡太守张举和乌桓部落首领丘力居等联盟,抢劫蓟县,并杀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刘政,辽东郡太守阳终等人,部众多达十余万,驻扎在肥如县。张举称皇帝,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他们发布公文通告各州、郡,宣称张举将取代大汉朝廷,要求灵帝退位,命公卿奉迎张举。”

大将军何进小心地念着幽州刺史刘虞的奏章,生怕刘宏突然发怒,把他喝斥一顿。这几年来,刘宏的脾气是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把大臣们训斥一顿,以至于谁也不敢告诉他这些倒霉的消息。

然而,今天的汉灵帝刘宏出奇地冷静,他不仅耐着性子听完了何进宣读的幽州刺史刘虞的奏章,而且连眉头也没有皱一下。等何进读完了,他也没有做声,一时之间,大殿里死一般的寂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殿里谁也没有说话,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去触汉灵帝刘宏的霉头。谁都看得出,刘宏那冷静的外表下,正在酝酿一场暴风雨,谁要是不小心,说不定那雷就要劈在他的身上。

“今天这是怎么啦?怎么都不说话?平日里你们不是挺能说的吗?为什么现在哑巴了?你们是不是也在准备迎接张举为皇上呢?”

刘宏的眼神冷冷地扫过大殿里的众位大臣,吓得大家赶紧缩起了脖子,生怕刘宏注意到了自己。然而,刘宏并没有在意任何人,而是将他的那肥胖的身躯往后一躺,淡淡地说道。

“让皇上生忧,臣等死罪。”

那些大臣们听到刘宏的一连串质问,早就吓得浑身发抖。连忙齐齐跪倒在地,口称死罪。然而,还是没有一个人说点有用的,汉灵帝刘宏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去年凉州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叛变朝廷,与韩遂联合在一起反叛朝廷,你们推举耿鄙任凉州刺史,率六郡兵讨遂。结果耿鄙率军行进到狄道,凉州别驾叛变,响应贼军,杀死耿鄙。贼军因而进兵包围了汉阳郡,杀死了太守傅燮。”

说到这个傅燮,刘宏不由得一声长叹。当年在南阳围剿张曼成的时候,傅燮就曾上书刘宏,说黄巾之乱皆十常侍之过。结果把他贬到汉阳郡为太守,没想到他倒是为国捐躯了。

“皇上,凉州刺史耿鄙率领属下六郡的官兵讨伐韩遂,只因为耿鄙很信任治中程球,但程球贪赃枉法,好营私利,引起士人和百姓的不满。汉阳太守傅燮劝说耿鄙,说他到职的时间不长,百姓还没有很好地受到教化。贼军听说官军即将征讨,必然会万众一心。边疆地区士兵人多骁勇善战,锋锐难当。而我军则是由六郡的军队新近组合而成,上下尚未和睦,万一发生内乱,尽管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让军队修整一下,培养统帅的威信,做到赏罚分明。贼军看到形势缓和,必然认为我军胆怯,他们之间就会争权夺利,必然离心离德。然后,再率领已经教化好的民众,去征伐已然分崩离析的贼军,大功可以坐着等待完成!可是耿鄙不听劝告,自行其事,结果兵败被杀。”

大将军何进连忙向刘宏解释,生怕刘宏一杆子打倒所有推举过耿鄙的人,凉州平叛失败,只是耿鄙个人的决策失误,而不关其他任何人的事情。他为了说服刘宏,连忙又说道。

“长沙区星反叛,众位大臣推举孙坚为长沙太守,结果孙坚很快就平定了区星叛乱。此乃孙坚之功,理当重奖孙坚。”

刘宏何尝不知道,得力的将领才能平定叛乱,可是他却不想用这些将领。凉州董卓素来骁勇,在边疆百姓中颇有威信,可是在刘宏的内心深处提防这些武将,害怕他们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而现在幽州又发生了叛乱,他马上就想到了永久,可是他却不会让永久领兵平叛的。

“你们说,派谁去平定幽州张举叛乱?”

众位大臣当然知道汉灵帝刘宏的心思,他们谁都和永久没有交情,也不会帮着永久说话,如果不出意外,这次领兵平叛的肯定又是公孙瓒。但是幽州刺史刘虞不喜欢公孙瓒,那可是正宗的汉室宗亲,所以大臣们谁也不做声,等皇上自己提出来。

“皇上,还是派公孙瓒领兵吧。”

还是何进开口提议道,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大将军,掌管着全国的兵权,推举将领本是他份内的工作。既然皇上想用他,就用他好了,尽管刘虞不乐意,何进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皇上,公孙瓒虽然精于骑战,可是他不听号令,私自截杀乌桓使者,破坏刘虞大人的和谈大计,实不宜领兵。”

听说又要派公孙瓒领兵,刚刚被任命为太尉的曹嵩终于忍不住了,站出来说道。曹嵩并不是什么正义之士,只不过他作为太尉,总要说点什么,以显示他的存在。要知道,他这个太尉,可是他花了一万万钱买来的。

刘宏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这位宗亲不喜欢公孙瓒,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公孙瓒领兵。臣子们越是不和,皇上才做的越安心。他不由得看向几个中常侍,想让他们出来说句话。

“奴仆们也以为公孙瓒不适宜领兵。”

让汉灵帝刘宏没有想到,张让也没有顺着他的意思赞成公孙瓒,他看了看曹嵩,又看了看张让,这才想起,这曹嵩的养父曹腾也是个大太监,张让当然会为曹嵩说话。

其实刘宏还真是误会了张让,这几年来,永久与张让的联系并没有断,甚至还派了几个士兵在为张让当护卫,在这种时刻,张让肯定想起了永久。虽然他不会明着推举永久,但是有人反对公孙瓒,他正巴不得呢。

“永久现在做什么?”

出乎所有大臣的意料,汉灵帝刘宏开口问起了永久。几年了,刘宏似乎忘记了这个人,大臣们也不在刘宏面前提及,仿佛永久不存在似的。现在突然问起,大臣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皇上,永久现在乐浪郡帮助郑平大人平定秽貊人叛乱。”

朝廷大臣们都可以装聋作哑,但是何进不能不说话,要是身为大将军的何进不知道北军中郎将在哪,岂不是他的失职?所以他不得不站了起来,上前向刘宏说道。

“一个乐浪郡的蛮夷,只有二十多万人,竟然三年没有平定?”

“皇上,乐浪郡太守郑平上奏,永久的骑兵在平原地带所向无敌,可是在山区寸步难行。那些秽貊人躲在大山之中,永久和他手下的将领们不习山区打仗,空有武力却使不上劲,所以平叛进展缓慢。”

“哦?”

听到何进这么一说,刘宏突然来了兴趣,心中不由得暗叹,这永久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啊!看来永久也就是个马上将军,一介武夫而已,自己有必要那么防范他吗?

“那让永久领兵平叛,如何?”

刘宏这一问,大臣又一次集体失言。所有的大臣,包括何进在内,对永久并没有什么成见,不过也没有什么好感,可以说这朝中没有任何一个大臣为永久说话。不过正是因为这一点,也让刘宏放心了不少。

“对于永久,你们不想说些什么吗?”

“皇上,臣等只知道永久善于骑战,平定黄巾有功。却不知道他何许人也,因此不好多说。”

还是曹嵩再次上前说道,他说得一点也不假,他甚至没有见过永久,平定黄巾的功劳已经成了过去,永久除了弄了个北军中郎将的虚名,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也不免有些同情永久。

“皇上,各地到处发生叛乱,是由于刺史权小威轻,既不能禁制,又用人不当,所以引起百姓叛离朝廷。应该改置州牧,选用有清廉名声的重臣担任。如此以来,州牧全权负起一州之责,必当倾其全力,剿灭叛乱,皇上也不为一地叛乱而烦心矣。”

站出来说话的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汉重臣,汉室宗亲刘焉,他看到皇上为派人领兵大伤脑筋,便提出了实行州牧制的建议。他同时也是为自己作想,眼看大汉天下动乱不已,他也想找个地方去过安稳日子,正好交州刺史空缺,他就想谋个交州牧,远离中原,他可以去当个土皇帝。

自汉文帝以来,汉朝实行刺史制度,由朝廷往各州派驻刺史,负责监察各郡太守,而并不是各郡太守的上级。刺史不常置,甚至连个固定办公的地方都没有,仅仅只是监督各郡太守而已。

黄巾起事,各州汉灵帝刘宏紧急调派了一批刺史前往各州,协助各郡平定黄巾,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刺史的权力。黄巾之乱后,各地的叛乱不断,有些叛乱州的刺史继续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这些权力甚至比各郡太守还小,下面要与各郡太守协商,上面一切还得听朝廷三公的指挥。

而刘焉提出的州牧制,各地州牧就不仅仅只是监察而已,而是直接成为了各郡太守的上级,实际成了一州的军政长官,对上直接对皇上负责,成了名符其实的土皇帝。实行州牧制的直接后果就是诸候并起,汉室宗亲刘焉为一已私利提出的州牧制就这样加速了大汉王朝的覆灭。

“皇上,如果实行州牧制,各州权力过大,恐怕不利于朝廷诏令通达。成帝也曾改刺史置州牧,官高位重,却无大用,哀帝又将州牧复改为刺史。”

新任的太尉再次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认为象这样改来改去并没有多大作用。不过他并没有看到此时与成帝时已经大不相同,那时的大汉尚还稳定,而此时的大汉已经摇摇欲坠,如果实行州牧制,无疑会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皇上,不妨先在一些动乱的州改为州牧,派资深汉室宗亲任州牧,观其效后,再做定夺。”

刘焉当然不死心他的建议被大臣们否决,连忙提出了先在部份州试行的方案。这个刘焉,倒也有几份超前意识。他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刘宏的赞赏,既然是试行,那就从幽州开始。

“此议甚好!如今幽州张举叛乱,正是用人之机,就命刘虞为幽州牧,如何?”

对于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大臣们几乎没有任何疑议。刘虞那可是真正的勤政爱民、为官清廉、公正仁和、政绩显著,对大汉朝廷忠心耿耿的好官,且安抚蛮夷、和平相处,连那些游牧民族也深感其恩。

然而,就是因为刘虞的优点,掩盖了州牧制的弊端,使得朝廷大臣们放弃了对州牧制的反对,导致第一个州牧顺利出台。有了第一个,就不愁第二个,当越来越多的州牧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大汉崩溃的时候。

“那好,就命刘虞这幽州牧,总领幽州军政。命永久为平北将军,节制幽州兵马,平定张举叛乱。”

既然有了刘虞担任幽州牧,再命永久领兵平定张举叛乱,一切军事行动都在刘虞的掌控之中,这不愧为一个限制将领兵权的好办法,刘宏也就可以放心地去和宫女们裸泳了。

(各位尊敬的读者大大:欢迎你在百忙之中阅读本书,敬请你多提宝贵意见。你的推荐就是对作者的鼓励,你的评论就是对作者的支持,希望你多多推荐和评论。为了支持作者,请你正版阅读,作者本人在这里给各位读者大大叩首了。本书为作者本人原创作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盗版,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