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轻骑兵 > 第0100章:战鼓声声

三国轻骑兵 第0100章:战鼓声声

作者:汉江刁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46

第0100章:战鼓声声

第0100章:战鼓声声

巨鹿郡广宗县城里,街上游荡的全部是黄巾军士兵。居民早已跑了,没跑的也被迫参加了黄巾军。突然,从街上跑来一队骑兵,一百多人簇拥着一个将领模样的人,正在大街上奔驰,旁若无人地朝县衙里跑去,身后扬起一阵阵尘土。

“二哥,大哥出关了吗?”

战马还没有完全停下来,那骑马的将领一边喊叫,一边纵身从马上跳了下来,顺手将手中的马缰绳扔给了他身后的亲兵。动作非常流利,身形矫健如飞,迈开大腿“腾腾腾”地冲进了县衙大堂。

“还没有,我正焦急地等着呢。”

那被称为二哥的将领正是张宝,黄巾军精神首领张角的二弟,他在大堂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地瞄一眼后堂。见那骑马的将领走了进来,紧皱的眉头稍微有些舒展,朝着他露出了难得地一丝笑容。

“三弟,城外的官军有动静吗?”

那被称为三弟的将领就是张梁,张角的三弟,率领着差不多一半的广宗黄巾军住扎在城外。黄巾军士兵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小小的广宗城载不下如此之多的士兵,不得不分一半住在城外,协助守城。

“没有,那些官狗只顾着挖壕沟,没想着进攻。”

“哼哼,这些官狗就是想把我们困死。待大哥出关了,一定要狠狠地教训教训那些官狗,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

“是啊,二哥,这次大哥出关后,一定要好好地劝劝大哥,再也不能守在广宗不动了。全国的黄巾军差不多都被打败了,如何我们死守广宗,恐怕也难以持久,终将被官狗们攻破。”

“谁说不是呢,可是大哥不听啊,非要守在广宗不可。如果等到官狗们把壕沟全部挖好,到时候我们逃无可逃。”

“报……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天公将军出关了。”

兄弟俩正在那里议论着黄巾军的出路,突然一个亲兵推开大堂的大门,闯了进来,向他们报告了张角出关的喜讯。两个人面露喜色,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拔腿就往后堂跑去。

“大哥,你还好吗?”

张角此刻正跪坐在神坛上,腊黄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表情木然地闭着双眼。长时间的闭关使他的精神猥琐,身体极度虚弱。等了好一会,他才微微睁开双眼,打量了一下张宝、张梁,叹了一口气。

“你们怎么这样沉不住气?就那几万官军就把你们吓住了?他们在我眼里,不过是些行尸走肉,要破他们,又有何难?看我明天把他们全都灭了。”

“大哥,你是说我们明天要攻打官狗吗?”

“是的。这次闭关,我得到了上天旨意,要我们消灭官狗,时辰就在明天。”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就等着这一天啊。”

“好了,你们先出去准备吧,我们明天攻打官军。”

“大哥你先休息着,我们出去准备了。”

张角朝张宝、张梁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了声,就把他们赶了出去。看着张宝、张梁退出了后堂,张角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身子一歪,躺在了神坛上。他实在是撑不住了,要是张宝、张梁再迟一会走,恐怕他就要当面倒在地上了。

闭关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凡操巫术者,不管有无师承,懂不懂气功,有无功力基础,都要闭关修练,往往要经历几天甚至几个月精神失常的痛苦熬煎,有的甚至丢掉性命。

一部分人在出功能前,持续每天睡眠后作各种离奇、古怪的恶梦,往往在朦胧状态中,觉得自己忽而飞升九霄之上,忽而坠入万丈深渊,或钻山入地,或入水游江,各种景象历历如绘,似假犹真,继而出现功能。

不管这是幻觉,还是闭关者的意境,反正经过十几天的闭关修练,张角有了战胜朝廷军队的充分信心,他自认为他的功能已经出现了,可以与朝廷军队一战,离实现他的梦想不远了。

……

秋天的凌晨很有些寒意,一阵阵寒风吹来,就连那些哨兵也不断地跺着脚,以便暖和暖和身子。此时的幽州骑兵大营里,训练了一天的士兵们都还沉睡在梦中,而永久也睡得正香。

突然,有几个骑马的朝廷官军朝着幽州大营奔来,他们的身旁似乎还有幽州官军的游哨,纷乱的马蹄声打破了凌晨有寂静,把放哨的士兵们吓了一跳,连忙奔到大营门口,将大营的大门快速打开。

“大人,敌袭。”

似乎还在梦中,永久突然被喊声惊醒,没有比敌袭两个字更管用的了,只要是听到这两个字,睡得再香他也会从梦乡中跳起来。他一面穿着衣服,一面听着朝廷官军传令兵的报告。

“永大人,今天凌晨,天还没有亮,突然从广宗城里涌出大批黄巾军,直奔朝廷官军大营而来。幸亏被游哨发现,朝廷官军仓促应战,目前激战正酣。皇甫嵩将军命令大人赶快增援,务必歼灭张角。”

“命令全部幽州骑兵,紧急集合。”

等皇甫嵩的传令兵说完,永久当即发出了命令。他心里明白,这大概就是张角最后的挣扎,要是能在阵上杀了张角,比他自己病死更有意义,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等永久赶到操场的时候,队伍已经集合完毕。让永久哭笑不得的是,除了全部的骑兵,连狮子山的土匪也全部站在操场。本来他是想将这些土匪送到幽州去的,可是为这二千多人,派出个将领也不划算,就暂时让他们跟着大队。没想到,他们还真把自己也当成了官军。

“骑兵队伍全部出发。王平、肖冰,你们两个带着步卒紧紧跟上。”

那两千多土匪没有战马,只能当步卒了,让他们参加参加战斗也好,反正不能让他们在这里白吃饭。守卫大营的任务就交给了一万濮阳郡兵,永久一挥手,骑兵队伍率先开出大营。

等永久赶到的时候,朝廷大军正与张角的黄巾军大战,可是当斥侯报告永久的骑兵快要赶到时,张角毫不犹豫地鸣金收兵,正在冲锋的队伍停了下来,纷纷返回阵中。

“命令幽州骑兵,在侧冀集结待命。”

皇甫嵩的传令兵又一次跑来,向永久下达了战斗命令。其实不用传令兵来,永久也知道自己的位置,象这种双方摆开阵式的大战,骑兵肯定将担任突击的任务,至于什么时候突击,那就要看战场的需要了。

伍家铺,朝廷官军的驻扎地,一个普通的地方,就因为皇甫嵩选择了这里安营扎寨,注定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地方。荒凉的原野里,除了一望无际的枯草,就只有黄巾军的黄头巾了。

这冀州秋天的天空显得格外的黄,连天上少有的几块云彩也是黄色的。远处山谷里树木的叶子,也是一片黄色,在秋风中摇曳着,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田野里仅仅剩下的野草,低着头弯着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冬天。

永久仔细观察了一下黄巾军的大阵,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着长枪和大刀,那满天的旗帜在秋风中迎风飘扬,所有的士兵都包缠着黄头巾,与这大地的颜色倒是一个样。

很显然,张角也懂得军事阵法,他必竟比一般的黄巾军将领们不同,他可是刻苦钻研过《太平要术》的。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巫术也很熟悉。

就在离朝廷官军大阵五百多步远的地方,也就是一般弓箭不能够射到的地方,俗话就叫着一箭之地,黄巾军的队伍似乎在作最后的调整,要给朝廷官军致命一击。

在黄巾军与朝廷官军之间,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阳光照在那些枯草之上,大地一片秋色。几乎所有的野花野草都已经睡去,谁也不关心眼前的这声撕杀。倒是有几只麻雀冲天而起,“扑腾扑腾”地在空中盘旋。

也许,只有这些麻雀才是伍家铺最悠闲、最轻松的了,它们在两军阵前飞来飞去,似乎在研究两军的布阵和阵法,不过它们永远也放弃理解,人类对于杀戮为什么如此热衷,以至于研究出这么多杀戮的办法。

远远看去,黄巾军已经排成锋矢阵,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这是一种进攻阵形,目的就是要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性也很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望着黄巾军布好的阵形,连绵十几里宽,起码有二十万人,永久心中有一种古怪的感觉,就象是在看一场电影,一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片,而且还是一部在片,就是这么多军队排成十几里宽的阵形,该要多么强大的演出阵容?该需要多么大的投资?进攻的一方象是在做一场游戏,那些士兵就象是一群提线木偶,在将领们的吆喝声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朝廷军队这边已经摆开了方圆阵,也是十几里宽,皇甫嵩和袁绍、袁术等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兵、弓箭手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皇甫嵩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密集防御,看你张角能耍什么花样。

方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力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为了弥补攻击上的缺陷,皇甫嵩把公孙瓒、刘备都放在边上,连永久都安排在侧冀,他们都有各自防守的位置。

皇甫嵩对这种排兵布阵倒是十分的在行,他们平日里就喜欢互相切磋阵法,经过自己几十年的实战,更加改善了老式阵法,提高了阵法的攻击性能,增强了阵法的防守能力。

“呜呜呜……”

突然,黄巾军的号角声响了,不是一只、二只,而是一大批的号角声在吹响,在这一望无边的大地上,那号角声显得格外的悠扬,似乎要穿透每个人的心房,连旷野上的野草,也在秋风中发抖。

“吹号。”

皇甫嵩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官军阵中的号声立即就吃了起来,所有的官兵精神为之一振。这号声就是命令,官兵们知道,又一次拼命的时候到了,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刀枪。

正在这时,号角声慢慢的停了下来,大地上一片寂静,刚刚适应了号声的士兵们好象一下子不知所措,呆呆的看望着前面。这就是战前的寂静,连空气也似乎停止了流动。

“咚咚咚……”

然而,也仅仅只是安静了一会,战鼓声就响了起来。一槌比一槌急,一声比一声紧,重重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房,以至于士兵们的心跳也不得不跟着加快起来。

激烈的战鼓声把天上仅有的几片云彩也赶走了,战场上倒显得亮了许多,好象这更有利于拼杀。连地上的几只秋虫也知道大战就要开始了,匆匆忙忙地躲进了他们的堡垒。

可是我们人类的堡垒在哪里呢?

双方的鼓手都在卖力的敲击着战鼓,督促自己的士兵赶快进入战斗状态。鼓声响彻长空,惊走了那些在空中戏耍的麻雀,鼓声响彻云霄,连太阳也似乎发出了颤抖。

“杀啊……”

黄巾军大阵发出一阵吼声,就象一阵阵闷雷,他们的队伍又开始往前移动了,那支“箭头”向前刺来,整个黄巾军队伍向一支向前飞来的箭矢,射向朝廷官军的大阵。

“咚咚咚……”

黄巾军士兵的脚步似乎紧踩着鼓点,重重地踩在地面上,就象是一只只重槌在敲打地面,刹那间,大地开始颤动,那些可怜的野草被踩在地上,它们的腰都被踩断了,秋虫在洞穴里哆嗦,连天上的云彩也跟着发抖。

黄巾军士兵们迈着整齐步伐,朝着前面的官军大阵,以势不可挡的威势滚滚而来。那轰鸣的脚步声,足可以震垮一座大桥,一座楼房,一座宫殿,如果不是太阳太高,连太阳都要跟着抖动。

“咚咚咚……”

“杀啊……”

突然,从黄巾军的大阵里冲出一支队伍,就象一只箭头,朝着朝廷官军的大阵杀来。那只巨大的箭头向朝廷军队的大阵冲来,就象一队南飞的大雁,为了他们心中温暖的家园,奋不顾身地扑了上来。

“弓箭手,准备射箭!”

立于大阵中央的皇甫嵩高声吼叫着,手中的宝剑高高举起,弓箭手们搭上了箭矢,抬起了弓箭,只等皇甫嵩一声令下他们就拉弓射箭。一切就这么简单,战斗才刚刚开始。

大地在微微颤抖,整齐的脚步声就象敲在大地上的战鼓声,每走一步,那鼓声就响一下,越走越近,那鼓声也越来越响,以至于黄巾军士兵的心跳也跟着脚步声起伏着,一下一下,心跳得越来越厉害。

“放箭!”

随着皇甫嵩一声令下,官军阵中射出一排排箭矢,向下雨一样的向冲锋的黄巾军射来,那箭矢飞行的速度极快,划破空气的声音特别的刺耳,从远处看,就象是一群长着大尾巴的黄蜂,张牙舞爪地向着人群扑来。

一阵阵的箭矢,就如飞出的一阵阵箭雨。官军士兵们的弓箭好象并不整齐,有的射得很远,以至于射到了黄巾军的队伍中,也有的射得很近,射在了黄巾军队伍的前面。

“噗噗噗……”

这是箭矢穿入人体的声音,尖利的箭头刺破了衣服,撕裂了肌肉,撞碎了骨头,深深地穿入了人体。而那些没有射到人体的箭矢则无声无息地插入了地下,也有一些倒霉的小虫子被钉在了地底下。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声音还使人发抖,一股股寒流在心中涌起。可是时间长了,人们就麻木了,因为这声音太多了,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士兵们的脸上一片茫然,谁也没有在意那些声音。

无数的箭矢在空中飞翔,它们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夺走一个个珍贵的生命,它们所到之处,流出的是鲜血,飘走的是灵魂。一个个生命的气息在空中消失,然而杀戮才刚刚开始。

黄巾军的士兵大批大批地倒下了,立即就有鲜血渗入了土地,继续前进的黄巾军士兵也沾满了鲜血,那是倒下的黄巾军士兵喷射而出的鲜血,将他们全身上下染成了暗红色。

两军阵前,立即充满了浓郁的血腥味,暗红色的鲜血,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的艳丽,长久干渴的土地,立即贪婪地吸收着黄巾军士兵们流下的鲜血,有的地方,由于鲜血太多,土地来不及吸收,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个的血坑。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 、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然而,就在这个秋天,却收割了一个个的生命,扼杀了一个个希望。只有那纷飞的小麻雀不知忧愁,不管冬天是多么的寒冷,不管撕杀是多么的残酷,他们依旧在空中翻飞。

(各位读者大大:欢迎你光临本书,敬请你多提宝贵意见。你的推荐就是对作者的鼓励,你的评论就是对作者的支持,希望你多多推荐和评论。为了支持作者,请你正版阅读,作者本人在这里给各位读者大大叩首了。本书为作者本人原创作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盗版,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