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434章 我已经下旨了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434章 我已经下旨了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434章 我已经下旨了

出了乾清宫,李伟便向文渊阁走去,现在那里已经成了他的手下临时处理事务的地方。

到了文渊阁,李伟便把这些圣旨一股脑的交给了内阁的王本。

“这些都是陛下下的圣旨,你赶紧安排人到各处去宣旨吧。”李伟淡淡的道。

“是是,下官这就去办!”

王本颤颤巍巍的接过这些他亲眼看着李伟的手下拟定的“圣旨”,明知道这并非陛下的意思,也不敢多说。

李伟满意的颔首,随后又向吕唐等人问了问朝廷的政务。

虽然他对政务不感兴趣,但现在满朝群臣有个什么事也是先来请示他,除了一些头铁的御史不拿他当回事,其他人都不敢无视他的存在。

随着战事暂时平息,京中的百姓也慢慢恢复了日常的生活,只是有些聪明的知道京中形势依旧不妙,纷纷趁此机会拖家带口的想要逃离,朝廷当然不会放任他们四处乱跑,尤其是朱元璋,为了让京师快速繁盛,他可是强行迁了大批富户进京的,怎么可能随便让这些钱袋子再溜了呢?

对此李伟随口打听了两句便不再多问,只要朝中的这些官员不给他添麻烦,他也懒得多管闲事。

当然,那些给他添了麻烦的就没这待遇了,像詹徽、栗恕等人都被定罪成了蓝玉党羽,在他拟定的这些圣旨中就有将这些人抄家处斩的命令,另外还有李善长、陆仲亨那些人,在旨意中也一并定罪了,在这件事上朱元璋也没阻拦。

问过了朝中事务,得知这些群臣都很老实,李伟便转身离开了文渊阁。

走出文渊阁,他正想去看看安庆,突然脚步又顿住了,想了想转身向旁边的大本堂走去。

大本堂是朱元璋为皇家子孙专门建起的学堂,皇子皇孙在成年之前,直到封王就藩。

朱允炆现在还只是皇孙,也在大本堂读书就学,得等到朱元璋正式给他封了皇太孙才能搬到朱标曾经办公的文华殿去。

李伟一进大本堂的门,正在授课的侍讲官员就吓了一跳,连忙停下课业上前行礼。

“见过王爷!”

“嗯,”李伟轻轻点了点头问道:“朱允炆在哪呢?”

“哦长孙殿下在里面,下官带王爷过去。”这个侍讲官小心的回道。

“好。”

李伟答应一声,随即便跟他向里面走去。

朱元璋有意培养朱允炆,有时会把一些奏书交给他来处理,因此大本堂里也给他腾出了个小屋办公。

李伟跟随侍讲官来到屋门外,不等侍讲官通报一声就直接抬脚走了进去。

正在温习课业的朱允炆听到动静,抬头见是他,顿时吓了一跳,赶紧站了起来,有些手足无措的行礼道:“王……姑父,您怎么来了?”

李伟看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伸手道:“把你爷爷交给你的那个册子给我!”

朱允炆一愣,紧张的攥紧手,迟疑了下还是鼓起勇气道:“那……那是皇爷爷给我的,不能给你,姑父见谅!”

李伟脸色一沉,大喝道:“少废话!给我拿来!”

朱允炆吓得打了个哆嗦,抬头看了一眼满脸凶狠的李伟,终究没能坚持住,不情不愿的从抽屉里取出了那個写满了李伟“罪证”的册子。

李伟探手一把夺过,拿在手上掂量了一下,这本跟小字典似的“罪证”份量还真不轻!

随即他便冷哼了一声,看也不看委屈巴巴的朱允炆一眼,转身便离开了大本堂。

门外的侍讲把一切看在眼里,也不敢吱声,只是拱手向朱允炆行了一礼便匆匆退下。

留在屋里的朱允炆嘴角抖动,眼看着就快哭了,好在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大明储君,得保持威仪,这才强行忍住。

但忍一时越想越委屈,退一步越想越气愤,在李伟走后不久,他也带着无比气愤的情绪走出了大本堂,快步向乾清宫走去。

“皇爷爷,您刚交给我的那些罪证被李伟强行夺走了!”朱允炆一脸气愤的跟朱元璋告状道。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夺走了便夺走了吧,反正你也用不上。”

他把那东西交给朱允炆本来就没指望他能按那上面记录的罪证治李伟的罪。

然而朱允炆却仍旧没明白他的真实用意,继续委屈的道:“可是……可是那是您刚交我的啊,他这么做分明是没把您放在眼里啊,孙儿受点委屈没什么,但皇爷爷您的威严不容挑衅啊!”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道:“那你说怎么办?要不皇爷爷下旨让你三皇叔四叔不必顾及咱们的安危,直接发兵攻城剿灭他?”

“这……这……”

朱允炆闻言怔住,支吾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见此更是失望,曾经他虽然对朱标的仁弱也有些不满,但朱标的智谋和胆量他还是非常出众的,但现在这个朱允炆,他爹的优点是一个没有,缺点倒是有不少,不但气量小,还不知道忍辱负重,更没有拼死决战的勇气。

当然朱允炆年纪还小,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导慢慢纠正,但他现在已经太老了,已经没时间再去培养这个皇孙了。

“好了,回去吧。”朱元璋摆了摆手轻声打断他。

朱允炆这才长松了口气,拱手行了一礼:“那孙儿就先告退了。”

说完便转身要走。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又叫住他嘱咐道:“有空就多去跟你安庆姑姑亲近亲近,这对你将来有好处。”

“是。”

朱允炆听了不明所以,但还是恭声称是。

他虽然缺点不少,但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话,但凡是皇爷爷吩咐过的事他都会老实照办,这也是朱元璋喜欢他的原因。

见皇爷爷再无别的吩咐,他这才恭敬的行礼退下。

李伟从朱允炆手里把自己的“罪证”抢回来之后便去了安庆住的地方。

茶水点心摆上,李伟翘着二郎腿打开这个罪证翻看了起来:

“洪武十二年十月庚子朔,擅闯宫禁。”

“癸卯,辱骂君上,当斩!”

“辛丑,混账东西竟敢私藏秽物,害得咱跟着丢人现眼,真是岂有此理!”

“蛊惑公主,罪应万死!”

“越权擅专,该打!”

“竟敢偷咱的如意……”

李伟看着这一条条的罪证,不时的发出一声冷哼,同时一幕幕过往的记忆在脑海中划过。

说实话,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来说,就他从前犯下的这些事,早就该砍了十次八次了,然而朱元璋知道他是来自未来,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能力,为了让他好好办事,处处忍让、包庇。

虽然李伟自己没觉得,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他确实是深得圣恩。

在这份小字典似的罪证记录上,刚开始朱元璋还是很严肃的记录他的罪过,后来就成了牢骚,到了他彻底跟朱元璋反目的时候,这上面的记录又成了朱元璋饱含怒意的斥责。

李伟一开始还偶尔露出不屑的表情,撇嘴冷笑,到了后面,脸上再无表情,但心中却无比沉重。

朱元璋对他好吗?

在他看来确实不好,动不动就抢他的劳动成果,剥削、压迫,彻头彻尾的黑心资本家,直到他娶了安庆,这个老家伙才在金钱方面对他大方了许多。

然而那个时候,他已经因为徐瑶的死改变了对这个传奇皇帝的看法。

从前虽然他觉得朱元璋是个暴君,但也是个明君,但是徐瑶的死让他明白,帝王就是帝王,没有好坏之分。

明君并不等于好人,因为他们可能心狠手辣,甚至对待亲人也绝不手软,相反的昏君也不一定就是坏人,或许他只是能力不足而已。

在某种意义上,像朱元璋这种人已经不是人了,驱动他所作所为的并非普通人认为的善恶是非,甚至不是个人名利,而是一些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东西。

回忆起从前的种种,李伟不禁想到若是易地而处,或者他真接了朱元璋的位置,他会怎么做呢?

面对一个来自未来,掌握着先进科技的人,他会放过吗?

面对曾经忠心的下属作奸犯科,祸害百姓,他会狠辣的铲除吗?

更甚者,为了家国社稷,会去牺牲一些无辜的性命吗?

思索了片刻,他不禁暗叹了一声。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或许是对的,但他却不想成为这种做大事者,这就是他跟朱元璋最大的不同吧。

“在看什么呢?”

安庆见他一会冷笑一会叹气的,一边倒茶一边好奇的问道。

李伟回过神来,随手取了杯茶边喝边随口敷衍道:“没什么。”

安庆见他不想说,便也没再追问,而是道:“咱们什么时候回扬州啊?我担心克懃和欣儿他们。”

“呵呵,放心,我已经下旨了,过几天就会派人去扬州把他们接过来。”李伟笑道。

“你下旨了?”

安庆闻言心顿时悬了起来,她坚持跟在李伟身边就是为了制止他跟父皇之间的争斗,但李伟现在这语气,跟已经当上皇帝了似的,

“呃,不是,是陛下。”李伟反应过来,赶紧纠正道。

然而安庆并未就此放下心来,而是忧虑的问道:“夫君,你不会真的想当皇帝吧?”

“当然不!”李伟断然否认,“当皇帝有什么好的?整天起早贪黑累得跟狗似的,还得跟防贼似的防着别人夺位,图个啥呀?白给我都不当!”

安庆狐疑的看了看他,见他一脸真诚不似作伪,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不过随即反应过来,又有些嗔怒的道:“不许这么说父皇!”

“好好好。”

李伟一边答应着,一边暗自撇了下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