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419章 此子绝不可留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419章 此子绝不可留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419章 此子绝不可留

神策门,李伟带着陈肃是等人紧急赶了回来,与吕唐汇合。

吕唐见到他,立刻快步从城门上下来,拱手一礼:“公爷!”

李伟摆了摆手,边沿着登城梯往上走边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现在外面已经被朝廷的兵马重重包围了,不过他们暂时还未发起进攻,估计是在等定淮门那边的战事结束了再和城上的亲军一起行动。”吕唐脸色凝重的跟随在他身边,沉声答道。

李伟闻言,不禁眉头深皱。

几人一起登上城门,来到外沿,李伟举目向外望去,只见现在城外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兵马,粗略估计不会少于五万人。

不过好在这些兵马都是普通的卫所军,并没有亲军和他这样先进的火器,对他的威胁也不大。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五万大军,不可小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放弃神策门突围出去,这些普通的卫所兵肯定拦不住他,但怕就怕亲军在他被这些人拖住的时候也从后面追杀出来,到时他可就陷入前后夹击的险境了,并且城墙的优势也没了。

另外一条路,就是不出去,借着城墙的优势防守,应该能挡住亲军和这些卫所兵马的围攻,不过这样的话,他就很有可能会被困在这里,除非他能短时间内扭转战局,击败亲军,否则恐怕就会被困在城中,今后朝廷前来勤王的兵马会越来越多,这么下去他也是必败无疑。

“定淮门那边怎么样了?”李伟问道。

“刚传来的消息,定淮门已经被郭英带兵夺回了,费聚被迫逃回了城内。”吕唐道。

李伟闻言,心中顿时一沉,没想到亲军这么快就把定淮门给夺回去了,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

若是费聚那边能多撑一段时间,他或许还能冒险出城突围,但如今,郭英已经腾出手来了,他现在出城,必然会遭到前后夹击!

“那就只能坚守了。”李伟叹道。

吕唐和陈肃等人也是点头赞同,现在的局势,弃城必败,坚守或许还有转机。

下定了决心,李伟也不再耽搁,吩咐他们赶紧组织防守,吕唐和陈肃拱手领命,分别退下去准备应战。

郭英在稍作休整后就带着兵马沿城墙直接赶到了神策门这里,与此同时,毛骧也击退了陆仲亨的援军,带着剩下的亲军与他汇合。

近十万亲军一起涌向神策门,从城墙两端向李伟等人逼近,吕唐和陈肃分列两侧,各自带领将士严阵以待。

而外面的卫所军却并没有同时发起攻城,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防止李伟带人突围,若是攻城的话,没有火器相助他们定然损失惨重,说不定反而会让李伟找到突围的机会。

两丈多宽的城墙上,双方的士兵同样装备着燧发枪,同样的排射阵型缓缓靠近。

“砰!”

“砰砰砰……”

随着进入射程,密集的枪声立刻响起,两军都是初次与同样装备火器的对手交战,经验欠缺,上来就是相互对射,几乎没有丝毫防御,瞬间就出现了大量伤亡。

李伟见此心里猛的一沉,他的兵力远不如亲军,若是这么拼下去败的肯定是他。

相反的郭英却是露出笑容,他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立刻下令不顾伤亡的向前推进。

“大意了!快去弄些沙袋来!”看着手下的将士接连丧命,李伟赶紧大声叫道!

由于时间紧急,再加上他也是第一次面对同样使用火器的敌人,一时之间也没准备这些后世常用的防御手段。不过好在沙袋这种东西并不难弄,直接找些麻袋就地取材就行。

他身边的亲兵虽然不明白他要这些沙袋干什么,但还是毫不犹豫的拱手领命,带了些人急忙下去弄了。

神策门位置偏僻,城下沙石到处都是,很快亲兵便带人装了十几个沙袋扛上了城墙。

李伟立刻指挥他们将这些沙袋送到前面堆成一道屏障,然后让前方列阵的将士都退回了沙袋后面。

正与吕唐对阵的郭英,见到他弄的这些沙袋,不禁愣了一下,但随即就惊讶了发现,他们的火枪子弹打在这些沙袋上,竟然不能穿透,除了溅起一阵尘土之外,对后面的敌人造不成任何伤害。

李伟让将士退回沙袋后面,依旧列阵排射,有了沙袋的保护,他们只需要露出脑袋射击便可,伤亡瞬间大减,而对面的亲军,站在那毫无遮挡与活靶子无异,伤亡依旧惨重。

郭英见此,赶紧有样学样,也命人去弄沙袋。

李伟也没就此停止,赶紧又让亲兵给陈肃那边也送了些沙袋过去。

两方行动都很迅速,很快就从不要命的相互对射变成了阵地战。

只是这样一来大家都躲在沙袋后,谁先冒头冲锋肯定会遭到沉重打击,李伟是防守方,自然是无所谓,但郭英和毛骧的进攻却严重受阻。

郭英皱眉片刻,不得不尝试着让人越过沙袋冲出去作战,但很快便被李伟这边的将士击毙,损失惨重。

一时之间,战局暂时陷入僵持,随着夜幕的降临,两方暂时休战。

在停战后,李伟连夜让人构筑防御工事,除了城墙上接连摆了好几道沙袋墙之外,城门前也堆了一堆,用来防备亲军从内城攻打。

毛骧和郭英齐聚一处,相互通报了下自己这边的战况。

他们两边遇到的情况基本一致,毛骧也是弄了一堆沙袋与陈肃僵持不下,根本发挥不出兵力优势。

“这个李伟,怎么这么多花样呢!”毛骧头痛道。

郭英沉默了片刻,叹道:“毕竟火器都是他造出来的,最早使用火器的兵马也是他训练的,战术运用自然比咱们要纯熟得多。”

毛骧眉头紧锁,也不得不点头赞同。

李伟虽然比他们这些征战沙场的老将年轻得多,但论作战指挥尤其是火器作战,却要比他们强得多,不然朱元璋也不能给他封公,毕竟爵位还是要看功勋战绩的,若没有足够的战绩支撑,朱元璋也不能不管不顾的硬给他封。

“不过也没关系,朝廷各地的兵马都在陆续赶来,这样耗下去也是对咱们更有利!”郭英笑道,毛骧闻言也跟着点头赞同。

夜色下,平静的运河河面如同一条平整的玻璃镜,倒映着夜空中的月亮,又似一条通天大道,平整无比。

突然,河面上荡起道道涟漪,一艘艘战船陆续划过,打破了这平静的河面,绵延无尽的战船仿佛一条黑色的巨龙,沿着这平静的河面向前迅速疾行。

在其中一艘较大的战战船上,朱棣和朱棡,以及两人的许多部属都齐聚于此,围着一张地图指指点点。

“再往前就到扬州了,据京中传来的消息,现在扬州已经落入了李伟的控制之下,咱们走水路,必须要先取此城!”

朱棡手下的一个年轻将领说道。

话音落下,朱棣和朱棡都是看着地图沉默不语,其他人都将目光落在这两位王爷的身上,等着他们先表态。

经过北伐一战,现在他们已经成了这支大军真正的掌控者,至于其他勋贵,除了傅友德之外,其余的皆被朱元璋以蓝玉同党的罪名下旨赐死!

片刻后,朱棡看向傅友德问道:“颍国公,你觉得呢?”

傅友德面无表情,拱了下手淡淡道:“全凭两位殿下做主。”

他虽然跟蓝玉李善长之流不是一路人,但这次北伐大捷后朱元璋不顾诸将的功勋,突然开始大清洗,还是让他觉得很心寒。

虽然这次清洗没把他这个国公一块洗了,但今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天子的屠刀就会落到他这个国公身上。

见他这样,朱棡脸色有些不悦,不过傅友德在军中的威望不容小觑,他也不能怠慢,于是便就此揭过,转头看向朱棣道:“四弟,你看呢?”

朱棣想了想说道:“如今李伟的兵马都带去了京师,扬州守卫空虚,咱们直接沿运河而下,夺取了扬州后,由河入江,直达应天便是。”

朱棡眼神注视着他,眼睛微眯,断然否决道:“本王觉得不然!这条行军中线谁都知道这是最佳的,敌人定会在途中设伏!以我之见,咱们还是兵分两路,一路走水路,一路改走陆路。”

朱棣闻言,心中不禁一喜,不动声色的问道:“三哥打算绕行?”

朱棡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不是,是你要绕行!”

朱棣脸色一滞,怒道:“为什么是我?”

“呵呵,别人本王不放心啊,四弟你就辛苦一下吧。”

朱棡轻笑道。

“我不同意!”

朱棣断然拒绝。

现在京师情况复杂,太子暴毙,外城被破,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

现在他们二人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此时谁先入京,谁就有可能掌控京师,成为新储君,甚至万一父皇有个不测,先入京者就可以直接继位称帝,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同意绕行陆路。

此时他们所处的位置是高邮到扬州的河段,从此走水路到应天一天就够了,但若走陆路,再急行军也得三四天。

当然,前面还有个扬州挡着,不能无视,但如他所说的那样,李伟把兵都带走了,扬州守备空虚,很容易就能拿下,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走水路依旧是最佳选择。

朱棡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让朱棣走陆路就是要抢先一步到达京师。

“怎么,四弟连我这兄长的话都不听了?”朱棡端起兄长的架子,看着他道。

朱棣嘴角微动,脸色无比难看。

长兄如父,虽然朱棡远比不上朱标在他们这些皇子中的威望,但毕竟也是兄长,凭着这个,在军中总能压他一头,这让他很是不忿!

“王爷,我觉得晋王殿下所言也不无道理,咱们改行陆路也未尝不可。”

角落里一直闭目不语的姚广孝突然睁开眼轻声说道。

这次朱棣入京勤王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早就想着撺掇朱棣夺位,自然不想错过这个天赐良机,因此便主动请命随军而来。

朱棣疑惑不解的看向他,不懂他为何会赞同朱棡的这个提议,这安排分明对他们极为不利!

姚广孝没有多言,只是回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朱棣见此,一时有些迟疑不决。

姚广孝他还是很信任的,这个和尚可不是只会念经拜佛,儒释道三家的经典就没有他不懂的,除此之外,他对权谋之术也有独到之见。

“好吧,就听三哥的。”

最终朱棣还是答应了下来,不过脸上的表情仍旧是极不情愿。

朱棡见他答应下来,也是暗自松了口气,笑道:“这才对嘛,你放心,陆路难行,即便你晚点到京也无妨,我会禀明父皇说明情况的,你下船后慢走就行,不用着急。”

朱棣嘴角抽动,心里暗骂不已。

让我慢慢走,好给你充足的时间继位吗?

“好了,等天一亮咱们就分兵吧,就按北伐时父皇的安排来……”

朱棡不顾他埋怨的眼神,直接开始布置了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好分的,他们各自都有亲信掌兵,各领各的就是。

等朱棡安排完了之后,众人便纷纷告退。

朱棣回到自己的船上,专门把姚广孝叫了进来,急切的问道:

“陆路难行,大师为何要我同意改走陆路呢?这样咱们至少会比他们晚两天才能到达京师啊!”

姚广孝微微一笑,抬手按了按:“王爷稍安勿躁。”

朱棣蹙眉,深吸口气压下心里的急躁,道:“大师请说。”

姚广孝轻轻点头,道:“王爷觉得李伟此人如何?”

“天纵奇才,千年难得一遇!”朱棣毫不犹豫的道。

姚广孝听到他这番评价,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李伟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明天下,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当得起朱棣的这番评价。

“所以,殿下觉得扬州会轻易被攻破吗?”姚广孝笑问道。

朱棣愣了下,皱眉道:“可是他已经把兵马全都带去京师了,扬州留守的并不多,这点不会有错的!”

姚广孝轻轻摇了摇头:“这确实不错,但战事并非全由兵马数量决定,殿下可还记得洪都之战?”

朱棣心中一动,目露精光:“你是说扬州会像洪都那样拖住大军数月?”

姚广孝轻轻颔首:“李伟在扬州提倡民重君轻、官民平等的思想,看守他的守卫都叛变支持他了,扬州百姓也定然如此,军民一心,此城难破啊!”

说完,姚广孝心中也不禁感叹不已。

他不知道李伟这些说法是不是出自真心,但即便是假的也足以收买人心。

古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再给他些时间,恐怕这大明天下真要改姓了。

朱棣却没想这么多,在明白朱棡会被拦在扬州后,他顿时大喜:“太好了!如此我们改行陆路反而能先他一路抵京!”

说着,他将目光看向姚广孝,由衷的拱手谢道:“多谢大师提点!”

姚广孝赶忙抬手将他托起,道:“贫僧既入王爷门下,这些自然都是应当的。”

朱棣收手而立,笑容满面。

他真的很庆幸能得到姚广孝这个谋士,只是可惜没能把李伟这个奇才也收入麾下,若是能二者兼得,这天下他就再也无所畏惧了!

姚广孝迟疑了片刻,又开口道:“殿下,贫僧有一言,希望殿下能听用。”

“大师请讲!”朱棣笑道。

“此次入京,勿必要斩杀李伟,此子绝不可留!”姚广孝寒声道。

朱棣满脸惊愕:“为什么?本王还想将他擒获后收入摩下呢!”

姚广孝摇头:“不可,此人所言所行,对皇权毫不敬畏,尤其是这次他在扬州散播的这些说法,恐怕会动摇皇权根基,若殿下想坐稳那个位置,就万不可留下此人。”

朱棣张了张嘴,心下无比纠结。

他能给李伟这么高的评价,自然是舍不得将这个奇才杀掉的,不过姚广孝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他在京时就偶有听闻,这个不知来路的奇才,经常连陛下都敢骂,反而是对普通的匠人和家中的奴仆非常和善,这明显是与礼教不符的,而且他在扬州的言论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等到了京师再说吧。”

朱棣犹豫了许久,终究是没能下定决心,姚广孝见此也没有再劝。

次日,大军行至离扬州不远的邵伯镇,朱棣带着十余万兵马停船靠岸,将辎重搬下来后改行陆路,绕过扬州直接向应天而去,而朱棡则带着剩下的兵马继续乘船前行。

朱棣当然不可能听他的慢慢走,在下了船后就催促着大军以最快的速度休整完毕,开始了急行军。

京城,在李伟和吕唐陈肃等人坚守神策门的时候,蓝玉陆仲亨等人却在竭尽全力的攻打皇城。

本来定淮门被破造成了一阵骚动,但蓝玉、陆仲亨都是开国老将,在军中威望很大,加上唐胜宗、费聚等多达七八位侯爵的安抚,才总算稳住了军心。

他们现在退路彻底断了,惟有攻破皇城才是唯一的生机,是真正的破釜沉舟,因此攻势更胜之前,凶猛无匹!(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