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73章 被国公折服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73章 被国公折服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373章 被国公折服

“是这样吗?”高安将信将疑。

刘观也没打哑谜,直接道:“当然啦,我已经问过了,咱们北方的士子基本全都落榜了,一个登第的都没有!”

高安顿时震惊:“为什么会这样?”

“哼,为什么?那肯定是这些教官舞弊呗,你想想,朝中这些官员可都是江浙等地的人,他们当然会偏向南方这些士子了!”

刘观冷哼道。

高安听完顿时忿怒不已。

父母亲族为了供他进京赶考,几乎把家底都掏出来了,若是他本事不济也就罢了,但现在听说自己落榜竟然是因为这些南方的官员舞弊偏私,他怎能不怒!

“岂有此理!他们竟敢这么干,我要去向陛下告御状!”高安气愤的嘶吼道。

刘观闻言,却是并没有他这么激动,而是出声劝道:“高兄稍安勿躁,科举舞弊事关重大,那些教官都是身居高位大权在握的人,仅凭我二人恐怕去了也没用,依我之见,咱们还需奔走告知其他北方士子,大家一起上告定会引起陛下重视!”

高安情绪激动,粗重的喘息着,听到他的话才稍作冷静,想了想觉得确实如此。

“好,那我便与刘兄一起分头去告知咱们北方士子!”

“嗯!”

刘观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即高安便一把将行李扔在一边,与刘观一起走出门去,分头去找左右毗邻而居的北方士子。

除了刘观和高安,其他听说了这事的北方士子也是惊怒交加,纷纷加入宣传的行列,这件事迅速传开,闹得沸沸扬扬,许多原本准备回乡的北方士子都留了下来,越聚越多,商量着如何去告御状。

而这件事的幕后推手,则已经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这次参加科举的人数近千人,北方来的虽然少,但也有三四百人,这些士子聚在一起吵吵嚷嚷的便向皇宫涌去。

这些人声势浩大,顿时引起了百姓和在京各衙门的关注,其中当然也少不了锦衣卫。

不过发现这情况的锦衣卫也没有立刻出面阻止,这些人虽然都落榜了,但也是举子身份,跟普通百姓不一样,他们也不能随便抓捕,只能一边上报,一边紧盯着,以免他们闹出乱子来。

众士子来到皇宫外午门前,城上驻守的禁军也不禁一惊,连忙提高了警惕。

“你们要干什么?”

驻守城门的亲军佥事连忙上前拦住这些士子,高声喝问道。

这些士子虽然很气愤,但也不敢跟禁军动手,见禁军拦路便纷纷停了下来,吵吵嚷嚷的喊道:

“我们要见陛下,我们要告御状!”

“对,考官舞弊偏私南方士子,以致我北方竟无一人登第,难道我大明也要像蒙元一样分南人北人吗?!”

“就是!请陛下详查舞弊,还我北方士子一个公道!”

“还我公道!”

众士子越说越激动,片刻之间便形成群情激奋之势。

如此大事,这个佥事也不敢阻拦不报,赶紧喊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去通禀陛下!”

众士子听闻此言,这才安静了下来,催促这个佥事赶紧去禀报。

佥事也不敢怠慢,跟同伴交待了一下便匆匆进宫。

武英殿里,朱元璋正在处理政务,门外守着的小太监突然走了进来,恭声道:“陛下,值守宫门的张佥事有事请见。”

朱元璋微微皱眉,停下手下的事务,轻声道:“让他进来吧。”

“是!”

小太监倒退着出了大殿,随后那个张佥事就走了进来,匆匆下拜:“参见陛下!”

“免礼,什么事?”

朱元璋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

“回陛下,宫门外有一群士子,自称是北方人,他们说此次科举有舞弊,考官偏私南方士子,所录皆是南方人,而他们北方士子则无一人登第,其中还有人说……”

张佥事说到最后犹豫了一下。

“说什么?”朱元璋急切的追问。

“说陛下要效仿前元,将汉人分南北,南贵而北贱!”

“混账!”

朱元璋暴怒!

前元将民分四等,蒙人最贵,南人最贱,他在光复华夏后就竭力恢复汉制,自然不可能像蒙元这样,然而现在因为一次科举舞弊,竟让北方士子有了这种想法,那还得了!

若是这件事处置不好,失了北方民心,北元甚至有可以借此死灰复燃,再次夺回北方的广袤土地。

毕竟谁也不想当下等人,前元时北方人的地位可是比南人高的。

朱元璋脸色阴沉无比,直接下令道:

“去,传咱的旨意,立刻将赵瑁、宋讷等考官全部下狱,命刑部严审!”

现在不是考虑这件事是真是假的时候,而是得先拿出态度来,让这些士子都相信朝廷绝无把人分南北的意思!

“是!”

张佥事恭声称是,匆忙转身离去。

朱元璋目光凌厉的望着外面,心思急转。

这件事必须尽快处置,千万不能拖延,否则消息传播开了,即便最后朝廷把事情解决了,也会让北人心生忧虑,从而给北元可乘之机!

“来人,传咱的旨意,立刻将此次科举的所有答卷呈进宫里来,任何人不得擅动!”

朱元璋高声向门外喊道。

门外的小太监赶忙恭声称是,匆匆离去。

两道圣旨下去,锦衣卫迅速动了起来,先是分兵去捕拿赵瑁和宋讷等人,又紧急将存在礼部的所有答卷封存,送进宫去。

正在礼部办公的赵瑁,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便被锦衣卫锁拿带出了礼部衙门,包括其他几个参与科举事的礼部官员,都一起被带走。国子监的宋讷和杜敩也是如此。

朱元璋的处置的非常果断,连问都没问清楚,就直接先将所有考官给下狱了,从掌卷、受卷、弥封,到读卷,所有参与的考官一个都没放过。

这些人中,有贵为一部尚书的赵瑁,有国子监的祭酒、司业,也有翰林院的修撰、检讨等,不论是国之重臣,还是翰林清流,都无列外。

“抓得好!”

“陛下英明!”

“就该严惩这些舞弊考官!”

宫门外的那些士子见到陛下如此深明大意,顿时觉得大快人心,纷纷叫好,在一片兴奋的叫好声中,怨气总算消减了许多。

处置完了这些事情,朱元璋才又派太监出来向众人说明,保证一定会为他们主持公道,众士子这才消停下来,结队离去。

士子们散去,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但朝中的群臣在得到消息后却是震惊无比!

堂堂一部尚书,加上诸多声望极高的官员,就这么突兀的被一起押进了大狱,他们怎能不心惊。

在得知消息后,群臣也急忙四处打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得知是因为科举北方无一人登第,状告考官才会导致这些朝廷重臣被抓,纷纷惊诧莫名。

掌行司,李伟坐在主位,王杰和沈玠陪坐在旁边,另外还有工部的姜守清和蒋荃以及鲁修郑志华等几人。

人数虽然也不少,但相对于前段时间的高朋满座却是冷清许多。

李伟扫视了一下众人,向王杰问道:“都通知到了吗?”

“公爷,该通知的都通知了,只是,有些人可能是公务繁忙抽不开身吧。”

王杰说完,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

李伟轻轻点了点头,王杰不说他也明白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公务繁忙,而是跟他这个主张士绅一体纳粮的奸佞划清界线了。

“吴沉也没来?”

“这……应该快来了吧。”王杰犹豫着道。

人群中的郑志华见到这番场景,心里不禁有些自责,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也明白自己当初冒然说出的那些话对老师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李伟暗中叹息一声,心里有些失望。

“不来就不来吧,这次我叫你们来是有些事嘱咐你们……”

李伟开口说道,但话刚出口,他就看到了出现在门外的吴沉和吴伯宗几人,连韩宜可和道同也跟了过来。

“见过邗国公。”

“公爷!”

几人分别见礼。

李伟有些诧异,吴沉过来也就罢了,吴伯宗和韩宜可几人可是从来不参与他这些争斗之事的,难道现在转性了,准备投身到李党的建党大业中来?

“你们几个怎么过来了?”李伟问道。

吴伯宗轻笑道:“听闻国公相召,我等便过来凑个热闹,国公不会不欢迎吧?”

韩宜可也轻轻点头,道同也是如此。

“欢迎,当然欢迎了,请坐吧。”李伟微微一笑,抬手指了下下首的位置。

在李伟心中,吴伯宗了和韩宜可这些人的地位比王杰等人还要高些,毕竟王杰虽然表现的很忠心,但其能力和品行,都要比吴伯宗二人差许多,只是王杰这种人用起来更顺手。

众人位次稍作调整,吴伯宗等人落座,李伟继续道:“这次科举舞弊之事大家想必已经听说了吧?”

“是,听说了。”

“陛下处置果断,只是现在事情还没查清楚,不知会是个什么结果。”

吴沉和王杰相继出言回应道。

吴伯宗和韩宜可向人也纷纷点头。

李伟继续问道:“那你们觉得舞弊是真是假?”

众人闻言纷纷沉默。

科举舞弊事关重大,他们也不敢轻易下定论。

吴伯宗皱眉片刻,出言道:“我觉得应该不会,宋学士德高望重,断不会有此举,而且当今陛下的脾气群臣都清楚,其他考官应该也没这个胆子。”

韩宜可轻轻点头:“此次会试结果应该没有问题。”

李伟闻言轻轻一笑,道:“没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你们难道没听说这些北方士子在宫门外喊了些什么?”

韩宜可闻言顿时皱眉,那么多士子在宫外外吵闹,那些民分南北的话自然也传出了来,他当然也听说了。

“这只是那些士子的埋怨罢了,陛下断无将百姓分南北的意思。”韩宜可断然道。

然而李伟却是摇了摇头,道:“陛下当然没有这意思,但问题是,北方的诸多士子信吗,等他们回到北方,跟百姓们一说,百姓们又会不会信?”

李伟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变了脸色。

是啊,百姓们信不信才是最重要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能失!

相对于这点,什么真相对错都得往后放放。

“这……那依照国公的意思,此次主持科举的这些官员都在劫难逃了?”

吴沉声音微颤的问道,心里既有惊惧,又有些隐隐的窃喜。

他原本就是礼部的侍郎,若是依旧李伟话里的意思,礼部现在的尚书、侍郎恐怕都得遭殃,到时候礼部缺人,他岂不是有机会复职了?

李伟瞥了他一眼,轻易便明白了他的想法。

不过他这次的安排确实有要扶吴沉上位的意思,这次若是吴沉不来,他也会选别人。

“不错,这些人即便不被杀,也会被贬谪。”李伟轻声道。

“那我?”吴沉急切的指着自己试探道。

李伟笑了笑,没有多说,只是轻轻颔首。

吴沉顿时大喜,连忙起身下拜:“多谢国公!”

“谢我什么?”李伟一脸诧异。

吴沉微愣,立刻反应过来,赶忙掩饰的笑了笑:“没什么,是下官……下官被国公的威德折服,不自觉的就有了这般举动。”

李伟不置可否,淡淡的道:“快起来吧。”

“是是!”吴沉从地上爬起来,重新坐回座位上,心里窃喜,同时暗自庆幸自己幸好过来了!

其实在知道李伟的学生郑志华提出了什么摊丁入亩的谏言后,他和王杰都犹豫过要不要跟李伟划清界线,王杰因为跟李伟牵扯太深,几乎没有撇清关系的可能,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但他都已经被免职了,若要转投他人还是可以的。所以这次得到通知后,他迟疑了许久,最后找到吴伯宗,想听听他的意见。

然而吴伯宗在得知摊丁入亩的事情后,非但没有像其他官吏那样痛骂李伟,反正是大加赞赏,并且还主动跟他一起过来,他这才没错失掉这次机会。

另外韩宜可和道同也是如此,都察院里除了他们也有别的御史官员曾投靠了李伟,他们也从这些人口中得知了李伟相召的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