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57章 邗国公所言极是

第357章 邗国公所言极是

朝堂上,朱元璋升御座,君臣高贺,礼毕之后开始议事。

今天除了正常的政务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征倭之事的善后,要不是因为此事,李伟今天也不会来。

“陛下,倭国王族已经由礼部安置妥当,只是其持明院统与大觉寺统相争,册封之事还需陛下定夺。”

吴沉出班奏道。

朱元璋轻轻颔首,环视群臣问道:“诸卿有何建议?”

众人闻言,纷纷沉默,王杰何礼等人皆是将目光投向李伟。

李伟对此早有打算,当下也不客气,直接出班道:“陛下,臣以为,倭国这两方都是其王族,立谁都无所谓,不过臣听闻倭国有个传统,其王均是年幼继位,到成年就会退位给子孙,臣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尊重一下他们的这个传统为好。”

李伟的话说完,群臣皆是一愣。

年幼继位年长就退,这不是纯纯的当傀儡吗?

“邗国公所言极是,陛下,即便倭人有些传统,那咱们作为宗主国,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如就择其幼子立为倭王吧。”

吴沉恭声说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王杰等人也跟着附和。

众人对此皆是心照不宣,一副充分尊重藩国传统的样子。

朱元璋扫了眼李善长等人,见他们沉默不言,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尽快挑一个聪慧的尽快拟旨册封吧。”

“是。”

吴沉恭声称是。

朱元璋接着又淡淡道:“等册封完了就把他们送回去吧。”

倭国王族呆在大明时间长了难免惹人非意,好像大明幽禁他们似的,这是朱元璋不想看到了。

吴沉刚要答应,李伟却又插话道:“陛下,臣听闻倭国数百年来都由奸臣把持军政,倭王毫无根基势力,如果就此放回,难免又要沦为傀儡,以臣之见,大明好人做到底,不如让倭王支付军费,大明派兵镇守,以免倭国乱臣再挟持其主犯上作乱。”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何礼杨靖等人立刻跟着附和。

朱元璋微微皱眉,顿了一下又问道:“那倭患之事应当如何解决?”

李伟直接道:“陛下,当下大明有了蒸汽机,纸张、布匹等物品产量大幅提升,还有瓷器等等许多东西卖到倭国皆有巨利,臣建议与倭国通商贸易,同时向倭国推广宝钞,收购银矿,也可招募一些倭人为我所有,免得他们四处乱跑为祸四方……”

李伟把自己的打算一一道出,只不过把奴隶贸易稍微美化了一下,但是意思还是一样的意思。

“邗国公所言极是!”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众臣纷纷称赞。

朱元璋目光微眯,凝视着李伟看了看,又扫了眼沉默不语的李善长和蓝玉那些勋贵。

蓝玉、曹兴等人是真没什么想法,而且刚被李伟给了个下马威,不想再因失言被他抓住把柄羞辱。

而李善长和其他有些人,则是有意为之。

朱元璋嘴角抽动,脸色非常难看。

虽然李伟这些建言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这朝堂上只有他一家之言,这也是他不想看到的。

朱元璋深了口气,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

一声早朝下来,不论任何事,李伟只要说话,几乎都是一片附和,没有一个出言反对的。

一时间,他这个新晋的邗国公风光无限,成了朝堂上最靓的仔。

然而,与之相对的,朱元璋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

下朝后,李伟就去了军器局,看了看他那些学生这段时间的实习成果,同时也是希望他们能做出些有用的东西来,使工业水平更进一步。

这些学生里,大多都被他安排在了基础材料的研究上,像是各种钢材、合金,还有一些化学品。

尤其是最重要的三酸,这是制造新型炸药的基础,尤其是最重要的起爆药。

一但有了触发起爆的引信,火器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彻底取代冷兵器。

除了这些,还有电动机,这也是提升工业水平的重要基础,由发动机带动的机床,稳定高效,且容易控制,想制造那些精密的标准件,电动机床必不可少。

有了这些学生,给他省了不少事,许多东西他只要把理论讲清楚了就能让这些学生挨个去试去研究了,再也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在李伟把心放回军器局的时候,朝堂上也慢慢发生着变化。

首先就是同为国公的汤和突然上书请辞。

朱元璋也很明白他的心思,在犹豫了几日后,便恩准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汤和的请辞似乎点燃了导火索,随后以李善长为首的许多年长的勋贵纷纷请辞归养。

乾清宫,朱元璋看着这些请辞奏书,脸色阴晴不定。

“哼,你们以为离了你们咱就没办法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阴沉的低声道。

现在李伟崛起,正是需要这些勋贵与他两相制衡的时候,然而就在这关键时期,这些勋贵却纷纷要回家养老,这明显是有意为之。

现在李伟虽然交还了将军印信,但是他经此一战在这些水师将士心中留下的威望却不会消失,再加上石竣之流的亲信将领,即便没有印信,李伟也能对这些军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编造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即便没有印信也能一呼百应。

现在的李伟跟徐达汤和他们这些老牌勋贵一样,他们在军中的威望,有时甚至比印信更管用,这正是朱元璋忌惮这些勋贵的原因。

“也好,既然你们想回家养老,咱就恩准了你们!”

朱元璋冷声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已经做好了以蓝玉这些年轻将领替代这些老将的准备,现在提前一些,也无不可!

翌日,朱元璋就直接下诏,赐年老的诸将田亩、宝钞、文绮等等,令其衣锦还乡。除了这些财宝之外,他还特地给这些公侯每人安排了一个百户,给其看家护院。

汤和是真的如愿以偿,而李善长等人不管真假,圣旨以下,也只能跟着纷纷归乡。一时间朝中公侯少了大半,留下的都是蓝玉张温这些年轻的新晋勋贵。

当然,还有个最年轻的邗国公李伟!(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