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55章 是该让他回京了

第355章 是该让他回京了

京师,兵部尚书何礼满脸喜色,拿着刚收到的捷报匆匆的进了宫。

武英殿里,何礼双手将捷报呈上,高声贺道:“恭喜陛下!征倭大军报捷,江都侯的率领大军接连攻破了倭国京都和吉野的行宫,将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的倭王尽皆俘虏!”

朱元璋猛然起身:“那小子真的做到了?”

“是的陛下!”何礼恭敬应道。

得到确定,朱元璋不禁目露精光,虽然早有预料,但此时听到李伟真就做到了,还是令他异常惊讶。

当下他也不再迟疑,匆匆上前将何礼手中的捷报接过,仔细看了起来。

“陛下,我军辎重送达后江都侯立刻就进兵倭国京都,在控制城池后,江都侯又使用了一种新的武器,以烈火焚城,城中躲藏的倭人要么被烧死,要么在被驱赶出房屋后被明军以火枪打死,仅少数逃进了山林,战后,江都侯在废墟中找到了倭王……”

朱元璋一边看何礼一边说,将李伟的丰功伟绩详细的讲了一遍。

在听到李伟焚城的时候朱元璋不禁又是一惊,这要是不小心把倭王给烧死了,那也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幸好,这个持明院统的倭王钻进地下躲逃过了一劫。

何礼简单的诉说完后,朱元璋又将战报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以这上面李伟所言的情况,现在明军已经控制住了倭国所有王族,并且找了个剿灭叛逆的名头,既控制住了倭国,又占据了大义名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脸上也不禁露出喜色:“好啊!这小子干得不错,没给咱丢脸!”

何礼立刻跟着奉承道:“多亏陛下慧眼,当初就看中了江都侯,如今事实果如陛下当初所言,江都侯真乃千年难遇的奇才,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智勇双全……”

何礼顺着朱元璋的话就一阵猛夸,李伟好歹是驸马,不管他自己怎么想,反正在别人眼里他都是皇族宗亲的一份子,如今立了这么大的功,自然是给朱元璋长脸。

朱元璋面带笑容,听着他的夸赞也是笑声不断,过了许久才摆了摆手:“好了好了,这臭小子也没你说的这么好。”

何礼笑了笑,识趣的适可而止。

朱元璋顿了下一,才出声询道:“对于倭王的处置,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何礼闻言,立刻答道:“回陛下,倭国虽有过,但若诛其王另立他人,恐怕会让其他藩国惊惧,臣以为还是以依江都侯所言之二,将倭王押解回京,令其认罪悔过,同时陛下也可顺势择其一正式册封,确定宗藩关系。”

对这事他早有准备,李伟在捷报中虽然写了两个建议,但是第一个建议肯定是不行的,他虽然惧怕锦衣卫,屈服成了李党,但这种大事也不能胡言。

朱元璋听到他这个回答,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兵部尚书好歹是朝中重臣,何礼若是敢毫无原则的奉承李伟,选择了第一个建议,那他肯定会把这个尚书给撤了,甚至直接下狱拿办!

“好,那就依此行事吧,回头你们兵部拟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是!”

何礼还不知道自己差点丢了乌纱帽,恭声的应了下来。

随后朱元璋便挥手让他下去了。

等他走后,朱元璋又仔细看了看战报,心中不禁感慨良多。

经过他这几年的精心调教,这个从未来掉到他面前的年轻人终于成长为了能独当一面的朝廷重臣,以他此次的战绩,加上过去的那些功劳,比起徐达李善长这些开国功臣,也差不到哪去。

这次等他回来,恐怕得给他晋封国公了,如果不封,从军的诸多将士恐怕都不会同意。

思及此处,朱元璋不禁再次皱眉,还是那句话,李伟太年轻了,等他熬死了这些开国老臣,就没人能制约了,必须得给他再安排些对手才行!

稍加思索,他就想到了最合适的人选。

“是该让他回京了……”

朱元璋轻声自语。

……

何礼出了皇宫,正要回兵部衙门,脚步一顿又拐了个弯,去了不远的掌行司。

上次李伟上书要直取京都用的是密奏,所知的人很少,但现在大局已定,已经不需要再保密了,如此大喜事,他当然要赶紧知会诸位“同党”。

掌行司里,王杰得知征倭大捷,也是惊喜不已。

虽然此次李伟立的是军功,跟他们关系不大,但李伟权位提升了,以后他们也肯定有机会跟着沾光。

王杰得知后立刻又告知了其他人,杨靖、吴沉等人很快得到消息,众人齐聚一堂,称赞连连。

“侯爷真是文武兼备,不仅在文治上屡有奇策,而且武功上也所向披靡,等侯爷回来定会更进一步!”

“那是自然,灭国之功怎么能不赏,我看至少得封个国公了!”

“肯定的……”

“侯爷真是天纵之才啊,区区几年间,就要位极人臣了!”

“是啊……”

众人连称赞带感慨,已经为李伟预定了公爵的位子。

除了他们几人之外,茹太素和吴伯宗几人也都得到了消息。

虽然他们为人比较正直,不想结党,但听闻这个消息,也不得不感叹连连,对王杰等人所言的封公之事也很是赞同。

身在锦衣卫消息灵通的陈肃更是比他们更早一步得知了消息,相对于这些人,他更是欣喜若狂!

若说朝中真有李党,那他们这些工匠出身的才是真真正正对李伟忠心耿耿的李党!

李伟能位极人臣,他们这些人才是最高兴的!

可以说李伟不仅是他们的恩人,也是他们的依靠,没有李伟,他们这些匠人还在天天挨打挨骂,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更不要提当官了。

而现在,军器局里的匠人虽然还是在做着最底层的劳动,但是工钱丰厚足够他们衣食无忧了。

而且每当李伟需要用人,也是优先想到了他们这些匠人出身的,还有他们的子孙,明黄学院的教学不但免费,还管一顿午餐,虽然现在只收了百来人,但今后肯定是要扩召的,他们这些匠人的子孙都有机会进去读书学本事,有李伟在,将来这些明黄学院出身的学生肯定会受到重用的!

“位极人臣,位极人臣啊!”

陈肃一边低声呢喃,一边激动的在屋里来回踱步。

“不,这还不是极限!”

片刻后,他又突然顿住,眼神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李伟攻破倭国京都的消息在众人的有意散播下,迅速在群臣中传开,听闻消息的人无不震惊。

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江都侯,居然第一次正式主掌一军,就直接立了个灭国之功!

这种大功可非同一般。

倭国虽小,但也要看跟谁比,而且其远居海外,连以前强大的蒙元连同高丽联合都没能把人怎么样,而现在李伟能一战灭国,其功勋乎直追第一功臣徐达了。

虽然他带兵时间较短,论累积的战功肯定远不及这些老牌的勋贵,但论最大的功勋,绝对是能排到最前面去的。

朝中群臣议论纷纷,言语之间已经把他与几位国公并列,李党众人无不笑容满面,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其他不属李党的,提到此事也是对他赞不绝口,态度恭敬有加。

相对于他们,有些人就开心不起来了。

黄彬、费聚等等勋贵听到这个消息,首先就是不信!

但是很快朱元璋就将大军捷报公开了,他们再没理由怀疑。

顿时众武贵都是震惊莫名!

他们都是久经战阵的武将,自然明白如此大功有多么难得,更清楚远征敌国要做到这种地步有多难。

虽然他们跟李伟不对付,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李伟这一战的功绩。

消息确认后,从前看不起李伟的这些勋贵们也纷纷沉默了,甚至对文臣将他与几位国公并列的态度,也说不出一句反对的话来。

与李伟恩怨较深的孙恪几人,更是心情沉重,一副即将赶赴刑场的脸色。

深居简出的李善长,听说了这个消息,更是闭门不出,与王行秘密的商议起对策来。

从前他没把这个宠臣放在眼里,只当他是杨宪胡惟庸之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如此战功,即便是陛下要动他也得三思,看看朱元璋对他们淮西勋贵的态度就知道。

现在他不得不正视这个新崛起的年轻人,再也不能把他当成陛下手中单纯的一个棋子了!

五军都督府,汤和和冯胜对坐,也在谈论着征倭大捷的事。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家伙,如今已经能跟咱们这个拼了一辈子的老东西相提并论了。”

冯胜有些感慨的说道。

汤和笑了笑,轻轻叹了口气。

其实他听闻这个消息,心中除了感慨,倒是没觉得太意外。

当初在九州时他就已经看出来了李伟这支火器军队的厉害,别说本就比明军战力差了许多的倭人,即便是让他带领其他卫所的大军与这些使用火器的军队交战,恐怕也是负多胜少,除非数倍的兵力才能弥补差距。

“咱们都老了,也该回老家享享清福了,让这些年轻人拼去吧。”

汤和笑道。

他早就有请辞的打算,只是他知道时机未到陛下不会放人,所以才没提。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伟成势了,还有征云南新封的几个侯爵,朝中武将已经呈现出了新旧交替之势,或许他请辞的时机已经到了。

冯胜闻言微微皱眉。

他和汤和不一样,汤和一心想要退出朝堂,但他却不想早早的离开军伍。

征战了一辈子,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金戈铁马的日子,若是让他清闲下来他还反而会耐不住寂寞。

汤和看了他一眼,他们也是老友了,彼此的心里不言而明,便没有再多言。

朝中风云变幻,群臣各怀心思,而倭国的形势则更加复杂混乱。

在李伟的指示下,后小松天皇已经罢免了足利义满的幕府将军之职,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一边与细川赖之打成一团,一边派人来向吉野的两位天皇请封。

明面上是向天皇请封,其实他们都明白这是向明军请封,他们这样等于是归降明军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对的,现在他们自己的天皇都已经下诏了,将足利义满定性为乱臣贼子,而明军则是正义之师,是来拯救他们的,那他们这些倭国人还能说什么?

执意反抗明军,定会跟足利义满一样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名义,相反的如果识相,说不定还能捞着个幕府将军的大义名分。

北朝这边,没了足利义满,已经退位的绪仁也不再躲在儿子身后了,凡遇大事直接亲自以天皇身位与北朝公卿商议,二条良鸡虽然不满,但也知道现在他们与南朝还没分出高下呢,有一个成年天皇做主总比那个小孩子强。

而南朝也是换了主事人,原本的后龟山天皇与足利义满常有来往,现在明军将足利义满定为了乱臣,这个亲足利义满的天皇自然不再受待见,被他逼得让位的长庆天皇也站了出来。

皇家无亲情,虽然倭国的天皇不过是个傀儡,他们这些皇族也是争得不亦乐乎。

不过他们也非常识趣,知道自己只是傀儡,所以对于新任幕府将军的人选也不敢擅自做主,在收到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的请封后,就找到李伟请示。

李伟听到这幕府将军叫什么征夷大将军,当即就忍不住撇嘴。

这帮倭人,自己就是蛮夷,还征夷大将军,自己征自己?

稍加思量,李伟就给改了名字,让他们分别给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封了征东和征西将军,这本就是他打算好的。

等以后再有其他大名归降,还可以封南、北将军,如果还有,那就再起名字就是了,反正肯定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

至于幕府将军,李伟也给出了承诺,谁先灭了足利义满就封谁当。

通过这几日的了解他也看出来了,这个足利义满很不简单,这次不但提前料定了他会直攻京都,还猜出了他刚到时弹药不足的软肋。

要不是波斯义将这两人经过前面的一战心生惧意,没有听他的直接来攻,恐怕还真会给他造成不小的麻烦。

以之前倭国的形势,若是没有明军的干涉,恐怕用不了几年,这个足利义满就能灭掉大觉持统,一举掌控倭国了。

总之先以利诱使这些大名去攻足利义满,先灭了这个潜在的祸害,再让其他大名打生打死。

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收到封赏,虽然对没能一下子取代幕府有些失望,但是李伟也给了他们希望。

足利义满对李伟来说只是个潜在的威胁,对他们来说却是心腹大患,即便李伟不说,他们也会全力灭掉足利氏。(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