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4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修订)

第34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修订)

砰砰的枪声联绵不绝,中间夹杂着零星的火炮轰鸣,倭人成片成片的倒下,明军之中也不时有人中箭倒地,少数倭人骑马突至阵前也会给明军带来一些伤亡。

少二普腾和岛津等人观望着前方的战况,心情愈发沉重。

这是他们从来没经历过的战争,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华夏的火器竟然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

更没有想到,有一天战场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枪林弹雨、硝烟弥漫!

眼前的这支明军几乎全部以火器为主,很少动用刀剑,此时列成密集的方阵,以火枪射击,他们倭人的士兵大多都被击毙在半途,连敌人的衣角都摸不着,根本无法撼动这些方阵!

眼看着己方伤亡急剧扩大,而明军那边的伤亡却寥寥无几,少二普腾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诸位还有没有取胜的良策?”

少二普腾满脸希冀的向旁边的岛津义久等人问道。

岛津义久和大友宗林等人都是沉默无言。

他们也是初次接触这种火器军队,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好办法应对,若是未接战之前还能依靠山林地势搞搞偷袭什么的,现在大家已经正面对阵,这些手段也都没机会用了。

少二普腾见他们不说话,只得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祈祷派去大宰府传信的人能带回来个好消息。

李伟这边战况激烈,汤和胡海这里也同样厮杀不止,虽然浮桥这里的战场没有李伟那边的规模那么大,但是惨烈程度更甚。

战斗一直打到临近傍晚,被少二普腾给予厚望的传信之人终于回来了。

“大人,大宰府被明军攻破了!”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这个骑兵急促的喘息着,将自己探听的消息详细说了出来,包括城墙被轰塌,三万大军被堵在城内,少数突围而出的也是死伤惨重,根本无法支援他们。

听到这个消息,少二普腾等人的心算是彻底凉透了!

“这可怎么办?”

身为九州探题的少二普腾已经慌了神。

照明军这种威势,他们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难道这九州只能拱手让给明军吗?

此时即便是与少二氏有矛盾的大内氏和高木氏也都脸色苍白。

他们都是九州大名,领地都在这里,面对明军这个外敌,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实少二普腾这个九州探题并没有什么实权,即便是幕府支持也没用,这次各方守护大名能齐心协力聚集这么多兵马,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但是现在,他们集结了这么多兵马,几乎是倾尽全力了,却依然不能战胜明军,这可如何是好?

“实在不行,咱们先撤退吧,咱们可以暂避明军的锋芒,然后向幕府求援,到时有幕府相助必能将明人赶出咱们九州!”

高木隆信出声提议道。

他们高木氏作为新崛起的大名,跟这些老牌大名没法比,若是这次损失太大,说不定这崛起之势就夭折了。

然而听到他这话,岛津氏和大友氏、大内氏的众人都是皱起了眉,连少二普腾这个幕府指派的九州探题都露出为难之色。

倭国的形势很复杂,对于他们九州本地的这些名主来说,明人是外敌,幕府和天皇也一样,虽然名义上他们投靠了幕府,但实际上都是独立的势立,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分封关系,就像周天子与列国,大明与藩属国一样,他们也不希望天皇或幕府过多插手九州之事。

九州是九州人的九州,这是他们共同的想法。

高木隆信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场面寂静无声,但是明军的枪炮声却在不停的催促着他们做出决定。

“哎,诸位,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少二普腾叹气道。

岛津义久等人虽然心中不愿,但现在也找不出其他办法。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赶紧撤退吧!”

大内义兴直接道。

其他大名也是点头赞同。

既然要请幕府出头了,那他们不但要防着明军,也但防着幕府,现在尽快撤退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等赶走了明军说不得他们还得对抗幕府呢。

少二普腾也明白他们的心思,当下不再犹豫,立即下令停止进攻,伺机撤退。

随着倭人的后撤,李伟这边的作战压力顿时一松。

“倭人这是要撤了,全军变阵,向前推进!”

李伟立刻大喝道。

倭人伤亡惨重,现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放过!

石竣立刻带领骑兵尾随倭人冲杀,吕唐也组织大军变阵,缓缓向前推进。

倭人跑远之后,明军的枪声也跟着稀疏下来,但是射程更远的火炮却紧跟着又密集了起来,给倭人再次造成了一次的损伤。

少二普腾和岛津义久等人看得心都在滴血,这可都是他们自己养的武士,死一个少一个。

这次一战他们可谓是损失惨重!

李伟命大军衔尾追击,倭人一边后撤脱离交战,一边妄图从两侧突围。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明军的火枪也不是吃素的,即便他们避开了火炮,火枪射击依然能给他们造成巨大杀伤。

少二普腾等人见此,更是心急如焚,现在他们前面是持拿火枪火炮不可战胜的火器大军,后面又是被明军死死守住的浮桥,这次伏击不但未能给歼灭明军,反而让他们自己陷入了被前后夹击的险境!

眼见事不可为,少二普腾和大友宗林等人不得不分兵向山上逃窜。

汤和不敢让大军往山上逃,但他们没这个顾及,一是他们熟悉地势,再一个即便逃散了他们也能很快再次将人召集起来,反正土地在他们这些名主手里,这些人想活命就得回来找他们要饭吃,更何况这些武士还都有家人在呢。

只是这么一逃,想要再聚齐这些兵将恐怕得需要不少的时间,短期内他们估计是无法再去明军一战了。

倭人大军在各自家主的带领下分路而逃,李伟的大军不断推进,终于在倭人逃散的所剩无几时来到了浮桥处。

胡海满身是血,披头散发,大笑着迎了上来:“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子能行!”

胡海张开双臂就要跟李伟来个热情的拥抱。

李伟瞥了他一眼,嘴角抽搐。

但想到自己这次算是坑了这家伙一次,便忍着没躲开。

胡海热情的抱住他拍了拍,把他原本还算干净的衣服拍上一片血手印,随后又笑道:

“幸好你来得及时,要是再晚片刻,我们就要断桥逃命去了!”

李伟不自然的干笑两声,没有回答。

汤和和盛勇等人随后也都赶了过来,相比于李伟这边将士们的气定神闲,他们可谓是个个惨不忍睹,身上脸要都是血迹,有的还受了重伤,之前负责断后的何福更是已经丧命于此了。

这次他们在受到偷袭的情况下,强撑了两天等到李伟的援军,真的是十分艰难的。

汤和抬眼望了望那些散发着硝烟的火炮,以及还在持拿火枪追击倭人的士兵,心里不仅震撼不已。

看来是他想多了,人家根本就没指望他们帮忙打配合,以他们刚才的威势,单独面这十万倭兵也能战而胜之,无非是多些损失罢了。

盛勇等人来到李伟面前,难得的冲他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再无埋怨。

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这一仗多亏了李伟及时回援,不然他们最好的结果也是毁掉浮桥后逃往筑后川东侧。

然而李伟自己心里却清楚是怎么回事,此时也只能强装镇定,跟他们相互打了个招呼。

天色渐晚,将士们草草的收拾战场,大军在安全地带安营扎寨,小心防备着倭人的反扑。

军中大营里,李伟和汤和两方的将领再次齐聚到一起,相互通报了一下各自的现状。

“前天我们来到这里后就立即遭到了倭人的埋伏,好不容易勉强站住阵脚,倭人又突然来了七八万人马,我们情急之下只能强行渡过浮桥,依仗浮桥才勉强坚持到现在,四万人马,现在仅剩两万多,何福等几个参将也就义了。”

胡海开口讲述着他们所遭遇的情况,提到牺牲的将领和这一万多兵马,脸色不禁有些失落。

盛勇等人也是如此,这回他们吃了大亏,要不是李伟及时赶来扳回一局,他们就真是一败涂地了。

汤和看了看众人,主动揽责道:“这次责任在我,是我未能探明敌军动向便冒然进军,才中了敌人的埋伏,等回京后,我会主动向陛下请罪的。”

汤和的话说完,胡海和盛勇等人都沉默了下来。

这次的损失太大了,他们也无法不计较,那些将士的尸骨可都在外面摆着呢。

李伟脸色难看,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如何开口。

汤和看了他一眼,转移话题道:“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哦,我这边还好,大宰府已经拿下了,虽然还没将守军消灭,但已经控制住了城池,待咱们回师之后,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李伟轻声道。

随后吕唐和石竣等将领又替他将当日攻城的详情,以及林贤的事情说了一下。

胡海、盛勇等人听到林贤的事,这才明白了他们为何会中埋伏,当下就是愤怒不已。

“这个混账竟然通倭,他现在在哪?老子要剥了他的皮!”盛勇怒吼道。

胡海等人也是义愤填膺,嚷嚷着要跟他算账。

而汤和却是心中恍然,隐隐明白了什么,但也没有多言。

陛下对这个李伟的重视他是了解的,即便心中有什么看法,他也只会暗中向陛下禀报,由陛下自己定夺。

众人对林贤怒骂不已,但是李伟肯定不能让他们直接把他给宰了,这人必须得押送回京交给陛下处置。

至于吕唐和陈肃等人也不需担心,反正吕唐就是当天抓获的这林贤,至于之前早就发现的事情,除了他们自己,没别人知道。

骂完了林贤后,胡海等人又对李伟不入城就立刻回师的做法一阵感谢,就连之前一直看不起他的盛勇等人也不禁对他的态度太为改观,再也不敢轻易这位新晋的江都侯。

“还是陛下慧眼识人,江都侯年纪轻轻就功勋卓著,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汤和有些感慨的说道,语气中隐隐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虽然他之没像黄彬蓝玉那样敌视李伟,但从心里来说也没将这个小年轻当回事,但是经过这次的一战,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个陛下面前的宠臣。

“那是,我在征云南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胡海大大咧咧的笑道。

其他人虽然没有出言,不过也面带笑容点头赞同。

李伟望着面前的这些人,心情有些复杂,赶紧转移话题道:

“接下来咱们怎么安排?”

汤和顿了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抛了回来:“你觉得呢?”

胡海等人闻言,很自然的将目光投注到了李伟身上,经此一战,再也没有人敢无视他的意见了。

在众在期待的目光中,李伟沉吟了片刻,道:“倭人此次损失惨重,撤退时军队也已经散乱了,想重新组织起来反攻应该还需要些时日,咱们可以先回大宰府,把城中的倭军解决了,然后以大宰府为中心,慢慢攻略九州各地。”

众将闻言,皆是轻轻点头,这种策略还是比较稳妥的。

只是汤和皱了下眉道:“咱们此次出征的目的是讨伐倭国,令其称臣纳贡、约束子民,并非攻城略地,这么做似乎有些不妥。”

李伟笑了笑:“无妨,咱们在这里攻城略地,九州的这些大名自知不敌,定然会向京都求援,日本王若不想丢了这片土地,就必然会派兵增援或者服软找咱们议和,到时咱们伺机应对便是。”

汤和闻言想了想,这才点了点头。

李伟面色不变,心中却冷笑一声。

若他所料不差,这什么日本王或者天皇之类的家伙,在吃了这么大败仗之后,大概率会直接服软议和,但他可不会轻易同意,到时候看他怎么收拾这些家伙吧!

此时众人都是刚刚经历大战,在简单商议完了之后,便分开各自回营歇息了,李伟也和吕唐石竣等人一起离开了。

回营的路上,路过停放尸身的地方,李伟不禁脚步顿住,望着这密密麻麻的尸体,长长的叹了口气。

吕唐见此,开口安慰道:“侯爷,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咱们损失虽然不小,但倭人损失更大!”

“不错,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侯爷不必太过感伤,咱们能及这些损失换来击溃倭人,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若无今日的大胜,恐怕我军今后的死伤只会更多。”

石竣也跟着劝解道。

李伟闻言,回头看了二人一眼,随后才又转过身去,凝望着这些遍地尸骨,悠悠的重复了一遍石竣的话:“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这句话朱元璋跟他说过,当时他极度排斥,然而时过境迁,他终究不可避免的成了这样的人。

这次一战,他可谓是力挽狂澜,不但战功远超汤和胡海等人,而且还意外收获了这些人的感激,军中威望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现在只要汤和一走,这支军队他便能如臂使指,即便是盛勇那些武将也不会反对,真可谓是功成名就。

有了这支大军在手,他的目标便算是达成了一半,剩下的,便是与倭国的博弈了。

只要在倭国立住了根脚,他便能逐渐脱离朱元璋的掌控,将来远渡海外,这个老头子也够不着他了。

只是看着这遍地尸骸,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走吧。”

李伟甩了甩头,收起繁杂的思绪,和吕唐等人一起转身离去。

在回营后,李伟又单独的留下了吕唐,严厉的训斥了一番,警告他和陈肃不要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

本来他只需要按步就班的做事,朱元璋就会不断的把权势交在他手中的,然而现在突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说不定会节外生枝,若是朱元璋从此起疑,对他严加防备,那他想走就难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