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272章 我不喝茶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272章 我不喝茶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272章 我不喝茶

田庆淡淡的道:“问这么多干嘛,咱们只要小心伺候着就行了!”

张成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知府大人说得是。”

田庆瞥了他一眼,脸色有些不悦。

他是外地调任过来的知府,人生地不熟,而张成在此多年,根基深厚,跟当地豪强都关系匪浅,虽然只是个副手,但有时说话比他这个知府都要管用。

李伟和吴勇以及工部的官吏,跟着小吏,在扬州城附近大概勘探了一番。

江南水系发达,扬州更是如此,周边湖塘河流众多,李伟下船的地方离南城门就非常近,而在城东就是运河。

只是此时的大运河山东段堵塞,漕运不通,上次徐达北征的时候,朱元璋命薛祥督造海船,就是通过海运向北方输送粮草的。

不过运河虽然到不到北平,但南方这段还是在使用的,经常有商贾船只来往运货。

运河自南而来,在到达扬州城的位置时往东拐了个弯,然后才又转向北,如此在现在的扬州城东面就空出了一大片地来,许多外来商贾和百姓,住不进城里,就会在此处建宅落户,零星的分布在这片空地上。

李伟带着官吏们经过勘探,发现这片地方最为合适,若在此处建起城池,东南两面皆临运河,西面是旧城,只需在北面挖一段护城河将运河与旧城城濠联接便可。

如此地理位置,无疑是绝佳的建城之处,李伟甚至有些怀疑朱元璋留出这片空地来就是准备着以后扩建用的。

只不过唯一让他不满的就是,这片地方也不算大,总共也就不到五千亩的样子,东西宽仅三里,南北如果建成跟现在的扬州城一样的话,也只有四里,换算一下也就是三平方公里的样子,比他预想的万亩大城规模小了许多。

若是加上现在的扬州城,还差不多,不过这小扬州城也才刚建了二十年,拆了重建肯定是不行的,浪费了。

在周边勘探了一番后,李伟回到田庆给他准备的临时府邸,拿着工匠们绘制的草图思索了许久,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

“哎,小点就小点吧,就当试水了。”

李伟叹了口气自语道。

这样也好,先弄个小城试试,如果可以的话,以后再去别的地方建大城。

而且这样反而更轻松了,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压力,几十万贯,就算全从商会抽调也能拿得出来。

正在李伟做出决定的时候,吴勇敲门进来,恭声禀报道:

“大人,扬州同知张成求见。”

“嗯?他来干什么?”

李伟有些困惑,那个知府田庆都没来求见他,怎么这个副手张成却来了。

吴勇摇头表示不知,李伟沉吟了一下,便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他刚到扬州,对此时的情况也不太了解,有机会跟当地官员多聊聊也不错。

吴勇拱手称是,片刻后将张成领了进来。

“下官扬州同知张成,拜见李大人!”

张成手下提着一个纸包,进来后立即拱手深深一揖,态度恭敬无比。

李伟抬了抬手道:“无需多礼,请坐吧。”

“谢大人!”

张成直起身来,顺着李伟的示意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

“张大人找我有什么事吗?”李伟开门见山的问道。

“哦,下官就是来看看李大人有没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张成恭声道:“下官虽然才疏德薄,但在扬州为官多年,对此地还是很熟悉的,要是李大人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吩咐!”

李伟闻言顿时有些心动,他现在正需要这种人呢。

“我正有些事想找人询问呢,既然张大人对扬州如此熟悉,正好给本官解答一下。”李伟开口道。

张成一脸欣喜,立即道:“大人尽管问,下官知无不言。”

李伟轻轻点头,想了想,问道:“城东的那片地都是谁家的,你可知道?”

“知道知道,那里大部分是岳家和顾家的,另外有些外来商贾在那里购买了一些零星的地块建宅居住,不过并不多。”张成答道。

李伟轻轻颔首,又问道:“那城北呢?”

“那里是北宁寺、北来寺的寺田,以及部分董家、范家的田产。”张成对答如流,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

李伟闻言微微皱眉,说实话他对这些和尚没什么好印象,在他的意识里,信佛求道的净是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亏心事做多了找神佛求安慰,偶尔有穷苦百姓活不下去了求神拜佛也只会被骗得人财两空。

“嗯,我知道了。”李伟轻轻点头,沉思了起来。

张成迟疑了片刻,试探着开口道:“李大人是想在城东扩建扬州城吗?”

“我……”李伟张口正要说,又突然顿住。

他想起了后世那些官商勾结,利用内幕消息提前买地的事情,现在虽然是古人,地多人少,但若是建城的消息泄漏出去,也说不定会有人故意去提前抢地。

李伟目光一凝,淡淡的道:“还不知道,看看再说吧。”

张成闻言笑了笑:“好好,大人若有用得差下官的地方,尽管差遣!”

李伟凝视着他,心里有些怀疑这家伙就是故意来探听消息的!

“张大人,建城之事,事关朝廷利益,这消息可不能泄漏出去了!”李伟正色的警告道。

张成脸色顿时一肃,郑重道:“大人放心,下官定会守口如瓶,绝不会将此事泄漏出去!”

李伟轻轻颔首,但心里却对他依旧有所怀疑。

“天色不早了,要没别的事我就不留你了。”李伟淡淡道。

“那下官就告退了!”张成识趣的起身拱手,随即似是才注意到自己手上提着东西,醒悟道:“哦对了,这是下官家乡产的一新茶,小小心意望大人莫要嫌弃。”

说着,张成便将纸包递上前来。

李伟打眼一看,这纸包用麻绳捆绑,看着感觉份量不轻,若真是茶叶还好,就怕里面掺了金叶银叶什么的。

“我不喝茶!”李伟轻声道。

“大人说笑了。”张成看了一眼李伟手边喝了一半的茶碗,轻声笑道。

李伟没了耐心,脸色一沉,冷声道:“拿回去!”

张成顿时笑容一僵,尴尬的将“茶叶”收了回来:“是是,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李伟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张成躬身退出房间,李伟的眉头顿时紧皱起来,暗道一声麻烦。

第二天,李伟就将田庆招了过来,把问张成的那样话又问了一遍,为了谨慎起见,他除了问城东的地,把其他地方也都大体问了一下,作为掩饰。

田庆明显不如张成对扬州熟悉,好几次都要去翻阅文书才能告诉他确切的答案。

对将两人的回答对照之后,见并无出入,李伟便立即命人去找这些百姓谈。

其实他也可以直接用官府的名义强征,现在不像后世,官府可没有那么好说话,说征你地就征你地,你不给也得给。

不过李伟还是想用尽量温和的方式来解决,毕竟百姓也不容易。

经过一番打探,他也总算清楚了这些土地的价格,每亩仅两三贯而已,比他预想的要便宜许多了。

想想也是,如今是明初,连年战乱导致土地抛荒,正是人少地多的年代,土地自然便宜。

这事说起来也挺有意思,自秦皇一统至今也一千五百多年了,然而华夏大地的人口却一直在几千万上下徘徊,往复轮回一千多年都没能改变。

现在这个时期人多地少土地便宜,但等大明平稳发展个百十来年之后肯定会涨高许多倍,若是从现在开始囤地,百年后肯定能发展成一方豪强大族。

当然李伟自己是没有这个想法的,毕竟周期太长,而且他又不缺那个钱。

江都县衙,张成坐在主位,而江都知县吴兴却是站着,恭恭敬敬的向他禀报着李伟派出去的那些官吏的动向。

江都县是扬州府的直辖县,扬州府城就建在江都县内,县衙府衙皆在城中。

“他们给的价格很高,每亩田三贯钱,许多普通百姓在听到价格后就直接痛快的签了契书,顾家那边也答应了,岳家的人也很是心动!”

吴兴将得来的消息徐徐道来,张成微眯着眼睛,仔细听完后,不禁露出一丝讥笑:“呵,这个驸马爷,昨天还跟本官说看看再说,结果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派人去收地了,这是怕本官故意泄漏消息啊。”

“那咱们给他保密?”吴兴试探道。

“当然不!你现在就去告诉岳家和顾家的人,让他们不许卖地,不但不卖,还要抢着去买其他百姓的田亩,到时候再翻个几倍卖给咱们这位驸马爷,不就能平白赚一笔了嘛!”

张成毫不犹豫的道。

吴兴听罢,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小心的劝道:“大人,我可听说这位驸马爷可不好惹,自入朝以来,数位尚书因他罢职下狱,甚至丢了性命,深得陛下信重,要不咱们还是……”

“哼,怕什么?大明律又没规定不许咱们买地,而且有岳家和顾家的人出面,他又不会知道背后是咱们!”

张成不悦的打断他,说完又转向一旁端坐的一位儒士问道:“静居先生以为呢?”

儒士一身青衫,年过天命,听到张成的话儒雅一笑,轻声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我等所为无不法,自不必担忧。”

张成听罢,不由露出笑容,这位儒士可不是简单人物,那是个大才子,吴中四杰硕果仅存的一位。

“听到了吧,静居先生都说无需担忧了,你就放心吧。”张成笑道。

吴兴听闻这话,脸上的忧虑却并未消失,他当官这么多年,很清楚什么法不法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势地位,你惹到了厉害人物,再怎么守法人家也一样办你。

张成见他这样,也收起了笑容,没好气道:“放心吧,等此事办成,也少不了你的那份。”

“谢大人!”

吴兴心里叹了口气,恭声称谢。

张成这才微微颔首。

想到昨日李伟拒绝他送“茶叶”时的表情,他的目光就不由有些阴沉。

他在扬州经营多年,不但府衙里都是他的人,就连卫所里也有武官跟他关系不浅,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能轻松架空知府田庆,就不会怕初来乍到的李伟。

正面相抗他当然不敢,但只需暗中使些手段,就能轻松把这个驸马爷耍得团团转。(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