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181章 断章狗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181章 断章狗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181章 断章狗

第181章 断章狗

沉吟了一下,方孝孺绕过李伟这些歪理,劝说道:“不管怎么样,你不该跟学生们说人性为恶,先贤立礼教,就是导人向善,有别于蛮夷走兽的,我等教书育人就应该向学生宣明仁义才是,只要人人明礼,心怀仁义,天下方可太平矣!”

李伟眉毛不由一跳,直接怒斥道:“扯蛋!难道小偷不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吗?难道老zh……土匪,不知道抢东西是不对的吗?他们明明知道不对不还是要偷要抢?说到底善恶都是假的,利益才是真的,我可不想我的学生将来在遇到土匪的时候还傻不拉矶的上去跟人讲道理,将来被人砍死了变成冤魂回来缠着我,怪我没有交给他人心险恶!”

李伟就痛恨这种只说善、不言恶的老师,这种老师才是真的误人子弟,教出来的学生跟个傻子似的,就像他曾经刚毕业的时候那样,到了社会上一看才知道老师讲的那些仁善美全是扯蛋,社会上全TM是狼性文化,你争我抢还来不及,跟这些人讲谦让,那可不就是傻子吗?

他觉得此时的方孝孺就是这种让这种老师给教傻了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难怪能喊出诛十族又如何的傻X话来!

之前他还只是为了找茬故意气人,但是听了方孝孺这一番对话,他更是暗下决心,以后但凡他讲过的东西自己都要重新给学生们纠正一遍,可不能让这个家伙把自己的这一百单八将……不对,是学生,给教成傻子了!

做人要有底线,但不能只知仁善美,不知人心险恶,死有重于泰山也得看清楚是不是真的泰山,不能见个坟头就撞上去。

方孝孺被他一顿怒斥说得有些懵,气势都低了几分,想要张口反驳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语。

李伟的话虽然粗俗,但是不是没有道理,小偷强盗不知道那是不对吗?当然知道了,这种大是大非,但凡是个人都明白,但是就像李伟说的那样,出于利益,这些人明知是错还是会那么做的,跟这些人讲道理完全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

方孝孺一时陷入了沉默。

其实朱元璋这次接见他,之所以看不上他,就是因为他的想法太过天真,一心宣扬仁义,不切实际。

朱元璋连宋濂那样的都看不上,更何况是他这种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之辈,于是虽然表面上夸了他几句文采不错,但是见过了之后却是让他直接回家,而没有让他入仕为官的意思。

要不是朱标把他留下塞进了李伟这个书院里,他现在已经回到老家继续念书去了。

“行了,你要是没事就回去吧,我这还要上课呢。”

李伟懒得跟他争辩下去,他好歹都三十的人了,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与其费那唇舌跟他争论,不如多想想办法把他早点赶走才是正道。

方孝孺沉默了一会,拱手道:“如此在下就不打扰了。”

说完有些魂不守舍的转身离去。

李伟把他赶走,这才开始了上课。

他先是检查了一遍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但是结果不是很理想,毕竟这些学生才仅学了一天,而且这些东西对现在的他们来说也比较抽象,不好记。

不过李伟有办法。

“今天不上课了,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

李伟面带笑容,和蔼的说道。

“好啊好啊~”

这些小孩子子听到这话顿时就兴奋得嗷嗷叫,就连比较早熟的吕洪也露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毕竟他也还是个孩子。

李伟等他们叫了一阵之后,才抬手轻轻压了压,等他们安静下来,就真的开始讲起了故事。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在草堆里,等的她的孩子出世……”

李伟趴在讲桌上,一条腿微微曲着,绘声绘色的开始讲起了丑小鸭的故事,这个故事可是**丝逆袭的精典之作,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这些小学生们哪听过这么有趣的故事,纷纷瞪大了眼睛,都听得入了迷。

“天气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讲到这里,李伟的声音突然顿住,果断断章!

这些小学生们听得正入迷呢,见他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不讲了,顿时都急得不行,纷纷叫嚷了起来:

“老师伱快讲啊,怎么不讲了?”

“是啊,老师快讲啊!”

“快讲快讲……”

李伟奸计得逞,悠哉悠哉的站了起来,脸色突然严肃:“下面的情节我写在黑板上,大家自己看!”

小学生:“(O_O)?”

小学生们眼神呆滞,满脸困惑。

李伟自顾自的转过身来,刷刷的把后面的剧情写在黑板上,每个字上面还都给注了拼音。

“好了,大家自己看吧。”

李伟写完放下粉笔,淡淡的对学生们说道。

“老……老师,我看不懂,你能不能教教我呀?”

张铁没有蛋憨声憨气的举手道,其他人也都满脸希冀的望着李伟。

李伟见他们表情真挚,一心向学,于是心下一软也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好吧,那我就教教你们吧,来,看这个字上面的拼音,xing幸,这个是四声向下,kui亏,一声,所以这两字就是幸亏。”

才学了一天拼音的学生们恍然大悟,算是初步理解了拼音的用法。

“老师,那后面的呢?”

一个学生举手催促道。

李伟立刻脸色一板:“诶,贪多嚼不烂,先把这两个字学好了再说后面的!来跟着我读,幸亏……”

学生:“……”

无奈,为了后面精彩的内容,小学生们艰难的跟着念了起来,一边学拼音,一边记汉字,在李伟这个断章狗的诱导下,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中午,李伟回到了办公室,就是在正堂屋子里隔出来的一片地方,正在准备下午给另一个班挖坑断章的课程。

这时方孝孺也走了进来,坐到一旁,不时看一眼李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伟瞟了他一眼,不耐烦的放下手里的书册,皱眉道:“有话就说!”

方孝孺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在下就是想请教一下,按照李大人的说法,那些小偷强盗知错而犯,礼法与他们无用,那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应对他们呢?”

李伟叹了口气,本来这种事他懒得跟方孝孺解释,但是既然这家伙自己找过来了,他不说两句恐怕也打发不了这家伙。

“办法也简单,这其一呢,就是靠刑罚,重刑之下敢去偷抢的人自然就少了。”李伟轻声说道。

方孝孺听了微微点头,这个办法他并不意外,其实这本就是曾经法家韩非子的主张,他也不是一无所知,但是老师宋濂主张仁教,自然不会教他这些,他自己不认同也不会主动去学。

人对信息的获取是有选择性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即使整天出现在你周围你也不会去在意。

老师教学生也是有选择性的,他只会教你他认为对的事情,并不会把是非对错都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判断。不止是老师对学生如此,父母对子女、甚至朝廷对百姓,也都莫不如是。

在宋濂这些人看来,刑罚太重有违仁道,自然不会把这种道理教授给自己的学生,而方孝孺作为其最优秀的学生,也是对仁教深信不疑,对其他的学说嗤之以鼻,要不是李伟举了个小偷土匪的例子比较形象难以反驳,恐怕他也不会反思。

“那其二呢?”方孝孺追问道,有一自然有二,虽然重刑罚也算是个办法,但是治标不治本。

“这第二嘛,就更简单了,就是给他们足够的钱,有了钱自然就不会再去干这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了。”李伟继续道。

方孝孺大为吃惊:“啊?这,这也行?”

“当然了,其实天下绝大多数的冲突都是利益冲突,而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更多的利益,满足更多的人,那冲突自然也就少了。”

“可是朝廷哪有这么多的钱给他们?”方孝孺皱眉道。

“所以呀,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利益,朝廷才有更多的钱,才能满足更多的人!”

李伟郑重的说道。

方孝孺听着这些从没听说过的论调,不明觉厉,继续追问道:“发展什么?如何发展?”

“当然是发展科技,只有发展科技才能提高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多的利益满足大家。”

“什么是生产力?”

“就是……嗯,就像是种地吧,一个人从能种十亩地变成了能种百亩,食粮从亩产一石变成了十石,这就是生产力提升了。”

“这……这怎么可能?”方孝孺震惊的睁大了眼。

现在大明一户人家三四个劳动力,种十亩地都非常辛苦,根本不可能做到一人耕种上百亩。

至于将亩产从一石提升到十石,那更是天方夜谭!现在大明粮食产量最高的江浙等地,两季也不过才三四石,北方更是仅有一季不到两石的水平。

李伟嘴角动了动,最终翻了个白眼没再说下去。

他当然知道这些将来都是会成为现实,但是这事不是一时半会能做以的,不论是农机还是优质粮种,现在他都拿不出来。

“不过化肥倒是可以试一试哈,等有空了可以研究研究!”李伟暗自嘀咕道。

方孝孺也不知他这些话是真是假,见他不再说话,便又问道:“那按李大人所言,治国就应将发展放在首位了?”

李伟蹙起了眉头,非常不耐烦的叹了口气,道:“治国之道,就得多措并举,仗要打,罪要罚,教育也要有,当然发展是最重要的,但也不能一味的只追求发展。”

“好啦,我要去上课啦,你也赶紧的吧!”

李伟说完这句话,夹起自己的断章故事,就起身离开了。

方孝孺愣愣的坐在那里,只觉今日李伟这番话令他大受大震撼,恨不得现在就提笔写出一篇论文来!

不过听见李伟说上课的事,他也霎时回过神来,不得不把这件事先放下,先去给那些学生们授课。

二班,李伟将在一班的断章行为复制一遍,顿时引起一片哀嚎,然后不得不跟着他这个断章狗一字一句的学习起后面的故事。

皇宫,文华殿。

朱标正在处理通政司抄送过来的政务。

朱元璋老早就让他分担政务了,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老朱是把相权分了一部分给太子,不过后来这些全都落到了内阁的手里。

“太子殿下,方先生在求见!”

正在朱标忙碌的时候,侍卫进来通禀说方孝孺又来了。

朱标闻言不由紧蹙起眉心感到一阵头大,叹息着摇了摇头,无奈道:“让他进来吧。”

“是!”

侍卫退了一下去,不一会,方孝孺就走了进来,行礼拜见:“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堆起笑容,连忙上前扶起:“希直啊,你我之间无需如此多礼。”

“谢太子殿下。”

方孝孺顺势起身,朱标这次没等他开口,就开始劝解了起来:“希直啊,你还是要多点耐心,李伟其实真的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方孝孺微微一愣,立刻明白了朱标这是误会了,他今天过来可不是又来告状的。

“殿下,你误会了,我今天来不是要说这些的。”

“哦?”

朱标话语顿住,有些诧异的看了看他。

方孝孺没有断章的毛病,直接取出一他刚赶工出来的一篇文章,道:“这是我刚写的一篇文章,殿下请过目。”

朱标有些好奇的看了看他递上来的这本文章,笑了笑接过来道:“师弟又写文章了?那我可要好好拜读一下了。”

方孝孺笑了笑,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再写新文章了,虽然别人都夸他文采好,但他却看不上这些,反而一直对宣明仁义治理天下之道更感兴趣,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受人举荐就颠颠的大老远跑到京师里来面圣,更不会追问李伟那么多问题。

说实话这次面圣完后陛下直接让他滚回老家,他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的,所以朱标一开口他就痛快的答应了留在这个书院教书,想要证明自己的才学。

然而今天跟李伟的一番对话,让他大受启发,于是他在给学生上完了课之后就立即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然后就来到朱标这里,想给这位师弟加太子讨论一番。

朱标打开这篇文章看了一下,方孝孺不愧是宋濂门下公认的第一才子,这篇文章写得用词华丽,而且通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朱标刚开始翻阅就连连赞叹,然而等他看明白了文章的内容,却不由得惊疑起来。

方孝孺这篇文章的主张与之前大相径庭,从专注仁义礼教治国变成了所谓的多措并举,而且还是更加注重生产,礼教反而放在了后面。

朱标看得一阵欣喜,他虽然也是宋濂的门生,同样注重礼教,但是他毕竟是太子,处理的国政多了,加上父皇的影响,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专注着礼义不顾其他了。

“师弟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生产为本,多措并举,真乃老成谋国之言啊!”

朱标看着这篇文章连连赞赏。

方孝孺拱手谦逊道:“殿下过讲了,其实在下这篇文章也是受人启发才写出来的。”

“哦?是何人?”

朱标好奇的看向他问道。

方孝孺眼中露出些许敬佩,轻声吐出一个名字:“李伟。”

朱标表情一滞,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很是诧异。

在他眼中,李伟确实是有本事的人,能说出这番话来也不奇怪,但令他奇怪的是方孝孺怎么突然对李伟改变态度了,昨天还怒骂连连呢,今天就突变了?

在心里嘀咕了几句,朱标暂时把这个疑惑先放了下来,目光回到这篇文章上。

“不管如何,希直你这篇文章写的确实精彩。”迟疑了一下,朱标又说道:“走,跟我一起去见父皇,我要把这文章献给父皇过目一下。”

朱标也知道父皇看不上他这个师弟,至于原因他也大概知道,现在方孝孺写出了这篇精彩的文章,他忍不住想向父皇再举荐一下这位师弟。

“这,合适吗?”

方孝孺有些犹豫道,他这篇文章只是受李伟的启发的即兴之作,其实有些东西他自己还没搞清楚,像是怎么发展生产力,什么是科技,这些李伟都没跟他说,他怕自己去了陛下问起来他解释不清。

“没事,你只管随我去就行。”朱标笑着摆手道。

他和朱元璋都看过电脑里那些后世的东西,虽然许多东西电影上也没有表达清楚,但是像科技是什么他还是知道的,李伟现在做的许多事就是在搞科技。

二合一章,求一下月票先

之前发两千字的小章总有人骂我短小,为了我下半身的性福着想,以后我尽量不足六千就合一章发,六千以上就拆成两章,感谢大家陪我走到今天,我会努力码字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