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龙族:卡塞尔之瞳 > 第十四章 老唐

龙族:卡塞尔之瞳 第十四章 老唐

作者:谷盐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16 23:57:43

数天之后,布鲁克林唐人街。

“烤肠,烤肠,清甜可口的烤肠,脆嫩可口的烤肠。”路明非一手握着竹签,一手娴熟地抹着甜辣酱。布鲁克林唐人街生长着石棕色的砖墙,古质的砖墙之下吊挂着横七竖八的立牌,华业地产、万辉建筑、小龙火锅,鹅白色、玫红色、黄棕色,各式样的立牌使这里看上去像是电影里九龙湾的小弄巷,好像随时都会窜出警匪上演一段追逐戏,所以,在这种地方卖烤肠,实在是合情合理。

“hot dog,hot dog。”一旁的棕发风衣小哥操着一口熟练的唐人街英语卖力地吆喝。罗纳德·唐,美籍华人,路明非第一个拥有跨越重洋身份的网友,屏对屏等于面对面的好兄弟。两人相识于星际争霸,当年的频道里,他排名第一,路明非排名第二,但他至今也不知道自己平时与路明非打得势均力敌其实是因为大洋彼岸的路明非用的是单手红点操作,还因为两人实力相近而极度惺惺相惜。罗纳德·唐,被路明非称为老唐,在路明非参加卡塞尔学院面试前还曾声情并茂地为路明非修改过自我介绍的英文稿,为路明非入取卡塞尔学院立下了“赫赫战功”。

网络一线牵,千里一份缘,这一段佳话成就了两人伟大的友情。大一新生时期,路明非连远渡重洋的那点思乡之情都要跟老唐倾诉。要不是路明非上的学校实在情况特殊,他怎么说也要带老唐去学校转两圈。

“hot dog,hot dog。”老唐笑得贼眉鼠眼。他其实连“烤肠”和“热狗”的区别都不知道,却在一抹抹甜辣酱中迷失了自我。卖烤肠的建议是路明非提的,在闹市区摆摊卖烤肠的计划也是路明非提的,在闹市区开着布加迪威龙的后座引擎盖摆摊卖烤肠的计划也是路明非提的。既然车卖不掉,那就发挥它最后的余热,这么拉轰的布加迪威龙,正好可以开足马力,充当贩卖烤肠的无情宣传机器,有这银灰闪电摆在路中间,色盲都得多瞄几眼。

“这可比我的bus station好用多了。”老唐喜上眉梢。

路明非几天前见到老唐时,他正推着一辆移动小车卖着些小玩意。那小车状似巴士,绿影红漆涂得像是幼儿园的玩具火车,但路明非一眼就看透了那是什么,在他老家这东西也比比皆是,卖烤串的,卖袜子的,卖鞋垫的,卖秋裤的,那东西巷子里总是挤满了这样的摊位——那不就是路边的三轮车嘛。三轮车套个壳,花花绿绿披个装甲,再用透明玻璃隔上一层又一层,便成了这大洋彼岸的bus station。老唐的bus station上面摆着玛瑙、珠串、手链、发簪、陶瓷,古色古香,像是中国某条商业古街会摆的铺子,但在其中还夹了些星条旗、彩虹旗,甚至还有共和党议员和民主党议员的宣传旗,总之……足够入乡随俗,打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漂洋过海过来也不算辱没了国威。

“半刀的进价,一刀半的售价,半天卖出去七十七根,还是在人流量最少的上午,你说我要早知道这买卖,还捣这些古玩做什么?”

因为你倒的那都不是古玩,充其量算个玩具。路明非斜眼看着旁边的那辆大巴车,里边最璀璨的那串貔貅玉石,真的很像是国内痛心疾首吆喝着今天打一折赔本999出给你其实成本只需要9块9的商业旅游区赔钱货。

“快卖完了,差不多该收摊了。”客流散尽,老唐擦了擦手,他点了点手里的零余,喜笑颜开。

他把那纸币分成了均等的两份,一份放在左边的口袋,一份放在右边的口袋。虽然没有明说,但路明非知道,有一份是属于老唐的,另一份是留给他的。

“明非。”老唐打开了话匣子,“你说你读的是芝加哥……”

“芝加哥芬撒里大学。”这个名字当然是路明非编的,照着芬格尔和恺撒的名字随意胡诌了一个,“野鸡学校,网上都搜不到。”

“芝加哥芬撒里大学,电竞专业?”

“那不然?要不我星际水平突飞猛进呢?”这当然也是路明非编的,只不过编的很是巧妙。以前跟老唐打得有来有回的路明非不过是个自缚双手用红点操作的路明非,前几天平均三十分钟结束战斗一路砍瓜切菜的路明非才是真正的路明非,老唐打完甚至直呼看见了“god”。

“兄弟。”老唐上下打量着路明非,又上下打量着那俩布加迪威龙,“我早该在帮你想大学面试的英文简介的时候就看出你是个rich guy,这样我在跟你搓星际的时候,也不会老是先入为主觉得你跟我一样窝在出租房里。”

“哪里什么rich guy,小康家庭而已,小康家庭。”路明非有些尴尬。他来读卡塞尔学院是免学费的,但凡学费高那么两个子他现在都有可能在国内某个厂子里蹉跎。而这布加迪威龙……算了,不提也罢,这辆布加迪威龙的购买者这几天都蜷在房间里,一步都不踏出来,还神经兮兮地再三警戒他“不宜抛头露面”。但路明非有他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开布加迪威龙卖烤肠。

“小康……你刚刚说的小康家庭,是什么意思?”

“小康,就是……就是中等,平均收入!就是一般般,不高也不下,凑合,中规中矩。”这是路明非想得到的最快的解释。

这几天在老唐家里蹲住,倒不像以前网友天南地北东拉西扯。老唐是华裔,但他对中文的理解停留在网络口语交流的水平。他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飘洋过海来到了这里,而且是一个人。他说他一个人蜷缩在轮渡的甲板上,下船时天边密雨蒙蒙,他就这样来到了大洋彼岸的另外一个世界。他不会说英文,甚至当时的普通话也是半大小孩的水平,一个华人老板看他可怜,收留了他,他才得以在这里生根发芽——布鲁克林的唐人街,这里算是他的第二家乡。

他几乎没有小时候的记忆,也没有大洋的另一端生他养他的土地的记忆。路明非跟他说自己小时候去赶集,小小一个巷子全是人贴人,糍粑和烤肠的味道混在一起,那个时候路明非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可以在街上卖烤肠,然后老唐就会问你赶集是什么,糍粑是什么,烤肠又是什么。

老唐也不知道那里的路边隔三岔五会停过来一俩装满西瓜的大卡,老板拿着一个小勺子给你摆手说“甜得很不信你自己挖一口尝尝”,布鲁克林的西瓜都是规规整整贴上标签躺在商超里。他还不知道在那里上学需要穿统一的胖得能塞一个书包的白青色校服,沾了泥沾了水一点也不心疼,大家毕了业都拿它当抹布。他只记得他一个人坐在轮渡的甲板上,大海的水好像一辈子也望不到头。

路明非这些天跟老唐聊天聊到的差不多都是这些。一个从中国飘扬过海的华裔,没有任何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很像是编的——但是老唐说他说的全是实话,一点水都没掺。

路明非如果跟老唐说起他在卡塞尔学院的经历,老唐也肯定会说他是编的——但是路明非说的全是实话,一点水都没掺。

路明非刚入校的时候,有一个人告诉过他,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不合理,而是故事的另一面并不为你所知。

好吧,是诺诺告诉他的。当时的诺诺红发飞扬,半张脸藏在太阳的另一边,神秘而又肆意。

老唐拿出了随身的小本本,一字一句认真地记了下来:“小康:中等,中规中矩。”

……

老唐这几天的确是把路明非当成是免费的中文老师了。老唐说,总有一天他要回去看看,等他飞黄腾达了——或者这一点如果遥不可及的话,等路明非飞黄腾达了顺带捎他一个经济舱也不是不可以。

“我应该是出生在水边,阳光很热,空气很湿。”这算是老唐为数不多的关于故乡的回忆。

很好,秦岭淮河以南,总共有几百万公里土地可以慢慢找。这是路明非的内心吐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