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快穿:纯欲美人成为大佬心尖宠 > 第568章 【天幕番外】德宣盛世②

天幕尚在往下播放,内容从女博主变成凤缙城外的那座万佛寺,巍峨雄壮的古朴佛寺屹立于天穹之下,历经沧桑却依旧可见往日盛景。

“这就是他们当年常去的万佛寺。”

“也许是父母之心感动了神佛,苏锦言绊绊磕磕地长大了。”

“因着他们盼望神佛能长久地庇佑爱子健康长寿,故而每月十五都会前往万佛寺祈求佛祖保佑。”

“直到苏锦言二十一岁那年。”

“这一年也被视作苏锦言从前期的世家公子逐步成为医圣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当时靖文帝共有四女二子,其中四位皇女为了登上皇位而展开极为残酷的夺嫡之战,势单力薄的四皇女谢慎如便暗中盯上了信王府。”

“只可惜苏荀英母女都不搭理她。”

“这对武将母女忠于皇帝,可不会接受任何一位皇女的拉拢。”

“谢慎如拉拢不成就开始使阴招,悄悄盯上了每月十五出城礼佛的苏锦言并意图上演一场英雄救美。”

“她让手下假扮山匪围堵了苏锦言回城的马车,然后又跳出来充当英雄,希望以此来俘获对方的心。”

“结果她带来的上百人却被信王府不足三十人的侍卫打得抱头鼠窜,并且引来了巡城的大皇女。”

“最终,他们一行人闹到了御前。”

“苏锦言作为苦主二话不说就直接入宫告御状,大皇女陪同在旁,又有假土匪的证词在手。”

“如此明晰的一桩案子并不难判,靖文帝很快就明白了谢慎如的心思,并觉得此女甚蠢,似是她生对方时把脑子遗落在腹中没带出来。”

“在罪证确凿的前提下,谢慎如依旧咬死不承认,只说自己是恰巧路过,绝无其他用意。”

“其实,谢慎如要是当场认罪悔改,我觉得靖文帝还不至于那么生气,可是人蠢是真的没法救。”

“谢慎如被贬庶人,笞三十杖,幽闭陋室,沦为四女夺嫡的第一个出局者,不到三月死于噩梦惊悸。”

“苏锦言因此大病将近一个月。”

“自他病愈后便开始被安排相亲,频繁出现在各种宴会上,因此邂逅了奉旨抓人的右相季玄明。”

“季玄明就是苏锦言的伴侣,他们还得到了靖文帝赐婚。”

除了凤临国中期的人,凤临国前期和后期的人都傻眼了。

你们当女皇的都那么大方的吗?

两个男人成亲?皇帝还赐婚,这种事情说出去都没人信。

作为赐婚当事人的谢书宜茫然无措地听着这位历史博主的讲解,感觉自己未来开明得有点过分了。

不过想想苏锦言这个可怜的孩子,若是苏荀英亲自求她赐婚,她大概真的会破例为他们赐婚吧!

23岁的苏荀英:“啊???”

未来的她就这样放心地把精心养大的儿子交给一个男人了吗?

初代信王:“……”

断袖之癖,好像也不是不行!

总归那个孩子如此命途多舛,喜欢男人就喜欢男人吧!

元凰帝眉头紧锁,只觉得自家闺女的四女儿实在是蠢得离谱,这种蠢货还有何脸面争夺皇位!

皇位交到谢慎如手里,凤临国不得倒退回十年前的混乱时期,她奋斗终生的事业也会毁于一旦。

她揪过如今只有一个女儿的谢书宜认真地叮嘱道:“你以后千万不能把江山社稷交给这个谢慎如。”

谢书宜:“……女儿知道了。”

未来的她本来也没有把皇位交给蠢而不自知的谢慎如啊!

她的眼光还是有的,好伐~

放着缔造德宣盛世的二女儿不要,她是脑子进水了才传位给四女儿,母皇真的是操心则乱呀!

等等,她好像还没有二女儿。

等她回府就做好准备再生一个可堪重负的闺女并好好教导。

此时抱着女儿走到院内观看天幕的顾聿川脸色黑了青青了白,神色复杂地回想着博主说的话。

他的儿子天生体弱多病,好不容易养过弱冠之年却遭到四皇女的惦记,还连累得他儿子病倒。

谢慎如,他记住这个人了!

世人常说最毒妇人心,他就让对方知道何为最毒男人心。

至于他儿子挑了个男人郎婿……

只要孩子喜欢就行,他们当父母的都会无条件地支持孩子。

***

网名是‘小柚子’的历史博主嗓音轻缓地诉说着历史往事。

“说到季玄明和苏锦言这对事业双强的知名cp,他们的爱情故事最流传的版本是梦云先生的《游龙记》,这本小说是季玄明母亲所着的。”

“这本书也被当做史料来研究。”

“据此书记载,当时只是六品小官和书铺老板的季父季母被自家大儿子威逼利诱前往信王府提亲,两人都是抱着被打出来的决心去的。”

“当然,也确实是打起来了。”

“只不过挨打的是季玄明,这对夫妻机智地找了藏身之地。”

“他们两人都快吓死了,结果他们的大儿子却凭借这场追杀引来彼时正在花园赏花的苏锦言。”

“然后,季父季母见证了自家儿子如何凭借那张俊脸和花言巧语哄得苏公子心花怒放进而允婚的。”

“如果用现代霸总小说里的话来说就是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自此,苏锦言和季玄明定下婚事,并渐渐有了更多来往。”

“季玄明凭借自己的好皮囊和一手好厨艺以及超会夸人的巧嘴,成功得到了苏锦言的倾心。”

“不久后,他们便成婚了。”

“那时候的苏锦言就开始渐渐觉醒自己的医学天赋,因着丰富的看医经验而遍寻名医研习医术。”

“三年后,也就是德宣德继位第一年他创作了第一本医书《百病纲要》,让医学经验化作理论知识。”

“他也正式出师,开始传奇人生。”

“苏锦言先是开创仁心医馆,接手其父顾聿川的诸多家产,一边济世救人教授弟子一边经商赚钱。”

“正因他不缺钱,遍布各地的仁心医馆才能开得下去,所有看不起病或者看不好病的各地百姓才能活下来,才能保住一条条鲜活的性命。”

“又过了几年,他开设苏氏学府教导来自各地的医者。”

“一时之间,德宣帝时期出现很多流传于世的名医,并且拉动了当时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

“历经前后两位女皇的励精图治,到了德宣德继位全国拥有1900万??人口,而待到德宣德驾崩时国内已经迸发式地增长到8282万人口。”

“全国总人口翻了整整四倍。”

“这个人口增长不止有当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医术大幅度提升和医馆普及的影响。”

“苏锦言对此贡献巨大,因此被时人视为活菩萨,被历史学家称为医圣,这是古往今来唯一的医圣。”

“他开创了医学院以及连锁医院的历史先河,在此之后仍有无数名医诞生于他创办的苏氏学府。”

“苏锦言是推动古代医学技术兴起和发展的主力军,一生救人无数,教过的弟子更是难以计数。”

“他如此作为,只盼百姓远离疾病,凤临国境内不要再有家庭因疾病而变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

“他成功地做到了,种种难以克服的疾病在他手里迎刃而解。”

“然而医者不自医,自他到了知命之年身体便每况日下,经过精心调养的身体撑不住他的操劳了。”

“他若是不停下脚步,必定活不过花甲之年,而那时尚在人世的苏荀英和顾聿川将他劝了回来。”

“没错,那个时候苏锦言的父母姐姐姐夫依旧尚在人世。”

“有苏锦言这个神医在,再加上苏家人多数人都是武将,身体健壮,寿命自然也就长一点。”

“我仔细查过资料,苏锦言是除了初代信王外寿命最短的苏家人,但他仍活到了七十二岁。”

三个时期的人意识达成一致,认为苏家人的寿命是真长。

初代信王是战死沙场,故而命短。

但苏锦言却是一个病秧子,就这样还能活过古稀之年。

好羡慕苏家人的长寿基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