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人一刀,镇守华夏三千年 > 第946章 北莽内乱,危机中的危机

北莽,上京,西厂。

此时已是深夜,大多北莽人经历了劳累的一天,都已经入睡。

西厂里此时却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在经历了闻太师的血洗西厂之后,西厂冷清了一段时间。

而自从闻太师死后,宇化田加大了对西厂的投入栽培力度,招揽江湖高手,西厂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此时西厂当中,不断传出惨叫声,不时有人拖着血淋淋的尸体走出来,有时候还不是一具完整的尸体,而是断肢残骸。

宁可死后下地狱,不愿活着进西厂。

这是北莽上京的一句传说。

传说归传说,可见西厂之残暴、血腥与恐怖。

靠门的几间房子,就是用来审讯犯人的。

说是审讯,大部分都是直接上酷刑。

哪怕你说愿意主动招,坦白从宽,进来了还是想要体验一下西厂的刑罚才行,毕竟来都来了,又都是犯人,惩处一下,杀掉几个人,都是人之常情。

走过惨叫声不断、血腥恐怖的第一阶段,再往里面走,就是西厂各个档头的办事场所,现在西厂有五个档头,每个档头管的事情不一样。

有的主管监视百官,有的主管查究里通外国,有的档头主责却是从民间获得情报信息。

有的档头主管刑罚。

而现在和刑部侍郎孙立均一起的,是西厂的三档头李亮。

李亮个子不高,黑黑壮壮的,看起来像个朴实的农民一样。

实际上李亮以前就是个农户,擅长打猎。

后来被宇化田发现他跑得快,出手狠,追踪能力强,就当了主管缉捕、侦查的三档头。

孙立均并不是头一次走进西厂,只不过面对这个李亮,孙立均有些施展不开来。

原本像孙立均这种长袖善舞的人,和谁都能说上话,都能哄得人开心。

可是这个李亮,却是个榆木疙瘩一样,惜字如金,每次都是简单的两三个字就回复了。

而且你不问他,他绝对不会主动多说一个字。

更让孙立均有些难受的是,这个像榆木疙瘩一样的三档头,盯着人看时的眼神,却是极为锐利,如同一头准备捕食的猎豹一样,随时准备冲杀出去,咬断猎物的脖子。

孙立均的脖子虽然肥胖,他可不想被李亮咬着脖子。

“李档头,督主什么时候回来啊?”

“不知道!”

“那督主叫我来西厂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不清楚!”

“呃,你们最近抓了很多人,杀了很多了,朝廷有人在参你们,民间的呼声对你们也不利啊。”

“我不管。”

孙立均知道问再多也问不出一个屁来,干脆就坐在椅子上,端着茶自顾自的喝起来。

这段时间世道大乱,北莽动荡不安,尤其是京城,更是暗藏波涛汹涌,随时都可能爆发巨大的冲突。

起因是北莽和大汉作战,连连失利。

大柱国游多宝三十万大军攻打临安,却被破了假身,折损兵马上十万。

丞相荀懿没有守住蜀中,反而被大汉一鼓作气出了祁山,攻克了天水、南安等城池,最终连幽州都落入了大汉远征军的手中。

这还只是开始,大汉人突破了天河,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攻克了长安,这就引起朝野之间的议论纷纷。

愤怒、气愤、悲哀、疯狂、恐怖等情绪环绕在每个北莽人的头顶之上。

仿佛整个天空都如同北莽深渊上方一样,雾霾重重,极为压抑。

长安都丢了,知府彭国富却安然无恙回到了朝廷,据说还有可能担任上京府尹。

这上京府尹可不比其他州府,这可是京城所在之地,是皇族所在之地,是朝廷所在之地。

一个吃了败仗回来的知府,不仅没有受到惩处,还又被委以重任,这如何能让人信服呢?

可是这就是当前的状况,彭国富有靠山,又会贪污受贿,又会上下打点,一场失败,被他说成胜利转移,保住了北莽的有生力量。

如果说彭国富的事情还只是个插曲的话,那么北莽求和,则是揭开了北莽人头上最后一块遮羞布。

在大汉取得节节胜利之后,北莽朝廷终于慌了,在官员商议之后,决定求和。

北莽丞相荀懿终究没有亲自去议和,而是派了他的侄子,荀基去谈判。

荀基谈判回来后,在上京受到了朝廷英雄般的待遇。

据说荀基以一己之力,维护了北莽帝国的权威,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大汉之人目瞪口呆,完全同意了北莽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大汉和北莽停止战争,两国互通贸易,经常性开展高层和民间交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荀基俨然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来的,据说只等皇帝耶律雄基点头同意,年纪轻轻的荀基就有可能成为户部尚书。

这样的年纪,却有这样的滔天作为,大家还是信得过的。

只不过,当不断有消息传递过来,当遮羞布被逐一揭开的时候,北莽人彻底傻眼了。

原来荀基去和谈,要赔大汉两亿两白银,幽州、长安等地都归大汉所有,而且燕云十六州、西域等地也要逐步归还给大汉。

更要命的是,北莽还要向大汉缴纳岁币。

岁币是什么?

那是俯首称臣,那是附属国干的事情。

堂堂北莽帝国竟然能干出这等事情来,竟然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士可忍孰不可忍,北莽彻底震惊了,震惊之后就开始震动了。

尤其是那些热血沸腾的北莽学子,开始上街集会,开始公车上书,开始在伟大造物神雕塑前**以明志。

北莽朝廷研究之后,觉得上京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是偶然的,北莽学子敢闹这么大,背后绝对有隐藏的势力在背后推动。

而这股隐藏的势力,一定在勾连外国,一定有大汉的身影在其中。

大汉就是想要将北莽搞乱,让北莽民心思变,让北莽陷入更加狂暴的内乱之中。

这样的话,大汉才有机会乘虚而入,将北莽征服。

这种情况必须制止,必须杀一儆百,必须杀鸡儆猴。

于是一场大屠杀、大清洗开始了。

谁,能在这场内乱中获胜,谁又能在大清洗中存活下来。

这将决定北莽日后的走向。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北莽危机,潜藏在这场内乱之中。

只需要一个引线,就会引发彻底的爆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