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79章 苏省统一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第79章 苏省统一

作者:有机有瘦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2 21:52:33

1938年2月21日,我军顺利攻下昆山,自此我军实际控制了苏南所有倭寇占领城市。而上沪区域在倭寇的海军影响之下,目前不是最适合进攻的城市,张凡决定进攻苏南剩下的城市和苏北区域,达成系统任务!

平津失陷后,沿津浦路南犯的倭寇第十师团于1937年9月30日侵入鲁东。国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企图保存实力,且战且退,沿路县城相继沦陷。12月23日,倭寇分两路渡过黄河。12月27日,倭寇占领鲁东首府泉城。1938年初,倭寇沿胶济铁路东犯,1月10日,占领岛城。

1938年2月初,倭寇第五师团一部3000余人,从岛城出发,进攻烟台。原国民烟台特区专员及其守军弃城而逃。

2月3日,倭寇占领烟台。

倭寇将烟台特区改为烟台市。之后,倭寇兵分两路,一路东犯牟平、威海,一路西犯蓬莱、黄县、招远等地,胶东各县相继沦陷。

3月倭寇进攻临沂。

倭寇自从侵略中国以来,一直都非常的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挠,就在倭寇高兴的看到占领枣庄侵占这里的煤矿指日可待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滕县,倭寇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似乎成为了一个他们无法逾越的鸿沟。

进犯滕县的倭寇是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以及和第106师团、第108师团。敌方配有大炮70多门,战车四、五十辆,并有配合作战的飞机四、五十架,装甲火车两列,共约三四万人,统一由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指挥。

滕县是津浦线上最后一个能够守卫徐州的军事重镇,如果滕县失守,倭寇1便可顺津浦铁路,长驱南下至台儿庄,直接威胁徐州,乃至华夏大后方。守卫滕县的是李调来的第22集团军。第22集团军是川军,一共有第41军和第45军两个军。川军装备落后,再加上川军此前已在晋东战场上与倭寇苦战了40多天,伤亡惨重,赴滕县防守时总兵力不超过两万人。45军为一线部队,守卫外围,41军为二线部队,司令部设在临城。

眼看彭城即将防守不住,**政府也是担心异常,同时倭寇在上沪和临安区域驻军除了防守张凡华夏军以外,一直没有放弃对**政府的施压,与1938年2月开始对江城和汉口进行飞机轰炸,**政府不是张凡,对倭寇的轰炸一直没有好的办法抵抗!

1938 年,张凡所率领的华夏军 11 艘驱逐舰缓缓驶入汉口江面,与此同时,150 余架飞机如飞鸟般飞临汉口上空。这壮观的一幕让人们瞩目。而此时,李双硕也进入了汉口城,并与国府政府的蒋展开了一场关键的谈判。

这场谈判涉及到重要的利益交换。我军提出以 100 架飞机、150 辆坦克以及一个军的装备武器和一艘驱逐舰作为筹码,来换取苏北和鲁省的归属权。原本,鲁省已被倭寇完全占领,实际上并不存在明确的归属区域。而彭城和苏北地区正面临着倭寇的猛烈攻击,同时汪的伪政府也在和国府政府争夺权力。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我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我们拥有充足的军备资源和强大的武力,同时还愿意通电认可蒋的领导地位。这些条件使得国府政府不得不做出决策。于是,国府政府直接宣布将苏北区域及彭城附近的川军都划归张凡所有。此外,其他李系直属部队则被调至皖省和中原地区,以抵御倭寇的进攻。

这样的安排既满足了我军对于领土和军事资源的需求,也确保了国府政府能够集中精力应对倭寇的威胁。通过这次交易,双方达成了一种妥协,共同应对战争带来的挑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仍然复杂多变,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一时刻的决策无疑对整个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8年3月11日。张凡所属华夏军开始对整个苏省进行接收,同时**第22军也被我军打散重组,目前在第一军、张风的第二军、刘世杰的第三军后面,徐三胜任第四军军长。同时每个军部由之前的独立军升级到集团军区,下属三个独立军和配套空军海军!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在分出一部分给集团军后也升级为海军第一军和空军第一军。张凡在盐城重新部署了新的空军基地,在彭城不仅建造了五个战车工厂,还配套的兵营,电厂等完全按照金陵规模复制过来,在连云港区域建立了海军基地和空军分基地。

而且在领取了苏省统一奖励后,系统也得到升级。这次升级加奖励一共取得了

1:bm-13 多管火箭炮 300 辆(喀秋莎多管火箭弹发射车),同时系统解锁战车工厂可以生产该武器

2:v2 导弹发射车 20 辆。

3:航空母舰生产线

4:阿拉斯加级巡洋舰生产线

5:- Ixb型潜艇

bm-13 多管火箭炮,即喀秋莎火箭炮的主要参数如下:

- 长度:6.40米

- 宽度:2.30米

- 重量:5.2吨

- 炮车速度:使用 Gmc 卡车底盘时可达72千米\/小时

- 炮车行程:使用 Gmc 卡车底盘时为385千米

- 动力装置:一台 Gmc 型6缸发动机,功率91.5马力

- 悬挂车轮:6x6

- 发射导轨:16个

- 发射弹药:132毫米 m-13火箭弹

- 射程:8500米

该火箭炮采用载重汽车底盘,安装有8个呈“工”字型的导轨式发射架,可挂载16枚m-13型132毫米尾翼式火箭弹,能在10秒钟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打出,形成短时间密集打击火力。由于避免了炮筒发射火箭弹时的高膛压和高度加速的应力效应,火箭弹发射时承受的加速度小,弹壁可较薄,增加了炸药填充量,其威力基本相当于152毫米普通炮弹,适合打击暴露的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

V2导弹是弹道导弹,相关参数如下:

- 结构:一体式液态火箭(弹体弹头不分开)

- 全长:约14米

- 直径:约1.7米

- 离陆时质量:12,800~13,000千克

- 离陆时推力:27,000千克力

- 最大飞行高度:约为100千米左右

- 最大飞行速度:4.8马赫

- 推进方式:以乙醇(酒精)与液态氧当作燃料,两种燃料以一定比例通过管线引入燃烧室点火推进。管线设置在燃烧室壁旁,可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以防燃烧室过热甚至融化。在火箭的尾端,安置有被称为燃气舵的金属板,可用于改变气流,诱导火箭朝正确方向前进,也能用来改变火箭前进的路线

- 导引方式:传统的惯性导引。火箭点火后,液态燃料推进器将其推送到一定高度与速度,燃料烧完后,导弹通常会在抛物线的顶点(80~100千米),然后受惯性沿着抛物线继续射向目标。后期的V2也引用了电波导引方式,但误差高达公里计

- 有效载荷:可负载1,000千克的高能炸药弹头,射向300千米远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V2导弹是一种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武器,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阿拉斯加级巡洋舰

- 标准排水量: 吨

- 试航排水量: 吨

- 全长:246.3 米

- 水线长:240.8 米

- 水线宽:27.5 米

- 型深:14.3 米

- 正常吃水:9.1 米

- 主机功率: 马力

- 航速:33.4 节

- 续航力: 海里\/15 节

该级巡洋舰装备了3座三联装305毫米mK8型主炮塔,前二后一呈背负装布局。副炮是6座mK32m4型双联装高平两用炮塔。此外还配备了强大的防空火力,包括56门40毫米56倍径四联装博福斯高炮,以及34门20毫米70倍径厄利康高炮,同时可搭载4架柯蒂斯Sc-1水上飞机。

- Ixb型:水上排水量1050吨,水下1178吨,水面最大速度18.2节(约34千米\/时),水下7.3节(约13.5千米\/时),续航力水面8700海里(约千米)\/12节(约22千米\/时)、水下64海里(约119千米)\/4节(约7.4千米\/时),最大下潜深度165米,前4后2共6个533毫米发射管,潜艇人员军官5人、士官19人、水兵32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