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274章 宝岛港口

1938 年的宝岛处于倭寇殖民统治时期,当时倭寇把宝岛作为一个资源中转站,对岛上居民残酷剥削,倭寇比较重视的是宝岛的码头和海洋战略位置。宝岛的海洋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连接西太平洋航道的枢纽,宝岛位于西太平洋岛弧链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东北亚与东南亚的必经之地。诸多重要的国际海运航线,倭寇到东南亚、韩国到印度洋地区的航线都要经过宝岛周边海域,这使其成为控制西太平洋航道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扼守巴士海峡的重要节点,宝岛南部的巴士海峡是连接南海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它的宽度约370千米,是许多大型船舶的重要海上通道。宝岛就像一个天然的屏障,在巴士海峡的战略防御和控制上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对过往的船只、潜艇等进行有效的监视。

宝岛离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很近,在海洋战略布局上,宝岛的存在为大陆沿海地区提供了天然的掩护。从军事防御角度看,宝岛能够拓展防御纵深,使得沿海地区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

倭寇对宝岛的两个港口做了重点建设, 基隆港是宝岛北部重要的港口,在倭寇统治时期就已经有一定的建设和发展。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倭寇在宝岛进行军事运输、物资补给等的重要港口之一。倭寇对基隆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扩建工程,以满足其军事和经济方面的需求,港口的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包括码头的建设、航道的疏浚等。

高雄港在当时也是倭寇重点建设的港口。倭寇为了加强对台湾的控制以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大力发展高雄港。高雄港的建设使得其能够停泊大型船只,成为倭寇在台湾南部重要的军事和贸易港口,对于倭寇的军事战略布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1938 年,高雄港处于倭寇殖民统治时期,倭寇自占据宝岛后,一直致力于强化高雄港的货运功能。到1938 年,在之前建设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码头的扩建工程。在这一时期,码头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有所扩大,为更多船只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提供了条件,原本只能停泊较小吨位船只的码头经过改造和扩建,逐渐能够容纳更大吨位的货船,提升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 码头的配套设施如仓库等也在不断完善。仓库数量增多,仓储能力得到提升,以便更好地存储和转运货物。

- 为了使大型船只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出高雄港,倭寇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航道进行疏浚。通过清除航道中的淤泥、礁石等障碍物,加深航道深度,拓宽航道宽度,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和安全性。

- 加强了航道的导航设施建设,如设置航标、灯塔等,为船只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航行提供指引,进一步保障了航运的顺畅。

- 在 1938 年之前,高雄港已经开通了一些航线,高雄-横滨线、高雄-广东线、高雄-天津线、宝岛-朝鲜“满洲国”线等。到了 1938 年,倭寇继续拓展高雄港的运输航线,加强与倭寇本土以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其他殖民地或占领区之间的贸易联系,使得高雄港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港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方便货物的集散和运输,倭寇在高雄港周边修建了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港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使得货物能够快速地从港口运往宝岛内的其他地区,或者运往倭寇本土及其他地区,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

同时倭寇军方对高雄港的码头设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以满足军事需求。增加了码头的数量和规模,使其能够停靠更多的军舰和运输船,提升了军事运输和物资补给的能力。同时,对码头的配套设施如仓库等也进行了升级和扩建,以便更好地存储军事装备和物资。

-为了确保军舰能够安全、顺畅地进出高雄港,倭寇投入大量资源对航道进行疏浚,清除淤泥、礁石等障碍物,加深航道深度、拓宽航道宽度,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并且加强了航道的导航设施建设,设置了更多的航标、灯塔等,为军舰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航行提供保障。

-在港口周边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如炮台、碉堡等,用于防御可能的敌人攻击。这些防御工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火炮和机枪等武器,增强了高雄港的防御能力。

倭寇海军在高雄港部署了一定数量的巡洋舰、驱逐舰等舰艇。高雄级重巡洋舰可能就有在高雄港进行过部署或停靠。这些舰艇是倭寇海军的重要作战力量,具备较强的火力和作战能力,能够对周边海域进行巡逻、警戒和作战。

-倭寇在高雄港建立了海军基地,作为其在宝岛地区的重要海军据点。基地内设有舰艇维修设施、弹药库、燃料库等,为舰艇的维护、补给提供了保障。同时,基地也是日本海军的指挥中心和训练中心,负责指挥周边海域的军事行动和培训海军士兵。

-倭寇海军在高雄港附近还部署了一定数量的海军飞机,如水上飞机等。这些飞机可以执行侦察、巡逻、反潜等任务,为倭寇海军提供了空中支援和情报保障。

倭寇对基隆港也是进行了同样的建设,而且增加了更多军事建设,在基隆港周边的战略要点和高地上修建了多座炮台,配备了大口径的火炮等武器装备,形成了对港口的火力防护网。这些炮台可以对海上的敌方目标进行打击,有效地抵御可能的海上攻击,保护港口的安全。

在港口的入口、关键位置以及周边地区构筑了大量的碉堡、掩体、战壕等防御工事,部署了军队进行防守。这些防御工事与炮台相互配合,增强了基隆港的防御能力,使其成为日本在台湾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

设立了军事指挥中心,用于对基隆港及周边海域的日本海军部队进行指挥和调度。指挥中心配备了先进的通信设备和指挥系统,能够及时掌握海上的动态信息,有效地指挥军事行动。

同时配套设施的铁路连接加强了基隆港与台湾岛内铁路网的连接,修建了铁路支线和专用铁路线,以便将港口的物资快速运输到岛内各地,为倭寇的军事行动提供后勤保障。同时,也方便了倭寇军队的调动和部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