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239章 大同外的防御

在大同战场上,硝烟弥漫,战火连天。倭寇进攻部队虽被我军火炮部队强力压制,不得不开始缓缓撤退。倭寇战车第 2 师团以及步兵第 11 联队、12 联队、13 联队,如同被霜打了的茄子,士气低迷地向后挪动着步伐。他们的行动显得有些慌乱,士兵们时不时回头张望,生怕我军突然追击。

而此时,倭寇的加农炮、高射炮、野炮、速射炮等各类火炮,仿佛不甘心就此撤退的困兽,疯狂地向我军控制的大同进行轰炸。36 门加农炮昂起炮口,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砸向大地,掀起一片片尘土和火光。12 门高射炮直指天空,似乎在向我军示威。数十门野炮也在快速地发射着炮弹,企图阻止我军的进攻。

然而,我军火炮部队岂会坐视不管?他们迅速调整炮口,开始反攻倭寇火炮部队。一门门大炮发出愤怒的咆哮,炮弹呼啸着飞向倭寇的炮兵阵地。火光冲天,爆炸声此起彼伏。在我军火炮的猛烈打击下,倭寇的火炮部队渐渐陷入了混乱。

趁着这个时机,倭寇部队加快了撤退的速度,他们如潮水般快速退到了安全区域。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满脸惊恐。随后,倭寇的火炮部队也不得不快速撤退,放弃了和我军交火。

采凉山位于大同市北侧,是大同东北部的一座名山。

- 采凉山山势雄伟,山脉绵延起伏。山体主要由岩石构成,其地势较高,拥有较为复杂的地形,有陡峭的山坡和深邃的山谷。

- 山上植被丰富,以松树等针叶林和多种灌木丛为主,这些植被不仅增添了采凉山的自然美感,还有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采凉山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常有较强的西北风呼啸。采凉山海拔约2144.6米。其山体特点为山势雄伟,地形复杂。山脉绵延起伏,山坡有陡有缓,山谷深邃。山上植被较为茂密,多为松树等针叶林以及灌木丛。这种植被覆盖既有利于隐蔽军事设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稳定山体结构。

采凉山的高海拔和复杂地形使其成为天然的防御屏障。敌军想要进攻山上的军事基地,需要攀爬陡峭山坡,这会极大地消耗体力和减缓行军速度,方便守军进行防御作战。

山上茂密的植被可以有效地掩盖军事设施的存在,无论是军营、火炮阵地还是其他军事装备,都能借助树林和灌木丛进行隐藏,不易被敌方的侦察力量发现。

站在采凉山上,可以俯瞰周边广大区域,对周围的地形、道路和潜在的敌军动向有很好的观察视野。这有助于提前发现敌军的来袭方向、兵力部署等情况,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采凉山,此刻宛如一座被倭寇盘踞的险恶堡垒。山体间,那些隐藏的炮兵阵地犹如潜伏的猛兽,散发着危险的气息。采凉山,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横亘在大地之上。

从远处望去,山体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植被仿佛是堡垒的天然伪装。倭寇精心打造的防线与采凉山的山势完美融合,让人难以察觉其中隐藏的巨大威胁。

山上,那些隐藏的炮兵阵地是堡垒的重型武器。它们深深地嵌入山体之中,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巨兽。坚固的防护工事和巧妙的伪装,使得这些炮兵阵地几乎无法被直接攻击。大炮的炮口威严地指向远方,随时准备发出致命的一击。每一门大炮都像是堡垒的守护者,守护着倭寇的防线。

这些炮兵阵地巧妙地利用了山体的起伏和沟壑,被精心隐藏起来。从远处望去,几乎难以察觉它们的存在,仿佛与山融为一体。阵地周围,繁茂的草木和天然的岩石成为了最好的掩护,使得它们在外界看来只是普通的山景一角。

走近观察,会发现炮兵阵地的入口狭窄而隐蔽,仅容少量人员和装备通过。进入阵地内部,空间却出人意料地宽敞。一门门大炮整齐地排列着,炮身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炮兵们紧张地忙碌着,时刻准备着听从命令发射炮弹。阵地的顶部覆盖着厚厚的防护层,能够有效抵御来自空中和远处的攻击。通风系统巧妙地设计在山体中,确保空气流通的同时不暴露阵地的位置。

而在山脚下,那一道道战壕如蜿蜒的巨蟒盘绕在大地上。战壕挖掘得极深,士兵们可以在其中躲避炮火的袭击。战壕的边缘堆积着沙袋和石块,加固了防御。隐藏掩体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战壕周围,这些掩体同样利用了地形的优势,或是在巨石后,或是在土坡下,难以被轻易发现。掩体内部,倭寇士兵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枪支弹药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攻击。

防御工事层层叠叠。深深的战壕如同堡垒的护城河,蜿蜒曲折地环绕着山体。战壕内,倭寇士兵严阵以待,枪支弹药摆放整齐。沙袋、铁丝网和障碍物构成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阻止着敌人的靠近。隐藏在各处的掩体更是堡垒的关键支撑点,它们坚固耐用,为士兵提供了安全的藏身之处。

整个采凉山防线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充满了危险和挑战。敌人一旦踏入,就会陷入倭寇精心布置的陷阱。这里的每一处防御设施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这些山体隐藏的炮兵阵地和山脚防御工事,共同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对大同城外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它们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给我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大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早晚温差大,冬季寒冷且降雪较多。通常到了11月大同会进入较为稳定的降雪期。不过,大同在十一月的气温波动较大,极端低温能到-20c左右。目前十月最低温度已经达到0c以下-5c,而且最近已经有下雪的感觉这也是这个事情天气还比较寒冷,不像后世温室效应出现,十月还比较暖和。倭寇们准备熬到下雪天,让我军无法发挥机械化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