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167章 战前力量对比

倭寇在防御工事上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的同时,还大幅增加了众多的武器装备。在前线的战壕和地堡里面,歪把子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的配置相较平时竟然提升了足足一倍之多。

在地堡内部,大量的重机枪和掷弹筒被精心隐藏起来,严阵以待。而在炮垒之中,主要配备的是以 150 毫米榴弹炮和 75 毫米野炮为主的强大火力。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支援能力,倭寇专门成立了炮火支援部队,其中主要是以九二式步兵炮和九七式 90mm 轻迫击炮为主。这些武器的配备,使得倭寇的防御体系在火力上得到了显着的加强。

在空军方面,倭寇为了能够集中并投入有效的力量,将所有的空军飞机小心翼翼地隐藏了起来,企图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其中,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Ki-44)这款倭寇最新的战斗机也参与了进来。这是倭寇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尚未实现量产,此次带来的 50 架乃是倭寇空军用于实验的飞机。这款飞机以其高达 605 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而着称,基本与我军目前装备的 p38 速度持平。正因如此,这款飞机成为了倭寇委以重任的希望所在,他们寄望于凭借此款战机在战斗中扭转局势。

倭寇在保定城内部署的坦克,除了常见的 95 式坦克、94 式坦克外,还调集了多达 170 辆**式中型坦克。要知道,这可是倭寇目前最为先进的坦克型号。如此规模的坦克部队,可以说是倭寇华北方面军所能集结的最大力量了。此时,北平和津门已经被倭寇的关东军接手管控,由此可见,倭寇华北方面军对这次保定战役的重视程度已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对比倭寇而言,华夏军第四集团军的装备堪称遥遥领先。

首先,空军部队拥有超过五百架飞机可供本次战斗调用。不但有性能卓越的 b-24 轰炸机,还有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即便是 p38 战斗机,在性能上也远优于倭寇,相比倭寇的试验机更是具有显着的优势。

在火炮部队方面,华夏军配备了大量的 105 毫米榴弹炮、155 毫米榴弹炮以及各式各样的自行火炮。其中,t92 自行火炮的口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40 毫米,无疑是这次进攻倭寇的一把利器,是对付倭寇地堡和城墙的不二之选。m2 型 60 毫米迫击炮,以其仅仅 40 斤的轻巧重量,成为了掩护进攻部队的最佳搭档。m1 型 81 毫米迫击炮作为支援型的有力武器,是进行曲线进攻的绝佳选择。当它们与坦克部队相互配合时,简直就是攻城拔寨的定海神针。

虎式坦克、斯图亚特坦克、谢尔曼坦克等多种型号的坦克,满足了各种复杂地形和火力点的覆盖需求。倭寇最强的坦克在我军轻型坦克面前,脆弱得犹如一张废纸,不堪一击。

在单兵作战方面,我军的 m2 半履带车不仅为运输军队和弹药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力量,其装备的 m2 重机枪和双联机炮,更是在巷战中展现出了绝杀的威力。

巴祖卡火箭筒是华夏军现在以班为单位的作战组必备的重要力量。这种火箭弹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倭寇的小豆丁坦克,还是攻击倭寇火力点的绝佳选择。自从系统投入使用以来,这款武器备受整个部队的称赞与好评。据说,其摧毁的火力点数量甚至比虎式坦克还要多!

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Ki-44)的部分参数如下:

- 尺寸:机长8.85米,机高3.248米,翼展9.448米。

- 重量:空重2109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764千克。

- 升限:米。

- 航程:1600千米。

- 最大速度:605千米\/时。

- 武器:装备4挺12.7毫米机枪。

- **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1.8吨,装备一门57毫米火炮和两挺6.5毫米机枪,装甲厚度在17-22毫米之间,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

- **式中型坦克:

- 战斗全重:12.7吨。

- 乘员:4人。

- 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

- 最大行程:140公里。

- 武器配备:主炮为11门90式57mm短管坦克炮;还有2挺91式6.5mm机枪,后机枪也为7.7mm。

- 装甲:正面装甲17mm,侧后装甲15mm,顶甲10mm,底甲5mm

- 九五式轻型坦克:全重7.4吨,主要武器是一门37毫米坦克炮和两挺7.7毫米机枪,装甲厚度在6-12毫米,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

- 火炮:

- 三八式野炮:口径75毫米,弹丸重量6.41公斤,最大射程8350米,是倭寇装备量较多的野战压制火炮之一

- 96式150毫米榴弹炮:全重4140公斤,炮管长3252毫米,最大射程米,炮口初速每秒540米,射速一分钟3-4发

倭寇二战陆军在华夏的主要部队有:

- 关东军:因侵驻华夏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成立于1919年,。是倭寇陆军驻扎在华夏东北的一支军队。其历任司令官有本庄繁、武滕信义、菱刈隆、南次郎、植田谦吉、梅津美治郎、山田乙三等。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

- 华夏派遣军:倭寇大本营发布大陆令362号组建的抗战时期派遣到华夏关内的侵略军。按照战区又划分为华北方面军、华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等。由倭寇陆军大本营直辖,历任司令官有西尾寿造、畑俊六和冈村宁次。最高峰时达107万人。

- 第十方面军(台湾军):司令官安滕利吉大将,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下辖8个步兵师团、1个飞行师团、12个独立混成旅团,共22.7万人。

倭寇在朝鲜半岛还有驻军25万左右。加上华夏伪军和朝鲜半岛的殖民军,总兵力大于500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