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161章 细菌弹风波

我军与倭寇的空战虽说取得了胜利,但倭寇的损失并非特别惨重,起码目前他们仍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

经此一役,倭寇在石家庄的部队约损失了上万余人,其余的则顺利撤回了保定城。而且,关东军也源源不断地抵达保定,倭寇与我军之间的激烈战斗已迫在眉睫。

此时,我军的主力部队终于开始挺进定州、安国。倭寇的前锋部队也陆续在安国、定州集结。

朱一晨,这位来自东北抗联的英勇卧底,一直在倭寇的细菌部队担任翻译一职,因而掌握了倭寇大量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一次,他偶然获取了一则惊人的消息。

朱一晨身为倭寇石井部队的翻译官,平日主要负责协调倭寇对伪军的各种要求。他深知这个石井部队实际上是倭寇的细菌实验部队,在这里,倭寇抓捕了大量无辜的普通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朱一晨曾多次为东北抗联提供关键线索,成功破坏了倭寇的多次抓捕行动和运输任务,期间甚至一度让倭寇的实验被迫停止。

这一回,倭寇开始大规模运输毒气弹药,这里所藏的毒气弹量竟是倭寇近三年的制造总和。通过多方打听,他从一名倭寇飞机维修员口中得知,倭寇此次准备将这批毒气弹运往北平前线,意图在保定的战斗中使用。

朱一晨得知此事后,毅然决定放弃隐藏任务,直接冒险出逃。他深知必须第一时间将这个重要情报传递出去。石井部队隐匿在一个县城的秘密基地,对外交通极为不便,此前都是一个月与抗联进行一次单线联系。此次情况特殊,无奈之下,他只能孤注一掷,前往哈尔滨,按照之前约定的据点去联系。

在逃离石井部队后不久,他的行踪便被倭寇察觉。倭寇的石井部队当即派出大批人马对其展开追杀。为防止朱一晨将任何重要信息带出,石井部队还通知了关东军的其他部队,对所有交通要道进行了严密的搜索。

此时的朱一晨正藏身于一辆运载煤炭的列车中。这是一趟从双鸭山开往沈阳的列车,满载着倭寇从我国掠夺的煤炭。而此次的司机恰好是东北抗联的一员,朱一晨在抗联联络点获得了援助,被妥善安排在了这趟列车里。

“朱同志,你受累忍耐一下,尽量隐藏好,等过了前面的站点再把你放出来。”

“没事的,只要能活着出来,顺利把消息传递出去,哪怕死了也值了。”

“那你先坚持一会儿。”

司机王师傅将朱一晨放进一个已剔除毛发的狗熊皮里,然后为他留出呼吸的管子和一大袋水,把朱一晨埋在煤炭之中。如此一来,狗熊皮的味道能够有效遮掩住朱一晨的体味,在过关检查时,便可避免被倭寇的猎犬发觉。

就这样,朱一晨一路随着火车顺利抵达了沈阳。

沈阳沦陷已久,一直处于倭寇的掌控之下。也正因如此,这里相比倭寇新占领的区域,防守反而较为松散。

这里的伪军和倭寇分工已然较为明确。自 1931 年 9 月 18 日那场倭寇蓄意挑起的战斗至今,倭寇已统治东北长达 7 年之久。

在此期间,倭寇已然完成了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体制。在这种畸形的统治之下,普通百姓只能忍辱偷生。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倭寇的统治力度在某种程度上相对降低了许多。

朱一晨在灯塔县外的一个屯子里,终于与抗联的一个分队成功会面。抗联得知朱一晨的情况后,当即第一时间与华夏海军取得了联系。

近年来,抗联在东北的发展愈发壮大,势力不断扩张。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凡在获得远程运输机后,开始大规模地为东北抗联的各个势力投放武器、粮食、衣物等物资。自从我军取得海军部队的胜利后,东北抗联不仅获取的资源日益丰富,而且在张家山子岛、葫芦岛、辽东湾、西中岛、旅顺等区域成功建立了基地城市。这些城市凭借着华夏海军的军舰,在沿海区域成功站稳了脚跟。

东北的众多百姓纷纷逃往此处,特别是旅顺区域,已然完全成为了华夏军的重要港口。倭寇目前已撤离沿海区域,并在能够登陆的港口区域外围构筑了完备的防御工事。

在得到华夏海军的指示后,朱一晨被抗联迅速送往营口区域的一处沿海地带,随即被海军派出的舰艇成功救走。

朱一晨在海军部队的营救下,顺利逃离东北,上船后,朱一晨第一时间把倭寇石井部队的地址坐标给到了海军部队,同时把倭寇部队的细菌部队研制的细菌弹资料和运送数量的相关文件也逐一上交。

得到这些资料后,海军部队紧急派出飞机飞往石家庄区域,把这一重要消息传递出去。

石井部队: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到1932年8月,倭寇关东军已基本控制了东北局势。决定秘密在华夏东北建立大规模的细菌战基地,加紧研究细菌武器,大量培育各种细菌,以便将细菌实验的成果尽快投入战场。1933年8月,倭寇在黑龙省哈尔滨市南岗地区秘密建立新的细菌战基地“石井部队”,又称“加茂部队”,将细菌战研究基地设在了距离哈尔滨70公里的五常县背荫河“中马城”。1938年6月,为了进一步满足倭寇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关东军建立了平房特别军事区域,七三一部队正式移驻平房基地,部队规模进一步扩大。七三一部队最早成立的时候,他们也是明知这是违背国际公法,也违背伦理道德。为此他们将研究机构多次进行匿名和掩盖。从防疫研究室,到加茂部队、奈良部队,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一直变换名称,最后秘密城成立了731编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