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144章 鲁东收尾

在 1938 年 8 月下旬这个酷热难耐的时节,烈日高悬,气温如同熊熊烈火般持续燃烧在这片土地上,8 月 23 日当天,气温更是高达令人窒息的 38c左右。

我军与倭寇在鲁东地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那倭寇在青龙山打造了一座宛如普通钢铁堡垒般的山体防御工事,妄图以此负隅顽抗。我军拥有着强大无比的火力,然而面对这坚固的山体,一时之间竟也难以迅速攻克。

“留一个师的兵力驻守在此,其余开始进攻文登区!”进攻威海的 304 军突然收到了军部传来的这道极具战略意义的指示。

“营长,咋不打了,就这样走了?”一名士兵满脸疑惑地询问着。

营长图二牛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屑地回答道:“切,你真傻啊,咱们又不是非打这里不行,又不是说万一以后他们配合倭寇其他部队反攻!咱们部队现在可是海陆空全部占领了鲁东,大海上全都是咱们的航母啥的,小鬼子过不来了。还学死守一处有个屁用,师长说了,打下威海,困死他们!”

随后,图二牛带领着队伍迅速转向文登和威海方向,浩浩荡荡地开拔而去。

倭寇这次负责守卫青龙山的指挥官山田土木,眼睁睁地看着华夏军突然转移了方向,朝着文登区进攻。他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整个人都陷入了极度的愤怒与不安之中。“八嘎,为什么可恶的华夏军不打这里了?他们竟然无视我们关东军,真是岂有此理……”山田土木咬牙切齿地怒吼着。

山田土木深知威海和文登仅有少量的宪兵大队驻守,一旦华夏军攻过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费尽心思地参考了华夏的军法,精心打造出这看似无敌的防御工事,却没料到华夏军竟然直接放弃了进攻。无奈之下,他只能派出一部分部队前去主动进攻我军,妄图将我军吸引回来。

可惜的是,我军在整个青龙山区域驻守的装甲团早有准备。他们不仅打造了大密度的雷区,还按着倭寇山脚的坐标标记了数百辆喀秋莎火箭弹。倭寇部队的主动出击,除了引爆了一片雷区和花费了几轮火箭弹之外,连我军的人影都没看到,就白白损失了两千多人。倭寇进攻无望,只能灰溜溜地死守青龙山。

仅仅过了三天,也就是我军收复威海和文登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山上粮食和水源有限,再加上酷热的天气,倭寇青龙山区域已经陷入了缺水少粮的绝境。

“山田将军阁下,士兵突击不出去,整片区域都被华夏军包围了,到处都是装甲车和坦克,附近的水源都被华夏军投下的燃烧弹给弄没了。”一名倭寇士兵满脸惊恐地向山田土木汇报着。

“混蛋,河水那么近,说明地下水位也不深。你们不会挖洞取水吗?”山田土木气急败坏地咆哮着。

“将军阁下,山脚下石头太多,一直没有挖出水,再远一点都是雷区。”士兵无奈地回应着。

倭寇被我军围困后,水源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而此时我军在成功取得威海区域的收复后,留下了两个师的兵力驻守在此。其他主力部队则按照参谋部的要求,马不停蹄地赶往岛市,准备和第三集团军其他部队在胶州-段泊岚镇-金口镇一线围攻倭寇在岛市最后的部队。

与此同时,我军陆航大队的 b - 24 轰炸机按照计划开始了每天两次对倭寇青龙山高地的猛烈轰炸。那一枚枚燃烧弹和高爆弹如同雨点般倾泻而下,在青龙山高地炸出一片片火光和硝烟。倭寇们只能蜷缩在山洞里,忍受着烟熏火燎的痛苦。山洞内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滚滚浓烟,让他们呼吸困难,咳嗽不止。高温和烟雾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缺粮少水的他们,每天不仅要面对我军大炮那惊天动地的轰炸,还要承受着飞机那如死神降临般的袭击,过着无比悲惨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

虽然我军目前不准备直接费力拿下这处青龙山倭寇部队,但是按照军长的说法,就是张凡总司令听说这里是关东军后,说不要让他们死的太过简单,就放在青龙山里面,慢慢的用燃烧弹给他们烤熟……

岛市被德意志国殖民的时间是1897年至1914年。 德意志国在1897年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岛市,并在1898年3月6日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岛市沦为德意志国的殖民地,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倭寇取代德意志国侵占青岛。

岛市被倭寇殖民的时间是1914年至192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倭寇在1914年接管了德意志国在岛市的殖民地,进行了军事殖民统治。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岛市,结束了倭寇的殖民统治。

1937年8月,倭寇为引发事端,制造了“德县路事件”,加剧了岛市的紧张局势。与此同时,倭寇政府又多次指令其驻青领事西春彦与国民革命军第三舰队司令兼岛市市长沈鸿烈进行秘密交涉,软硬兼施,诱其投降倭寇,遭到严词拒绝。倭寇政府见拉沈不成,就准备武力攻打,并进行临战准备。1937年8月13日,倭寇关闭了驻岛市领事馆,并开始撤离倭寇侨民。8月31日,倭寇在青的2万多名侨民全部回国,同时关闭了所开设的工厂、商店等。

由于倭寇即将发起侵占岛市的战争,10月1日,蒋任命沈鸿烈为岛市陆、海军总指挥,实施“焦土抗战”计划。12月4日,蒋电令沈鸿烈实行不抵抗政策,伺机撤离岛市,准备撤向鲁中山区。12月18日,沈鸿烈下令炸毁倭寇在岛市投资经营的九大纱厂,另将发电厂、啤酒厂、自来水厂和港口的船坞等设施进行破坏。12月25日,沈又下令将停泊在岛市港口的搣镇海攠号等7艘军舰和港务局搣飞鲸攠号等5艘小火轮,装上沙石沉在大港至小港的航道上。12月26日,倭寇宣布封锁岛市海面的交通。27日,沈鸿烈率领部队、党政机关及家属等近万人向鲁西南撤退。

1938年1月10日上午9时,倭寇海军第二舰队及部分海军陆战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分别由山东头、湛山村和汇泉湾等地登陆。1月14日,倭寇华北方面军第二军先头梯队和海军第四舰队先后侵占岛市,岛市再次沦陷,第二次沦为倭寇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德县路事件\"

1937年8月14日下午,两名骑自行车、身着便衣的中年男人,行至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门前时,突然向两名倭寇水兵连开数枪后离开,致两名倭寇兵身负重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倭寇驻岛市总领事大鹰立即向市长沈鸿烈提出“严重抗议”。声称:倭寇要武装登陆,以“保护”倭寇侨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