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133章 海上决战

1938 年 8 月 18 日,骄阳似火,第四集团军如钢铁洪流般从陆地上气势汹汹地展开对岛市的包围行动,其凌厉的攻势已然推进至莱阳 - 招远一线。此时,整个半岛上,只剩蓬莱、威海、岛市这三个港口城市仍在倭寇的掌控下负隅顽抗。

我军海军第一、第二舰队犹如出海的蛟龙,浩浩荡荡地向着渤海区域进发。辽阔的海面上,我军侦察反潜机和轰炸机的身影穿梭如织,仿佛在碧海蓝天间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为了杜绝倭寇潜艇的偷袭阴谋,我军未雨绸缪,提前将整片海域肃清,不留一丝隐患。

倭寇的舰队此刻也如恶狼出洞,缓缓驶出港口开始汇集。整个黄海和渤海交界区域,战争的阴霾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华夏军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航空大队阵容强大:1 个战斗机中队(37 架)、1 个战斗轰炸机中队(37 架)、1 个俯冲轰炸机中队(15 架)和 1 个鱼雷机中队(15 架),总计 103 架飞机,宛如一支空中利剑。

而倭寇此时对于海战的认知,还固执地停留在大炮巨舰为主力的陈旧观念上。他们的航母舰载机仅有可怜的 33 架,但倭寇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炮位众多,口径也更为巨大。

我军的八艘小鲨鱼级潜艇悄然潜伏在附近海域,像警惕的猎手,负责继续寻找倭寇的潜艇,以防其暗中偷袭。

两个舰队组成特种特混航母编队,以航母为核心,犹如众星拱月般慢慢扩散开来。其中阿拉斯加巡洋舰拥有 3 座三联装 305 毫米主炮塔,战列舰更是配备三座三联装 406 毫米主炮,威风凛凛。

倭寇战列舰的主炮为 4x双联装 356 毫米主炮,倭寇重巡洋舰的主炮则为 203 毫米主炮。其他高射炮副炮相较于华夏军而言,都显得相形见绌。这并非意味着倭寇的海军不够强大,而是华夏军的系统更为先进,毕竟在这一领域,有着七八年的时代差距。

倭寇的海军实力在当时极为强盛,总吨位达到 193 万吨。当时**最大的宁海号战舰,吨位不过 2700 吨,主炮也就是三联装 140 毫米主炮,与倭寇相比,完全处于下风。倭寇的海军甚至在整个亚洲区域都难觅敌手,张狂无比。

倭寇海军开始在岛市区域耀武扬威地巡游,而此时我军也抵达了这一区域。最先发现对方踪迹的,是我军那如同鹰眼般敏锐的侦察机。

面对倭寇的舰队,我军毫不犹豫地派出了 190 余架飞机组成的超大规模会战编队,如同一群凶猛的猎鹰扑向猎物。倭寇部队目前舰载机仅有两艘航空母舰的 130 架飞机,在这泰山压顶之势下,不得不硬着头皮起飞应战。

而我军在分出一部分飞机与倭寇鏖战后,又迅速飞出了一支由 8 架攻击机,五架轰炸机,五架鱼雷机组成的精锐编队,朝着倭寇的一艘战列舰猛扑而去。这艘战列舰乃是金刚级战列舰,吨位高达

吨,其防空力量配备有 4 座双联 127 毫米 40 倍径高射炮,10 座 25 毫米 60 倍径高射炮,甲板装甲厚达 102 毫米,船舷装甲厚度更是达到 203 毫米。

这样的战列舰,若是在炮舰对轰的常规战斗中,想要将其摧毁实非易事。不过,如今的战争形式已然转变,制空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即便在我军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想要成功摧毁它,也绝非易事。

张风华,这位坚毅果敢的指挥官,肩负着此次编队的指挥重任,他的使命便是掩护五艘鱼雷机对倭寇战列舰发起有效的攻击。

张风华身先士卒,率领 8 架 F6F“地狱猫”战斗机和 5 架 Sb2c“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倭寇战列舰冲去。

倭寇的战列舰瞬间拉响了凄厉的防空警报,船上的 14 架高射炮也即刻进入紧张的防御状态。张风华先是指挥轰炸机对着倭寇战列舰投放炸弹,剧烈的爆炸掀起了巨大的水浪,导致船体剧烈摇晃。趁着这短暂的混乱,张风华指挥攻击机发起进攻。

10 架攻击机如猛禽般俯冲而下,对着倭寇不停倾泻出密集的子弹。倭寇的防空高射炮瞬间火力全开,如同一只愤怒的刺猬,密集的火力让人望而生畏,难以近身。

然而,连续不断的进攻不仅未能取得显着成效,反而有两架飞机遭遇袭击。一架因受损严重被迫返航,另一架则英勇地撞向倭寇的战舰,给倭寇的甲板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眼看着攻击迟迟无法奏效,张风华心急如焚,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呼叫支援。此时,倭寇的飞机大部分已被击落,另一支数量相同的飞行队伍火速赶来支援。

14 架攻击机和 10 架轰炸机立即从金刚级的多个方位展开凌厉的进攻,飞行员们一次次地调整进攻角度,试图寻找敌人的破绽。但密集的高射炮火力织成了一道几乎密不透风的火网,使得我军飞机始终无法近身。

终于,在第 11 次俯冲射击时,我军两架攻击机成功扫射到 4 台高射炮的操作人员,造成了倭寇火力的短暂空缺。

我军的轰炸机抓住这难得的时机,立刻集中飞来。在我军多架飞机的密集投弹下,四周的海浪一波高过一波。在旁边等待时机的 10 架鱼雷机趁势投下 10发鱼雷,从倭寇战舰的 11 各角度,如闪电般快速冲向目标,海面上浪花飞溅。

倭寇的战舰在短暂的火力空白后,更多的倭寇敢死队员冲了上去,疯狂地对准我军飞机密集扫射。我军的三架轰炸机躲闪不及,被直接打爆,还有三架攻击机机身中弹,被迫返航。

不过,随着我军飞机的攻击力度逐渐减弱,倭寇战舰终于发现了我军的第一波鱼雷。倭寇战舰赶忙全速朝着侧边转舵,企图躲避。然而,我军的第二波 10 发鱼雷接踵而至。

在倭寇战舰右侧,四颗鱼雷如离弦之箭般快速朝着倭寇战舰撞去。倭寇战列舰此刻多处同时受到攻击,上方的飞机轰炸也一刻未停。躲闪不及的战列舰直接被四颗鱼雷同时命中。

其中两颗鱼雷命中前侧船体,战列舰虽受伤但尚不严重。然而,最后的两颗鱼雷同时命中了船体中间的锅炉处。强大的冲击力不仅破开了装甲,还在船体中间引发了剧烈爆炸。

倭寇的战舰被鱼雷击中后很快失去动力,并且燃起熊熊大火。我军的四架轰炸机瞅准时机,对着甲板上面精准地投下了六枚高爆弹。

先落下的两枚炸弹在甲板上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后面又有两枚落入船体,随着一声巨响,倭寇舰艇内部传来令人胆寒的断裂声音,整个船体从中间开始慢慢折断。原来,里面的爆炸引发了弹药仓的爆炸,这艘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刚级战列舰瞬间断成两截,沉入大海,成为了倭寇侵略行径的又一罪证。

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的一些参数如下:

- 乘员:3名

- 长度:12.48米

- 翼展:16.51米

- 高度:4.70米

- 机翼面积:45.52立方米

- 翼载荷:178千克\/平方米

- 空重:4783千克

- 起飞重量:8115千克

- 动力:1xR-2600-20“旋风”星形气冷发动机,功率1900马力

- 最大速度:442千米\/小时

- 航程:1610千米

- 实用升限:9170米

- 爬升率:10.5米\/秒

- 武装(早期型):7.62毫米机枪x1(或后期型12.7毫米机枪x2)、12.7毫米机背炮塔机枪x1、7.62毫米腹部活动机枪x1、火箭弹x8(翼下外挂)、907千克炸弹x1或mK13鱼雷x1(弹舱内)

Sb2c“地狱俯冲者”

- 机长:11.17米

- 翼展:15.16米

- 机高:4.01米

- 机翼面积:39.20平方米

- 空重:5222千克

- 外挂量:2260千克

- 最大使用重量:8372千克

- 理论翼载荷:133.21~213.57千克\/平方米

- 引擎:1台莱特 R-2600-20型14缸双层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采用二级增压配置

- 引擎功率:海平面静功率1750马力(209.03~335.12马力\/吨),海平面加力功率1906马力(227.66~364.99马力\/吨);两千米静功率1621马力(193.62~310.42马力\/吨);五千米静功率1443马力(172.36~276.33马力\/吨);八千米静功率1050马力(125.42~201.07马力\/吨)

- 海平面极速:411千米\/小时

- 最大速度:459千米\/小时(4998米)

- 气动临界:0.70马赫

- 实用升限:8230米

- 爬升率:2000米时为7.71米\/秒,2000~5000米时为5.57米\/秒,5000~8000米时为3.08米\/秒

- 回转时间:20.0秒

- 低空转弯半径:200米

- 稳盘过载:2.1g

- 最大过载:11.3\/-5.6g

- 时速临界速度:149千米\/小时

- 理论最大滚转率:87±27度\/秒

- 起飞滑跑距离:700米

- 着陆滑跑距离:270米

- 起落架损坏速度:333千米\/小时

- 最小起飞速度:143千米\/小时

- 武器配置:2门20毫米AN\/m2型机炮(机翼400发);4挺12.7毫米勃朗宁m2型机枪(吊舱1360发);2挺7.62毫米勃朗宁型机枪(机背2000发)。还可挂载多种弹药,如AN-m66A2型航弹(996.090千克)、AN-m65A1型航弹(453.600千克)、AN-m64A1型航弹(226.800千克)、AN-m57型航弹(119.450千克)、hVAR型空射火箭弹(64.000千克)、mK13-6型鱼雷(884.052千克)、mK13-6型鱼雷(带有盒式稳定装置,964.791千克)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