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121章 武安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第121章 武安

作者:有机有瘦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2 21:52:33

\"呦西,今天的伙食真不错,华夏还是有优点的,美食确实不错。\"

\"狡猾的华夏人,每次做饭那么难吃,下次就该给他们一点教训,不然做饭都不认真。\"

…………

倭寇们对今天的伙食都比较满意,觉得非常不错。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本来该有人过来收拾餐具,但是今天没有一点反应,外面也很安静。

\"故郷の美女よ、早く部屋にきて待ってくれ……\"

\"大倭寇帝国万歳、武运永存\"

几个炮楼上传来了歌声,几个炮楼上传来了撕心裂肺的狗叫。

\"大佐阁下,你怎么了,你眼睛、鼻子、耳朵都流血了……\"

\"啊……我肚子好痛,救命啊\"

整个倭寇部队陆续开始了大戏上场,七窍流血的,肠子溃烂的,精神恍惚的,就地拉屎的、直接死亡的……

中毒轻一点的倭寇,知道自己被下毒了,一边擦着嘴角白沫,一边朝着天空鸣枪示警!

可惜倭寇的示警没给他们带来好运。反而成为了我军的信号。

刘杰听到枪声,立刻开始发出进攻信号。

倭寇本来已经崩溃,蘑菇吃的少的没死,但是已经就地开始拉屎,蘑菇吃的多的,不死也是已经没了半条命!

我军战士准备好的重武器全都没有用到,碰到一处倭寇不是死了,就是半死不活,几枪解决。

我军战士来到第一座炮楼时,本来还很担心,结果看到了地上六个尸体,炮楼大门洞开。原来这个炮楼的倭寇出现了精神恍惚,直接掉了下来,走进去更是一股恶臭。剩下的倭寇都拉脱虚了。

第二座炮楼,倭寇虽然没死,也无力反抗,被我军轻松炸开大门,攻了上去。

第三座……第四座……第五……

倭寇的炮楼碉堡很快就沦陷了,剩下两处兵营和指挥部了。

为了安全起见,我军操纵炮楼的机枪迫击炮,开始对着倭寇的军营指挥部疯狂扫射,炮弹也是一轮接着一轮。

足足打了半个小时,我军也没看到倭寇的反抗,张玉决定应该没啥问题了,直接让战士攻了进去!

进攻到里面才发现,倭寇的军营里面成片的尸体,有被炮弹炸的,也有被子弹打死的,更多的是嘴角白沫,七窍流血。还有一部分看样子是互殴而死,应该是精神观影,把队友作为进攻对象了。

指挥部的小泉三男七窍流血不说,旁边还都是排泄物,可能小泉豆腐和蘑菇吃的都比较多。

整个矿区基本被收复了,张玉赶紧让矿工直接出来,不用爬地道了,不过已经爬出去了三千多人。

矿区外面刘杰带着部队还在快速赶路,结果就看到矿区内打开大门,发出已经占领的信号。

武安县作为太行山的门户,是倭寇重点进攻的区域,占领县城后进行了多次屠杀,还疯狂屠杀附近村民,对太行山区域实行三光政策,多次进行扫荡。

倭寇为了防止太行山里面的民兵和游击队,对武安乡镇实行封锁。对封锁区内的村镇一点点蚕食。

为了对抗倭寇。当地的民兵组织和前129师首先把敌人封锁沟外被“蚕食”的村庄解救,一个个打断敌人的维持,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维持反维持斗争。除民兵加强站岗放哨,防备敌人奔袭烧杀抢掠外,还积极发动组织群众搞好“空室清野”工作。做到柴草不进村,粮食不进家。如有情况, 男的一担,女的一筐,把家中东西基本拿完。维持与反维持,袭击与反袭击的斗争,逐渐走向尖锐、紧张和频繁。

为了解除群众害怕被敌人烧杀抢掠的思想顾虑,各区妥当安置老人、幼儿和妇女,解除民兵的后顾之忧。组织群众在村外、山沟,选择偏僻隐蔽地区,搞了藏粮、藏人、藏牲畜的窑洞。藏人的窑洞还具备了找不见(偏僻、隐蔽)、进不去(进口处附近和封口时,埋有地雷、石雷)的功能,首先使敌人不敢接近和不敢乱扒洞口,在进洞口处筑有陷 坑、掩墙、冷枪孔。

为防止敌人向洞内施放烟雾和毒气,在挖洞时采用先向前挖几尺,然后向下挖3尺或5尺,再向前挖一段,即向上挖。在超过洞的进口高后,再扩大做为藏人的住处,里边都备有粮食和水供食用。还要在窑洞与进口相反的方向,留有通气 孔。另挖一个备用洞口,先不挖通。一旦敌人把洞口包围、堵死, 围困时间过长时,即可在夜晚时很快挖开,把人转移走,解脱危险。

即东、西梁庄、忽雷山、豹子峪、垴上和继城群众,都自愿结合,挖了各种各样的藏人、藏粮窑洞。 藏粮洞为了防止敌人抢走,小偷偷盗、潮湿霉烂和老鼠的遭踏。挖 洞时要选隐蔽、干燥、土质坚硬的地方。外洞口封石中要备有石雷。 在粮食藏好封口前,先把一碗碗硫磺拌辣椒面,点燃放在里边,用土、石头和石雷密封好,这样不仅老鼠在洞里不能停留,就是敌人发现把洞口打开也不能马上进去抢粮食。

保护骡、驴、牛、马的安全,防止敌人抢劫,是巩固根据地, 发展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敌人奔袭、“扫荡”时,群众把牲畜 藏于窑洞或拉到野外隐藏起来。为了让牲畜不发出叫声,使敌人没法找到,群众把牲口的头拴低,叫它的头仰不起来,尾巴缀上东西,使它不能扬起。这样牲口就不会叫出声来,就是走到跟前也不会发现。

敌人为了报复,也不断联合一、两个据点的敌人,利用夜晚或清晨来奔袭、抢东西。

民兵掌握了敌人出来包围村庄时,必须先占领村东山头的规律,民兵们把地雷埋在东山头上,日夜派有民兵站岗放哨监视敌人。一天敌人又来奔袭,就打枪报警,掩护村里群众撤退转移。任务完成后,民兵就从东山头撤离到村西的山头继续监视敌人。敌人也和往常一样,先用机枪向东山扫射,把民兵赶跑。耀武扬威在山头上大摇大摆地向西面放枪,准备下村去抢掠东西。突然轰的一声地雷响了,炸死了一个敌人,民兵和群众可高兴了。这时河底南、北山头上也有了动静,百官村的民兵居高临下向敌人射击,敌人仓慌拖着死尸逃走了。敌人经过这次地雷爆炸的教训之后,再也不敢来河底偷袭了。

民兵们看到了地雷的威力,学习埋地雷更加积极,对敌斗争情绪更加高涨。 边沿区敌人封锁沟外,各村民兵分片组成小联防区。为了保 护群众生产与生命的安全,白天有自卫队、儿童团放哨、站岗、查路条,晚上是民兵站岗和巡逻,如有情况更是整夜不得安闲。尤其农忙季节,白天劳动生产,晚上又要备战,疲劳不堪。

敌人一个炮楼,人数不过百余人,搅扰的周围几个村庄不得安宁。一天夜晚,河底、百官、坦岭民兵们联合起来,把地雷埋到上泉敌人炮楼跟前去。这次民兵的活动,把一个插雷埋在炮楼去上泉的路上, 把一个踏雷埋在敌人来坦岭根据地前沿村的小路上。

天亮了,民兵们在敌炮楼边沟外一个山头上打枪、喊话,叫他们不要当汉奸。伪军跑出来5个人来赶民兵。一个敌人把雷踏响,轰的一声被炸伤。把那几个敌人吓得扭头就往回跑。这时民兵高兴地拍手大喊大叫,炮楼上的人赶紧打枪把那个伤兵抢回去。

过了半个月后,另一个地雷被往上泉炮楼送水的人踏响了。这两次地雷爆炸,把敌人吓得到夜晚炮楼外再有任何响动,只在炮楼上打枪就是不敢出来。 这样,民兵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围攻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