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694章 宗预三人得封赏,秦子玉定计整编

宗预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紧紧地追随着太史亨渐行渐远的身影。直到那抹身影彻底消失在了视野之中,他才缓缓收回视线,转身面向身后那两位德高望重的副将。

只见宗预面色凝重,语气坚定地开口道:“两位老将军,如今局势紧迫,还烦请二位与我一同前去会见秦军的招降特使——文鸳将军。至于约束大军之事,就暂且托付给张休副将了。”

听到这话,两位老将不禁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一丝犹豫和担忧。然而,面对宗预严肃的神情以及不容置疑的军令,他们最终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遵从命令。

不多时,宗预便带着两位老将来到了文鸳所在之处。一见面,文鸳便开门见山地说道:“三位将军,这便是我拟定的接收整编方案,请过目。若有任何不妥之处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提出。”说着,她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到了宗预等人面前。

宗预接过文件,与另外两位老将一同仔细翻阅起来。整个房间里顿时陷入一片安静,唯有偶尔翻动纸张的轻微声响。

没过多久,宗预率先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来,脸上露出释然之色,爽快地说道:“文鸳将军此方案甚是周全合理,我等并无异议。”其余两位老将见状,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这份整编方案。

得到宗预三人的肯定答复后,文鸳满意地点了点头。她小心翼翼地收起那份文件,然后递给一旁早已等候多时的接收整编小组成员。

处理完这些事务,文鸳再次看向宗预三人,缓声道:“既然如此,三位将军,请随我前往乌程县城觐见陛下吧。”此时的宗预三人,心中虽有万般不愿,但事已至此,他们深知自己已如案板上待宰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只得默默应下。

秦子玉收到文鸳送来的报告后,心中不禁一喜。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当机立断下令让人去寻找郭嘉前来商议。不多时,郭嘉匆匆赶到,与秦子玉一同在大殿之上接见了那四位来者。

只见秦子玉面带微笑,亲切地看着眼前的四人,和声说道:“三位爱卿能够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实乃明智之举啊!此举不仅让两千万将士免受刀兵之苦,更是拯救了两千万个家庭于水火之中。如此功绩,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对你们此番义举深表感激,定要重重赏赐才行。不知三位爱卿可有什么特别的需求?但说无妨,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朕都会应允。”

听到皇帝这番话语,宗预三人赶忙跪地谢恩,齐声说道:“陛下圣明!您不追究臣等之前助纣为虐的罪过,已然是天大的恩赐了,臣等怎敢再有非分之想,更不敢贪得无厌啊!只是,微臣们常年征战沙场,如今身心俱疲。偶然间听闻长安讲武堂乃是天下闻名的兵家圣地,专门传授兵法韬略,培养军事人才。所以,恳请陛下准许我们离开战场,前往讲武堂做一名教书育人的先生就足矣!这样一来,也算是能将臣等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学识传承下去,为国家培育更多的良才猛将。”

秦子玉面带微笑,朗声道:“你们欲加入长安讲武堂之事,朕已然应允。文鸳啊,此事便交由你去操办,你需亲自与长安讲武堂的马诚对接妥当,务必让这三位爱卿能够在此处身心愉悦、学有所成。不过呢,这功劳自然也是要赏赐的。奉孝,你所执掌的军机处需要拟定一份合情合理的封赏方案出来,依朕之见,可赐予这三位爱卿亭侯之爵位!”

闻听此言,文鸳与郭嘉一同迈步出列,齐声应道:“陛下尽管放心,微臣等定当妥善安排。”

宗预三人喜不自禁,连忙跪地叩头谢恩,高声呼喊道:“多谢陛下皇恩浩荡,臣等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随后,秦子玉又对文鸳言道:“文鸳,你且先带领着这三位爱卿退下吧,奉孝暂且留下。”

待文鸳领着宗预三人离去后,郭嘉即刻向秦子玉禀报:“启奏陛下,龙胆军已于两小时之前拔营出征了。”

秦子玉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缓声说道:“如此甚好,但愿子龙此次出征能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早日凯旋而归呐!”

郭嘉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陛下尽可宽心,龙胆将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这么多年以来南征北战,从未曾在关键之时有过半分闪失。”

秦子玉闻言却是苦涩一笑,缓缓摇头道:“子龙之能,朕自是深信不疑,但他的运气着实稍逊一筹啊。”

郭嘉见此情形,心知不宜继续纠结于此话题,于是连忙转换话锋,好奇地问道:“不知陛下缘何突然做出决断,要赐予宗预等三人侯爵之位呢?”

秦子玉不禁长叹一声,感慨万千地道:“宗预这三人为众将树立起了极好的典范,朕此举亦可谓是不惜重金求贤若渴之举了。”

郭嘉眉头微皱,追问道:“陛下何以如此言说呢?”

秦子玉略作沉吟,终究还是开口解释起来:“倘若此三人执意要领兵出征,朕即便碍于情面无法公然诛杀于他们,也定会接二连三地派遣他们去执行那些九死一生的艰巨任务。毕竟他们已然有过一次叛离行径,若想重获信任,就必须以无数的性命与鲜血来彰显其悔过的诚意。”

郭嘉听后亦是面露苦笑之色,继而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倘若这三人主动请求解甲归田,不再涉足军旅之事,陛下又将会作何处置呢?”

秦子玉面色一寒,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之意,口中吐出三个字:“杀无赦!”语气冰冷至极,令人不寒而栗。

“臣不解!”郭嘉叹道。

秦子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他的声音冰冷而无情地说道:“这三个人若是胆敢请求卸甲归田,那简直就是当着众人之面,指着朕的鼻子痛斥朕处事不公、赏罚不明啊!如此忤逆之举,实在是罪大恶极,其用心险恶至极,当真是死有余辜,着实可诛!”

听到这话,一旁的郭嘉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轻声问道:“照您这般说法,难道对于他们而言,唯有前往长安讲武堂担任教职一途,方才算是唯一可行的出路吗?”

秦子玉双手背负于身后,面色坦然地点头应道:“正是如此。他们既然已经选择放弃手中所握有的兵权,那么便意味着从此远离权力核心。然而,倘若他们能够主动投身于朕的眼皮子底下,通过在长安讲武堂教书育人来发挥自己余下的才能与价值,朕即便心中对他们有所不满和膈应,但念及他们尚有可用之处,想必也不至于会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加以惩处。毕竟,朕向来以宽宏大量着称于世嘛!”说罢,秦子玉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郭嘉面色苍白如纸,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他不禁暗暗思忖道:“难道这就是那高深莫测、令人难以捉摸的帝王心术吗?竟能如此不动声色地掌控局势,让人在不知不觉间陷入其中……”

而此时的秦子玉仿若未察觉到郭嘉内心的波澜起伏一般,他的目光已然从郭嘉身上移开,转而投向了那数量庞大的七百万降兵。这些降兵如今正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如何妥善地接收和整编他们成为了当务之急。

郭嘉见秦子玉并未对自己方才的失态表现出任何异样,心中稍安,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睿智与冷静。他略作思索后,当即向秦子玉进言道:“陛下,依臣之见,眼下可先任命张休将军暂且统领这批降卒。待我大秦完成九州一统,并成功升级为大秦帝朝之时,再将这些降兵正式划入征东大将军的作战序列之中。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现阶段降兵们的管理有序,又可为日后的战略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秦子玉听后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赞赏的笑容说道:“郭爱卿所言甚是,此计甚妙,堪称老成之言啊!既如此,军机处便依照爱卿之意尽快制定详细的计划出来,务必确保此次接收整编之事万无一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