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690章 文鸳弄巧坏大局,郭嘉出谋助赵云

乌程县城那高耸入云的了望塔之上,微风轻拂着文鸳的发丝和衣角。他步伐轻盈地走到了秦子玉的身前,微微躬身行礼后,开口问道:“陛下,关于太史慈的尸体,不知您打算如何处置呢?”

秦子玉凝视着远方,沉默片刻后说道:“人死债消,他既已逝去,也就没必要再去追究过往种种了。将其好生入殓吧,也算给他一个安息之所。”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顾炎武突然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秦帝陛下,老夫觉得这样不妥,此事或可另有安排。不如让文鸳将军带着太史慈的遗体前往城外,以之招降敌军,或许能更快地平息这场战火,减少双方士兵的伤亡啊!”

闻听此言,文鸳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自己不能无视顾炎武这位江东世家主宰的话语,但同时又不敢违背皇帝的旨意,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地,左右为难。

秦子玉见状,微微一笑,对顾炎武说道:“顾先生如此心怀慈悲、悲天悯人,朕着实深感钦佩。既然先生提出此议,那朕便索性做个顺水人情好了。文鸳,你且依照顾先生所言去办吧。”

得到皇帝的许可,文鸳如释重负,再次向秦子玉行了礼,然后小心翼翼地带着太史慈的遗体转身离去。

待文鸳离去之后,秦子玉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即传唤郭嘉前来觐见。不多时,便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郭嘉步履匆忙,神色略带紧张地赶到,而后恭恭敬敬地站在了秦子玉身侧。

秦子玉微微抬眼,漫不经心地向郭嘉下达命令道:“奉孝啊,那文鸳于禁卫军中已然磨砺许久,其能力足以独当一面。你速速传我旨意至军机处,让他们安排文鸳前往文长处领兵作战。记得告知文长,此人文武双全且颇具谋略,定要悉心栽培,切莫辜负了朕对他的期望。”

郭嘉闻听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遂抱拳躬身问道:“陛下,微臣斗胆一问,您为何会如此突兀地决定将文鸳外放呢?”

秦子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声道:“如今九州局势变幻莫测,接下来的整合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更多年轻有为之人挺身而出,肩负起国家兴亡之重任。朕此举亦是未雨绸缪,提前为未来布局罢了。”

郭嘉深知秦子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但对于此番调动仍心存疑虑。然而君命难违,他纵使心有不甘,也只能俯首领旨谢恩。

不过,郭嘉并未急于签署那份调令。他暗自思忖片刻后,唤来一名侍从,低声嘱咐几句。不一会儿,侍从便将文鸳带到了郭嘉面前。

郭嘉目光犀利如电,紧紧盯着文鸳,开门见山地问道:“文鸳,今日在了望塔之上究竟发生了何事?以至于陛下竟会突然下令将你调离禁卫军?”

文鸳面色凝重地站在那里,深吸一口气后,开始缓缓地把了望塔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一五一十地向郭嘉讲述起来。

听完文鸳的叙述,郭嘉气得直跺脚,瞪着眼睛,满脸怒容地斥责道:“你糊涂呀!如此简单的局势都看不明白吗?”

文鸳一脸委屈和不解,梗着脖子争辩道:“可是陛下后来不是也改口答应了嘛!这怎么能怪我呢?”

郭嘉冷笑一声,摇着头说:“你可真是天真啊!顾炎武是什么人?那可是身经百战的老牌将帝,他在朝中的威望颇高。而且这次他开口所请求之事乃是关乎减少青壮消耗的正义之举,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陛下又怎能轻易找到理由来回绝他呢?”

文鸳眨了眨眼,似乎想到了一个主意,连忙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暂时先不去招降他们了,等过上几天再说!说不定到时候情况会有所变化呢。”

郭嘉听了这话,更是火冒三丈,怒吼道:“你简直就是不可救药!陛下已然对顾炎武将帝做出了承诺,如果因为你的自作主张而失信于人,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文鸳这下彻底慌了神,焦急地问道:“那……那我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呀?”

郭嘉无奈地叹了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冷静地吩咐道:“你立刻带上这份委任状,马上去找魏延将军。让他从手下调拨给你一支精锐人马,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把招降的事宜妥善处理好,一定要为陛下在顾炎武面前挣回这口气!记住,此事万万不可再有差池!”

文鸳离去后,郭嘉只觉脑袋一阵阵地抽痛起来。他紧皱着眉头,揉按太阳穴试图缓解这恼人的疼痛,但心中的忧虑却如潮水般不断涌上心头。

赵云那令人瞩目的军功,一直以来都是个让人棘手的难题。此次更是因为某些原因,错失了全歼七百万齐军这份天大的功劳。如此一来,即将展开的九州大整顿局面变得愈发艰难,仿佛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

郭嘉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不能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到赵云个人的前途发展,更可能对整个九州军队的整编计划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他不敢有丝毫耽搁,决定连夜前往拜访秦子玉,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当郭嘉匆匆赶到秦子玉处时,已是深夜时分。秦子玉见到郭嘉一脸焦急的模样,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八分。他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沉思片刻后,秦子玉缓缓开口道:“目前看来,只能将阵斩太史慈的功劳算在子龙头上了。虽说这份功绩相较而言稍显薄弱,但总好过一无所获,好歹也能有些许慰藉。”

郭嘉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办法。然而,他紧接着又问道:“陛下,关于大秦帝朝五虎上将的人选,不知您心中是否已有定论?”

秦子玉不禁长叹一声,感慨地说道:“那孙策啊,自从投靠我们大秦皇朝之后,便被委以重任,直接当上了大将军一职。如今既然要让他为咱们效力办事,给予的待遇自然是不能低了。而且论其才能和功绩,这五虎上将之首的宝座,他确实称得上是当之无愧啊!再看看徐晃,此人不仅成功攻略了凉州和益州两地,更为难得的是,他还精心培养出了邓艾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半个文鸳。如此显着的功勋摆在眼前,他能够入选五虎上将之列,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了。还有那魏延,他在战场上可谓是纵横驰骋于荆、豫、扬三州之地,现今更是官拜征南大将军,毫无疑问,理应在这五虎上将之中占据一席之地。至于张辽嘛,他一路横扫冀、青、幽、徐四州之地,所到之处敌军无不闻风丧胆,这般赫赫战功,足以证明他乃是名副其实的一员虎将。然而,唯独赵云赵子龙的情况稍微有些特殊。虽然他也接收了交州一地,但相比之下,更多时候他只是负责一些配合作战的任务。要说功劳呢,自然也是有的,可总归还是让人觉得他的资历稍显不足。倘若此次乌程之战能够取得大捷,那么凭借这份巨大的战功,他倒是完全有资格与前面四位将军并驾齐驱。只可惜啊,天不遂人愿,最终我们的一番精妙谋划竟然还是功亏一篑,真是造化弄人呐!要是强行安排他进入五虎上将之列吧,又担心会因此而降低了这一称号的含金量。但如果不让他上位呢,其他将领似乎就更没有这个资格了。哎,着实令人左右为难啊!”

郭嘉面带微笑,缓声道:“陛下,据最新战报,太史慈已然战死沙场。如此一来,乌程大军便如同失去獠牙的猛虎,再无往日威风,实已不足为惧矣!依臣之见,此刻正是派遣龙胆将军赵云出征攻打建邺的绝佳时机。若能一举成功,覆灭敌国,此等不世之功必将令其威名远扬,届时他入选五虎上将便是实至名归、名正言顺之事啊!”

秦子玉听后,不禁微微一叹,沉凝片刻方才说道:“唉……事到如今,恐怕也唯有此法可行了。但愿子龙能够紧紧抓住这最后难得的机遇,一战功成!”言语之中虽透露出几分忧虑,但更多的还是对赵云满满的期许与信任。

郭嘉闻得此言,心中大喜过望,连忙拱手应道:“陛下圣明!微臣这就拟下军令。”说罢,只见他奋笔疾书,不多时一份措辞严谨、条理清晰的军令便跃然纸上。待墨干之后,郭嘉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军令呈递给秦子玉,请其审阅批复。

秦子玉接过军令,仔细阅览一番,确认无误后,提起朱笔在上面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加盖玉玺印章。随后,他将军令交还给郭嘉,郑重叮嘱道:“郭爱卿,此事关系重大,务必速速传旨于子龙将军,万不可延误战机!”

郭嘉双手接过军令,躬身施礼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当不负所托,马不停蹄赶往龙胆军驻地,亲手将这道军令交到子龙将军手中。”言毕,他转身离去,脚步匆匆,直奔赵云所在的龙胆军营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