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642章 众世家下注军功,徐公明征讨汉中

钟繇见此情形,赶忙恭敬地拱手作揖,言辞恳切地向杨叔求教道:“杨叔啊,这弘农杨氏的谋略向来是举世无双,堪称九州世家的引领者与风向标的存在。侄儿我实在是愚昧鲁钝,在此恳请您不吝赐教,给侄儿指明一条道路。若能得到您的点拨,我们钟氏一族定然对您感恩戴德,没齿难忘!”

杨族长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睿智,缓声道:“如今这大秦皇朝若想冲破那重重迷雾所形成的枷锁桎梏,起码要先晋升至大秦仙朝之位。不仅如此,还需集齐三百六十名实力达到九星将仙层次的强者一同参与布阵,更要有九名修为臻至一星将神境界的大能来主持这座大阵,方才有那么一线成功的可能。照此形势发展下去,将来的主基调必然是对外开疆拓土,征战四方。依我之见,诸位不妨投身于军机处,如此方能获得更多崭露头角的机遇,从而踏上更为高远的征程。”

钟繇闻听此言,心中狂喜不已,连连道谢不止。

一旁的伏完等众人亦是心领神会,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后,便纷纷起身向杨族长相辞离去。

待钟繇返回家中,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着手安排起来。先是命人让其子钟会提前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紧接着又替钟会报名参加了长安讲武堂的招生考试。

钟会自幼聪慧过人,天赋异禀,此次应考更是展现出非凡的实力。只见他在众多考生之中如鱼得水,一路势如破竹,过关斩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层层筛选,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成为长安讲武堂第四期的学员。

与钟会同批入学的还有诸多青年才俊,其中包括王陵、伏寿、董小宛、邓艾、姜维、文鸳以及丁仪等人。这些学子皆是来自各地的名门望族或武林世家,个个身怀绝技,才华横溢。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在长安讲武堂的求学之旅。

话说那秦子玉听闻各大世家的核心子弟纷纷涌入讲武堂以求学问道,心中一动,便决定亲自出席这长安讲武堂第四期的开学典礼。不仅如此,他还特意抽出时间来为这些年轻的学员们授课讲学。

而秦子玉此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朝中众多贤臣良将纷纷效仿。戏志才、田丰、沮授、郭嘉等一众文臣武将亦接踵而至,登上讲台,将自己所学所悟倾囊相授于那些朝气蓬勃的学子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是匆匆四年过去。在这四年间,大秦皇朝可谓是气象万千,各项重要的数据指标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而这其中,秦子玉更是凭借着自身卓越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连连实现境界上的重大突破,最终成功晋升成为令人瞩目的五星将皇!与此同时,大秦皇朝的其他文武重臣们亦是实力大增,皆已晋升为三星将皇之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武将之首的郭嘉,其修炼进境堪称神速,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以惊人的速度紧追秦子玉之后,已然位列四星将皇之列,真可谓是一骑绝尘,风头无两!

就在这一天,一匹如闪电般疾驰的骏马风驰电掣地冲入了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它一路狂奔,丝毫没有减速之意,径直朝着威严庄重的皇城飞奔而去。进入皇城后,这匹快马更是毫无顾忌地直驱而入那座象征着无上权力与荣耀的未央宫。

此时,正在宫中处理政务的秦子玉听闻此讯,心中猛地一惊,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下令让身边的侍从速速将朝中重臣戏志才和郭嘉请来商议对策。

不多时,戏志才和郭嘉便匆匆赶到。秦子玉心急如焚地对他们二人说道:“两位爱卿啊,刚刚收到征南大将军魏延送来的急报!据其所述,那齐皇刘备竟然派遣大将军孙策率领太史慈和周瑜等猛将,采取水、陆两路并进的战术,已然成功攻破了我朝南方重镇长沙。如今,魏延将军只能被迫退守江陵,但依目前形势来看,恐怕也难以支撑太久啊!”

听完秦子玉所言,郭嘉目光炯炯,神情坚定而果决,他拱手抱拳,语气铿锵有力地回应道:“陛下,大秦皇朝历经四年精心磨砺,厉兵秣马,早已做好万全准备。此刻,正是我们向大齐皇朝展露锋芒、一决雌雄之时!”

秦子玉满脸忧愁之色,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他目光沉重,最终无奈地将视线转向了一旁的戏志才。

只见戏志才气定神闲,他微微躬身,向秦子玉恭敬地禀报起来:“陛下大可不必如此忧心忡忡,就在三个月之前,我们大魏皇朝已然果断地全面撤出了交州以及南中地区。如今,龙胆将军赵云已率领大军成功接管了交趾,并迅速在南海郡构建起了一道坚固无比的防线。”

秦子玉听到这里,稍稍舒展了一下紧皱的眉头,但很快又重新拧成一团,语气凝重地追问道:“那益州之地的刘璋可有被争取过来?”

戏志才不禁轻叹一声,面露难色地回答道:“唉,这刘璋仗着巴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汉中张鲁充当其天然的屏障,对咱们派去的使臣态度极其冷淡,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啊。”

秦子玉闻言,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冷冷地说道:“好一个不知死活的刘璋,既然他如此不识好歹,那也就没必要再跟他浪费口舌了。来人啊,传朕旨意:命重斧军即刻领军出征,讨伐巴蜀之地。同时,让邓艾与文鸳二人随军一同前往,以作实战历练。”

此时,站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郭嘉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他面带迟疑之色,小心翼翼地询问道:“陛下难道是想要同时展开两条战线的作战吗?这样是否会有些冒险呢?”

秦子玉再次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时势紧迫,容不得我们再有丝毫拖延。如今,大秦皇朝也到了该晋升为帝朝的时候了。而要实现九州一统之大业,就必须先攻克巴蜀这块硬骨头!所以,哪怕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我们也绝不能退缩!”

“那江陵怎么办?”郭嘉眉头微皱,面露担忧之色地问道。他深知江陵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让魏延先撑一段时间,朕会亲自带兵前去支援。”秦子玉一脸坚定地吩咐道。他目光炯炯,透露出一种果敢和决断。

时光匆匆,转眼间十天过去了。重斧军如钢铁洪流一般,终于抵达了阳平关。徐晃身先士卒,按照邓艾精心策划的计谋有条不紊地排兵布阵。而文鸳则一马当先,勇不可挡,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冲入敌阵之中,犹如蛟龙出海,势不可挡。只片刻功夫,便一举夺下了先登之功。

站在城楼上观战的鞠义,望着战场上英姿飒爽的文鸳,不禁由衷地感慨道:“真是后生可畏啊!想当年我也是这般英勇无畏,如今岁月不饶人呐……”

随着重斧军的猛烈攻击,阳平关这座汉中的门户最终被攻克。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传遍四方,吓得张鲁胆战心惊。他深知自己难以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于是当机立断,带着亲信部队连夜北上,主动向秦子玉投降。

徐晃率领大军进入南郑之后,没有丝毫停歇。他们迅速补充了一批急需的物资,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定军山,准备对张任驻守的剑阁发起强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