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623章 郭奉孝强势谈判,太史慈奉命留守

话说那秦子玉正在精心谋划着一场三方会谈,企图通过和平手段来妥善解决冀州的归属问题。就在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诸葛武侯与司马懿分别接到了来自各自主公的紧急旨意。

且看那刘备给予诸葛武侯的诏令上书道:“临机决断,卿可自主。”这短短八个字,充分显示出刘备对诸葛武侯的信任以及赋予他的极大自主权。

再瞧另一边,曹操下达给司马懿的诏令却是:“力保官渡,进图襄阳。”由此可见,曹操对于局势有着更为宏大的战略规划,期望司马懿能够在保住官渡这个重要据点的同时,进一步谋取襄阳之地。

当诸葛武侯与司马懿碰面后,二人稍作商议便达成共识——必须立刻展开谈判,并想尽办法以最快的速度从冀州安然脱身。于是乎,他们决定派出李严作为联军的使者前去觐见秦子玉。

李严肩负重任来到秦子玉面前,只见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各方形势及利弊关系。经过一番巧舌如簧、舌灿莲花的说辞之后,终于委婉地传达了和谈的意向。

然而令李严感到意外的是,秦子玉并未在此事上故意为难于他。相反,秦子玉爽快地提出了一个条件,即代表团人数上限不得超过五人。面对如此要求,李严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早已得到了诸葛武侯的全权授权。当下,李严毫不犹豫地将事先准备好的和谈时间表递交给了秦子玉。

秦子玉仔细地将谈判流程阅览完毕后,几乎未作任何犹豫,当场便表示对其予以认同。

待李严离去,秦子玉旋即召集郭嘉等一众谋士前来,共同商讨此次前往参与谈判的代表团成员名单。考虑到曹操与刘备皆未能亲临现场,秦子玉本人自然也就无需出面亮相。

这般情形之下,郭嘉自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首席代表。而除他之外,代表团成员还有徐庶、沮授以及庞统这三位才智过人之士。此外,为确保安全无虞,英勇无畏的赵云率领着声名远扬的龙胆营一路随行负责保卫工作。

不多时,郭嘉带领众人抵达那座临时搭建而成的谈判石亭之际,只见诸葛武侯同样携着李严、刘巴、孙乾三人缓缓步入亭内。与此同时,威震天下的关羽亦领着精锐的校刀营紧紧跟随在后负责护卫事宜。

待到双方人员各自落坐,还不待旁人开口,诸葛武侯便当先发制人,以不容置疑之态迅速确定下了此番谈判的整体基调。然而面对对方来势汹汹,郭嘉亦是毫不示弱,即刻针锋相对地明确提出了大秦皇朝在这场谈判中的底线所在。

岂料,此言一出,刘巴瞬间勃然大怒,态度异常坚决地表示绝不同意让出冀州占领区的实际控制权。见此情景,沮授却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且有理有据地展开了一番详细论述,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层面逐一深入剖析,全方位论证了大秦皇朝对于占据冀州所具备的充分法理依据。

孙乾一听沮授所言,当即毫不客气地予以驳斥,言辞犀利,犹如疾风骤雨般向对方袭去。沮授也不甘示弱,奋起反击,一时间,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辩声充斥着整个营帐。

众人都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气氛愈发凝重。而就在双方争吵得难解难分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武侯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洪钟一般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如此这般无休止的争吵下去,根本毫无意义可言。依吾所见,应当以当下各方所实际掌控的区域作为基准,来进行合理的划分。”

此时,郭嘉缓缓站起身来,慢条斯理地说道:“倘若诸葛丞相愿意将那五百万雄师一般的齐军留在冀州,那么此次和谈压根儿就无需举行。既已决定坐下来商谈,便需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才行呐。”

诸葛武侯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地盯着郭嘉,缓声道:“不知依郭军师之意,齐国究竟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郭嘉昂首挺胸,中气十足地回答道:“齐军必须撤离冀州,北线应以乐陵为界限,南线则以高唐为界。此外,大秦皇朝郑重承诺,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绝不会对青州的重要城池平原城发动任何军事行动。”

听到这里,诸葛武侯不禁冷笑一声,反问道:“若吾不应允此事,又当如何?”

郭嘉毫不退缩,义正辞严地回应道:“那便唯有继续开战,直至拼杀到出现令大秦皇朝满意的结局方可罢休!”

诸葛武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眼神深邃而凝重。面对着眼前如日中天、实力强大无比的大秦皇朝,他心中明白,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智谋在此刻似乎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而另一边,郭嘉则显得自信满满。毕竟,他身后有着坚不可摧的大秦皇朝作为坚实后盾,这让他说起话来毫无顾忌,底气十足。

然而,诸葛武侯并不打算轻易让步。经过深思熟虑,他缓缓抬起头,郑重地提出建议:“不如我们先暂缓签字吧。”众人闻言,皆陷入短暂的沉默。

两个小时匆匆而过,时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快了节奏。终于,双方再次会面。

诸葛武侯迈着沉稳的步伐,重新回到了那张充满紧张气氛的谈判桌前。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对面的郭嘉,沉声道:“我可以接受你们提出的停战条件,但前提是大秦皇朝必须歼灭由司马懿统率的那支魏军!”话语掷地有声,在场之人无不感受到他的决心。

郭嘉听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轻轻摇了摇头,无奈地回答道:“我只能向您保证大秦皇朝的军队将会全力攻占邺城,但对于司马懿所部,恐怕就得看他们的造化和运气了。”

听到这番话,诸葛武侯不禁长叹一声。但形势逼人,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妥协道:“好吧,既然如此,齐国这边同意了。”

话音刚落,诸葛武侯毫不犹豫地拿起笔,龙飞凤舞般地在停战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他将笔轻轻放下,静静地等待着郭嘉的回应。

郭嘉仔细检查了一遍协议内容,确认无误后,也同样代表大秦皇朝签字并盖上印章。随着最后一笔落下,这份停战协议正式生效,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暂时画上了句号。

诸葛武侯并未像众人所料那般直接返回联军大营,反倒是轻车简从地率先前往了太史慈所在的驻地。

当见到诸葛武侯时,太史慈满脸疑惑与不解,连忙上前拱手行礼并急切地开口询问道:“丞相大人,此次战役我方明明尚未落败,为何却要这般匆匆退出冀州之地呢?末将实在想不通其中缘由啊!”

只见诸葛武侯面色凝重、神情严肃且郑重其事地回答道:“子义将军有所不知,此番主动让出冀州实乃权宜之计,目的只为暂时稳住那如日中天的大秦皇朝罢了。据我所知,齐国接下来将会把进攻重心放在吴国之上,而我回到联军大营后亦需即刻出使吴国,与之共商抗秦大计。至于这幽州的防务重任嘛,则全权托付于你了。关键时刻,就连王平所部亦可由你来统一调度指挥。切记,务必想尽一切办法迟滞大秦皇朝军队的向前推进之势!”

听到此处,太史慈双眼精光一闪,拍着胸脯大声回应道:“请丞相放心便是!只要有末将在此镇守,那秦军休想踏入幽州半步!”

诸葛武侯微微点头表示赞许,接着又继续下令道:“好!既然如此,本相便留给你两百万雄兵。事不宜迟,你须得立即率领他们动身出发,并务必在短短十日之内成功依托界桥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阵线。”

太史慈毫不犹豫地应声道:“行!末将领命,定不辱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