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350章 霍去病禁止恩赏,李都尉回首往事

霍去病赶到粮仓的时候,秦子玉正拿着算盘和账本仔细地盘点着库存。他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和武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这就是他要守护的东西,这就是他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个小时后,司马迁小跑着来到粮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霍去病面前,双手奉上一本账册,说道:“校尉大人,我已经拿到了韩兑的物资账册,请您过目。”

霍去病接过账册,翻看起来。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种物资的名称、数量以及入库时间,每一笔都清晰可查。他不禁对司马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干得不错!现在我们就去看看这些物资到底有没有被贪污。”

他们来到仓库里,开始逐一核对账目。秦子玉按照账册上的记录,将每种物资的实际库存量报给霍去病。经过一番紧张的对比,他们惊讶地发现,账册上的数字与实际库存量完全相符,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司马迁望着手中的两本账册,忍不住感慨道:“那韩兑倒也是个人才,作为土匪势力,居然可以有如此精确的掌控力。只可惜他走错了路,落得个悲惨下场。如今他死了,着实令人惋惜。”

霍去病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说道:“虽然韩兑有一定的能力,但他毕竟是土匪头子,犯下了不少罪行。不过,他留下的这些物资倒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许,这就是上天给他的一点补偿吧。”

随后,霍去病下令将所有的粮草辎重全部打包带走。这些物资对于羽林军来说至关重要,可以保证军队的补给和战斗力。至于那些金银财宝,则移交给弘农城的太守处理。这样一来,既能充实地方财政,又能展示朝廷的公正廉洁。

在离开之前,霍去病再次回头看了一眼这座曾经属于土匪的粮仓。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片土地恢复安宁,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这些土匪们所积累的财富和资源,将会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力支持。

秦子玉小心地看了眼四周,然后凑到霍去病身边,小声地提醒道:“校尉大人,这批金银财宝的数量实在可观,我们要不要截留一部分下来,赏赐给兄弟们呢?这样也能鼓舞士气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贪婪。

霍去病闻言,脸色一沉,语气坚定地说道:“绝对不行!我们带走粮草辎重,是为了稳定军心。手中有粮,心中才不会慌张。如果让大家得到了这些金银财宝,他们就会变得患得患失起来,甚至可能产生思乡之情。那么真到了战场上,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呢?”

秦子玉愣住了,他没想到霍去病会拒绝得如此干脆利落。他开始思考霍去病所说的话,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是啊,如果士兵们都被金银财宝所迷惑,那还有谁愿意去打仗呢?

霍去病继续解释道:“普通人大多都是小富即安。一旦得到了这些财富,他们就会失去继续拼搏的动力。而我们作为军人,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些,追求更高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秦子玉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了霍去病的想法。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提议确实有些短视,忽略了战争的本质和士兵们的心理需求。

霍去病拍了拍秦子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也是为了兄弟们着想,但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只要我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取得胜利后,朝廷自然会给予丰厚的赏赐。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军队的团结和斗志,共同战胜敌人。”

秦子玉感激地看着霍去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霍去病的军事智慧和领导风范,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司马迁如实记录了霍去病的言行,心中却忍不住的感慨万千:“在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天赋异禀的统帅之才。霍校尉拒绝分发金银财宝,哪怕是缴获了大量肉干,依旧没有改变羽林军的伙食标准,甚至连加餐都不允许。”

张骞找到李敢后,便迫不及待地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李敢,你从十岁开始就跟着李广将军了,你觉得校尉大人这样做对吗?”他皱着眉头,脸上满是不解和疑惑。

李敢苦笑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啊!每次打了胜仗之后,我爹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七成的收益上交国库,而剩下的三成则会平均分配给手下的士兵们。这就是我们李家军一直以来的规矩,也是我们能够保持战斗力的原因之一。”

张骞听了之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他继续追问道:“那你当时没有问过为什么吗?毕竟这么多的钱财,若是全部留作军用,岂不是更好?”

李敢叹了口气,缓缓解释道:“我曾经也问过我爹这个问题,但他告诉我说,作为一名军人,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能过于贪婪。而且,如果将所有的钱财都用来购买武器装备或者犒赏士兵,那么我们李家军可能早就被朝廷猜忌,甚至会遭到其他军队的围攻。所以,只有将大部分的收益上交国库,才能让皇帝放心,让朝廷安心。同时,这样做还能避免我们李家军成为众矢之的,避免被其他军队嫉妒和排挤。”

听到这里,张骞终于明白了李广将军的良苦用心。原来,这位老将军不仅仅是一个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将领,更是一个深明大义、懂得取舍的智者。他知道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去,更知道如何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和声誉。

李敢接着说道:“我记得那时候爹跟我说:‘三儿啊,我们这些当将领的,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我们替武帝陛下南征北战,保家卫国,等将来班师回朝后,陛下自会论功行赏。但士兵们就不同了,他们都是些普通百姓,被抓来当兵打仗,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等着他们回去呢!这一仗打完了,能活着享受胜利果实就算不错了;要是在下一仗死了,家里人怎么办?所以,爹作为将军,不能让他们白跟着我们拼命。既然没办法保证他们都能活着回到长安,那就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多给点钱,条件允许的话,就让他们吃顿好的,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可是跟着校尉大人打仗,兄弟们都活得很好,这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了。”

张骞问道:“那么校尉大人说士兵们有了钱,就不想拼命了,这种现象在李广将军的队伍中有吗?”

李敢叹道:“我也不清楚,反正那些得了赏赐的士兵,大部分都会在下一次的战斗中牺牲,也有少部分人因伤退役,带着钱财返回家乡。”

张骞闻言,顿时就沉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