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146章 九大元气作祭仪,书生老祖显真迹

秦子玉仿佛经历了一场可怕的地狱之旅,在他终于恢复正常的时候,才惊觉自己仍然身处书山之巅的祭台之下。

只不过额头上滚落的汗水,让他明白了刚刚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幻觉。

陈庆之注视着他,脸上流露出难以抑制的赞许之情,轻声说道:“很好,一瞬万年,你的资质和悟性,远超我的预期。你如今的经脉强度,完全能够胜任主祭人的重要工作。”

陈庆之很满意秦子玉的表现,对于即将进行的祭祀充满了信心。

秦子玉神情庄重,认真地回应道:“感谢陈老师的悉心教导,学生能有如此难得的机遇,全赖您和诸位老师的辛勤栽培。”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真挚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尊师重道,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孟仕仁似乎对这种师生情深的场面有些不耐烦,他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忍不住打断道:“好了好了,闲聊家常的话以后再说吧。吉时将至,这么多人还在等着呢,咱们先把要紧的事情办了。”

陈庆之微笑着,语气谦逊地回应道:“孟老说的对,秦子玉同学,你要是身体没什么不适的话,那我们就准备开始祭祀了。”

他的目光中透着关切,声音温和而坚定,让人感到他的真诚和对传统仪式的敬重。

毕竟秦子玉刚刚经历了一轮残酷的摧残,陈庆之觉得他应该需要时间调整状态。

秦子玉的面庞如雕塑般肃穆,神情庄重而坚毅,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某种决心。他认真的说道:“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陈庆之毫不犹豫,动作利落而果断,他一把抓起秦子玉,如掷铁饼般将他扔向了祭台中间的大圆台上。

随后,陈庆之如飞燕般轻盈地跃上自己的圆台,开始运转体内的元气,严阵以待,只待号令响起。

祭台的构造简洁而庄重,中间的大圆台宛如一轮璀璨的明月,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外围的九处小圆台错落有致,仿佛星辰围绕着明月。每一个小圆台与中间的大圆台之间,都由一根管道紧密相连,如同命运的丝线。

九大院长们安静地盘腿坐在小圆台上,他们的手掌稳稳地嵌入身前的管道口,与之完美契合,仿佛这是他们与天地之间的默契。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透过这管道,探索着大圆台的奥秘。

孟仕仁环顾四周,见所有人都已各就各位,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然后果断地吩咐道:“馨丫头,既然已经准备就绪了,那就开始吧!”

龙馨轻点颔首,她的神情专注而严肃,毫不犹豫地运转起体内的元气。只见一股浓郁的木属性元气如绿色的洪流一般,顺着管道汹涌而入,注入了中间的大圆台,瞬间激活了其中的一角。

秦子玉察觉到两股清流从脚底的涌泉穴上升,他的身体忍不住的颤栗了一下,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陈庆之紧随其后,他的动作流畅自然,仿佛与元气融为一体。金属性元气如金色的光芒般闪耀,准确无误地就位,与龙馨的木属性元气相互呼应。

陆长歌的火属性元气如烈焰般炽热,注入大圆台后,大圆台亮起了三分之一的区域,仿佛燃烧着的火焰,充满了无尽的活力和热情。

秦子玉充当了快递员的角色,将大圆台导入的三股元气送到了儒者石像脚下的基座里。

随着元气的不断注入,原本青色的石质基座表面泛起了金光。

紧接着,手持书卷的儒者石像双腿被点亮,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其他几人也没有丝毫迟疑,纷纷将各自属性的元气注入大圆台。

一时之间,五种属性的元气在大圆台上交织辉映。

当五行属性就位后,它们开始凭借着相生之力自主衍生,儒者石像逐渐被点亮,光芒从小腹升腾直至肩膀。

然而,就在这时,佛元气、道元气和魔元气三股强大的力量需要注入。不仅没有促进儒者石像的激活,反而引起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这三股力量各自独特,互不统属,难以驾驭。它们的碰撞和冲突令五行属性元气陷入了混乱,有崩溃的趋势。众人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稍有不慎,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孟仕仁目光如炬,紧紧凝视着秦子玉,他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将自己苦修多年的浩然正气源源不断地通过管道注入秦子玉体内。

同时,他焦急地传话道:“秦子玉同学,快快!用浩然正气引导佛、道、魔三股元气,使它们融合为一,唯有如此,才能点亮儒者石像的头颅啊!”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急迫和期待,仿佛整个世界的命运都系于这一刻。

这一刻已经到了祭祀的关键节点,九大院长都把希望寄托在了秦子玉一个人的身上。

秦子玉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神情紧张,动作迅速,立刻俯身蹲下,伸出双手,准备去触碰儒者石像脚底的石台。

然而,就在他还未来得及弯腰的瞬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儒者石像的地基突然间松动了,仿佛失去了支撑一般,竟然开始自主下沉。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原本需要仰视儒者石像的秦子玉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变成了俯视儒者石像。

他吓了一跳,若是因此背负一个不敬先贤的罪名,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秦子玉本能地想要抽回双手,但已经来不及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的反应超乎常人,伸出的手竟然顺势而上,稳稳地按在了石像的肩膀之上。

孟仕仁目睹这一切,心中激动万分,老泪纵横,忍不住失声痛哭。他为秦子玉的机敏和果断而感动,眼中满是欣慰和钦佩。嘀咕道:“儒者石像屈尊降贵,难道传说是真的,秦子玉同学的身份非同凡响?”

“孟老,还请替大家解惑?”龙馨恳求道。

孟仕仁毫无保留,满怀深情地讲起了万族学院的创办历史以及书山和这处祭台的来历。

据说,在祖龙大帝尊一统天下之后,他心怀天下,为了让众生得到教化,萌生出创立万族学院的宏大想法。

于是,他不辞辛劳,搜罗世间典籍,精心打造了一座书山。

在这座神圣的书山上,他派遣麾下那位博学多才的儒者手持书卷,坐镇书山之巅。

古老的传说中流传着这样的预言:当儒者石像屈尊之日,便是天下苍生奋起之时;当无相帝宫踏入红尘之际,天地万类将攀上新的高枝。

这传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仿佛预示着未来的某一天,伟大的变革将会降临。只不过一直以来儒者石像从未激活,传说就只能永远都只是传说了,从未有机会验证。

然而秦子玉这回主持祭祀,让孟仕仁明白了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时机未到。如今时机到了,自然就成为了既成事实。

孟仕仁一脸严肃,郑重其事地说道:“我以前一直认为,那天命之子会是将浩然正气修炼到极致的李青莲。如今看来,是我太过自以为是了。儒者石像的表现,说明了秦子玉同学才是得到儒者先师认可的领路人。李青莲莫名其妙的就被书生老祖给抛弃了,这下情况变得复杂了。难道万族学院树大招风,难以摆脱被肢解的命运了吗?”

陈庆之却不以为意,云淡风轻地说道:“孟老不必担忧,既然秦子玉是儒者先师选定之人,那他必定拥有横扫一切的力量,和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而是成就大事的根本所在。更何况万族学院的精神永在,即便是分裂,依旧可以保住传承,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龙馨面露焦急之色,忍不住轻声提醒:“孟老,未来的事大可留待以后再商议,当下之急,应全力完成祭祀,恭请书生老祖的法旨。”

众人心有戚戚焉,纷纷缄默不语,全神贯注地输送着元气。

秦子玉额头青筋暴起,他竭尽全力,以浩然正气为引,导引着佛、道、魔三股元气。

这三股元气,如三条汹涌澎湃的洪流,在他的引导下,逐渐拧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绳索,然后缓缓地注入了儒者石像那庄严肃穆的头颅之中。

儒者石像的头颅上,九彩神光如涟漪般荡漾开来,双目缓缓睁开,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无尽的智慧,仰视着秦子玉。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屏障,与秦子玉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秦子玉心怀敬畏,恭恭敬敬地说道:“学生秦子玉,恭聆法旨!”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和虔诚,仿佛在向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表达着自己的敬意。

儒者石像的双唇微微颤动,发出一声长长的感慨:“想不到红尘一梦三千年,又到了万族兴的日子。你应该就是天命之子了,秦子玉同学,辛苦你了!”

这句话中蕴含着书生老祖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秦子玉的认可。

石像的声音仿佛带着千年的厚重,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秦子玉聆听着这句话,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他明白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书生老祖看着意气风发的秦子玉,小声的传音说:“塔灵和龙须让我代他们向公子问好,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秦子玉庄严肃穆,一字一句的说道:“学生秦子玉,奉师命恭迎书生老师,乞盼赐下法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