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 第240章 农民亦有差别

(让埃里希参加会议合适吗?)

坐在汽车上的林尚舟望向窗外的街道,他的身边是戈培尔,而副驾驶座上是路易斯,开车的自然是博德。

他们正行驶在前往社民党办事处的道路上,林尚舟昨天通知社民党的高层今天要开会,开会的内容和大选有关,他准备和高层们商量商量该如何画饼,这种决定性的选举和城市的小选举不同,不画饼拉票就等着你的选民全流向其他党派吧。

今天的会议将决定接下来社民党应对选举的措施,因此他才会对埃里希·科赫产生警惕心,埃里希·科赫近一段时间和右翼的接触虽然变少了,但林尚舟依旧没办法完全相信这人。

他确实被自己吓的转而支持自己,但除了科赫自己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万一他转手把社民党卖了呢?

这并非完全不可能,然而在又思考了一会儿后林尚舟觉得科赫不一定会这么做,他能够被传言吓的从坚定反对自己转变成坚定支持自己,这就说明他是个怕死的家伙,对这样的家伙而言命是最重要的。

这样想了想,林尚舟便认为自己没必要那么担心科赫,想通了这件事后他心里就不再担忧,转而去思考大选方面的事情。

德国社民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政党,尽管现在的德国社民党是由“社会民主党”和“进步人民党”联合组成的“社会人民党”而非单一的“社会民主党”。

也正是因此社民党的选民群体发生了些变化,总的而言是增加了,但具体增加了什么群体林尚舟不清楚,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他也需要进步人民党参与会议。

十几分钟后,他们到达了社民党的办事处,在去会议室的途中林尚舟等人遇到了同样赶来开会的安东·埃克伦茨,林尚舟对于这位一开始就支持自己的进步人民党领导很有好感,和善的与他打着招呼。

回了一声招呼后埃克伦茨疑惑的看着林尚舟身旁的戈培尔,他从没在党内见过这号人物。

“希佩尔先生,这位是你的朋友吗?”

埃克伦茨的疑惑在林尚舟的意料之内,戈培尔虽然是社民党议员,但他来到柏林后的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报社工作,几乎没来过社民党办事处,埃克伦茨不认识他很正常。

林尚舟点点头,接着向埃克伦茨介绍道:“嗯,这位是《前进报》的副总编,保罗·戈培尔,同时他也是社民党的一名党员。”

听到《前进报》副总编之后埃克伦茨眼睛一亮,他不认识戈培尔,但《前进报》的事情他知道,既然这位是《前进报》的副总编,同时也是林尚舟的朋友,那他也有资格参与这次会议,想要获得票数优势,宣传能人可少不了。

和戈培尔相互吹嘘了一番后埃克伦茨与林尚舟等人一同进入了会议室。

其他人已经在会议室里,就等他们的过来,走进会议室后林尚舟等人也分别落座,他作为党魁,自然而然的坐到了属于他的座位上。

坐下之后林尚舟看着坐在自己左手边和右手边的社民党高层们,过去社民党没有一个确切的党魁,因此开会在那个大会议室里,领导们分别坐在主席台上,在有了明确的党魁之后就来到了这里。

尽管自己是党魁,但林尚舟实际上并不完全把自己当做党魁,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比他适合当社民党党魁,《新·柏林宣言》也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的以进一步完善,而他不过是占了有皇帝支持这个便宜而已。

因此林尚舟对除路易斯和科赫以外的社民党高层都异常的尊重。

他数了一下人数,确认全部到齐后宣布会议的开始。

这次会议的主要讨论内容是大选前的对策,在会议开始后林尚舟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两党合并后所增加的选民群体具体是什么人?

这个问题埃里希·科赫为他做出了解答,简而言之就是一些中产阶级选择支持他们,但同样的两党合并也使得一些原属于进步人民党的选民群体脱离了出去转而去支持其他政党。

知道了主要的选民群体后林尚舟便开始和与会人员讨论具体该怎么去做。

他个人的一个想法是拉拢一下德国的农民——当然不是容克而是德国土地上彻头彻尾的农民,然而这个想法提出来后路易斯的眉头便皱了起来,直截了当的反对这个想法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该如何去拉拢农民?

这个问题难住了林尚舟,拉拢对方就要让对方获益,让农民获益的方法很简单,给他土地或者让粮食卖的贵一些,亦或者二者皆有。

在思考的过程中林尚舟也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提起农民,他下意识的认为中德农民一样,但实际上中德农民有着巨大的差别。

他想到了过去在斯特拉斯堡那边见到的农民,那里的农民和中国的农民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也正是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导致林尚舟加剧了这个错误的思想。

林尚舟也提出了自己在斯特拉斯堡的见闻,接着路易斯便告诉他斯特拉斯堡的农民和其他地方的德国农民有着很大的不同。

了解到这些不同后林尚舟便继续思考拉拢德国农民的可行性,他知道要根据国情来看,但他还是不信邪,毕竟cpc发展离不开农民。

德国的农民不缺乏土地,几百年前的德国农民会因为你许诺给他们土地就站在你这边的,但现在的德国农民不会,而且这话题也无法在德国提出来,容克佬除了军队里的容克,其他容克赖以生存的便是土地。

没办法从土地上动手,那就要从农业方面入手。

对农民而言获利的最直接途径便是粮食价格,粮食价格越高,农民能直接得到的利益就越多,跟着你能拿钱,那农民自然就会支持你。

这方面直接提高粮价是不可能的,要从关税上入手,提高关税,减少进口,这样一来粮价上涨,德国农民乃至是容克自然而然就获利了,可这样的行为归根到底是错误的行为,只能带来一时的利益带不来长远的利益。

德国目前的粮食除了自给自足外便是压榨非洲和乌克兰的人民,非洲无所谓,太远了,但乌克兰林尚舟不能不在意。

提及乌克兰,那就不能不提俄罗斯,这个东方的大国和德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德法的和平理论上还有可能,但德俄的和平绝对不可能,俄罗斯不管是哪一个派系,不管是谁上台,他们的外交国策上都有对德开战,即使克伦斯基没死,那借由黑色星期一逃离德国霸权的他也会积蓄力量,等待复仇。

林尚舟清楚未来的德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两线作战,西方直接和公社接壤,这没有办法,但在东方,乌克兰王国,白鲁塞尼亚王国,立陶宛王国,波罗的海联合公国这四个国家是德国用来防御俄罗斯的东墙。

东墙不能碎,而乌克兰作为东墙里的最大国家更是不能离德国而去。

乌克兰有着令人羡慕的黑土地规模,所以它农业发达且有着数量众多的农民,他们的粮食主要出口给帝国公约内的国家,其中的大头便是德国。

otL和Kx的历史都证明了德国仅靠本国的粮食产量无法满足战时需求,因此进口是必须的,而乌克兰更是最优秀的压榨对象。

战争时期从非洲运过来的粮食有被不列颠联盟截获击沉的风险,然而陆地上的乌克兰可以毫无阻拦的将粮食通过铁路输送到德国。

同时乌克兰在帝国公约内当德国的狗也可以让乌克兰农民的孩子替德国农民的孩子送死。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基于乌克兰不发生政变,不离开帝国公约,他离开帝国公约后保持中立还好,一旦左转或者加入莫斯科的阵营那对德国就不利了。

乌克兰是否安稳的一个大条件就是农民能生活下去,黑色星期一之前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降低乌克兰粮食的进口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乌克兰还能卖给帝国公约的其他国家,但这将造成巨大的隐患,而这隐患将随着黑色星期一彻底爆发。

到时候局势就不是林尚舟可以掌控的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林尚舟想通了,德国农民是和容克站在一起的,希望实行贸易保护措施的他们根本不可能和社民党站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