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让曹操袁绍来干这事儿,早就心态崩溃好几次了
四月初一,博望县。
李素一行,在宛城视察了高顺的新军扩军训练情况,了解完那些非武器装备的配套军资保障工作的现状,随后就来到博望,视察运河项目的推进情况。
李素来的还算是时候。因为在他来之前,执行运河工程的督造文官和维持纪律的武将、普通的民夫,士气都还挺高涨。之前遇到的一些问题,也都似乎能解决。
偏偏就在李素即将来的时候,刚刚遇到一些比较严重的新问题,急需一根定海神针,来挽回大家的信心。
……
运河项目的施工,启动时间还是比较早的。
自从去年秋收之后那个农闲季节,整座博望县乃至对面的叶县、昆阳县,就成为了一个大工地。
数以万计的民夫,外加近十万人的待训新兵乃至曾经的敌对阵营战俘,被调集到这片工地上,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
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推进着博望与叶县、昆阳之间的开挖工程。
朝廷的物资补给也给力,始终确保民夫和战俘有足够的口粮,不至于干重活还吃不饱。所以劳役人员的人心和士气倒也稳定,直到今年开春之前,绝大部分人内心都满怀希望。
负责全部这近二十万壮丁保障和调教训练工作的高顺,也一直是充满信心,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只是一条全程直线距离才八十里的运河而已!
哪怕部分位置需要开挖的深度比较大,土方作业量暴涨。还能比五百多年前、战国时魏国人修的鸿沟还大多少不成?
五百多年前,魏国人修的鸿沟,当然跟后世隋朝大运河的“通济渠”并不完全等同。因为鸿沟还利用了一部分颍川和济水的天然河道。
而这部分河道历史上再经过此后数百年的使用、淤塞,外加后来黄河改道夺济入海,导致济水周边天然河道废弃。所以到隋朝的时候,通济渠需要人工开挖的距离,已经比战国的时候多了一半多。
所以战国鸿沟只是从大梁城为起点,往南一直到颍川边的项城、汝阴之间。
相当于从黄河南岸一直修到后世颍水在河南与安徽交界的位置,全程直线距离是五六百里。
考虑到运河本身的曲折增加里程,鸿沟全程也不超过七百里。
五百年前的战国人都能修那么大的运河,如今高顺有二十万全职的民夫劳役,生产技术也先进了那么多倍,还搞不定只相当于前者八分之一里程、只是需要额外克服一个山区垭口的“小项目”?
所以,去年秋收之后,一直到十月底,整个施工方从上到下都是大干快上的状态。当时李素甚至都还没请示到刘备的圣旨、投入巨资给予朝廷的正式支持。
换言之,一开始只是拿了荆州本地的钱粮,没把这个工程当回事儿,就直接按照“战时粮道”的建设规格上马了。
李素作为总督南方各州的地方实权派,他确实有权力在不经过刘备的情况下,就批这种动用人数不超过十万人、工期一年以内的“小项目”的。
去年修到十月底的时候,首先出了第一个状况,那就是运河的实际里程,要比直线距离的八十里远一些——
当时,考虑到降低全程的开挖深度,所以不能直接拉直线往方城垭口最矮的位置挖过去,而要半途稍微绕一绕。
因为经过勘测,发现直奔方城垭口取直的话,一路上有一半多的里程,都要把河道比旁边天然地形挖低十丈以上!这个土方作业量太大了。
如果稍微迂回绕一绕,虽然最后的垭口制高点要挖的深度依然超过二十丈,但六成成以上的里程的下挖深度可以控制在五丈以内,还剩两成多的里程,下挖深度也能控制在五到十丈之间。
另外,绕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便于找平博望县这边的淯水与未来运河连接的等水位点,和对面叶县澧水与运河连接的等水位点。
这样也能减轻运河蓄水的压力,不至于其中一侧的天然河流河水全部灌到另一侧去。
因为挖天然运河有个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尽量确保运河沟通的两端水位海拔一样。否则运河一头高一头低的话,河床里的水很快就流干了,往低的一头倾泻。除非造船闸,否则根本蓄不住。
考虑到这些新问题,只能选择绕,重新找水位等高点。
而绕的代价,是总里程从八十里增加到接近一百一十里,总土方作业量,比最初开工前的预估,提高两成左右。
当时高顺也没当回事儿,运河督造的司空府工曹和朝廷工部的官员,也一样觉得问题不大。
不就是工程造了一半,发现预算缺了两成么!追加预算就是了!开工都干到这儿了,还能停手让前期投入浪费不成!多花七八个亿甚至十几个亿,也要确保造好!
再说,从博望开始已经往北挖的这一段,也不用废弃,只是后续走向微调一下,已经投入的钱并没有浪费,也没有推倒重来的返工,这已经算把损失降到最低了。
调整河道路径、重找等水位点后,施工继续实施。到年底腊月的时候,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难点又出现了,那就是施工队发现挖到方城垭口最高处的时候,土方作业量实在是大。
而且方城垭口作为桐柏山脉的一部分,居然岩质比较坚硬,山口的土层深度也比预想的要薄得多。
换言之,一开始李素粗略告诉大家的施工难度,是认为这个下挖最深的点,大约是“挖七八丈深的软土,再往下挖几丈砂岩,然后才有坚硬地层”。
李素说了还不算,毕竟他不专业,但李素手下的地质勘探专业人员,也是这么告诉大家,也是这么让工部的人做一开始的工程量估算的。
结果腊月的时候挖到山口,发现才挖下去两丈软土、一丈砂岩,下面全是坚硬的岩石。这一下,施工方的锐气难免又重挫了一次。
如果不是因为这支施工队的管理层,是跟着李素从益州八年来一路种田种下来的,见识过李司空和诸葛府尹鼓捣出来的各种先进机巧工程器械、施工技巧。
换个别的施工队来,遇到这种困难早就士气崩溃了。
同一历史时期,如果是袁绍和曹操手下的工程部队到此,肯定撂挑子了。快二十丈深的坚硬石头,而且垭口最高处的山体厚度都有几百丈。
两旁稍微低一点、下挖深度少于十五丈的部分,更是厚度能达到两千多丈。那么大的土方量,还搞个屁!
当时,项目的工程人员大致测算了一下,发现总的开挖工程量,会比第一次追加预算之后的数字,再上涨至少三成,多则五成,具体无法精确估算——
因为不知道挖到二十几丈下面之后,这个岩层到底是什么质地。勘测人员已经被吓怕了,这个三成的预估额,是建立在底下二十丈都是石灰岩级别硬度。而如果下面还有花岗岩,可不得上涨五成工程量。
这样的结果,就是核算后的总工程开支,已经明显超过了五百年前魏国人修鸿沟!
当时,他们不得不请示李素。
好在,那已经是去年腊月时候的事儿了,李素已经来雒阳上任,并且刘备的圣旨也请到了。这第二波的工程量和预算加码,李素大笔一挥就给批了。
同时工部尚书国渊跟民部尚书诸葛瑾也陆续来了前线上任,他们同心同德进行统筹,用上了李司空六年前在益州犍为郡修“乐山堰”时候的爆破炸山方案。
让施工方改良黑火药可劲用,不限量,同时设计针对方城垭口的爆破施工方案。
毕竟对于这种“开挖高度特别深,但横向开挖距离不算太远”的项目,直接打隧道把底下爆破崩掉、引起山崩导致上面的巨石直接塌方下来,然后再拉走,这怎么看都比把巨石一块块敲碎往下挖要方便。
“碎石”是这种工程中最烦的一步,如果可以不用把石头打得太碎,直接大块拉走,甚至可以采石加工石料,那样就可以事半功倍,节约大量的施工量,而且把多个工程项目联动起来。
采下来的大石头还能拉去附近的前沿军事要塞,修成石头城墙。以汉末的城防工事,很少有城池会直接用大石头砌城墙,最多是部分要害城市外面包一层石基。
现在这也是特殊情况,刚好炸山口挖运河,石头多得没地方用。要不是这地方离雒阳太远,而且没有河流直通,李素甚至想把这些石头拉去修雒阳新城的城墙了。
得到了李素和国渊的指示、诸葛亮的技术指导之后,从去年腊月开始,爆破阶段的施工也陆续上马了。
一开始不是很顺利,因为方城垭口和岷江-大渡河口的乐山地形还不完全一样。
这儿的山坡度比较缓,没法直接从山脚下横向打洞凿隧道埋火药。经过研究和几次失败尝试后,总结出经验的施工方改为斜向下挖隧洞埋药。
最后的爆破效果虽然比几年前在乐山的时候差,不过好歹比直接硬挖石头,还是快了至少三成以上工期。
而且诸葛亮也把他在河内战场挖地道时用过的、学自西域挖坎儿井的多重竖井施工法,普及到了运河施工项目上,这样对向打井爆破时可以多并行几组施工队,加快速度。
这个小举措,对于如何省钱并没有帮助,甚至还要多花一丁点钱,毕竟打井时的浪费增加了,但好处是可以缩短工期,充分利用农闲的时节多干一点活。
否则,大量的民夫滞留在那儿,需要等待爆破完之后才能挖,干等的时间也是要吃饭要消耗朝廷粮食的,也得照施工的日子那样结算徭役期,期满了还要给工钱。所以既然把人拉来了,所有人都高效的动起来,也是一种省钱。
爆破措施磕磕绊绊地推进下去之后整个腊月和正月一个半月多的时间,总算是没有再出现意外和怨言,从上到下、从官到民,施工项目的士气也还保持得不错。
但可惜的是,既然李素当初选择了先斩后奏、先开始项目再向刘备汇报,这就意味着李素其实是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少坑的。
到这一步为止,前面这些暴露出来的困难,其实都还不算什么。否则历史上这项目也不至于在多个朝代多次黄了。
李素没一次性把难度说出来,就是怕朝中反对的声音太多,一下子暴露太多难度,把朝臣都吓住,从而不敢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
所以,他才选择了先斩后奏、逐步释出难点,逐步增加投资预算、让大家欲罢不能,舍不得已经投下去的那部分“沉没成本”,最终勉勉强强一条道走到黑。
而李素对于方城垭口挖运河的难度的认知,之所以这么详细,说来也是幸运。
因为这些信息,完全来源于他后世看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相关详细新闻报道。
这事儿,李素得感谢后世写这方面的官媒记者,因为他们要歌功颂德,强调“这个工程有多么不容易,完成了这个工程的政府和国家是多么的伟大”。
所以那些后世记者,找了很多历史上失败的例子,事无巨细地拿来陪衬反衬,打脸古代封建王朝。
其中找的最失败的反面教材,就是历史上宋朝太平兴国年间,也曾经试图在方城垭口这个位置修过运河,然后因为哪些哪些技术困难,最后夭折了。后来宋太宗之后接下去两位皇帝还想继续干,最后也都遇到更多新困难不得不放弃。
而这些技术难点,在到了当代之后,在伟大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又是如何克服的。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又是古人的见识不足,看不透这个工程到底还要投多少钱才能搞定,所以恐惧了,退缩了,是毅力和决心的问题。
李素前世把这些地缘政治和历史地理报道都看了,仔细分析了,所以他比宋朝人有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知道前面还有多少坑,花多少钱最终是可以搞定的。而不至于像一个看不到出路的人那样绝望。
历史上,宋朝后来放弃方城垭口运河,一方面固然是确实还要花比初期投入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
不知道一个事情最终客观上能不能做成,是导致投入决心动摇的最大因素。就好比第一个研究原子弹的国家,不知道原子弹这玩意儿到底搞不搞得出来,就会走弯路,动摇。而第二个搞原子弹的国家,决心就大得多了,因为他坚定相信这玩意儿肯定是可以搞出来的。
那种感觉,有点像是《笑傲江湖》上描写的、中计被困在华山思过崖机关密洞里的魔教长老,明明拿着两柄利斧疯狂砍山岩试图破路而出。却因为不知道离出口还有多远,砍着砍着力竭放弃了,最后死在思过崖山洞里。
而令狐冲却因为运气好,最后对着岩壁被砍得即将砍开的位置砸了几拳,就把缺口砸开,找到了魔教破解武功和五岳剑派失传剑法。
李素和宋朝那些工程统筹人员相比,最大的优势还不仅仅是施工效率上的,而是他开了透视,他知道总工程量的进度条,也知道后续几个还没暴露的难点的解决方案,心中有希望。
这次来,他就是来解决后面这些问题的,不管是刚刚暴露出来的,还是暂时没来得及暴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