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五百六十八章 太子的贿赂手段

第五百六十八章 太子的贿赂手段

什么叫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这就是!

朱厚照面对集义殿内一众朝臣不敢置信的目光,很无赖地道,“吏员体系独立于官员体系之外。既然不属于官员,那当然也不属于吏部管。由本王来任命有什么问题吗?”

官员的任命权乃是无上皇权的表现之一。大明四品以上高品级官员任命需要经过廷推。没有经过廷推的,不会得到百官认可。同样,如果没有皇帝首肯也无法上任。

这种双方约束的制度,能很好的规避很多麻烦。朱厚照承认并愿意遵守廷推制度。可别忘了,国资部最高官员七品!够不到被廷推的级别。

回答朱厚照的是一张张不赞同的面孔。

“看来诸位想了一个新年都没明白本王为何极力鼓动成立国资部。”

朱厚照竖起一根手指:“其一,朝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无法维持运转。”

竖起第二根手指:“其二,这些年天灾不断,没有朝廷强有力的物资调配和人员调动,灾区百姓就要遭大殃。物资需要朝廷想办法找来。离不开财力保障。”

朱厚照冷笑:“如果诸位爱卿心中有千千万万百姓,那么以上两点应该是尔等同意成立国资部的根本原因。”

一个大高帽戴到百官头上。脸皮薄的瞬间红脸。不过殿内会脸红的官员是凤毛麟角。

“五府六部管理天下,而国资部是一个创造财富的部门。”

“诸位爱卿要明白一件事情。国资部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用不好会伤及自身。因为……官商勾结的危害几乎贯穿整部史书。本王不在此一一展开。”

“作为对国资部管理者的奖励,朝廷最高可授予他们七品官职。”

“如果爱卿们还是无法理解、接受宦官身上披着和你们一样的官袍,可以把国资部的官职理解为历朝历代买官卖爵。这样一想,心里是不是能舒坦一些?”

“卖官的皇帝何其多!而本王卖官求的不是钱财,而是人才!”

“本王不管陈云之是男人、女人、还是宦官,他发挥出了自身的作用,本王就要匹配他相应的荣誉。”

“在座的有哪位认为能比陈云之更好的管理国资部,现在就可以站出来。经过本王的考核,本王会给他与陈云之较量的机会。但你们要记住,吏员和官员不相统属,而吏员最高只有七品官。你们当了吏员,这辈子最高只能成为七品官。在座的爱卿没有低于六品的吧!”

对官迷来说,官职代表一切。进士出身的官员或许因为种种原因此生无法跨过五品这个关卡,但他们有无限的希望。可一旦成为吏员,就再也没有上升的空间。这样符合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划分。

朱厚照可不想被资本夺去皇权权柄,商人定会在社会中会遭受无形打压。

他已经把话说死,朝臣们灭了调去国资部的心思。能够上朝的,谁甘心一辈子只是七品官!

“国资部前无古人,所有事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朝廷做事自有章程,哪一步都少不了,少了哪一步都会造成隐患。现在就很好,哪些规则阻碍经济发展,本王会立刻处理。商场如战场任何一个延误都代表着白花花的银子。”

见众人还是一副悲愤的表情,朱厚照拍拍手,“好了,大家别像个怨妇一样。打天下和管理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等国资部成型上了正轨,规矩会慢慢立起来。说不定会给你们沾染的机会。但是现在不行!本王春秋鼎盛,没的人染指本王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天下!”

朱厚照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朝臣们还能怎样!

默默吞下贪欲作祟造成的苦果。

国资部不就是换身皮的囚牛商行嘛!人员和物资打一开始就不在朝廷手上,朝廷对其根本没有多少管控力。

“国资部的收益留存一部分用于自身建设,另一部分上交朝廷,一季度一结算。初期投入大,一半收益给朝廷如何?本王拿一成,囚牛商行留下四成打造国资部。”朱厚照摆出一张笑脸,好声好气与朝臣们商量。

连名义上管控权都没拿到的朝臣学乖了。

户部尚书韩文问:“臣等反对有用吗?”

“嗯……好像是没什么用。”朱厚照一脸笑眯眯。

给了一个闷棍就要给颗甜枣。

“过年期间回来一批海船。本王会让陈云之把账目整理好,把弘治十七年首批一半收益送入国库。户部等着接受。”

“俸禄向来有米有钞。但随着从国外进口粮食、国内大力发展农耕,今后粮价会很稳定。”

“从弘治十七年起,官员俸禄取消折色。官员俸禄全部发放银币,每月另有养廉银,发放囚牛宝钞。养廉银金额根据朝廷收支情况决定。正月比较特殊,就按一月俸禄算。”

国资部成立,朱厚照大手一挥给天下官员多发一个月俸禄。多支出的养廉银明显从囚牛商行上交的收益中扣除。

首辅刘健不解:“养廉银为何发囚牛宝钞而不是银币?”

朱厚照笑:“囚牛宝钞能兑换银币。银币不能兑换囚牛宝钞。大家为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劳心劳力,自然要有特别的补偿。今后囚牛商行会不定期上架紧俏、打折、罕见的商品,只能用囚牛宝钞购买。”

听上去很好。但朱厚照使了个小花招。

囚牛宝钞就是两个月亮世界权贵阶级的特供。只要是人类社会必然存在阶级。光明正大的把特供品摆在百姓面前,引起百姓羡慕,促使百姓加大投入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加入科举大军。官场不断有新鲜血液流入,皇权才会稳固。

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户部,经过北伐之后更是一清二白。有钱的是大爷,没钱的只能当孙子。朱厚照总揽大权,又是户部的债主,在他的强硬下,朝臣暂时妥协。

国资部在一群朝臣的咒骂下成立。

在朱厚照这里受了气,一些朝臣不顾冬日热气球的危险,飞抵南京找弘治帝哭诉。这里不得不提到防风、防雨雪的披风。在不胜寒的高处空,披上披风,不至于把人冻脆。

各地囚牛商行统一上架了防雨雪披风,由于产量原因只能使用囚牛宝钞购买。地方官们翘首以待上头把正月的月俸发下来。年前多拿一个月,年后又多拿一个月月俸,让大量低品级的地方官们喜笑颜开。

大家都在夸太子的“贿赂”手段高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