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四十章被动的内阁

太子别动 第一百四十章被动的内阁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四十章被动的内阁

司礼监公公高凤替弘治帝、皇太子祭奠徐溥的消息一传开,很多观望的人立刻赶往徐府。

徐溥主政时愿意提拔有能力的官员。无视他们的籍贯、何年的进士科、亲缘关系等外在因素。为人方面又面面俱到,处处与人为善。所以人缘特别好。但徐溥毕竟做过气晕弘治帝的错事,部分人开始疏远徐家。

宫里表了态,不管是于出对提携之恩的感激,还是怕被人骂白眼狼,不敢登门的人马上跑来送别。

每日上朝的朝臣几乎聚集到徐家祭奠。此时的徐府风头一时无二。

徐家人没有被表面的尊荣蒙蔽双眼。他们面带哀戚地接待每一位吊唁的宾客。有对老父亲离世的悲伤,也有对仕途中断的无奈,对徐家未来的忧虑。徐溥留下遗言,要求徐家众人辞去官职,孙辈、重孙辈不得参加科举,徐家进入蛰伏期。

丁忧三年后有起复的一日,辞官后除非皇帝征辟,否则无法再入官场。儿孙们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谁让太子怀疑老爷子与公主之死有关!

“首辅大人,我爹只以为公主病情不容乐观,并不知道公主的病乃人为。”

“对方抓住我爹的把柄,让他瞒下直隶的饥荒。我爹也是没有办法。但我爹肯定没参与谋害公主!”

“爷爷做这一切都为了扳倒李广。皇上宠信李广的几年,几乎不上早朝。爷爷想见皇上一面都难。”

刘健对着信发呆,不知道有没有听见徐家人争先恐后的辩解之词。

谢迁出面安抚,向徐家人承诺,徐家避世期间谢家等江南世家都会照看徐家。谢迁还隐晦地表达了谢徐两家结为儿女亲家的意愿。方才安定了徐家人心。

不管徐溥做的一切出于什么原因,江南的民怨已经引起了弘治帝的重视。

弘治帝有意把民收民解的白粮赋役改为官收官解,甚至认为一部分徭役可以合并到田赋中,用折银的方式征收。只等内阁、六部制定出详备的流程,明年就可以推广改革。到时候苏、松、常、嘉、湖江南五府的百姓能够得到喘息。

所谓白粮,是指皇宫、光禄寺等衙门所用的白熟粳、糯米、芝麻、黄豆等粮食,以及京师各衙门官吏的禄米。是江南百姓身上最为繁重的赋役之一。白粮赋税则是指百姓要把缴纳的白粮运送到京师。迁都之后,白粮赋税经过沿途各衙门小吏的盘剥、勒索,送才能到京师。田赋加上运费,差不多是朝廷征收的两倍。江百姓们苦不堪言!

如果白粮改为由官府运送到京师,江南百姓至少能比往年少交一半。光凭这一点,徐家在江南的地位牢不可破。

李东阳心中感慨:徐家儿孙辈没有出色的人物,至今不明白徐老大人给他们留下了什么遗产。反而为了老大人临终遗言中断官途而耿耿于怀!他们更不会意识到,只要太子在一日,徐家不可能有人出仕。

吊唁的宾客发现了徐家诡异的气氛。

“徐老大人谥号‘文靖’。要不是为了江南,老大人一定能得到一个文正。”

范仲淹死后谥号文正。至此之后,谥之美者,极于文正。‘文正’是最牛掰的谥号,明朝立国一百三十年至今无人得此谥号。

“难道你没注意三位阁老听到高公公宣旨的表情了吗?阁老们和我等一起收到老大人的死讯,哪有时间讨论谥号。谥号似乎是皇上亲自定下的。”

“靖有使秩序安定的意思。老大人助皇上安定了被刘棉花搞得一团糟的朝堂。这个谥号很符合。估计皇上突闻噩耗情难自控,才没和阁老们商议直接下旨。”

“你难道忘了老大人气晕皇上的事?”

“我到是从中城兵马指挥王洵的听到一件事。昨晚宵禁之后,《京报》的一个记者敲开徐府大门送进去一封信。然后……”

“然后怎么了?别卖关子,你快说!”

“然后老大人死了,你说然后怎么着了!”

“不会吧,皇上都宽恕了老大人,太子为何要赶尽杀绝。”

“太子现在哪里顾得上其他事。皇上为什么要禁足太子?还是不是怕太子找‘那些人’惹出大麻烦。太子找上老大人,极大可能因为太康公主。”

“不会吧,老大人怎么可能牵扯入太康公主的事。”

“你们也不想想,王越、汪直是怎么被吓死的!皇上逼死了李广,让走李广路子起复的王越惶恐不安。王越一死,汪直在外没有盟友,到头一场空。”

“别再说下去了。越说我越怕。太康公主死后,钦天监直言李广修建的毓秀亭犯了太岁。皇上还不信。直到清宁宫灾,太子差点被烧死……”

“我相信老大人的为人。老大人绝对不会做此等事。”

“钦天监的吴昊是老大人提拔的吧?前任监正给国丈的坟地看风水,被老大人弄了下来。当时我还奇怪老大人的举动。”

“刚得到消息,徐家明日送老大人回老家。”

“天又不热,至少也要停灵三日吧?”

“还看不明白?!”

知道徐家明日回宜兴,前来吊唁的官员作鸟兽散。

……

刘健带上朱厚照给徐溥的亲笔信返回文渊阁。

“介夫,宾之,你们今日见到吴昊了吗?”刘健问。

谢迁和李东阳摇头。

情况似乎不太妙。

刘健忙命中书舍人打听。

“首辅大人,昨晚吴监正全族被东厂从家里带走,下官没打听出他们的下落。没有关在北镇抚司。”

“全族?!”谢迁愕然。大明已经十几年没有官员全家被捕。

“我们不能急。”李东阳沉声道,“钦天监官职比较特别,相当于世袭。东厂抓人抓全族不能说明什么。”

内阁上秉圣意,下安百官。尤其在这种时候,更需要内阁维持大局稳定。

刘健按了按发胀的头皮,打发走所有的中书舍人,“我等三人立刻面圣。先用科举泄题案试探皇上的态度。到时借机行事。徐老大人和我们,都被对方利用!保下吴昊,才能保证我们三人不被牵连进去。”

“那位对人心的了解,可真厉害。”谢迁冷笑连连。

李东阳摇摇头:“玩弄人心,小道也。落了下乘。倒是太子殿下……”

刘健当机立断:“除了让吴昊用犯太岁说动太皇太后处置李广,其他的事情我等没有参与。保下吴昊,其他的不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