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九十六章 本想共赢

太子别动 第九十六章 本想共赢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九十六章 本想共赢

正月二十一日元宵假期结束,京察正式开始。

朱厚照很有身为皇太子的自觉,派出各路眼线打探消息。

文渊阁位于文华殿北,藏有大量书籍,朱厚照常去寻书看。便专程在那里安排了人替他找书。文渊阁又是内阁的办公场所,同时还有宫里、宫外各路人马的眼线。京察还未开始,专门负责各殿扫洒的直殿监换了一批宫人。朱厚照有皇帝爹的准许,可行走宫中各衙门。他光明正大留下了自己的人。

周经找刘健谈话的时候,朱厚照派到文渊阁的人听了个全程。

第一时间收到消息,正在蹲马步的朱厚照立刻安排御马监的人出海前往占城。

按照《瀛涯胜览》所述,三保太监自苏州刘家河出海到达福建,再从福建五虎门扬帆,海上经过十余日便可到达占城。年前缺粮的时候,朱厚照提前让御马监的人赶到刘家河,在附近偷偷购买能出海的大船。占城离大明不远,海路安全。而且苏州一带有人暗中出海,把松江布卖到占城买粮。并用占城买到的粮上缴粮税。

东厂沉寂十一年,有才干者并未凋零。只是弘治帝一直束缚着东厂,东厂的番子被养得懒了些。为了海贸,弘治帝特意关照东厂厂督陈宽,沿海一地的番子们全部出动,暗中收集了很多人违反海禁的证据。在“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的大明律之下,御马监以此威胁,不但弄到了海船,还弄到了了解占城、懂当地语言的向导,还有收缴的棉布等货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收到朱厚照的命令,在刘家河的人立马就能出海。

户部尚书周经还没有发布二月暂停禄米发放的消息,朱厚照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

当然,朱厚照也承了一次刘健的情。

至于刘健如何收到江南的风声,为何要故意把消息透出来,朱厚照不想深究。报给皇帝爹,皇帝爹自有考量。他要忙的事很多,他优先选择涨关注度的事情做。其次是听八卦,给平静的生活增添点乐趣。最后哪件顺手做哪件。

每一次的京察都很“热闹”。尤其是在汪直去世、李广自杀,宦官势力蛰伏期间,官员们的内斗变得更加激烈。

把礼部尚书徐琼病重、谢迁找程敏政、刘健找傅瀚三件事搅和到一起,可以产生几种猜测。

蹲得两腿发麻的朱厚照,不想动脑,只想看戏。拒绝对此事做出猜测。

“王先生,本宫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练鞭法?”蹲了半个月马步的朱厚照还没摸过九节鞭。

一直把自己当成石像的王钦双手抱拳,谦卑地道,“殿下没有练武的底子,原本大纲上写的是练一个月的基础。但殿下若想练鞭法,今日就可以练。”

朱厚照无语:“王先生何时也学会了拐弯抹角说话?本宫一向认为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做。先生是使鞭的好手,本宫全听先生的。”

“那……殿下半个月后练鞭法?”王钦好声好气地商量道。

“……好。”朱厚照无力吐槽。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啊!

扎马步的时辰一到,王钦狗腿地上前搀扶住朱厚照。“殿下今日还学吗?”

刚从弘仁殿外闲逛回来的英国公用炙热的眼神看过来。

朱厚照嬉皮笑脸地道:“本宫也该学学兵书了。”

宁瑾因为小白马的事被皇帝爹取消了教学的资格。一事不烦二主,皇帝爹命英国公教他骑马和兵书。小白马被送去了宫外的马场,而英国公借口骑马需到专门的马场,一直没教他。不教骑马,朱厚照也不愿意学兵书,宁愿自学。两人一直僵着。

得知江南税粮不会如期送达京师,朱厚照明白囚牛宝钞发行会有波折。于是决定和英国公处好关系,联合勋贵武将势力暂时对抗江南官场。或者说,对抗时日无多的老首辅徐溥。老头都快入土为安了,为何还要折腾一番。就不怕他将来报复吗?

“殿下想学什么?《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还是《太白阴经》?”英国公摩拳擦掌。

朱厚照歪了歪头:“本宫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还是与时俱进,先从刘伯温的《兵法心要》开始吧。”

“的确。殿下瞒天过海一招玩得厉害。本国公常出入端本宫,竟然不知道弘仁殿内藏玄机。”英国公似笑非笑。弘仁殿比乾清宫更难进。英国公在外徘徊很久,别说进去,连杂音都没听到一句。只有哗哗的水声。

朱厚照甩头,得意洋洋,“那是!在其位谋其政。本宫不学的聪明些,如何让大明万万子民过上好日子?”

“万万子民?殿下夸张了。”

“难道流民不是大明的子民?”

“殿下慎言!去岁户部统计出人丁有5880多万。哪怕加上遗漏的流民,也不满万万。”

“本宫倒认为大明绝对达到万万人口。不过国公爷为何要死咬人丁数不放?说的好像人丁没那么多,很多事情就不存在了一样。”朱厚照晃晃手指,“如果实际人口比户部统计的多一倍。大明的粮食早晚不足。不足的还有金银和通宝、土地、布匹等等。为政者要从最坏的情况出发制定政策。否则就与年前直隶饥荒一样,把父皇弄得措手不及。”

英国公笑问:“所以殿下弄出了飞梭织布机,让江南措手不及?”

“飞梭织布机与江南有什么关系?人总要穿衣服,人口多需求也多。再者,开通了海贸还会嫌布匹堆积无人买吗?”朱厚照眨着眼表示很不理解。

朱厚照的解释无法打消英国公眼中的怀疑。

朱厚照敲敲脑门,耸了耸肩。如果有人能看到他脑海中不停出现的关注度提示,一定能明白他折腾江南的原因。

京师乃大明的心脏,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影响巨大的事件。京官和京师百姓经常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京察开始,他的关注度下降了一大截,每日不足三万,需要动用库存活命。

而江南鱼米之乡,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因为历史、地位等诸多原因,江南一地的官员和百姓尤其关心京师的动向。纺织业是江南的命脉之一,朱厚照以摧枯拉朽之势插手,引起极大的动荡。

“本宫先计划发展海贸,然后才插手纺织。先把蛋糕做大,哪怕分蛋糕的人变多,也只是分了多出来的蛋糕。损害不到原先的利益。”朱厚照一脸鄙夷,“老家伙们死脑筋。只知道你死我活,不懂如何共赢!那就看看前浪厉害还是后浪厉害呗。”

自觉代入“老家伙”的英国公瞪着眼睛不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