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八一四章为了娶媳妇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一四章为了娶媳妇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八一四章为了娶媳妇

第八一四章为了娶媳妇

提起斯拉夫人,后世都称他们为战斗民族,就是因为他们当时的环境,可以说是四战之地。

莫斯科公国既有瑞典虎视眈眈,在西边则是波兰和立陶宛步步紧逼。放在后世来说,瑞典也罢,波兰也好,包括立陶宛都是典型的小国。

然而在这个时代,瑞典却是赫赫有名的欧洲强国,在欧洲三十年的战争中,瑞典重装步兵攻入德国,占领大片领土,还控制着波罗的海,被称为瑞典帝国。波兰-立陶宛王国控制着今天的波兰、匈牙利、乌克兰、立陶宛等地,是欧洲一等大国和强国,敢南下跟奥斯曼帝国一战。

南边的克里米亚汗国更是毛子的死对头。克里米亚汗国长年利用自己的骑兵优势去劫掠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为奴,然后卖给奥斯曼帝国。

他们称之为“草原民族的收成”。其中,克里木亚汗国最喜欢抓强壮的毛子,在1558年到1596年期间,克里米亚汗国就30多次大规模入侵毛子。

后来,毛子有着老秦人的那种拼命劲头,血不流干绝不休战,在击败周围一个又一个强敌之后,沙俄开始向远东地区和高加索地区扩张。他们扩张的战斗既狂野,又疯狂。

高呼“乌拉”,冒着敌人的箭雨和枪林弹雨冲锋,在这个没有自动武器的时代,这种冲锋战术相当有效果。

正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毛子们采取这种不要命的人海战术,平心而论,无论是波兰的翼骑兵墙战术,全家军的枪骑兵其实就是全旭从波兰人那里学来的,甚至说大不列颠崛起的细红线战术,都是人海战术。

这种人海战术,在世界第一次大战之前,仍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包括大明唐时代的陌刀阵墙推进战术,这其实也算是人海战术。

除非拥有自动武器,组成交叉火力网,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巨大的威力,否则拿这种人海战术,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就连二战时期的日军猪突战术,如果硬要往前追,这也是唐朝时期的跳荡兵战术,唐朝时期,刀盾手(跳荡兵)举着盾牌,手持横刀,顶着箭雨冲锋,冲上去就是砍杀敌人,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

可以说,只要乌拉声响起,毛子的敌人就会吓得魂飞魄散,胆战心惊。当然,另一个时空,这个人海战术被德国人成功终结了。

在一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就是利用严密的交叉火力,一天之内打死六万余名英法联军,这可不是击溃,而是真正的打死。

当然,大明皇家陆军也喜欢用这一个交叉火力打击战术。

随着重机枪、轻机枪接连响起,毛子也遇到了慌乱,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要说不害怕,那绝对是骗人的。

然而问题是,毛子的神经向来粗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在东线的苏德坦克会战中,明明一道坦克壕沟只需要架桥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他们偏偏直接把坦克开进反坦克壕沟中,充当架墩,让其他的坦克可以直接通过。

就是依靠着这种办法,毛子一旦发起冲锋,那就像飓风一样,让人感觉灵魂出窍。

百试百灵的人海冲击战术,在交叉火力打击面前,就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变成了一连串的伤亡数字。

“你说这些蛮夷想做什么?”

“谁知道呢,可能是想耗尽我们的弹药吧”

“哈哈……”

战场上的大明军队将士非常轻松,全氏大明皇帝陆军在最开始的时候,与哥萨克人在战斗时,大明皇家陆军的后勤没有跟上来,让骑兵只好拿着冷兵器进行战斗。

可是,事隔半年多了,如果后勤还无法解决,那样的话,全旭该处理人了。

全旭现在这个皇帝当得有些简单粗暴,大臣负责干事,如果事情干不好,他也不会亲力亲为,什么事都去自己解决。

全旭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就像老朱同志一样,如果事情解决不了,那就找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第一次出现后勤补给严重不足时,大明后勤部就进行了小范围的动员,甚至调动了民间商队的运输能力。十二万匹骆驼,三十余万匹骡马,尽管路上损失非常严重,至少可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现在乌拉尔战役中,大明皇家陆军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和牲畜,利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储备,仅仅炮弹就运上去了七千余吨,如果分散到毛子的每个人头上,差不多每个人相当于零点三吨左右。

当然,炮弹依旧是不足的,炮弹不足,那就依靠子弹来凑,这样以来,毛子每个人分到头上的子弹是差不多零点二吨,也就是二百公斤的重机枪子弹,足够他们死上十几回的。

毛子想用人命耗尽皇家陆军的子弹,只能说,他们有些天真。

更何况,后勤方面还会从后方援援不断的运输过来,现如今从北京到长安的火力线路已经基本上开通,北京运输的物资可以通过铁路,运输五原府,五原府隶属宁夏省,大体在内蒙白云鄂博矿区范围内。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的补给线长度可以减少了将近三千里,不要小看这三千里,三千里足以让人绝望。

更何况,大明在天山省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肉食、粮食,瀚海省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生活物资补给,从后方只需要运输子弹和炮弹。

毛子在乌拉尔山脉组织的反攻,没但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被大明皇家陆军一次打崩溃,不过皇家陆军并没有顺利的突破乌拉尔山脉的防线。

其实并不因为毛子增兵,毛子增兵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翻越乌拉尔山脉,又拉长了大明的补给线。

虽然乌拉尔山脉沿线打得地动山摇,如同山崩地裂,可是却没有阻止住大明针对远东的开发热情。

事实上,现在的大明,随着数次人口迁徙,再使用号称百姓迁徙到边境地区的政策已经不灵了,中华民族历来安土重迁,尤其是农民,将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看得比命根子还要重。

想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定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不要紧,还记得吗?全旭是一个喜欢带着商人赚钱的人。

其实中国的商人也好,士绅也罢,包括普通百姓,对于土地都有着狂热的热情,大明帝国的核心区域两京十三省,不允许个人拥有超过一千亩的土地。

当然其他省份,这个规定则完全不同。就算吕宋,不超过五千亩人均,那就没有问题。

如吕宋省执行同样法律的还有天山省、安东省、伯利省、包括北镇省等等,像瀚海省则更加疯狂。人均可以拥有土地的上限则为五万亩。

这些商人或者有钱的富人,就开始招募人手,购买农具、耕牛、种子,浩浩荡荡的北上,或者南下,到远东去圈地开荒,兴办农场,或者说是去中南半岛兴办农场。

在普通人看来远东很荒凉,而且冷得要死,几乎就是不毛之地,但是对于这些走过南闯过北的商人来说,这就是一座还没有被开发的金矿,就看谁能掘得第一桶金了。

为了招募到足够的劳动力,这些商人开出了每个月三个银元,包衣食,一天三顿饭而且天天有肉吃的待遇,干满五年赏赐一个媳妇。

农民是很看重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没错,但谁不希望自己能过得好一点?很快就陆续有人报名,加入垦荒大军,你担着担,我赶着牛,一路北上或者南下,去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而那帮商人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工钱按时足额的发放,衣服一年发四次,一次发两套,都是新的,而且天天有肉吃,远东荒原上的野兽多得吓人。

“棒打狍子瓢舀鱼”说的就是这里,在这里天天吃肉算个毛线?

当然,轮到他们兑现发媳妇的承诺时,这些老实的农垦大军就愤怒了:“怎么都是番婆子?”

“你们都想娶汉家女子?我还想娶呢!”

随着大明生活水平地提高,百姓生活越来越殷实,不仅大明的物价在上涨,消费成本在上涨,同时结婚娶媳妇的代价也要逐步提高。

在朱氏大明时期,普通的农民,只要有三五亩地,哪怕一袋粮食就可以当作聘礼,娶一个黄花大闺女。

可是现在,别说一袋粮食,就算是一千石粮食,那也远远不够了,现在全氏大明的聘礼流行十六。

既十六头牛,十六匹马,外加十六只羊,十六只鸡,十六两银子,十六两金,十六担彩礼……

粗略估计下来,普通人家成亲,基本上要花掉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收入,很多刚刚过上温饱的百姓,看着越来越大的儿子,顿时犯愁了。

很多人为了娶媳妇,只能背井离乡,赚不到老婆本,娶屁的媳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