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一一章让肉烂在锅里(三更)

第六一一章让肉烂在锅里(三更)

第六一一章让肉烂在锅里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为了让这些黎人首领南下进攻中南半岛,全旭亲自带着郑和号,以及十二艘主力战船,形成的庞大舰队,飘扬过海,经红河逆流而上,抵达升龙城。

当然,这次全旭是以经商的名义抵达升龙城,携带的物资非常多,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顺便能捞一笔是一笔。

升龙城,本来就是战略要冲之地,坐落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墩河的汇流处,,无论是从南方到北方,还是从内地到沿海,均是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崇祯七年的六月十三日,红河河面上出现密密麻麻啊数十艘大型战船,由于战船和运输船太大,无法直接停靠在升龙城的码头,只好搭建栈桥。

率先从栈桥上下来的是,自然是全家军的士兵,这些士兵随着口令声整队,大头皮靴将码头敲得轰然作响,所有人也都没吓着,只是饶有兴趣的继续看着西洋景。

随着全家军士兵控制着码头方向,自然有安南官员过来询问。

全旭也没有理会这些人,如果安南人不老实,只要敢动手,他就准备随时开片,现在他可以率领着一个陆战旅,又两个团的将士,这一万五六千人,打下安南不可能,但是毁掉升龙城,一点难度都没有。

他们的官员懂汉语,双方交流也非常顺利,大明对于安南的威慑力还在,他们被严令不准挑衅大明官军。

好在大明的官军非常讲究,他们只是占据了南边的码头,等十几平方公里的地方,然后,就开始让官府给他们找力工,每个力工一天十文钱。

安南虽然脱离了大明的统治,明朝的银钱或铜钱,在安南也是通用货币,关键是购买力却相当强,十文钱一天的工钱,结果六七千人过来干活。

临时码头成了宣泄的工地,数目大得难以形容的东西不断的卸下来装车,装好一队就朝外走,在更宽敞的地方集合。一包包的海盐,有的装卸不小心摔开了,白花花盐倾泻出来,也没人去收拾,只是忙着卸更多的货物下来。

安南不缺粮食,全家军运输过来货物里,以罐头、面粉、油、酱菜、煤包儿、蜡条、打火机、绸缎、面料、羊毛衫、锅碗瓢盆…………只要你想得出来的过曰子的东西,就全有!数字之大,照码头上的人估算,养活全升城百姓一个月,也绰绰有余!

升龙城可不是一个什么小城,而是拥有三十余万人口,以及七万余士兵,而且升龙城还模仿北京的紫禁城,建了一座一模一样的故宫。

后面卸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出奇,油布,麻毡、钢铁制品、铁扣,四脚钉,水泥,酒水和糖。

大明强大舰队抵达安南升城,这让升龙城相当紧张,此时的安南正是黎朝后期,黎朝大将郑松击败北方的莫朝,郑松权势炙手可热,自任“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征税、抽丁、治民等权,地位世袭,人称“郑主“,黎皇只负责临朝听政及接见使节,后世史家以“黎氏为皇,郑氏执政”来形容此一局面。

这个局面到了天启七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郑阮两派发起巨大的战争,前后进行了七次交战,在崇祯七年的时候,正是双方第二次交战过去,双方两败巨伤,损失惨重,开始谋取下一次进攻。

在全旭率领全家军抵达升龙城,引起双方的警惕,无论是郑松还是阮潢都先后派出使节,前来拜见全旭。

全旭表示,你们打你们的,我只是过来做生意。

郑松和阮潢显然是不相信的,可是不相信也没有办法,为了尽快送走这个瘟神,郑松决定自己出钱,把全旭的东西买下来,你东西卖完了,该走了吧?

想法是非常美妙,现实却非常残酷。

全旭带着这些部落首领们,参观红河平原,中南半岛的环境,其实比台湾还要恶劣,群山环绕,丛林密布,沼泽、大河纵横,对于荷兰人来说这鬼地方跟地狱差不多。

但是对于黎人首领和那些部落首领来说,进入这种地方就跟回家了一样,他们的祖辈已经在比这还要恶劣得多的环境下生活了两千多年。

在他们看来,这地方不错,猎物非常丰富,他们生存所需的一切在丛林里都能找到,关键是丛林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像回家一样。

哪怕人少打不过安南人,只要往丛林里一躲,有种追进来试试?保证进来多少死多少!

董科兴奋的道:“这地方好啊,简直就是跟我们量身打造的一样,只要能得到足够的武器装备,甚至不用大军出动,光是我们这一族人拉起的部队就能将那些安南人活活耗死!”

都阿苏道:“我也觉得这地方不错,到得都是肥美的猎场,土地也非常肥沃,在这里种植稻谷一定能够年年丰收!”

“对,等我们占领这里之后我就让我的族人搬过来,在这里开辟新的聚居地!”

董科笑道:“在侯爷的帮助下,我的族群一定能够发展壮大,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的!”

“怎么样,本侯没有骗你们吧?”

全旭指着田地里东倒西歪的水稻道:“这地方扔给安南人,简直是上天无眼,白瞎了这么好的地方。地方看完了,咱们回去准备!”

郑松花了一百八十五万两银子,高价买下了全旭所携带的货物,让跟着全旭过来的商贾们赚得盆满钵满,人人兴高采烈。

当听说全旭要武装黎人和苗人攻打红河平原的时候,这些商贾又捐献了大量的物资,不用动手全家军的库存,足够十万大军半年的给养就送到了琼州府。

还是全旭的亲卫石天保给全旭提了一个意见:“他们广西人也需要红河平原这样的好地方,如果侯爷可以招兵,他有把握招募成千上万人!”

全旭瞬间就醒悟过来,不仅仅是壮族人,为了增加南下军队的战斗力,全旭又从湖、广云、贵招募了大量的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共计七万余人。

这些人在琼州府的儋州境内,与黎族南下军队在一起,接受全家军的训练,这些人都是青壮,体力很好,耐力惊人,简直就是天生的战士。

很多人都会说,军人是后天训练的,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对,就像印度的大部分人,怎么训练他们也不会成为优秀的军人,当然还有黑人。

号称东非解放军的坦桑尼亚军,在中国的训练下,他们只能做到开着坦克辗压不到自己人,然而就是这个成色,可以横扫东非。

足以可见非州人的战斗力,那就是一个彻底的笑话。然而中华民族的人,几乎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军人,他们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也可以做到悍不畏死,能可以做到死战到底。

“轰轰轰……”

随着一阵阵炮声响起,端着火枪的南下军团的士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形,开始向前突进。

“进攻,进攻,不要停,速度加快,不要乱,更不慌!”

茅元仪望着训练场上的各族精锐士兵们,目光有些复杂:“侯爷,他们才训练不到两个月,已经差不多差到咱们全家军一半的成色了,如果让他们打几仗,那可不会比咱们全家军差……”

“你错了,当火器成为战争的主流,勇气和意志的作用已经大规模减弱了!”

全旭淡淡的笑道:“这些火器,在失去弹药补给之后,就是一堆没用的烧火棍,你觉得他们还离得开我们吗?”

也不是全旭没事找事,要想柔和一个民族,那必须用铁和血,而不是一句话和两句话,全旭的目标就是扩张,与欧洲殖民的扩张不一样。

他有足够的人口,完全可以占下来,就拥有了,而不是留下太多的隐患,如果美国人不把印地安人杀光,美国可以繁荣稳定吗?

不可能,那样只会加剧内部分裂,所以美国人将拥有五千多万的原住民杀光了,现在的印地安人比国产大熊猫还稀少。

到了崇祯七年的八月,热带气侯令人头疼,隔三差五就来一波,让琼州府不是狂风交加,就是电闪雷鸣。

不过,到了八月十三日,琼州府琼州港上空一碧如洗,海风习习,这么好的天气,一年也难得几回见,再不出兵去揍安南人,真的是对不起老天爷了!

全家军庞大的舰队开始集结,这次动用了大小战船四百余艘,这只是护航舰队,更重要的是,全旭抽调了足足一千多艘大型海船,用来运输这些南下军队。

十几万人马出动,非常考验全家军的后勤能力,为了增加南下军团的实力,全旭可是从后世一口气购买了三十万件丛林迷彩服,以及准备大量的物资。

全家军利用红河三角洲建立了庞大的临时码头,把南下大军的军队投送到红河三角洲,同时,全家军帮助南下军队建立了稳固的后勤基地。

八月十七日,作为先头部队,董科率领的黎人军队,与安南军交手,经过训练的黎人军队旗开得胜,以少胜多,短短半个时辰,消灭安南军队莫约三千余人,自身损失不到一百人。

茅元仪有些不解的道:“侯爷,红河平原比松辽平原更肥沃,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占领?还要用他们?”

“肉烂在锅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