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八零章相公我想杀人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一八零章相公我想杀人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一八零章相公我想杀人

第一八零章相公我想杀人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也就是所谓的盖棺定论。

比如说孝庄。

最奇葩的是某清宫剧,居然把活着的孝庄直呼孝庄。

就以孝庄为例,德通神明者孝,先意承志者孝,能奉祭祀者孝,志不忘亲者孝,富贵不骄者孝,德加百姓者孝,徽音克嗣者孝,庄,克敌制强者曰庄。

孝庄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德通神明,先意承志,能奉祭祀,志不忘亲,富贵不骄,德加百姓,徽音克嗣,克敌制强。

那么袁崇焕的这个谥号,就非常牛逼了。

何以谓文?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在所有的皇帝里,也只有隋文帝杨坚,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等等。

崇祯给袁崇焕的谥号,是非常高的评价,与宋朝苏辙,明代的徐光启,当然徐光启现在还没死。

总而言之,袁崇焕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袁崇焕之死,其实有五大原因。

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辜负了崇祯对他的信任。

做为一心想中兴大明,收复后金占领的辽东大片土地的崇祯,给予了袁崇焕很大的权力、财力、兵力支持,但是结果辽东寸土未复,皇太极却率领后金后杀到了北京城下,差点端了大明王朝的老窝。

崇祯又惊又吓又气又恨,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袁崇焕忽悠了。

当然,正所谓爱的越深,恨的越深。

其次,则是蓟门防务空虚,导致后金长驱直入。原来蓟门是有四五万兵力的,后来袁崇焕提出“汰兵减额”淘汰老弱兵员,精简了部分兵力,接着修建锦州城的时候又调走了一万人到辽东关外,这样蓟门防守就薄弱了。

再次,就是皇太极从大安口进入,袁崇焕未进行阻挡和战斗,不但没有阻击,还充当了皇太极的助攻。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由遵化附近入塞。次日,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驰援遵化,但由于山海关的兵力并不多,赵率教只带领了三五千人赶赴遵化。

赵率教中伏全军覆没,随后遵化城失陷,而遵化的失陷也非后金强攻,而是因为袁崇焕之“汰兵方略”裁撤下来的汰兵打开城门,巡抚王元雅死

十一月初九,袁大人到了蓟州顺天府。十一月初十,袁大人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

蓟辽总督刘策和各路兵马汇集蓟州。十一月初九,刘策率军援守蓟州,昌平总兵尤世威而防通州蓟州两地之间。但袁崇焕却将兵力分散布防于蓟西各地,他令刘策回守密云,命尤世威回防昌平。

于皇太极顺利杀到北京城下。

再再次,就是擅杀毛文龙……

当然,袁崇焕袁督师的骚操作太多,从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做的一切,都是皇太极想做而没有做到的,袁崇焕却轻易做到了。

不过,却也因祸得福。

袁崇焕现在死得其所,他的一切引起崇祯皇帝愤怒的事情还不没有露底,崇祯皇帝还没有醒悟过来,袁崇焕就是一个大忽悠,五年平辽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

崇祯皇帝只是觉得非常遗憾,不仅为此废朝三日,在宫中失声痛哭。

后来爱屋及乌,对袁崇焕的父亲袁子鹏追赠兵部右侍郎,其母一品诰命夫人。

袁崇焕之妻叶氏,因顽疾,成婚二十年无出,其妾生庶长子袁文弼(生母宁远宁氏)赐世袭锦衣卫同知,次子袁子昊、三子袁子杲(生母山东赵氏)世袭锦衣百户。

全旭收到密信,随后放在火折上点燃。

“走,向走!”

三娘有些疑惑不解:“相公,京师在北面,咱们怎么往南走?”

“往南走水路!”

全旭其实也没有说实话,崇祯皇帝针对袁崇焕厚赏的同时,也针对秦承祖余部发出了追缴诏令,同时,命关宁军、山海关军、蓟州军、山东军、浙军以及河南军在孙承宗的指挥下,向秦承祖讨剿。

这样以来,就像历史上样,袁崇焕给皇太极制造出来的好机会,现在又出现了。

全旭有些苦笑,难道说,这真是大明王朝的宿命?

还是历史的复原性?

全旭无法解释,历史上正是因为袁崇焕征调了蓟州军一万余人马,去修锦州城,结果锦州没有修好,皇太极率领八旗精锐以及蒙古仆从军,杀入大安口。

现在也是同样,不仅仅蓟州兵被调到山东,就连山海关赵率教、昌平总兵尤世威,都被调往山东,甚至比历史上更加虚弱。

全旭自然不可能坐视秦承祖所部被歼灭,只好南下,因为有他在,秦承祖才能获得援援不断的粮食和补给,不怕官军围堵。

就这样,全旭乘马车抵达漳水,乘坐飞鱼二号船,沿河而下。

不过这艘飞鱼二号,只是半成品,不像飞鱼一号是双体船,只是单体船。宽约一丈八尺,长约三十丈。

然而,全旭却带着他的四架无人,大功率电台。

飞鱼船最大的优势就是快,虽然有些颠簸,至少比马车更加舒服一些,哪怕再好的骏马,也不可能连续赶路。

飞鱼船则没有这样的问题,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翌日中午时分,全旭就抵达归德储境内。

五六百里地的水路,居然一天半时间就达了,这个速度可比马车快得多了。

“船怎么停了?”

“全爷,归德府到了,您说的要拜访一下袁府!”

全旭一拍脑袋,他反而忘了正事。

再来归德府,自然是给袁可立的夫人以及儿媳妇们送化妆品,这可比送金银珠宝有效果多了。

袁府虽然没有归德府侯家富裕,但是也是身家百万的豪族,寻找金银人家本来就看不到眼里。

送一些小饰品,化妆品,不仅代价低,关键是枕头风一吹……

“停船吧,三娘,咱们下去!”

飞鱼船稳稳靠岸,跟着全旭和三娘出来的护卫留下十几人看守大船,剩下的人则跟着全旭前往归德府府城。

从码头上租了三辆马车,又一辆乘坐,两辆马车装载着玉米和土豆、红薯。

来到码头边上的草市集,全旭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街道上,居然公然开始了贩卖人口,很多孩子神情麻木的被插上一根草骨,富户围着他们打转,挑挑拣拣的,像挑选牲口一样。

“怎么会这样?”

“还不是天灾闹的!”

三娘叹了口气道:“河南就是一个穷地方,人又多,地又少,年年大旱,滴雨不下,庄稼都枯死干净了,老百姓自然就流离失所,饿蜉遍野了!”

“不对,你看这黄河水位,并没有比往年减少多少,完全足够浇灌庄稼的!”

“河里是有水没错,但是水位那么低,没办法引水出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流走。除了大户人家,又有谁有那个能耐靠肩膀挑水,浇灌几十亩田的?年年干旱,年年失收,赋税却越来越重,老百姓没法活了,只好逃荒。”

“他们可以修大坝拦住河水,他们可以造水车将水提上去…”

“一群老百姓,哪有这样的财力!”

“他们是没有,但是官府总该有吧?乡绅们总该有吧?”

“官府?那帮王八蛋除了搜刮还会什么!至于乡绅,他们巴不得老百姓通通饿死,然后抢占田地呢!反正他们囤积有大量粮食,就算三五年不下雨,也饿不死他们!

全旭苦笑,光封在河南的藩王就有八个,他们占了那么多良田,偏偏不用交税。河南本来就是人口大省,很多百姓就被搞得破产了!

后来,也是河南,为李自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

但是,李自成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对河南三屠,死伤高大数百万计。

就在全旭浮想联翩的时候,三娘恶狠狠的盯着远处:“相公,我想杀人!”

“杀人?”

全旭顺着三娘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富户指着一名想要逃跑的孩子:“给我打,往死打!”

一个家仆拿着鞭子抽打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

“啪啪……”

那名孩子看上去最多十三四岁,被抽得躺在地上打滚。

别说三娘这个河南人看不下去了,连全旭也看不下去了。

“三娘,我给你的手枪呢!”

也不知道三娘藏在哪里,只见她的手一抖,那支九二式手枪就出现在手中。

全旭抽出手枪子弹夹,看了看子弹压满了子弹,他举起手枪对准那名家丁的脑袋。

“砰……”

然而,全旭的一枪再次落空,子弹直接击中那名家丁手中的鞭子上。

鞭子断成两截,而那名家仆也被子弹巨大的冲击力,震得胳膊发麻,瞬间抬不起来。

随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枪响起。

众人吓得四散奔逃。

那名富户愣了片刻,带着五六名家丁,朝着全旭走来。

明代早已经有手铳了。

不过,所有的手铳只有一发,全旭开过枪,又没有装火药,枪里肯定没有子弹。

那名富户挑衅的问道:“你知道爷是谁吗?敢管爷的闲事?”

Ps:遇到很久没有遇到的全城停电,我也是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